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小紅書上刷到一個泰國藝人采訪,大概意思就是泰國最大娛樂公司GMM旗下的藝人NENE鄭乃馨因為一些原因決定將事業重心轉移回泰國,GMM在內地沒人了,所以要派新人來內娛接班。
華納前不久也官宣簽約INTO1的林墨。
環球和索尼一直就有內地的熱門藝人。
在我補檔我推Cherprang和BNK的物料的時候,車女士在采訪裏說過,她一直有在學習中文(雖然她是中泰混血),並且培訓BNK的新成員學習中文,因為iAM公司高層有和中國平台合作的計劃。這幾年BNK也一直有在春節時發中文祝福。車女士的畢業演唱會上,有AKB Team SH的成員去助演。在疫情前,BNK有參加騰訊的活動。
去年年初的時候,泰國七台的台柱子在采訪裏說過,疫情前他有一個來中國演戲的機會,但是因為疫情耽誤了,計畫只好換人,他很希望能再有機會來一次中國。
日本的瀧澤秀明還在傑尼斯期間曾經說過:傑尼斯如果想要繼續下去,遲早要去國外發展。
指原莉乃一直就和索尼、B站有合作。
Snow Man的目黑蓮和拉烏盧都有雜誌采訪和影視邀約。
就連美國音樂公告牌都在2022的時候宣布進入國內。
如果你要說這是和世界逆行,那請問SM為什麽出那麽多綠卡?Hybe的TWS的韓振為什麽能出道?各南韓組合、電視台為什麽入駐國內的平台呢?為什麽天天在各平台上買熱搜?是因為愛內地粉絲嗎?
承認吧,韓娛廠牌就是想要內娛的錢,但是又拉不下臉來打工,想要內地平台的資源,又看不起內地平台,把平台當人傻錢多的地主,把中國粉絲當人傻錢多的ATM機。
所以才被內地平台狠狠地給打了一頓。
其他地區的廠牌未免沒有小心思,但是像韓娛廠牌一樣演都不演的,簡直少見。
吃了最大的一塊蛋糕,不僅要接著切大塊蛋糕,還要往上吐口水,說這蛋糕真難吃。
有本事你別吃,又當又立算什麽本事。
JYP一邊拿著騰訊的投資,一邊說我的團我的藝人都是我自己的功勞,和騰訊沒關系;Hybe一邊找騰訊要投資,一邊說騰訊沒眼光;SM拿了阿裏的投資、贊助、片酬還給阿裏甩臉子,官方活動能直接走人;Babymonster十一月出道的B站物料裏可沒有中文。
什麽CUBE、STARSHIP、RBW、Pledis也是個頂個的臥龍鳳雛。
當然,韓娛廠牌想賺內地的錢和內娛平台啟用他們的藝人與否是兩回事。
宋雨琦、徐明浩、文俊輝的運氣在於接觸內娛平台接觸得早,所以不需要去撿漏,但是因為還有和韓娛廠牌的合約,想再上升一步都很難。如果他們現在入場,只能去撿漏。
而去年或者今年入場,或者一直就沒水花的,只能從撿漏開始。
出口轉內銷,早就不適用於現在的內娛了。
同樣是短劇演員,國內丞磊資源飛升到網劇男二,海外短劇的國內演員幾乎沒有飛升的跡象。
而且愛豆這一行最尷尬的地方,就是人氣帶來的能力斷帶。
他們根本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但因為人氣,他們幾乎不可能從零開始。
最近的孔雪兒就是例子:出於她的人氣,她不可能去很差的資源,可出於她的能力,和她人氣匹配的資源她能力又跟不上。孔雪兒粉絲大鬧她的工作室評論區,質問工作室,孔雪兒在選秀裏人氣那麽高,之前演戲數據如何雲雲,憑什麽去給向涵之做配。
結果孔雪兒工作室的工作人員直接回復粉絲,孔雪兒就是能力不行,粉絲做數據也不行,之前孔雪兒的作品都是無效數據,無效播出。
孔雪兒的工作室很委婉地發了個公告,說因為一些波折,孔雪兒暫停進組。過了一段時間,孔雪兒去另一個劇組了,沒有本質提升,還是小成本女二。
