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已更新【一、商細蕊帶程鳳胎逛的天橋那個破廟,根本不存在!】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7集,商細蕊把程鳳台帶到一個廟,說這個廟呢,是以前宮裏太監修的。如果只是當影視劇來看還好,但是如果細究呢,這個廟的位置是個bug。說三點:
1. 老太監被遣散出宮,因為生理問題往往不能回家鄉,因會被排斥。他們最好的歸宿就是提前打算,把寺廟作為退路。這是事實,明清歷來如此。所以太監們往往在年富力強時,給寺廟捐錢啊、捐地啊。
但是,這種寺廟大都集中在海澱區,也就是現在中關村這個地方。大家可能不清楚,「中關村」原來叫「中官村」,顧名思義,就是太監的意思。在海澱區,分布著二三十家這樣專門收留太監的寺廟、道觀等。
2. 商細蕊是帶著程二爺從天橋走著去的這個破寺廟,但是朋友們,北京城裏離天橋最近的這種收留太監的寺廟也得是萬壽興隆寺了。而興隆寺在北長街,也就是故宮和中南海中間兒。如下圖:
朋友們,從天橋走著去,快點步速的話也要一個小時。這還是現在,放晚清民國,地鐵二號線上的那個城墻還在呢,恐怕走著都沒這麽順暢,沒有個兩個小時下不來。所以這是個劇情的bug。
3. 從商細蕊背後這塊牌匾,能夠模糊地辨認出這個寺叫做「承恩寺」。在晚清民國有沒有收留太監的承恩寺呢,有,而且那確實是太監建的,明朝正德年間司禮監太監溫祥。我一說明朝的太監,大家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了,專權、豪橫、無恥,當然,太監的無恥源於明朝皇帝的無恥和不要臉。既然承恩寺存在,那麽它在哪呢?
朋友們,這個承恩寺在石景山區,這個距離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所以叫這名也是不合理的。
【二、姜榮壽拿著一個破瓶子當寶貝,我來揭穿下】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7集,姜榮壽這個老狐貍拿了一瓶子,看他又拿放大鏡、又是哼小曲的,最後還把它送給北平商會會長一起幹壞事,你還以為這是個多麽值錢的物件呢。但對於喜歡瓷器的人來說,哎,我看了真是鬧心。何出此言呢。
我先給大家看三張對比如:劇中圖、放大圖、實物圖。
一模一樣,純現代工藝的貼花產品,50塊錢不能再多了。
可能你會說這是劇啊,幹嘛那麽較真。我其實就想說,真的,道具老師不能認真一點嗎,看看人家【長安十二時辰】的道具,那真是良心劇啊。這瓶子對於喜歡瓷器的人來說,簡直就是跳戲利器。
接下來,我們說點正經的。
這種瓶子看著形狀挺特別,那這種形制的瓶子有據可考嗎?
有。
這種形狀的瓶子叫「蒜頭瓶」,因為瓶口凸出像一頭「大蒜」故得名。這種瓶子呢,最初是仿秦漢時期的青銅器造型所制作的,宋代開始有人燒制、元代少見,明清的時候比較流行。接下來我以我淺薄的瓷器鑒賞知識來說說蒜頭瓶的一些特點啊。
1.姜榮壽拿的這種「紅龍紋」的瓷瓶有根據嗎?
其實,姜榮壽手裏拿的這種瓶子想表現的是瓷器燒制的一種工藝,就是「釉裏紅瓷」,你看他手裏的瓷瓶,上面是紅色的龍紋,就是這個意思。但只可惜透過我給大家提供的放大圖,可以看得出其實是件貼花的廉價貨。那麽,「釉裏紅瓷」是什麽意思呢?
「釉裏紅瓷」和「青花瓷」一起被稱為「釉下彩瓷」。就是用銅等礦物質在胚胎上描上圖案,然後罩一層透明的油,再經高溫燒制而成。因為銅等礦物質在高溫時發生化學反會呈現紅色,所以在透明釉裏頭就出現了紅色的圖案。好的釉下紅瓷是很美的。比如我給大家看下面這件,元代釉裏紅雲龍紋蒜頭瓶,拿今天的審美來看,依然很厲害。
2.為什麽「紅紋蒜頭瓶」在明清開始流行?
