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56歲伊能靜近況,生日要穿白色蕾絲,一輩子矯情的她,為啥都愛

2024-10-03娛樂

者|南舟

編輯|知愚

最近,56歲伊能靜在直播時爆料,稱自己還有生育能力,一時間讓網友驚呼不可思議。

在很多人看來, 伊能靜算是女人矯情做作的巔峰了。

生活中,她從不因為自己的年齡而覺得自己老,總覺的自己是個少女,微博自稱姑娘,過生日穿白色蕾絲裙,甚至還要求秦昊喊自己「寶寶」。

這很伊能靜。

小紅書粉絲近3百萬,去年,伊能靜首次直播吸引百萬人次觀看,高峰期達到了1.2億,最終賣出超5000萬,直接沖到了當天的 」帶貨榜」 第一。

直至現在,她的每場直播觀看人數始終高達百萬人次,最高GMV 10億+。

什麽概念,平均下來一個小時2.6億。

大家都對她的直播愛不釋手,她究竟有何魅力?

點進直播間一看,伊能靜就像是一位知心大姐姐,為大家答疑解惑。

要說她跟其他主播有什麽不同,請看下面這段話。

在介紹波爾多的香薰蠟燭時,她說,「它可以召喚我生命中美好的瞬間。

這小瓶香薰在書桌上陪伴我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曾經在波爾多酒莊,我覺得人生到這裏就已經圓滿。

我過了肥美的人生。後來我在想……」

源自她語言的魅力,源自她沈澱多年的知識和才華。

這些話從她的口中說出,就像珍藏多年的女兒紅被開啟,醇厚質樸的香氣沁人心脾,撫慰人的心靈。

無論是直播間的裝扮,還是她自己的穿著打扮、談吐舉止,都給人一種療愈的感覺。

不少網友表示,聽姐姐的直播,要哭的感覺。

甚至還有網友把她的語錄摘抄下來,逐字逐句拜讀。

大家願意為她的產品付費,不只是認可產品本身,而是打心底裏喜歡伊能靜本人。

相較於直播,她的教育理念似乎更為出圈。

她的兒子庾恩利入駐小紅書3個月,直接漲粉80多萬。

起因是幾個月前,恩利在時裝周接受采訪時,關於自己「男穿女裝」的回應。

「我平時都是穿男裝,但其實衣服不分性別,都是一樣的。」

「十幾世紀的法國,拿破侖和路易十六時期,他們穿高跟鞋是帥的,為什麽到了現在不一樣了?」

「如果你回看歷史潮流的演變,你會發現社會賦予我們的這些潛規則是多麽荒唐。」

一番言論,多重見解,大方得體,侃侃而談,打破了網友對恩利「奇裝異服」的爭議。

當所有家長都在逼著孩子堅持的時候,伊能靜卻已經開始學會讓兒子「放棄」。

恩利小時候學鋼琴,彈一彈就不彈了。

隔了一年後,他又突然想學電子琴,電子琴才買來兩三個月,轉頭就要去學樂理。緊接著又接觸了街舞、現代舞,還學了素描,畫畫等。

碰到這種情況,傳統的父母的觀點是——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將來肯定沒什麽大出息。

伊能靜卻任由恩利「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甚至還鼓勵支持孩子三分鐘熱度。

他想學什麽就給他報什麽,要是哪一天不想學了,那就直接放棄,接著嘗試下一個。

伊能靜始終認為,孩子探索的過程就是放棄的過程,沒有人天生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但在嘗試過後,一定能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

排除法就是找到興趣、發揮天賦最有效的方式。

除了興趣愛好上不限制,關於穿衣和審美,伊能靜也給足了恩利自由。

恩利八歲開始,每一套衣服都是自己搭配,也就是說,他在穿衣自理的年紀便已經實作了審美自由。

而對於大多數傳統中國式父母來說,比起讓孩子擁有自由,他們更願意把選擇權捏在自己手裏:

——你想吃什麽?

——我想吃雞蛋面。

——我買了好多菜呢,我們還是吃米飯吧。

恩利曾問過她:「從小到大,我有沒有做過什麽事情,是讓你覺得太過於任性的?」

她回答:「你一直都是一個自由跟任性的靈魂,我所做的選擇就是接受我所不同的時代的孩子在靈魂上的追尋。

所以我認為你的任性,在我看來,其實正恰恰是自我探索的過程。「

而對於孩子和父親的關系,即使伊能靜和庾澄慶已經離婚了,她也從來沒有限制兒子和父親的交流和來往。

恩利給庾澄慶的妻子準備了生日禮物,問伊能靜會不會不高興,伊能靜卻坦然告訴他:

「多了一個人來一起愛你,我開心還來不及呢,怎麽會不高興?」

在成長這條路上,伊能靜總是發自內心地、全心全意地支持恩利做自己。

恩利18歲生日,伊能靜打算帶著小女兒米粒一起去給兒子慶祝,畢竟往年的生日都是跟著家人一起過的,她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打電話的時候,恩利問:「你要帶妹妹來嗎?「

伊能靜回答完嗯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該結束了,該從人生照顧者的角色結束了。恩利18歲了,該是他自由闖蕩天地的時候。

