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從全屋智慧1.0到3.0,全屋智慧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遠?

2022-08-06家居

之前我看過一個調研機構的數據,在經歷居家隔離之後,76%的受訪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會有所提高,並且會因此考慮購入更多智慧家居產品來提升生活品質。

同時根據IDC統計,預計2022年中國全屋智慧市場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54.9%。

伴隨著需求測的增加,全屋智慧消費市場也越來越大。

從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總結出一個道理—— 在大環境的改變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潛移默化地被改變了,這些新的生活方式通常是與新科技密切相關的,而且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也一點都不過分。

也正因為如此,才催生大家了對「全屋智慧」的需求,並且使得「全屋智慧」從1.0、2.0階段迅速飛躍到現在的3.0階段。

1.0階段,意味著智慧產品能做到普遍標配 WIFI互聯、APP和‘雲’系列服務 ,拿網路攝影機舉例,它不再是只能簡單呼叫某個時間段視訊的工具,而是可以實作隨時隨地多人線上觀看的智慧監控。

這在那個時代確實是一種進步,但是坦白說完全不足以稱之為「智慧家居」,因為在不同種類的產品之間沒有搭建任何協同,這些單品仍只是需要人為操縱的一對一遠端操控工具,只不過是操縱起來方便了一些、能實作的功能多了一些;

2.0階段「AI」、「協同」這些概念就初具雛形了,「智慧家居」也變得有模有樣了一些。還是拿安防這塊的布局來舉例,2.0方案跟上面的1.0方案相比,區別就在於,它是針對全域的場景來做全套設計的,不僅僅包含網路攝影機,還會包含比如門禁、智慧鎖等產品,它們都可以與互聯網大數據、雲服務等相連線,協同完成安防任務。

其實當下的「全屋智慧」市場很多廠商目前就停留在這種2.0階段——雖然單品跟單品之間串起來了,有協同能力了,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確實方便了很多,但本質上智慧服務極大程度上依賴於透過使用者提供指令來喚醒,使用者與整個家的互動實際上是一個機械化的 「觸發-響應」 過程。

這樣的「全屋智慧」,為了把硬體控制權統一到一個中心節點,通常都會存在一個觸發功能的「入口」。 看似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實際上使用者在享受服務之前還需要主動培養習慣,如此一來,其實這個「培養」的過程其實是非常容易造成「入口閑置」的,因為它只是「相對便捷」,本質上還是對使用者行為的捆綁。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拿掃地機器人來說,1.0、2.0階段的全屋智慧能做到的充其量是你用語音呼叫它就可以自動開始工作,但大多數人想要的終極版「智慧」,其實是掃地機器人在感應到你離開家,家裏處於一個空曠的、方便打掃的狀態的時候,會主動開始打掃衛生。

這句簡短的話裏包含了三個關鍵要素:感應到人離開家(人不需要「記得操作」,機器具有主動工作的意識)→家裏處於一個空曠的、方便打掃的狀態(機器能透過場景中人行為的變化判斷目前場景的狀態,具有一定學習能力)→主動開始打掃衛生(機器具有準確判斷並自動操作的能力)

這就是當下廠商們都在追逐的「全屋智慧3.0階段」——一種「沒有入口」的全屋智慧。 這個階段的全屋智慧倡導的是 「無命令式主動服務」 ,令人心動的點在於能夠讓全屋智慧場景擁有「感知使用者想要做什麽、需要什麽」的能力。

坦白說,之前我覺得上面談到的這種「全屋智慧3.0階段」其實離我們還挺遠的,畢竟當下全屋智慧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確實還挺多,比如說前裝在消費側的信任度與認知不夠,還比較難說服消費者、智慧終端存在「資訊孤島」,後裝互聯不成熟等等問題,都會影響行業前進的腳步。

前幾日在三翼鳥|海爾全屋智慧體驗店體驗了一波後,「海爾兄弟」讓我感覺「全屋智慧3.0」好像確實也沒這麽遠了。

其實在了解三翼鳥|海爾全屋智慧體驗店之前,就全屋智慧2.0階段,我們聽說華為智慧家居的「1+2+N」解決方案可能會比較多。在他們的概念中,「1」是集連線、計算、儲存和智慧服務於一體的智慧主機;「2」是空間的互動硬體和軟體,方便消費者管理家中各種裝置;「N」則意味著把全屋分為若幹子系統,根據分類來豐富使用的場景、提升使用者的體驗。

乍一看考慮的還是蠻全面的,尤其是「N」,算是初步考慮到分區提供場景化需求了。但是「1」和「2」仍存在我們前面提到的「入口」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透過人的「管理」,系統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作用。

說到這又不得不繞回3.0階段說說了,這一次我為什麽說在三翼鳥|海爾全屋智慧體驗店體驗了一波之後對3.0階段又燃起了期待,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提出了比較讓我感覺耳目一新的 「1+3+5+N」全屋智慧場景全方案

這套方案包含 「1個智家大腦屏」、「3大全屋專業系統解決方案」和「5大智慧空間解決方案」 ,從簡單的定義就已經可以看出,三翼鳥這套全屋智慧方案的服務重心是「客製場景化體驗」,關鍵點在於「提供更主動的服務」。