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姓朱,朱是紅色的意思。所以朱元璋非常喜歡紅色,讓窯廠燒制了大量的紅彩瓷。
但是明代中後期也有一些比較好看的青花蒜頭瓶或者粉彩蒜頭瓶,比如下面這兩件都是明朝萬歷年間的瓶子,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左邊:青花魚藻紋蒜頭瓶
高37.5厘米、口徑7.7厘米、足徑18厘米,直口下蒜頭部份飾蓮瓣紋,頸部飾花卉紋,肩部飾一周卷枝紋,腹部繪魚藻紋。魚兒呈各種姿態遊弋,襯以淡色細筆繪出的水波紋,生動自然。口部書寫「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橫款。
(2)右邊:五彩魚藻紋蒜頭瓶
高40.3厘米、口徑7.8厘米、足徑13.7厘米,通體青花五彩裝飾,釉上彩有紅、黃、綠、褐、紫彩等。腹部繪魚藻紋,頸部繪折枝梅花紋。上下襯以變形蓮瓣、卷草紋等。口沿下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橫排款。
3.清代「蒜頭瓶」什麽風格?
哎,說多了鬧心。元、明時期的蒜頭瓶都還是挺好看的,具體來說就是簡約、苗條。但到了清,尤其是乾隆時期,有一陣濃郁的「村兒」的風格,當然不是說它不好,清代康雍乾時期盛世太平、萬國來朝當然工藝都是極好的,但是就是「太富態、太豐滿、太圓潤」,有點楊貴妃的感覺,我還是喜歡修長的哈哈。
我給大家看一件清乾隆時期的蒜頭瓶:
這件瓶子高18厘米、口徑2.6厘米、足徑5.5厘米,以琺瑯彩繪各式纏枝花卉,色彩艷麗。口、足、頸部飾以多道金彩,愈顯金碧輝煌,華貴典雅。外底雙方框內書藍料彩篆書「乾隆年制」印章款。 乾隆喜歡玩,各種玩,光這些瓶瓶罐罐就有好多。乾隆朝宮中內務府琺瑯作人才濟濟,分工更加具體,畫師有專工花鳥魚蟲的余省、擅長人物花卉的金廷標等。工藝制作更加精細,【陶雅】說:「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但是,我還是覺得太油膩哈哈。
更多好玩的內容,歡迎點選關註我哦。
【三、第25集慈禧聽戲的地方是個大bug!】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25集,劉漢雲回憶與寧九郎「不打不相識」的往事。寧九郎當時是慈禧身邊的紅人,天天給慈禧場戲;劉漢雲是洋務運動的支持者,在慈禧聽戲時上書大興洋務。慈禧生氣,想要處決了劉漢雲,結果寧九郎靈機一動,用戲謔的方式救了劉漢雲一命。
我看到這一段,註意到一個細節: 慈禧聽戲的這個地方有一個大bug。
要想說清楚這個bug到底在哪,首先就得弄清楚回憶中,慈禧太後聽戲這個地方到底是在哪。
清代有「三大戲樓」,分別是:
1. 紫禁城寧壽宮的暢音閣;
2. 頤和園德和園的大戲樓;
3. 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
看劇中這個排場,慈禧應該是在這三者中其一。
我比較喜歡古代的建築,我觀察和解讀建築的切入點有兩個: 1.殿頂;2.楹聯。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這個劇中,慈禧聽戲時的片段,前面戲樓中兩側的楹聯如下:
山水協清音龍會 八風鳳調九奏;宮商諧法曲象德 流韻燕樂養和。
那麽,這幅楹聯是暢音閣的呢,還是清音閣的呢,或者說是德和園大戲樓的呢?
清代這三大戲園,到目前為止存留下來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暢音閣和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雖然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被毀了,但是它的形制和楹聯內容在史料中也有記錄。
所以,透過這幅楹聯,我可以確定,劇中慈禧看戲的這個地點應該是「頤和園德和園的大戲樓」。
但,這僅僅是弄清楚了這個情節看戲的地點,還沒說到bug。那麽到底有什麽問題呢?
大家看這幅對聯:「山水協清音龍會 八風鳳調九奏;宮商諧法曲象德 流韻燕樂養和」,上聯是「山水」、下聯是「宮商」。對聯就像讀古本書,自古都是從右向左貼,所以「山水協清音龍會 八風鳳調九奏」應該貼在右邊、「宮商諧法曲象德 流韻燕樂養和」應該貼在左邊。
而實際上,德和園大戲樓的楹聯也確實如此,如下圖:
但是,我把電視劇中的截圖放大,大家看看劇中影視城的片場的楹聯, 貼反了 ,如下圖:
這就是我說的劇情bug之處了。
其實,電視劇既然都做到這個地步了,近乎完美了,可就差這麽一點點。雖然很多人可能不會在意,但是總有像我一樣喜歡古建築的哈哈哈,看到之後不免就跳戲一番。
當然,如果作為電視劇、娛樂產品,無傷大雅,我也不過是借此來聊聊我想說的話題罷了。
順便多說幾句。
明確了這個戲樓是頤和園德和園的大戲樓,我們也就可以確定,劇中此刻慈禧坐的地方,也就不是寧壽宮暢音閣對面的「閱是樓」,而是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對面的「頤樂殿」了。
喜歡我的解讀,那就點選下面的名片加個關註呀,我會跟著電視劇持續更新的,麽麽噠。
【四、安貝勒送的好茶,商細蕊吐了是咋回事?】
第18集,安王來商細蕊家,說他額娘過壽,想請商老板去他家唱堂會,還帶了一袋茶,說是好茶。那為什麽商細蕊喝了一口就吐了呢。
是茶太好他享用不了嗎,當然不是,梨園行的名角有的是錢,什麽好東西沒用過呢,不可能把好茶當差茶。順便說一句,當時的梨園名宿多有錢呢?我舉一個例子,我們都說魯迅很有錢,一個月公司350塊現代樣,所以他可以隨便買蛋糕、吃零食,但和京劇名伶相比,就差遠了。譚鑫培1912年到上海唱堂會,一個月包銀1萬塊現大洋。雲泥之別。
那這樣說的話,就確實是茶葉的問題了。堂堂安王爺的茶,這麽會不好呢?
