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什麽叫演戲用力過猛?

2020-11-03娛樂

老戲骨馬景濤,有時演戲「用力過猛」。

周星馳【喜劇之王】中「死啊死死不了」,認真固然認真,「用力過猛」。當然,星爺把「用力過猛」演得很到位。

其實星爺跟李修賢混、拿到最佳青年演員獎的時候,多數角色都「用力過猛」。那些角色,科班級標準,但缺乏自我。

「有理論無實踐」這句話集中體現在一名演員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身上時,就特別容易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但很難具體描述什麽是「用力過猛」。

不自然。

當一個演員「哭泣」,有沒有投入自己的情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火車站好朋友喜相逢,有人開心得笑了,有人開心得哭了,有人開心得默默無語——再好的演員,也無法掩蓋自身的氣質,當演員只是在按標準手冊,去哭、去笑、去驚訝、去憤怒,給人不真實不自然的感覺,演員沒有入戲,觀眾只好出戲。

明顯看出來在演。

生活中也有人「用力過猛」。過分的客氣、禮貌,明明是為了「表達善意」,做過了。

誇獎別人,誇到用力過猛。眼睛睜得特別大,一堆套詞,「這孩子,就是優秀。太優秀了。棟梁之才。國家的希望。」

星爺的【霹靂先鋒】,很用力的在演,可角色投入度不夠。後來找到自我,不管劇情多荒誕,他的表演,不脫戲。可,【唐伯虎點秋香】,輪到鞏俐用力過猛了。

吳京,去香港演反派之前,臉上總是掛著「烙印一般的、不自然的笑容」。這已經不是演技問題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社交場合都有「用力過猛」的時刻。過於追求合乎標準的儀式,儀式化過了頭。天性解放不夠。

吳京一直演正派,到了香港,殺手、馬仔,各種角色,豐富了他的閱歷。最終,兩種氣質一融合,硬漢代表。

功夫演員,免不了要去展現「刀光劍影下的情緒反應」。有些演員本身閱歷不夠,表現不出臨危不懼、堅毅沈穩的氣質。怎麽演都會用力過猛。

東施效顰,這就是用力過猛。西子捧心,這就是發自自然。演員註定要「演」,好的演員,一定要投入到劇情當中。連台詞都不背,12345,能演嗎?楊穎,不管表達什麽情緒,眼睛都瞪到特別大。她心裏一點與角色有關的情緒都沒有。眼睛是心靈的視窗,不瞪大一點,徹底穿幫了。

導演和劇組慣的。神都龍王,楊穎演得不挺好嗎?合格的花瓶。徐克不會慣著她。後期名氣大了,好多電視劇,指望她吸引流量呢,誰敢管她。

周一圍【終極營救】,全程用力過猛。演得遠不如劇中頭號反派。「加錢居士」後周一圍沒什麽好角色。

導演肯定有問題。

再有一點,周一圍本人可能不適合演「主旋律」。他最成功的角色是那個亦正亦邪的男人,到了【終極營救】,他扮演一位經歷過東北戰爭的老兵、偵察英雄;他所有的情感表達都是過頭的、浮誇的;那不是在流露,那是在掩飾;掩飾他與劇本的格格不入。

他根本沒有揣摩角色。

那電影看得...動不動大喊大叫、大哭大鬧。老兵啊。又不是瓊瑤劇裏的主角。老兵,情感表達,是要多很多很多內斂的。

中國中生代很有趣。周一圍,楊爍,按說都要前進演化成老戲骨了。成名之後,演技一個賽一個浮誇。

「用力過猛」不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瓊瑤劇,針對青少年的,青少年情感表達不用力過猛,那叫老氣橫秋。青蘋果就是澀的。表演的就是一個中二——你我回頭看青春,多少時候用力過猛。

但中年男人沒有必要的內斂,說服力不夠了。F4,花樣美男,青春不是一張終身飯票。

吳京,當年演的一些連續劇,角色每每是機智活波跳脫的「功夫少年」;可,李連杰能演出這種感覺,比如【少年方世玉】,吳京不是這個型別的。

到中後期,李連杰演「黃飛鴻」,與關之琳、莫少聰搭檔叫絕了。大宗師的氣質拿得出來,與此同時,一個和「十三姨」談戀愛的人也不可能太古板,必要的機敏變通乃至幽默,不缺乏。