於是在幫恩利切完蛋糕後,伊能靜結束了場地,她叮囑恩利,「我給你準備了一些啤酒,你18歲了,可以玩過12點,有什麽事就打給我。」

而對於恩利來說,正是因為穿過那麽多醜衣服,他才可以理清自己的審美和品位。

正是因為擁有來足夠多的自由空間,他才能一路蓬勃生長,成為一個溫柔且內心強大的人。

傳統家長還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候,伊能靜只希望恩利能成為一個自由快樂善良的孩子。

這份支持和包容,源於伊能靜對恩利的愛,也源於她對自我童年的救贖。

對比起兒子恩利,伊能靜的成長過程無疑是充滿苦難和挫折的。

45歲以前,伊能靜一直深陷原生家庭的痛苦之中,甚至一度患上「抑郁癥「。

1968年,伊能靜出生在台灣台北市,是家中第七個女孩子,她的到來對於當時重男輕女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在她之前,她的母親已經生了6個女孩,父親對母親徹底失望,甚至還想找別的女人生孩子。

父母的分離讓伊能靜愧疚不已,她始終認為自己不該出生。

6個姐姐,兩個夭折,一個患有小兒麻痹,母親為了照顧患病的姐姐,把伊能靜丟給親戚家撫養,從小缺少父母的呵護,使得伊能靜內心十分缺愛。

6歲時,伊能靜去香港投靠二姐,卻沒能得到姐姐的庇護,常常被患有躁郁癥的姐夫暴打。
10歲,她漂洋過海,隨母親改嫁到日本,改姓伊能,被印上「異鄉人」標簽,遭受孤立排擠。

14歲,因為經濟困難,她被迫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洗盤子,洗了一年盤子。

她從泥潭裏走來,一路摸索著長大,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幸運的是,轉機在1985年到來。

15歲那年夏天,她遇到了唱片公司老板。

老板看中她是個好苗子,伊能靜又一次迎來她的選擇。

這對伊能靜來說是天賜良機,卻惹得母親勃然大怒,她反對女兒走上自己當歌女的老路,死活不願意在合約上簽字。
無奈之下,倔強的伊能靜只能偷偷找來十幾年未曾聯系的生父幫忙。


不曾想,剛簽完合約沒多久,父親便遭遇車禍,英年早逝,留下1000萬台幣的外債。
這個突發變故對伊能靜造成了很大打擊,她發誓要承擔起家中長子的職責,幫父親償還債務,照顧好媽媽和姐姐們。

家庭的重擔全壓在16歲的伊能靜身上,她別無選擇。

那個時候,母親總是威脅她:"如果你不去賺錢,這個債就還不了,別人就會來家裏潑油漆,把你的家鎖住。"

在母親的威逼下,她咬緊牙關,一路過關斬將,幸運的是,她的第一張專輯就備受好評。

那年她18歲,正值青春。
往後8年,她白天為了出道拼命練習,晚上在歌廳唱歌賺錢,一直到後半夜才下班,弱質纖纖的女孩成了家裏唯一的頂梁柱。

年少時的困境和不得已,讓她走上一條非常艱難的路,被迫拔節成長。

貧瘠的原生家庭讓她從未感受過好好被愛的感覺,也滋長了她對於被愛的渴望。也因此,讓長大後的伊能靜決定用盡一切方式好好愛自己,來彌補原生家庭造成的創傷。

感情中飛蛾撲火式的愛,曾讓伊能靜陷入巨大的輿論風波。

當年和黃維德的牽手事件,讓伊能靜遭到鋪天蓋地的譴責。

與前夫庾澄慶的失敗婚姻,更是讓她的熒幕形象一落千丈,事業停擺。

二婚嫁給小10歲的秦昊,又慘遭奚落嘲笑。

金星說她「演技不好」,賴弘國說她「公主病」。

嬌滴滴的外表加上軟糯的語氣,常被網友指責「媽味十足」。

網路上關於她的爭議從未停止,且評價兩極分化。

喜歡伊能靜的人,愛她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靈魂,討厭她的人,稱她為「娛樂圈第一作女」,對她不屑一顧。

她沒有出來澄清,而是選擇把自己置於一個"真空狀態"。

她去印度留學,修煉自我。

印度的第一堂課講的是重生,離開的時候老師問伊能靜,你將來想做什麽?

她回答,我想寫書。

"do it be it"

不是去追求智慧和勇敢,而是要成為智慧和勇敢本身。

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創傷和一波三折的情感後,那個曾深陷泥潭的小女孩終於決定要好好愛自己。

當年浪姐播出期間,伊能靜被不少網友詬病公主病。

「我14歲洗盤子,15歲當服務員,16歲進娛樂圈唱夜場,然後抱著現金回家還債。我的原生家庭很復雜,所以我能把自己寵成一個公主,也挺幸福的。」
直面爭議,坦坦蕩蕩。
柔弱,也堅韌。

如今她生活美滿,收獲一大批粉絲,事業也迎來了第二波高峰期。

愛事業、愛老公、愛孩子,更愛自己。

她被生活打趴下又站起來過,一路走來,倔強地不肯回頭。

那個自降臨起就不被期待的生命,一點點重塑著筋骨,終於在泥沼裏開出了花。

曾有人問過伊能靜,如果跟幼年時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麽?

思索片刻,伊能靜回答道:

「謝謝你的堅持。」

這是她對自己的感謝,亦是對過往苦難的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