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重看【知否】時有哪些細節讓你印象深刻?

2020-03-03娛樂

【知否】全集中的兩次軍事政變。第一次是兗王和榮妃發動,僅在皇城內進行,失敗後導致了趙宗全的意外上位;第二次是太後和劉貴妃發動,波及到了整個汴京,政變雙方戰鬥的過程有不少細節值得一看。

細節一:汴京城內的私人武裝。

太後政變的第一步是挾持重臣官眷進宮,先派宦官召集,並派禦林軍跟隨,不聽話進宮的就直接破門抓進大內,先禮後兵。兵亂期間,這種做法本身就很不合常理,哪有面臨政變不集中兵力保衛中樞,反而把兵力撒得到處都是的道理?所以識破的人也不少,除了從皇後處得到預警的盛明蘭,劇中還有宰相韓章、沈國舅家也拒絕入宮。

但兵亂爆發後,各官員府邸很少能做出抵抗的,韓章直接就被拖到了街上,盛家、齊國公家也只能關好大門等死。

在劇中,盛家家中除了大批女性仆婦,還有相當數量的男性仆傭,冬榮小哥更是玩得一手好刑杖,韓章貴為宰相,家中男性仆傭和男性子弟更多,但這麽多男性戰鬥力,在面臨亂兵威脅的情況下,卻一件兵器也沒有,只能聽任家主被殺或是關門待禍。

盛家男丁少說二十多口

反倒是沈、顧兩家,家主不在、男丁稀少,全靠女主人主持,卻馬上能武裝起來抵抗。

沈國舅和英國公都是武將世家,英國公女兒的高光時刻

有宋一朝,對民間兵器管理極其嚴格,根據【宋刑統】規定:凡蓄藏禁兵器的人戶,按律須「徒一年半」。對於汴京之外的地區,宋法禁止民間私自持有的的兵器為弩、馬槊、長矛、具裝、鎧甲等,其中並不包括刀、劍、弓、短矛,民間可以持有這些殺傷力較小的兵器做防身和看家護院之用;但對於汴京,宋太祖在開寶三年五月(970年5月)就規定,「禁京城民蓄兵器」,整個汴梁除了軍隊外任何人私藏武器都是違法行為。

所以,盛家在劇中能出現的最高武力也就是幾根哨棒,在宥陽江上遇到水匪和遭遇兩次兵變時均無法抵抗,唯一的辦法就是關門,韓章家、齊國公家同樣也是如此。

那麽,顧、沈兩家為什麽又不同呢?

因為宋真宗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真宗在下詔禁止軍士「私蓄手刀、器械」的同時,明確規定「戍邊者不禁」,開始了宋朝官兵保有「隨身軍器」的歷史,後來逐漸要求宋軍士兵妥善保管隨身軍器,如果損壞修理費自負,戰事爆發時,士兵需要攜帶隨身軍器趕往集結地域,從而提高了動員速度。

宋代武將家庭世襲化的程度很高,如著名的楊家將、折家將,都是在家中長期習武,家中家丁、子侄長期訓練,遇到戰事可以立刻拉出一隊親兵。北宋軍事制度嚴防軍隊向將領個人效忠,搞兵將分離,「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客觀上,隨時需要接手一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軍隊的將領,也必須養一支家丁,用來作為憲兵、參謀班子,所以北宋時期在京武將家中才普遍都擁有一點家庭武力。

所以顧家在面臨禦林軍進攻時有一隊精銳的弓箭手看家,沈家雖然沒有成建制的武力,但是女主人卻可以命令男性仆傭開啟府中的武庫武裝起來,也是鉆了「隨身軍器」這個空子。

細節二:顧家家兵與政變禦林軍的裝備差距。

宋代禦林軍即「殿前司所統諸軍」,是皇帝最親近的扈從者,宋代禦前當值的禁衛軍,分行門班、殿前左班、殿前右班、內殿直班、金槍班、銀槍班、弓箭班等二十四班,總稱諸班直。還有專業的茶酒班和鈞容直(軍樂隊)等,皇家侍衛各班的班直地位等同於指揮,裝備最好。

因此在劇中,禦林軍都是以全身完整的鍍金(狗頭)鐵麟甲形象出現。武器方面除了刀、劍等普通裝備,還出現了長槍、鐵骨朵等大殺器。

而顧家的家兵裝備就差遠了,基本沒有鐵制鎧甲,全身頂盔貫甲更不用提,在顧廷燁開了作弊器的情況下,家兵們也只有一領前胸皮檔作為防護。武器方面只有弓箭和刀劍,特別是沒有弩,所以禦林軍第一次撞門陷入圈套,顧家弓箭手一通亂箭下來,禦林軍方面連個重傷的都沒有,只是士氣被嚇崩了而已。

大門被攻破後肉搏就更不用說了,顧家家兵只有被禦林軍砍瓜切菜的份,傷亡慘重,家丁頭子也只能護著盛明蘭東躲西藏,拖延時間而已。

總的來說,知否作為一部優秀的古代家庭生活劇,在政治陰謀、軍事細節上著力不多,遠沒有家庭內鬥那麽精彩,對只占全劇很少篇幅的戰鬥場面,或許也沒請熟悉中國古代戰爭軍事顧問推敲。

但編劇和導演對宋代歷史、法律的研究還是很用心的,次要方面的細節也沒有犯中國古裝劇常犯的原則性錯誤,值得肯定。

先這樣,看的人多再更一個細節:從劇中可以看出有哪些部隊參與了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