這位安王爺,在劇中有幾句交代,說是溥儀被趕出皇宮前,把貝勒晉封王爺的旨意都擬好了,就差蓋章了。這就說明,他在溥儀離宮前挺受寵,再加上安王爺說他額娘以前經常陪慈禧在暢音閣聽戲,可見一斑。所以當時老佛爺啊、溥儀啊一定會賞給他們家很多好東西,比如說這個茶葉。但這是溥儀被趕出皇宮前的時候。
那溥儀是什麽時候被趕出皇宮的呢?1924年,記住這個時間。
我們再來說劇中現在是個什麽時間。
陳仞香去東北給皇上唱戲,皇上還問到他舅舅姜榮壽,這句話可以用來時間定位。 溥儀到東北做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是1932-1945年的事。 而歷史上這期間,有沒有京劇名家去新京,就是長春演出呢,太有了。從1933年到1942年一直沒斷過,馬連良、李萬春、魏蓮芳、李玉茹等都曾經去過。
那麽好,我們就假設劇中的年代是1934年吧,那距離溥儀1924年被趕出皇宮也有整整11年了。
朋友們,安王爺拿著至少11年前皇宮裏賞的爛茶葉去商細蕊家,這茶能好喝嘛。
而且,請角兒唱堂會,作為半個王爺自己跑上門,也說明是沒落了。
最後說一句,這茶肯定不是普洱,因為北方一般不喝普洱。
【五、尹正的角色為什麽叫「商細蕊」···】
我看了第一集,尹正飾演的這名梨園翹楚叫做「商細蕊」,有意思。 任何一個名字都不是隨意為之,這個名字一定也有它的根由。
杜甫有一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裏頭第七首是這樣的: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我想,這一定就是「商細蕊」這個名字的由來。
對於杜工部的這幾句詩,仇兆鰲曾經註解說:「‘繁枝易落’,過時者將謝。 ‘嫩蕊細開’,方來者有待。」我想,這就是為什麽【鬢邊不是海棠紅】的作者讓這個角色叫「商細蕊」的原因。
我雖然剛開始看,但是尹正飾演的這個角色是個梨園新銳,所以,梨園行「繁枝」將落,商細蕊這樣的「嫩蕊」正在慢慢開放、等待綻放。
我會持續追劇,也會持續更新本帖。
大家可以點選關註我,等待後續解讀。
【六、程鳳台的母親為何叫「春萱」?】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27集,佘詩曼飾演的二奶奶收到一封名叫「春萱」的人來的信,以為是程二爺在外頭拈花惹草,於是就把信給燒了,她不知道,其實這個「春萱」是程鳳台的親媽。
之前說「商細蕊」這個名字的時候我說過,作者起名字一般來說不會一拍腦袋給自己的人物一個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一般會有自己的「寄托」或「寓意」在裏頭,自古如此,【紅樓夢】體現地尤為突出。那麽,「春萱」這個名字有沒有什麽講究呢?