吳京,他是比較「端正」的人。他演技大成,關鍵就是放棄亦莊亦諧這個路數。

亦莊亦諧,認真的同時略帶一些兒玩世不恭的通透,典型如【東方不敗2】中李連杰扮演的「令狐沖」,這角色,吳京演不了。

但大後期,李連杰迷上了「佛教」,跑電視台做節目當評委,選手表演了武術計畫,他來了一通「特別後悔,不該出演少林寺,誤導了青少年」——這個時期的李連杰,別說電影中,生活中都「用力過猛」。面具感特別強。

拿了一套禁錮天性、反對愛恨的「偽善論」武裝自己的頭腦。

吳京走上另一條路:戰狼。

堅定的愛與恨。

所謂「不裝了」。什麽風輕雲淡,多年之後回頭看,我就是那把刀。我們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是在偽裝的。隱藏真實的自己,去適應一時一代流行的正確;你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正確。

成龍老了之後,每一部戲都用力過猛。他連自己的私生子私生女都處理不好,成家班與洪家班的區別一望可知。洪金寶能演照顧小弟的大哥,【急先鋒】成龍演的是個啥?關心後進的江湖前輩這個角色,成龍演一個毀一個。

戲外戴上面具的人,真的不適合再演戲。

史瓦辛格,曾經多麽冷酷的「機器人」。當了州長再回歸,那張面具再也摘不下來了。政客的生涯,為他烙印了一張極其破壞原本氣質的「面具」。

州長史瓦辛格,在他人生最後一部大制作中,用力過猛了。

牛群當了三年縣長,也回不了了。

倒是史泰龍冷酷到底。雖然也老了。【敢死隊】中的他,還是他。

成龍「老得不成功」。不但戲裏,也包括戲外。

成龍年輕的時候,功夫喜劇出名的。年紀大了,他想「端著」。在「亦莊亦諧老前輩」這一形象塑造上,他不如「午馬」。

蔡明,出色的喜劇演員,可,她當評委,效果還不如李成儒——李成儒爭議再大,他就是他。蔡明當評委,她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嗎?她是一個「用力過猛」的評委。

太端著「藝術家」的那個範兒了。

從你想要追求這個東西,到你真正理解這個東西,是一個過程。

有一種「評價」,叫有感而發。

有一種「評價」,叫我坐在評委的位置上必須說點什麽且要努力有深度不得不發。

有人覺得,謝娜現在的部份主持風格,「略顯用力過猛」嗎?我尊重謝娜的粉絲。她剛出道,這種主持風格,橫掃了「科班的主持」,活波、開朗、不拘一格;可畢竟好多年了,青春不能吃一輩子;貌似要展現出一點點內涵了。

朱迅,央視一姐,主持風格...

「用力過猛」含義豐富。當你已經成熟了、長大了,歲月奪去了你內心的俏皮,再幸福的人,也勢必在歲月流淌中見過了生和死、了解了成和敗、知道了表和裏。慢慢的有一天你要靠「內涵」去說服他人,而非用力過猛的少女感。

「人人皆談少女感」的那幾年,輿論傾向簡直摧毀了中國中生代女演員。什麽少女感啊?斯琴高娃演【大宅門】要什麽少女感?

而楊冪這樣的一線女星,累積起去扮演一個母親的閱歷了嗎?

成龍演不好前輩。一個是演技,一個是閱歷。天才的演員沒有閱歷也能入戲。而一個對兒女都沒有盡到最基本責任的演員,想要扮演「德高望重的前輩」,就算編劇是神,劇情鋪墊足夠,真正的「鋪墊」是由演員的「細節」來展開的。

照顧過一只貓的演員,出演「如何把人和貓的情感演繹到可被信服」,他有細節。

沒養過貓的人,演「貓和人」的情感,極其容易「用力過猛」。我雲養貓。看過大量貓奴的貼文。貓奴對貓的感情,好多是超常規的。

除非編劇把細節描敘得特別詳細,還得演員認真讀劇本——否則,「貓和人」的情感怎麽演?

說到這兒想起來了:陳凱歌的【妖貓傳】。

主角應該是「白居易」吧?此人是作為「見證者、講述者」展開故事的。那叫一個「用力過猛」,比周一圍【終極營救】好點;但也超級「用力過猛」。這個人對「開元盛世」的各種情感都特別浮誇。

劇中最倒胃口的一段,是李白出場。那李白,那能叫個「人」?導演本意是要反應一位「狂士」:天子呼來不上船。

最終表達出的是個「狂傲的瘋子」。

李白羞辱高麗仕,唐朝最經典的事件。

也許這是陳凱歌心目中的李白。

不是我心目中的。

皇帝讓李白寫詩,得高麗仕脫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個普通人,對李白好,請李白寫詩;那就寫。

透過作品去分析一個人,李白怎麽可能是那種猥瑣的樣子?他憎惡那個階級社會,詩仙李白也是酒仙李白;陳凱歌先生顯然沒有讀懂李白的詩,也沒有讀懂李白的酒。

「兄弟扯什麽貴賤,感情深,一口悶!」

酒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逃避中的革命。古中國的酒,是「跨階層」的。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妖貓傳】,導演用力過猛,把李白塑造成了一個「醉鬼」。毫無禮貌。高麗仕恭恭敬敬的請他寫詩,他羞辱高麗仕,為什麽呀?

