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一個戰術動作,炸出多少國產影視劇的「文藝廢宅」?

2024-09-01娛樂

2018年4月,【 人民日報】刊發【丟人!這些神劇火到日本居然被當…網友真的怒了! 】一文,原文大意是日本人巖田宇伯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的【 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 】在日本發售,居然還被當做中文教材。

巖田宇伯表示一次偶然的機會「邂逅」了「抗日神劇」,覺得「特有魅力」,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開始「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現在基本可以在名古屋市內中國人出沒的店裏「以假亂真」。

然後,日本觀眾在觀看時指出了神劇中許多關於日軍與日本服飾的錯誤,對於中國人「漫天飛舞」的「神話」表示不解——

無論服化道還是情節刻畫、戰術細節,都超越了碳基生物的定義。

後經過有關部門的介入,「神劇」略有收斂,但並未消失。

註意,巖田宇伯匯總發售的21部抗日神劇註釋是「 反日愛國喜劇 」,就是說從日本人的角度理解,這些表現浮誇、劇情雷人的作品都屬於喜劇範疇。然而在中國(內地)國內,一般都以「正劇」示人。

或許因為官媒發聲帶動了一批原本就對神劇十分不滿的各界人士的一致批評,而早在2010年前後,「橫店每年死兩億鬼子」就已經成為網上笑談,總之業界「神劇」看似少了一些,但少得不夠多。

神功護體,愛情神話

結合國內互聯網的某些不可直言的情緒,筆者曾親見在某部神劇中展現了黑人美軍在中國抗戰的感人故事:

某黑人(按「正確」的說法應該稱呼為「非洲裔美國人」)美軍士兵於淪陷區負傷被中國軍民救助,期間他勇敢地向一位中國姑娘表達了愛意。經過一番你來我往欲拒還迎的拉扯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當兩人面對日軍圍剿時,為保護愛郎,中國姑娘跳崖自盡,臨了不忘回頭告訴這位黑人小夥「別忘了,愛我!愛中國!」

眼見心愛的姑娘死去,黑人小夥同樣喃喃道:

「愛你!愛中國!」

網友時有評論:

「這是在哪兒抗的日?廣東還是山東?」

不得不說,評論比劇情更精彩。

似這種貌似宣傳「友好」,展現「人民力量」的劇情在許多神劇中均有體現,包括但不限於——

神功護體,中華兒女人人基因改造。

怒誅日寇,天照大神折戟富士山。

而某些劇方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將「青春偶像」「都市言情」題材引入抗日神劇中,類似「霸道師長愛上我」「三個軍妹都要嫁給我」這類另類「女頻」和「男頻」劇時有「開花」。個別演員在劇中頻頻塑造「油王」形象,和「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文藝青年們一樣,他們也永遠穿風衣,永遠把領子立起來。

這些劇情設定和人物表現,既無法凸顯戰爭的殘酷性,也讓本應警醒國人、守護和平的主題遭到嚴重侮辱:

當日軍的轟炸機飛到中國人的頭頂上投擲炸彈時,卻總有一個軍裝整潔、頭上抹了六斤油的年輕軍官在貌似別墅的指揮所裏坐在沙發上淡定地捧著咖啡說:

「糖放多了……」

那麽,劇情和人設已然不堪入目的情況下,服化道也就無從談起「認真」二字。

數位迷彩作訓戰鬥服、紅外護目鏡、智慧電腦控制台等這些科技感滿滿的道具時而出現在「奇俠」和「義士」出沒的1930年代-1940年代,甚至更早。

即便在某些知名演員主演的關於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定型生產於1940年代末的蘇制AK47自動步槍和1980年代中期生產的美制凱夫拉頭盔等,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戰鬥場景中。

即使是一些著名的經典抗戰劇,觀眾同樣可以看到一個在軍迷圈廣為流傳的明顯的、一直存在又屢教不改的衣著錯漏:

抗戰爆發後至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接受美國軍事援助的國軍部隊從軍官到士兵,軍服樣式也從來都是立領設計,而非二戰時期的美軍西服式敞領設計。

而軍事戰術和戰略的錯漏,也是「神劇」之外,「正規」國產軍事題材影視劇的重災區。


長槍短炮,不知所謂

近代中國(清末)軍隊學習的是日本軍事操典,彼時東亞地區軍隊普遍存在火力不足、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日軍大量裝備的栓動步槍在戰場上透過繳獲等形式成為我軍裝備後,同時繼承了在裝備基礎上發展出的「快速運動」的步兵沖鋒原則,單手持(步)槍可以提升步兵的運動速度。

