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為什麽一臨近放假,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2024-10-02娛樂

Sayings:

「我們的生活還會更好嗎?」

這個問題在夏末秋初的現在,被更加頻繁地提起了。

因為稍不註意,這一年就已經過去了大半,許多事情原地卡住,難免會感到失落。

一個建議是,先不要去想一整年的事,先只想下一步。

我最近在看中網,我發現網球這項運動的魅力,許多時候在於「冒險」。

在僵持占了大多數回合的比賽中,冒著風險上網,提前預判對手的回擊,每個動作的代價都清晰可見。

可有一些人還是會那麽選擇。

因為他們覺得,主動出擊永遠是更好的一方會做出的舉動。

我必須得說,這套競技體育中樸素的敘事,依舊能夠輕易地擊中我。

因為這個簡單的動作傳遞了這樣一個資訊:

想要更好的結果,你就必須爭取。

但與此同時它也在說:

只要你去爭取,你就會朝著更好的結果靠近一步。

最近很多人被【十三邀】裏歷史學家許倬雲的一句話打動:

「驚濤駭浪是人生不免。」

它道出了一種生活稍顯殘忍的真相: 如何面對風浪,是我們每個人逃避不開的課題。

生活的風浪有時候來勢洶洶,打得人措手不及。

我經常在後台看到一些讀者發來的沈重心事:

「投資失敗,信用卡和貸款明天就要逾期了,但我一分錢都要不回來。」@ 丁滿

「985 碩士畢業,半年內遇上兩次裁員,感覺天都塌了。」@ 早睡早起

「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下班後去跳爵士舞,結果突然確診了運動型蕁麻疹,養了好久都養不好。生活唯一的愛好就這麽沒了。」@ 李美蘭

有時,風浪不是急風暴雨,而是日復一日的重復,把你久久卡在生活的一處。

我的朋友 @ 可可 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連軸加班,生活只有家和公司兩點一線。經常做計畫 PPT 做到淩晨兩三點,每次照鏡子都感覺自己「又老了 10 歲」。

她的生活不再有熱情,休息日也邁不出小小的出租屋,提不起力氣攝入任何新內容,家裏的電視永遠在迴圈播放令她安心的【生活大霹靂】和【老友記】。

這些故事的落版指向了同一個問題: 生活還會更好嗎?

我們真的有辦法,讓生活變得更好嗎?

答案也許是肯定的。

【十三邀】節目裏,94 歲的許倬雲從一位長者的視角,提供了一種應對生活風浪的辦法:

「第一,不要慌張;第二,不能放棄;最要緊的是,紮實自己。」

「在利害以外,金錢以外還有什麽,有人,有你自己。」

當生活的風浪來臨,我們更需要倚賴自己。

要相信自己,始終可以主動去做點什麽,不被大風刮倒,不被浪潮卷走。

我最近看了紀錄片【人生第二次】,被一個叫「李婷」的女孩的故事感動。

她的生活開局在搖搖晃晃的「風浪」之中。家裏經濟條件捉襟見肘,讀書讀到高中就不再繼續,出門打工補貼家用。

第一份工作是去深圳工廠裏整理螺絲,吃住都在廠裏,日子好像一眼望得到頭。 「每天重復相同的動作,百遍千遍。」

她忍不住感慨,「做人最可悲的就是什麽都沒有」。

但她不相信自己就該停在原地。

她要離開車間,她想成為「坐辦公室的白領」,真正紮根在深圳——這是她對更好生活的想象。

李婷省吃儉用攢了兩萬塊錢,給自己報了 IT 課程。

她打過好幾份工,去數螺絲,做餐廳服務員和整理表格的文員。為了省錢常常只吃素面填飽肚子。

她把口袋掏空,沒有顧忌地向前邁出一步,去賭一個「更好」的未來。

她躲不開生活的風浪,但也不想壓抑自己朝著「更好」前進的野望。

面試怯場,就經常讓室友幫她在家模擬;面試官說崗位要求是找「話術好」的人,就在家背繞口令練口條。

跑宣講會的時候,企業在台上問「有沒有人想加入我們」,同行人大多只是笑笑,只有李婷在台下說, 「我想去」

IT 課上,她在做自我介紹的 PPT 裏寫: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而不是重復我之前的生活」

生活沒給我們太多底牌時,我們仍然有辦法不後退,朝著「更好」再邁一步。

我還想跟你分享今年夏天最令我感佩的人,席琳·迪翁。

她在巴黎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唱歌,一首【Hymne à l'amour(愛的頌歌)】感動了所有人。