如果杜甫請他寫詩,他也這麽無禮?

不先鋪墊高麗仕,直接鋪墊這段劇情?

這段劇情,是中國「蔑視權貴的文人風骨」的經典,演繹成啥了?正常人一看:李白也太持才傲物了。

高麗仕也沒犯啥錯啊——「天子呼來不上船」是一種文人氣節,且融入到了酒文化。

【妖貓傳】要麽不表現「高麗仕脫靴」,要麽就得鋪墊。

結果把李白拍成了一個陳凱歌。

為了折辱高麗仕而折辱,有何意義?

「狂傲的李白」,是只要看到當官的,就折辱嗎?

李白的【將進酒】,中國酒文化的核心之一。和兄弟喝酒,不和權貴喝酒。

喝不盡杯中酒,殺不盡仇人頭。

酒,是頹唐的,但在中國特殊的文化下,也不盡代表頹唐。革命年月,敢死隊員們出發前都會喝酒:酒,在古老中國,象征著「超出現實的理想主義豪情」。

【妖貓傳】把李白拍成了一個...無禮的酒鬼。李白不是一個沒有禮貌的人,是因為高麗仕以及他的階層沒有禮貌,李白才「讓高麗仕脫靴」。而廣大的被無理迫害的民眾,興高采烈:李白替他們出了惡氣。

這個先別提。主角應該是「白居易」?這人從頭到尾各種誇張,情感沒有正常過。白居易就算推崇李白,對李白的情感也不可能是「癲狂狀的粉絲」,全片就這個狀態——「哇,李白啊,天,不得了了,李白啊。」

更誇張的是什麽?整部電影,彌漫著對「楊貴妃」的病態審美。貌似加入了一些政治鬥爭,但最終,所有支持楊貴妃的人,為什麽支持?

「貴妃太美了呀。」

「啊。」

「美。」

瘋狂顏值崇拜的這一派,在全片中,擔任「正派」,來批判與解構唐玄宗出賣楊貴妃的卑鄙。

——我支持陳凱歌與陳紅的愛戀,但不支持這一種價值觀「宏大到超越歷史的基礎正義」。

楊貴妃必須死,就這樣。

更該死的也許是唐玄宗。兩人都有問題。既然卷入了歷史,兩害相權取其輕。楊貴妃活著,唐朝必亡。

唐玄宗活著,唐朝可以在。

嫁入帝王家就要有覺悟。

何況,【妖貓傳】所有支持楊貴妃的人物,居然都只是「愛她的顏值」。

「帝王家」!

毛先生和江青,不管歷史真相如何。

林彪和葉群,也不管歷史真相如何。

你選擇了這樣的男人——你覺得你是選擇了某個億萬富翁?你選擇了無數人的命運!這不是霸道總裁的劇本。不是陳凱歌與陳紅的劇本。

這不是你和她的私下承諾。

你們可以約定一千年。

但蔣介石,要麽保住「宋美齡以及宋美齡背後的四大家族」,要麽失去「全中國」。

他失去了全中國,卻保住了他的達令。

蔣經國跑上海金融改革,最大問題是四大家族——人人都罵蔣介石,蔣介石如果一開始就不同意,為何同意蔣經國去改革?

改到後面,涉及到「宋美齡」了。

【妖貓傳】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呢?

唐玄宗在「兵諫」的前提下,終於明白了:楊貴妃和她的勢力必須死。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殺了——【妖貓傳】覺得,這說明了政治的虛偽,唐玄宗欺騙了楊貴妃。於是一群對楊貴妃的顏值病態癡迷的人展開復仇。

「合著她楊貴妃只靠顏值毫無心眼的就得寵了唄?」

導演,也會「用力過猛」。

楊貴妃上位可能只靠顏值嗎?

雖然,【妖貓傳】,所謂「正面人物」,全都是「一輩子沒見過女人見了楊貴妃一面就釘選一輩子」的那種。

這不是演戲「用力過猛」。

這是導演「用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