通常在距離敵人過近時才會雙手持槍,讓槍口(包括刺刀)向上,這樣做才能在近戰中發揮更好的沖擊作用。

而西方軍隊(美英德)普遍機械化程度高,無需像中日軍隊需要遠距徒步行軍,同時又裝備了大量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等自動火力,因此西方軍隊通常強調「快速瞄準、立時打擊」的戰術。

也就是說,東西方軍隊因裝備原因在技戰術上有著不同的演化方式,甚至影響到軍服的設計,如東方軍隊打綁腿,西方軍隊穿軍靴,都源於現實裝備對軍服實際用途的限制。

然而在很多反映抗戰和抗美援朝的國產軍事題材影視劇中,觀眾經常能看到鏡頭中的中日士兵端著三八大蓋(步槍)且槍口向下行軍的場景。作為二戰時期參戰國家中最重、最長的步槍,三八大蓋民間通稱「七斤半」。假設一個人端著一根重達七斤半且長度可觀的木頭行走幾十米,對體能的消耗是巨大的。

在此友情提示一下:

步槍,是有槍帶的。

因此無論二戰還是現代,在和平行軍中通常采用「背」或「扛」的方式,而非某些影視劇中采取的美式行軍,即便如「美帝」,人家也是采用上述方式行軍。大家在國產影視劇中看到的這種情況通常只出現在本世紀初美軍橫行的伊拉克街頭,前提是自動步槍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已經較二戰時期的制式步槍有很大改變。

我軍(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 )在正式創立條令前,采用的是日式持槍動作,這一點在1950年代-1960年代,有大量的經典電影和紀錄片可供佐證。

直到1990年代中期,我軍換裝95式無托自動步槍,長達幾十年的持槍動作才徹底改變。CCTV7中每天播放的軍事新聞也反應出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官兵從「槍口朝上、單手持槍運動」到「槍口朝下,雙手持槍運動」的變化。

在此之前,如單手持槍戰場快速運動、扛槍或背槍和平行軍、迎敵時雙手持槍,槍口平端或向上以達到刺殺敵人的目的才是我軍正解。

類似【兄弟連】式的西方持槍,只能說明某些導演和主創人員毫無軍事知識外,片面抄襲美國軍事大片,其中包括某些「軍迷」奉為經典的作品。

奇怪的是,明明有那麽多存世的解放初期的國產戰爭片和軍教紀錄片,甚至還有每天報道的軍事新聞,為什麽國內某些導演對此依然視若無睹?

要知道,當年拍攝這些電影和紀錄片的人,都是從戰爭年代一路走來的人,其中有些演職人員就上過戰場,對軍事裝備、戰術動作和戰場環境的感知,可不是眼下一些口談「愛國的藝術家」們能比的。

如1981年上映的老電影【解放石家莊】,多次表現隊伍拉開,刺刀平端突進,大踏步沖鋒的鏡頭,用出品方八一電影制片廠的主創原話就是「真實還原戰場原貌」。

技戰術如此,那麽戰場感知和戰略部署,則是下一個探(嘲)討(諷)的話題。

國人外人,都不當人

筆者在某部大制作的戰爭片中,看到一個師級指揮部紮營時竟沒有安排固定哨和移動哨,也就是「明哨」和「暗哨」,接著敵軍部隊堂而皇之地進入師部營地展開遭遇戰。而近景中一些戰士隨著槍聲應聲倒地,厚重的棉襖上竟沒有血包炸開……

很多國產主旋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不能說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存在用CBQ現代近戰戰術表現城市戰的鏡頭描寫。

所謂CQB,即Close Quarter Battle的縮寫,其中「掰頭」顧名思義,即針尖對麥芒。

這個詞組轉譯過來叫「近距離短時間戰鬥」,是各國軍警的戰術突擊小組和反恐特種部隊等特勤單位結合當今環境需要發展出來的一種戰術技巧,主要用來應對城市戰。它和傳統的野戰、叢林戰不同,多在狹小的室內環境如民居、小巷中展開,要的就是行動快速精準,因此才叫「近距離短時間戰鬥」。

這是戰術第一次被世人廣泛認知還是在本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當國人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美國大兵們「抱槍」行走時,殊不知西方世界已經透過真實的戰爭開始學習這套近戰理論。我軍也是大約在2010年代後,才正式引入戰術訓練條例以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和城市戰。

那麽不點名批評地說,在一些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爭的國產影視劇中,又是如何得以「穿越式表達」這一先進戰術的呢?