一、萱
「萱」這個字,自古指代「母親」,比如「萱堂」就是母親住的地方、「萱辰」就是母親的生日、「萱親」是母親的別稱等等。
晚唐有一個詩人叫聶夷,寫過這樣的句子:「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我們一看這首詩,就會想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樣的場景。所以,作者給程二爺這位從小就離開他、二三十年沒見過面的母親起名「萱」這個字,我覺得是有思考的。
二、春萱
再來說「春萱」,如果這個詞改一個字變成「椿萱」,就更有趣了。
「椿萱」自古指代「父母」,椿就是香椿、萱就是萱草。
牟融【送徐浩】裏有一句詩:「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滿頭」,我呀,知道你這次去是有急事,但是顧念到你父母已經滿頭白發,還望照顧好自己、早點回還。
三、萱瑞堂
【紅樓夢】中,賈政居住在榮國府的正房,透過林黛玉的視角給我們展示了賈政居處正堂匾額上赫然寫著「榮禧堂」三個大字,當然為什麽賈政作為小兒子為什麽偏偏住在正堂這件事我原來有一整篇論文來討論,這裏不表。我想說,紅學研究有一些人,認為這個「榮禧堂」是有原型的,就是曹雪芹家祖上的「萱瑞堂」。這個說法對與不對,我們今天不討論,我只是想說「萱瑞堂」這個匾額。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多年任江寧織造,曹寅的母親是康熙帝的乳母,就是奶媽,曹寅和康熙從小一起玩耍,可見關系之密切。好到什麽程度呢?曹寅病了,康熙派人送自己的金雞納霜給曹寅服用。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都是住在曹家,自不必多說。康熙曾經給曹寅的母親禦筆題寫過一個匾額,就是這個「萱瑞堂」,上面說了「萱」代之母親的含義,且康熙親口對曹寅的母親說「此吾家老人矣」,可見母子之情溢於言表。
【七、程二爺的「順王府」和「曹司令」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
【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有一個劇情設定很有意思: 作為巨商富賈的程鳳台,多次出現要主動給「東北抗聯」捐款的舉動,並且還號召北平商會的其他商人捐款。
如果作為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來說,那倒無所謂,娛樂嘛。但如果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這樣寫一定有這樣寫的現實依據的參考或者實際生活的映像。那麽,他為什麽要支持東北抗聯呢?會有一定的現實依舊嗎?
我覺得有,說兩點。
一、劇中的「順王府」有什麽歷史淵源?
第8集程鳳台邀請辛博士來幫忙,帶辛博士逛程鳳台家的時候,他說他們家是當時多花了一倍的錢買的王府。哪座王府呢?隨後,程鳳台去樣式雷家尋求幫助,跟樣式雷說他們家以前是「順王府」。那麽,北京有沒有順王府呢?
有。
北京城內建有四十多座王府,其中有一家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府就是「順承郡王」王府,簡稱「順王府」。既然「順承郡王」是世襲罔替的,那最早的那個順王是誰呢?他叫「勒克德渾」,是順治五年晉封的順承君王,也是清初八大鐵帽子之一。順便說一下,這個勒克德渾是滿洲正紅旗人,是和碩禮烈親王愛新覺羅·代善的孫子,而這位代善,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說,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的爺爺代善和清太宗皇太極是兄弟。
好,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什麽呢?
奉系軍閥張作霖進入北京之後,順王府被奉系湯玉麟沒收了,湯玉麟自己住上了。1924年,張作霖進京之後,把這個順王府作為「大元帥府」。大元帥是什麽意思?因為當時他自封安國軍政府大元帥。
順承郡王府家族的人委屈啊,再加上生活沒有著落,不得已就請貝勒載濤居中說和,最後張作霖同意用75000塊現大洋,把這座順王府從順王府家人的手裏買過來,從此這個房產就是張作霖的了。
後來,日本侵占北京後,王府由日本憲兵隊沒收。北平解放後,政府又從張作霖親屬中購回王府,1950年成為全國政協辦公機關至今。 1994年,順承郡王府遷建至北京市朝陽公園東隅,並在後部修建了花園,改成了酒店。如今郡王府外花壇,綠草成蔭,花園式的布局被人們稱為休閑、散步、娛樂的「世外桃源」。
這個張作霖是奉系軍閥,就是東北那疙瘩的。所以能夠體會出住在順王府的程鳳台要捐款給東北抗日聯軍的意味了嗎。不急,還有更好玩的沒說完。
二、「曹家父子」有什麽原型可考究嗎?