席琳是在風浪中前行的。

2022 年,她向歌迷宣布自己患上無法治愈的罕見神經系統疾病 「僵人症候群」

她的身體開始控制不住地出現痙攣,她無法控制自己的聲帶發聲,甚至出現了失聲情況。一位歌手,說自己 「像被人勒住了喉嚨」

但風浪沒把席琳·迪翁掀翻在地。 她忍著痛復建,吃很多藥;去錄音室錄歌,為了唱準音,把同一句反復錄了一遍又一遍。

很長一段時間裏,她不敢對外講述自己的病。她將這種「隱瞞」比喻成孩子們滑旱冰——「腳踝受傷了,就會被告訴,休息一下,不要再滑輪溜冰了。」

但她不想停下,她堅持,「The show must go on.」

她在記錄自己與病魔抗爭的紀錄片【病後重生:席琳迪翁】最後,流著淚說: 「如果我不能跑,我就用走的。如果我不能走,我就爬,但我不會停下來。」

在某一次發病恢復後,席琳·迪翁在所有醫護人員面前清唱的一首歌,歌詞格外令人動容:

「除了現在我一無所有。雙腳踩在地板上,這並不比以前更強大。」

「我必須在時間裏繼續。」

風浪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消退,但我們可以在時間裏繼續。

靠著不願後退的決心,一直走,別停下來,哪怕只是向前挪動一步,

是驚濤駭浪的生活裏,我們唯一的解法。

而對於更多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生活中的「向前一步」,不是翻越巨大的風浪,不是一定要登上充滿掌聲的舞台。

是在生活中主動做出一點改變,盡管步伐很小,但足夠支撐我們出發邁向「更好」。

讀者 @ 小木 工作十年,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台機器,每天重復再重復,「沒有什麽成就感,也沒有值得從心底深處開心的事」。

她試著開始做手工,借著給女兒做玩具的名義,鉤織一對小兔子治愈自己。

@ bnqiqi 學著把自己從反復的生活裏抽身出來。

她開始逛花鳥市場,總是下午去,聽嘰嘰喳喳的如麗叫夾雜著人群的討價還價聲,看小朋友把路邊的含羞草全部摸了個遍,然後買一把沒有包裝也芬芳的玫瑰,用塑膠袋抱回家。

@ 阿狗達 背著房貸和贍養母親兩個重重的擔子,經常感覺生活透不過氣。

他開始攀巖,學著在巖壁上就全神貫註自己的手和腳。每次完成一條攀巖路線,就從高處跳落下來和教練快樂地碰拳, 「那一刻感覺生活也沒有那麽難以下咽」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裏,米莉安婚姻崩壞,父母對她失望透頂,她的生活被風浪掀得天翻地覆。

她總是熱切地盯著麥克風和舞台,她想站上去,站在話筒前,把自己講給世界聽。讓自己「枯燥崩壞」的生活產生一點變化。

她最終向前邁出去了這一步,把生活的苦澀編成笑話,講給別人聽。

向前一步,即使步伐再小,也是在邁向嶄新的自己。

但我們有時也會感覺,「前」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指向。

對生活的建議是「向前一步」,像一道方向不明的指令。

「向前」究竟是通向哪裏?

答案在路上——

前幾天我刷到了一條新聞,陜西一位 76 歲的老人,關機、摳掉手機電池,獨自騎了幾百公裏共享單車,去武漢看長江大橋。

圖源@瀟湘晨報

「向前」,是無懼年齡和時間的限制,只朝著心之所向出發。

【泳者之心】裏,教練對想橫跨英吉利海峽的特魯吉說:

Swim!Swim!Kick your feet! (遊啊!打腿!)

「向前」,是前途未知、無人看好,但始終朝著想抵達的彼岸奮力地打腿。

我還想分享網球運動員艾爾卡拉斯的故事。

他曾在采訪中提到,自己對網球最早的記憶,是「握著一把比自己還大的球拍,根本舉不起來,拍頭總是撞到地上」。

他沒被沈重的球拍嚇退,開始每周練習,練到晚上俱樂部人去樓空,還要要求爸爸帶他去球場繼續。無人陪練,就自己對著墻打。

他說:

「我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麽,但有一件事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我喜歡看著球飛出去。」

球飛出去的地方,就是「向前」的方向。

對抗焦灼和風浪的球拍很重,武器很重,但我們總是可以握住一個球,用力打出去,打到一個理想的、更好的生活中。

風浪無可避免,但面對一張張由生活的困頓編織的「網」,我們始終有辦法不讓自己困住,邁向更好的生活。

特侖蘇 相信「網」前一步的力量,無論是在球場還是生活的競技場,勇敢地邁出一步,往往能收獲一個全新的局面。 特侖蘇 希望將這種「「網」前一步」的生活態度傳遞給更多人,在此次攜手新世相為 中國網球公開賽 拍攝的短片中,你將看到這種主動求變,從未退縮的精神,如何幫助我們朝著「更好」出發。

擁有嘗試突破的信念,是創造更好的開始。

「網」前一步,你正在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一個「更好」的自己。

撰稿:六裏

責編:許無

部份素材來源: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電影【泳者之心】,紀錄片【病後重生:席琳迪翁】【人生第二次】,訪談節目【十三邀】;Vista看天下【拿學歷門檻卡她,可笑至極】;瀟湘晨報【76 歲爺爺離家出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