筆者觀察到,在這些大制作、大導演、名演員共同呈現的影視劇演職人員名單裏,明明還有「軍事顧問」一欄,赫然寫著某某或某某某擔任。因此實在不解,所謂「顧問」究竟「顧」到了什麽?

可即便在內地,民間也同樣擁有數量可觀的軍迷組織,這些軍迷通常非週期性自費組織COS活動,對國內外軍事裝備和軍事歷史技戰術變革如數家珍,哪怕從聘請費用上考慮也可以透過線上請教,線下指導的方式規避很多常識性錯誤。

有些軍迷會很認真地告訴你:

駁殼槍不能掛在腰上,這樣在戰鬥時根本拔不出來。只能掛在腰帶上讓它懸於大腿,方便隨時迎敵。別在腰上一看就是「棒槌」(俗語:門外漢),除了形象好看,毫無實戰用途。而這種看似不好看實則最實用的佩戴方式,目前使用最正確的影視劇角色恰恰是「漢奸」和反派角色的……

遺憾的是,這些真知灼見似乎並未進入「藝術家」的視野。於某些人眼中,只要照抄西方戰爭大片的戰爭模式,註重氛圍烘托,再配上一些煽情、熱情的台詞和口號,似乎就能贏得好口碑和高票房。實際上他們連自己拍攝需要涉及到的軍事常識和歷史知識都不願觸碰。

筆者作為準「軍迷」,也曾目睹在某個主旋律抗戰題材電視劇劇本中寫道:

「……這群中華男兒,帶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紛紛踏進機艙。在他們身後,一排排C130飛機整齊排列……」

C-130運輸機,研發時間是1951年,正式服役時間是1955年,洛克希德公司(現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首批列裝美國空軍(1947年成軍)。

但筆者相信,倘若真的有一天劇本成真,在飛機的轟鳴聲中,也許同樣會有一個日本人仰望天空感嘆道:「特有魅力!」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把這一幕匯總進【 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 】中。

畢竟某些編導主創似乎忘了一件事:

中國(內地)觀眾能看到這些「佳作」,外國人也能看到。

至於別人怎麽評價……

管得了中國人,還管得了外國人?

後記——

「中國人是如何在歷經艱難後戰勝侵略者的?」

筆者設想過一種提問的場景。

「自然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

對方回答。

「停!我要細節!」

筆者說。

「細節?細節不就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

對方又說。

「我明白了,仗是中國人民打的,X是你一個人裝的,對吧?」

筆者問……

2024年,一首中文DJ神麴【扛過槍放過羊】在外網爆火,在「我扛扛扛扛扛過槍放放放過羊,別跟我說一起流浪」的歌聲中,一群老外卡著點比劃手槍的手勢跳得手舞足蹈。不知道為什麽,日本人特別喜歡這首歌,白領、學生、大叔、妹子……人均舞神。熱度高的單條視訊在TIKTOK的播放量超過800萬人次。

需要說明的是,它應該出自一個抗日後期的民間順口溜:

「逃過荒、當過兵、扛過槍、趕過馬車運過糧……」

所以不少中國(內地)網友調侃日本人跳「抗日神麴」,倒是和前些年日本人「研讀」抗日神劇相得益彰。

筆者無意就神麴批評原唱,他們也沒有料到自己的曲子在國外火得莫名其妙。而且歌曲是通俗且流行的,它可以很娛樂。

但關於戰爭主題的影視劇,尤其是自己都表示「這很嚴肅」的影視劇不是。

然而不管怎麽樣,我們還是完成了「薛丁格的文化輸出」。

也許在「廢宅時代」,中日兩國的年輕人都在雙向奔赴。

又或許在一些本該嚴肅的文藝形象刻畫上,我們自己的文藝工作者就很不嚴肅。

只不過日本的「平成廢宅」在令和時代似乎依舊延續,而我們的「文藝廢宅」可以打著「愛國」的幌子繼續輸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