【鬢邊不是海棠紅】裏曹司令是程鳳台的姐夫,曹司令有個兒子草貴修也是部隊裏的,下屬們叫曹大公子「師座」。也就是說父子兩人同一個部隊、上下級關系。結合上面我說的「順王府」的事情,大家覺沒覺得這個「曹司令父子」和「張作霖父子」有點意思。當然,我並不是說這個小說寫的就是張作霖父子,我是說小說的創作一定是有現實依據作為參考的,雖然有些時間線和情節對不上,但是作為創作的原型和參考,是完全可能的。比如,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雖然不是曹家的自傳,但是絕對有曹家在鼎盛時期家裏的生活映像和現實參考。
而劇中第3集,程鳳台在給曹司令接風辦堂會的時候,和曹司令聊起他的兒子曹貴修,曹司令說這個小兔崽子處處跟他對著幹,說他跟一些「不清不楚的人、挨槍子兒的人」打交道。然後第4集,程鳳台還說絕對不能讓曹貴修把捐給曹司令打的錢給糟蹋了。所以從這裏來看,「不清不楚的人」是不是就是日本人呢。
而實際上,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對日本人的態度確實是天壤之別。
在對待日本人的態度上,張作霖對日本人霸氣不懼。他是一個真正的東北漢子,說粗話脾氣大,這一點完全就是劇中「曹司令」的形象和人設。
張學良則不是,他讀過書,做起事來註重禮貌,人也比較溫和,倒像是一個南方人,遠沒有張作霖霸氣強勢,尤其是對日本的問題上。
歷史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北伐時期,前方作戰不順利, 張學良從前線趕回,勸張作霖不要再和南方打仗,擔心被日本人抄了後路,並說我們打不過日本人,要吃苦頭的。
綜上,「曹司令父子」的原型我覺得就是張作霖父子,而這也就完全可以解釋為什麽「程鳳台」再三強調要給東北抗聯捐款的原因。看上去是家國大義,其實背後還有一些現實依據的參照和考量。
【八、商細蕊的幹爹劉漢雲有沒有原型呢?】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23集,劉漢雲到北平考察,來到安王府看望病重的老福晉,牽扯出一段前塵往事。原來安王爺是劉漢雲的座師,所以劉漢雲對安王爺和老福晉感恩戴德。
之前說,小說的人物當然是虛構,但一般也有一些原型的參照和現實的參考。那這位劉漢雲有沒有原型呢。劉漢雲自己說是晚清進士,還在清朝做過官。
請註意這幾個標簽:
1.劉漢雲,2.晚清進士,3.前朝做過官,4.新政府要員,5.憎恨日本人。
符合這五個關鍵詞的歷史原型有沒有呢?有。
晚清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的狀元叫劉春霖,請註意,這位劉春霖字石雲,所以也叫【劉石雲】。以上5個標簽,這個劉石雲都比較符合。
其實這個劉石雲得狀元,其實有一些僥幸在裏頭。
晚清最後一次科考是1905年,慈禧當政。當時科考的名單和試卷上報至慈禧,慈禧看了前十名,排第一的是朱汝珍,就是大臣們選出來的頭一份,慈禧看了朱汝珍的文章很是喜歡,但是一看這名字,朱汝珍,又是前朝國姓、又是有珍妃的字、又是廣東人,所以慈禧不喜歡,於是點了第二的劉春霖為狀元。她覺得劉春霖的名字寓意好,天降甘霖、惠澤大清的意思。於是朱汝珍就變成了榜眼。
後來日軍占領北平後,大漢奸王揖唐在日本人的壓力下,想借劉春霖曾是狀元之名作招牌,邀其出任北京市市長、滿洲國教育部長等要職,被他嚴詞拒絕。滿日偽當局因此惱羞成怒,派日偽軍抄了劉春霖的家,用刺刀把他全家人趕走,並將其歷年收藏的書畫珍寶洗劫一空。1944年1月18日,劉春霖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辭世,享年72歲。
【九、姜榮壽家裏的那個銅爐有什麽講究?】
劇中梨園行會會長姜榮壽給我們的印象,是天天擺弄他那些數之不盡的古董,很豪橫的樣子。可是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他無論是在客廳、臥室、偏堂、飯廳,旁邊的古董擺件都是那麽幾件。
出現最多的就是這個小架子和這只銅香爐。原封不動的搬過來搬過去,我都替這些工作人員感到心累。架子上沒有什麽能上眼的,說說這個銅爐吧。
一、劇中多次出現「宣德爐」
大家一定聽過「大明宣德爐」這樣的說法,這個銅爐就是「仿的」明代宣德年間的銅爐,制作非常精妙。明代的獅子香爐有一個特點,就是三足鼎式,然後帶倆耳朵,獅子一般放在銅爐蓋上當成把首。
明代統治者特別喜歡獅子,認為它是祥瑞動物,有記載說原來紫禁城裏曾經養著數百頭各國進貢的獅子。所以獅子的形象也會反映到日常的器物上。
現在國內外留存的真的「宣德爐」一直是個「懸案」,因為即使是博物館裏的宣德爐也被認為十有八九是明朝後期或者清朝期間仿造的。我所知道的宣德爐,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裏都有收藏。
給大家看一件廣東省博物館的宣德爐:
二、宣德爐的鑄造起源
明代宣德年間,暹羅國(現在的泰國)國王剌迦滿藹進呈一批優質的風磨銅給 宣德,宣德便決定用來鑄制香爐,派工部官員監造。並參照商周青銅禮器與宋 代名窯瓷器中的精品樣式,鑄制出鼎形、簋形、鬲形、甗形、缽形等多種款式的供爐。這些宣德爐不是單純的仿古器皿,它是參考、借鑒商周青銅禮器與宋代名窯瓷器中古樸典雅的特質,加入新的時代風格與創意元素,顯現出宣德爐藝術 的精致、新穎與美觀。
宣德爐以風磨銅為主要原料,配以金、銀、錫、鉛等多種材料精工煉制而成。普通的銅器經過四次提煉已屬優質,而 宣德爐至少經過六次提煉,最精者反復 提煉達十二次,實屬空前。
三、那為什麽當時宣德爐這麽受歡迎,反而後來存留很少呢?