愛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粉絲戰鬥力很強。
很多人說內娛粉比韓娛粉戰鬥力強,實際上,韓娛粉比內娛粉戰鬥力強多了。
邊伯賢粉絲和趙麗穎粉絲,寧藝卓粉絲和趙露思粉絲,幾乎都是前者把後者按在地上打。
趙露思之前接了個餅,她粉絲覺得不好,直接罵的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和經紀公司,趙露思直接點贊自己老板說粉絲把趙露思她自己看得過高的評論。
虞書欣粉絲說她vlog發的太少,讓她多發一點,還罵她的工作室和工作人員不盡責。
虞書欣直接發了個長微博,大概意思就是:第一,她不能為了粉絲不務正業,天天拍vlog耽誤劇組進度。第二,她想要自己的空間,希望粉絲不要再以愛之名裹挾她,她很難做人。第三,工作人員能力怎麽樣她知道,能力不行的她早開除了。
國內幾大平台,百度、騰訊、字節、搜狐、阿裏、網易,幾乎全是互聯網起家。
我說過很多次了,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社群生態和使用者黏性,平台是不可能為了粉絲的仨瓜倆棗放棄其他的付費使用者和核心使用者的。
跟過硬糖的,應該都知道趙粵粉絲紅繩當年把騰訊罵的狗血噴頭,但趙粵在硬糖解散後的好幾部劇全是騰訊的,就是因為趙粵對騰訊在硬糖活動期間派來的工作人員非常好。
再說一個例子,KPOP圈奉若神明的宋茜,她就是因為粉絲掉資源的典型。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85花商務盤點,上榜的85花中,宋茜是最少的,大概是5、6個,其余的85花都是8個起步,在我刷完那個貼文的第二天,其他85花又官宣了新商務。
宋茜的粉絲有一個金句「還不如沒有」。
宋茜很少對粉絲營業,但也無形之中縱容了粉絲,主打一個「無為不治」。
去年電影那波鬧完,宋茜就回去拍電視劇了,拍了三個月,七月份開拍,十月份殺青,然後就沒有進組了。
宋茜未免不想接小成本,她的代表作【下一站是幸福】就是小成本,但粉絲看不上這種資源,要是粉絲一直鬧,宋茜在大眾和同行眼中多尷尬,但是沒有粉絲支撐,宋茜的商業價值也會跌。把宋茜扔到女愛豆帶貨力排行榜,她都不敢打包票說自己榜上有名,更何況其他綠卡。
楊天真之前在采訪裏說過,她們之前在和一個品牌談合作的時候,被粉絲知道了,那個品牌的口碑不是很好,粉絲就打電話到那個品牌客服那邊去投訴,合作就黃了。所以她們現在洽談什麽資源都不會讓粉絲知道,板上釘釘再官宣。
去年騰訊有個音樂節,邀請了很多韓娛的組合。
但是那個音樂節的表演視訊底下,粉絲全在罵,還大呼讓內娛的愛豆多看看韓娛,多學學韓娛,印象中罵主辦方最多的是東方神起舞台視訊底下的評論。
連Boystory這麽一個頂多賣8w、6w專輯的組合都能把騰訊撕得昏天黑地,何況韓娛綠卡的粉絲。
在內娛更新叠代建立新秩序的時候,內娛平台需要一些人來做樣版,恰好日娛、泰娛、歐美廠牌的工作模式和流程都已經非常成熟了,他們就是最佳的樣版。互聯網平台只會青睞這種規範化流程化辦事的廠牌和藝人,給他們正向反饋,內地藝人看到以後,也會有學有樣。
而韓娛廠牌的藝人,只會在這個發展的陣痛期拿來當方面案例,作為殺雞儆猴的雞,其他廠牌看到了,總不可能往坑裏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