明朝末年,崇禎年間因社會動蕩、內庫空虛,是的,崇禎帝就是吊死在煤山那位,崇禎皇帝下令將庫藏歷代銅器發交寶源局熔毀改鑄錢幣,宣德爐亦在劫難逃。 所以,傳世的宣德爐極為稀少。
【十、鈕爺喝的玉泉山的雪水泡的茶有什麽講究?】
第13集,鈕爺在奇王府作客,七王爺和寧九郎在下棋。寧九郎讓鈕爺喝茶,說那是「玉泉山的雪水」。這裏有兩個問題: 1.玉泉山;2.雪水泡茶。
1. 先說雪水,在【紅樓夢】第41回的回目叫做「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說的是賈母帶劉姥姥逛大觀園,途經籠翠庵到妙玉這裏討茶喝。妙玉給老太君賈母奉了一杯用雨水泡的老君眉。一轉身,帶黛玉、寶玉、寶釵進屋喝的茶是用三年前梅花上收的雪水泡的。寶玉說這茶輕浮無比、贊賞不絕。就是好。可見,雪水泡茶是一件極講究的人幹的極講究的事。
2. 再說玉泉山,玉泉山在頤和園西,因這裏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所以叫「玉泉」。據說乾隆帝遊江南時,隨車裝著玉泉水,供路上飲用。但到了濟南,一嘗趵突泉,認為比玉泉水還要清冽甘美,就把天下第一泉的美名又賜給趵突泉。並從濟南開始往南,改用趵突泉水。
【十一、安貝勒穿的朝服為啥和其他人的不一樣?】
【鬢邊不是海棠紅】這個劇的道具不免粗糙, 但服裝卻很考究 。
劇中老安王福晉過壽,貝勒府大擺宴席、唱堂會,邀請滿清遺老和好友參加。我們可以看到好多人都穿著「朝服」,就是滿清官員的官服。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安貝勒的服裝和其他大臣的服裝不太一樣。安貝勒的朝服的補子是圓團狀,而其他大臣的朝服補子是方形,這有歷史考據嗎?
有。
清代官服有嚴格的客製,服裝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區分等級一個非常重要的物件。
我們可能都聽過說「華夏」這倆字是怎麽來的。 【左傳】裏頭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合起來,就是華夏,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所以你看這倆字本身就包含著禮儀的意思,而在封建社會,禮儀的一個表現樣式,就是在正確的品級穿正確的衣服、見不同的人穿合適的衣服,等等。
清代的官服的配置,或者說官服制度,是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初步制定形成了,當然後世也在這基礎上做了一些完善。所以, 清代的服裝制度,是一套完備的服飾典制。 不管皇帝還是文武百官都不能逾越典制,需要按要求穿相應的服飾。根據身份的高低、場合的不同,要穿不一樣的衣服。當然,多說一句,皇帝與百官的服飾要相呼應,同一場合不能出現兩種形式不一樣的服裝,這也是服裝制度的一種。比如說皇帝在著吉服時,臣子不能穿常服袍,所以文武百官的服飾也有禮服、吉服等樣式,當然,禮服、吉服配有相應的冠,就是帽子。
我們先從【鬢邊不是海棠紅】這個劇中安貝勒所穿的衣服開始,待會再來說一下冠,就是所謂頂戴花翎。
一、官員的補服
皇帝的補服我就不多說了,這裏著重說一下文武大臣的補服,有什麽制度。
補服是文武百宮的重要服裝。在樣式、用色與王公貴族的補服沒有很大區別,「皆為圓領、對襟、平袖,袖與肘齊,衣長至膝下比袍短一尺左右,門襟有五顆紐子的石青色外衣。」但重要的是,官位品階不一樣,需要用不同的「補子」,一般來說,皇家的人,除了皇上,比如王爺、貝勒、貝子等皇子皇孫、王子王孫,補子是圓形,以象征其皇家血脈;普通文武大臣的補子形狀均為為方形,而這其中,文官的團狀補子裏畫的是鳥,武官的團狀補子裏畫的是獸。當然,不同的鳥和不同的獸,就代表了官階的不同。
皇帝及皇子皇孫的補服,不用多說,肯定都是龍紋,所以他的衣服叫「龍袍」;而王公貴族、王子王孫的補服,繪的都是蟒紋,所以他的衣服叫「蟒袍」。
下面我主要說一下,補服上「蟒紋」的使用。
在清朝服飾紋樣中,蟒紋的出現率也是極高的,一般用於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的朝服、補服和蟒袍中。出現在服飾中的蟒紋,一般以蟒紋的數量和蟒爪趾數來區分等級位份。蟒袍中最高地位當屬五爪九蟒,多用於皇子、親王和郡王服飾上;官員最低的文武七八九品官及以下官員只能穿四爪五蟒的憐袍,其它位份的官員蟒數皆在二者範圍內。補服中補子的形狀分尊貴,圓形補子比方形補子更高貴,圓形補子中的蟒紋有正蟒和行蟒之分,顧名思義,穿正蟒紋飾的要比穿行蟒紋飾要尊貴,這與龍紋是有互通性的。朝服上的蟒袍以正蟒和行蟒的區別為依據來劃分等級,和補服中使用蟒紋官品做比較,朝服中可以使用的憐袍的範圍更廣一些,文武七品以上的朝服中都可用蟒紋做裝飾。
如下圖:
【鬢邊不是海棠紅】這個劇中,安貝勒作為「貝勒」,其理應服「四爪蟒紋」,而我透過截圖放大來看,該劇服裝組確實也是這麽安排的,可見是研究過一番的。
二、頂戴花翎
冠上有兩件東西值得研究,「頂戴」和「花翎」。 在百官服飾中,「頂戴」和「花翎」是兩部份。
1.頂戴
「頂戴」是百官的冠頂,主要是相對於帽子上鑲嵌的寶石而言,通常用寶石的品種和素金的樣式來辨別身份等級的尊卑,和朝珠的佩戴一樣,也是清朝中辨別身份品級的特有的方法。
如一品官員的朝冠頂戴,是以冬珠鑲飾,還加之紅寶石,頂座是鏤花的金座;官二品小紅寶石鑲飾,加之鏤花的珊瑚相配,頂座與官一品相同。
如下圖:
2.花翎
「花翊」,最初是皇帝賜予的一種特殊恩賞,代表著榮耀,不是一般官員可以得到的,隨著社會發展,在順治帝時對花領的佩戴做出明確的規定,花翎自此與品秩有了關聯。
花翎、藍翎和染藍翎三者也可統稱為花翎,三者麽中,花翎是一種孔雀領,只是上面帶有類似「目暈」的花紋,形似眼睛,所它也是三者中最昂貴的。「眼」的數目多少,可以直接體現身份等級、官品大小。
花翎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顧名思義,三眼為最貴,其余次之。花翎是身份的象征,發展到清朝後期,賞賜範圍逐漸擴大道光以後,過去「非軍功不準保薦」至那時則是「若建績大臣及賞賜王公宗室子弟,並列圍,較射,禮贊嫻熟賜頂賞賜花領,皆出自特恩。」
後來則更有了捐翎的例制,並明碼標價「花翎七千兩實銀,藍翎五千兩,不準折扣。」
【鬢邊不是海棠紅】這個劇中,安貝勒的頂戴花翎按照他的地位和品級,應該是紅寶石頂、三眼花翎,而劇中恰恰也是這樣的,說明服裝組對於這一點還是極有研究的。
【十二、【鬢邊不是海棠紅】出現的戲曲劇目有哪些?】
【鬢邊不是海棠紅】講的是關乎梨園行的事兒,那必然有大量的戲曲戲劇,我看了一下,的確選擇非常精良,下面我來借由這個劇梳理一下其中的一些戲劇戲曲名段,給大家做一個普及。其他劇目,後續會逐步更新。
第一集38min左右:【百花亭】,梅派
這一集,匯賓樓外掛出的大幅海報叫做【百花亭】,其實就是【貴妃醉酒】。
這個劇經梅蘭芳傾盡畢生心血精雕細刻、加工點綴,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之一。講的是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第二天,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禦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
第二集22min左右:【虞小翠】,徐派
這一集,商細蕊在程二爺堂會上唱的是【虞小翠】,這個劇的故事原型是【聊齋誌異】裏的【小翠】這個故事,由創徐派之稱的徐碧雲編演,現在不怎麽在舞台上出現了。
這個劇講的是王太常幼救狐免雷劫,既長,生子元豐奇傻,狐化身老婦,故送女虞小翠為元豐妻。小翠日與嬉戲。王給柬與太常不合,擬害之,小翠借遊戲誆給柬劾太常謀反,證據不實,給柬反被罪。小翠又乘元豐沐浴,捉納甕中悶死之,王妻怒責小翠,元豐忽復活,傻氣頓失。後小翠誤碎玉瓶受責,乃明言己為狐女報恩,負氣而去;元豐思女成病,一日遊故園,與小翠重逢。
第三集4min左右:【人面桃花】,朱琴心
金瘸子組織京劇義演為抗戰捐款,之前商細蕊說要唱【二進宮】,但在這一集實際上唱的是【人面桃花】。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源於崔護的那首【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朱琴心曾演出。歐陽予倩有改編本。
講的是博陵書生崔護落第閑遊,偶經杜曲村,口渴,見一家有桃花,叩門求飲,遇少女杜宜春,互相傾慕,訂後會而別。崔護友吳是仁疑其有邪行,假稱崔父病,誆之回裏。次年崔再至都,往訪杜宜春,桃花依舊,女則不在門中;乃題詩於門,惆悵而去。杜宜春回家見詩,悔失交臂,思念成疾,昏夢中遍尋崔護不見,一瞑不醒。崔護重來,知其死,求其父許其撫屍大哭,杜父不忍拒,宜春聞崔哭聲復活,二人結為夫婦。
第三集7min左右:【打嚴嵩】,麒派
在義演現場,商細蕊不滿姜家父子把義演的錢私自給金瘸子,所以沖上台又唱了一段老生劇目【打嚴嵩】,來諷刺金瘸子。這個劇老生各流派都唱,商細蕊在這裏唱的是麒派。
講的是明朝嘉靖年間,嚴嵩獨攬朝政,排除異己,並在府中鳩營密室,私造九龍王冠,欲謀纂位。其工匠邱、馬二人被常寶童誘入他的開山府,作為嚴嵩罪狀的人質。禦史鄒應龍秉性耿直,對嚴嵩專政,極為憤恨。他以獻好心為名進入嚴府探其動靜,乘機取得了嚴嵩的信任,將其誆進開山府。鄒應龍暗至開山府與常寶童定計將嚴嵩痛打了一頓。嚴嵩離開常府決意上金殿參奏常寶童。為了便於驗傷,嚴嵩懇求鄒應龍在其面部做傷,鄒應龍又在禦街上把嚴嵩痛打了一頓,最後還得到嚴嵩的稱謝。
第三集17min左右:【霸王別姬】,梅派
商細蕊在平陽唱戲時,在曹司令家裏唱的是【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典名劇之一。
講的是秦末,楚漢相爭,韓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在九裏山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項羽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迷路,至烏江,感到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
第四集8min左右:【救風塵】,昆曲
商細蕊在程二爺孩子滿月酒的堂會上,本來要老一段秦腔【包公賠情】,但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師姐,氣憤之下,念了一段【救風塵】的道白。
【救風塵】是關漢卿的戲劇代表作,但是在懲惡護善的基調中,反映出風塵女子的辛酸生涯。浙江昆劇團曾改編此劇,由貝庚編劇,周傅瑛導演,張嫻飾趙盼兒,王傅淞飾周舍,龔世葵飾宋引章,於1958年6月27日參加浙江省暨杭州市紀念關漢卿創作活動七百周年演出。近代一些地方戲如京劇、越劇、錫劇也都曾對【救風塵】劇進行改編演出。
第五集12min左右:【晴雯】,荀派
商細蕊和姜登寶等搭班唱戲,這一段被陷害的時候唱的是【晴雯】。
【晴雯】,是京劇荀派名劇,取材於清代曹雪芹名著【紅樓夢】中的一個片段,描述賈寶玉的丫鬟晴雯,因遭王夫人等人迫害,被逐出大觀園,最終死去的故事。
第五集38min左右:【小上墳】,花旦
這一段【小上墳】是商細蕊唱大軸前的一段過場戲。【小上墳】是花旦戲,本來是一個來自民間的傳統歌舞小劇,根據於蓮仙先生生前的演出本編印的。
講的是劉祿景進京求官,多年未歸,訛傳已死。其妻蕭素貞受娘舅虐待,逼嫁未從。時劉祿景得官,回鄉祭祖,值蕭素貞正在上墳。夫妻相見,不復相識。蕭素貞控訴受虐待情形,劉祿景亦取出信物,夫妻乃相認偕歸。
第五集42min左右:【長生殿】,昆曲
商細蕊這一段【長生殿】唱的讓程二爺懷疑人生、讓在座的各位痛哭流涕。【長生殿】是由清朝洪昇所作昆曲傳統劇目,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共五十出。
講的是唐明皇繼位以來,勵精圖治,國勢強盛,但他卻從此寄情聲色,下旨選美。因發現宮女楊玉環才貌出眾,於是冊封為貴妃,兩人對天盟誓,並以金釵鈿盒為定情之物。安祿山一到範陽,招兵買馬,妄圖進兵中原,奪取天下。此時,唐明皇還沈湎在聲色之中。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難,在馬嵬坡,軍士嘩變,殺楊國忠,更逼楊妃。唐明皇無奈,被迫賜楊妃自盡。後來李隆基有一天做了一場惡夢後,訪得異人為楊玉環招魂。臨邛道士楊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楊玉環幽魂。八月十五夜,楊通幽引太上皇魂魄來到月宮與楊玉環相會。玉帝傳旨,讓二人居切利天宮,永為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