場景化體驗跟2.0階段的全屋客製、全套智慧服務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它做的不是簡單的智慧聯動,也不一定要全屋客製,它是可以根據你需求調整的、介於全體與部份之間的模組化個性設計方案;

而服務的主動性,一是體現在消費者無需自己設計方案,只需要提出需要,二是體現在客製好的智慧家居「腦內」會形成對使用者習慣的分析、記憶,在後續的使用過程中主動提供服務。

個人體驗過後覺得支持這套方案的最核心的中樞就是智家大腦。因為無論是「3大全屋專業系統解決方案」,還是「客製場景化體驗」,其實都是基於智家大腦的「腦內儲存物」的。

沒有智家大數據分析使用者在不同場景的需求和習慣,全屋智慧系統就不能精準地定位使用者的需求;同時也只有在智家大腦掌握、學習專業且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技能的時候,才能夠實作場景化的客製,提供無感服務。

這個智家大腦的載體叫 「智家大腦屏」 。是行業內首套分布式場景屏、首款智慧雙屏,也是全球第一個場景屏。

https://www.zhihu.com/video/1539226930838974464

分布式場景屏可以融入到全空間裏,讓全屋家電的終端和智慧硬體能有更深度的互聯;同時在人與人的交流中,也能夠實作跨空間的互動。這是我覺得跟2.0時代很不一樣的一點。

什麽叫跨空間互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們家很大,有好幾層,你在一樓做好飯想要叫樓上所有人下來吃飯,他們分布在各個房間,這個時候如果有分布式的場景屏,那麽只需要你對著螢幕說一句話,所有人都能接收到你的資訊了,不需要你挨個敲房門去呼喚。

有人可能看到這裏會產生一些疑問了——海爾三翼鳥這套方案,不也是有一個總的控制中樞嗎?本質上好像跟「入口」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吧?

但其實不然,功能想要整合,必定會有一個總的控制中樞,這很正常, 但我們關註的重點不應該放在它是否有「整合」的這個載體,而更應該去關註這個載體是怎麽提供服務的、服務是否足夠主動,以及系統是否存在「學習」這一過程。

這種「智慧」只有真正體驗過才知道有多舒爽。

就簡單談談我剛進三翼鳥|海爾全屋智慧體驗店時第一幕的感受吧,指紋喚醒系統辨識到主人資訊就馬上自動開啟回家(氛圍),是不需要使用者再釋出任何命令的。

而我作為沒有錄入資訊的陌生人,一不小心「尾隨」他進入還觸發了安防系統的警報,同時門鎖也馬上緊閉,整個就是非常智慧。

進入房間之後,窗簾關閉、燈光開啟、空調開啟、電視喚醒,整個流程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如果我想,場景屏甚至還支持類似像專用空間開啟專屬空氣客製方案這樣的服務。

https://www.zhihu.com/video/1539227031300116480

我還體驗了一下,當我表示自己要觀影的時候,智慧家居不僅會自動開啟大屏,還會調節好氛圍燈,就連客廳裏的空調都會變成靜音模式,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除此之外,我後來還發現除了指紋之外這個智家大腦屏還支持很多種互動模式,看(人臉開門、虛擬試衣)、聽(聲紋&方言辨識)、觸其實都支持,這樣一來相對於單一的指紋辨識來說會更加自然。

首先,看、聽、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接近我們人類本身的自然行為,可以盡可能地在服務環節中減少我們「發出命令」這一環節,在最大程度上弱化全屋智慧的「入口」概念;其次,這種互動模式對老人、小孩來說也會更為友好,因為即便是不會操作,也能無障礙享受全屋智慧帶來的便利。

以上,其實到了上面提到的這個程度,已經是比較出乎意料的體驗了。畢竟從全屋智慧2.0階段到3.0階段,智慧家居扮演的角色能夠從類似「機器人」那樣根據指令完成任務,轉變到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傭人」,本質上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海爾三翼鳥的「全屋智慧」,他們想要做的是更懂使用者的「管家」—— 智家大腦有「類腦學習」的功能。

管家和傭人的區別,大家都知道,最顯而易見的一點在於職責範疇。作為傭人,只要把常規的體力活幹好就行了,不要求做太多創造性的工作;但作為管家,需要主動地去記憶雇主的生活習慣,為雇主考慮。

就拿「21:00前為我放好洗澡水」這個要求來說,如果你對傭人說這句話,傭人只需要按時完成任務,就已經盡了應盡的職責;而作為管家,就必須考慮雇主今晚是否加班,需不需要提前打電話詢問、平時習慣用幾度的洗澡水、什麽時候放洗澡水能夠正好趕上那個時間點等等細節。

智家大腦屏扮演的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它的主動性的優越之處在於,使用者沒有主動提出要求的時候,它會根據日常積累的經驗為使用者提供服務;而當使用者有所要求的時候,它不會僅僅只是執行這個指令,而是會結合當前的時間,推測你即將進入的狀態,再把其他的系統參數調整到當下對使用者來說最舒適的區間,以適應使用者的需求。

不得不說,無感確實才是最好的智慧,真的要體驗了才知道有多香。「全屋智慧」想要前進演化為「全屋智慧」,跳出「固定入口」的思維方式是必經之路,該如何讓「固定入口」轉變為智慧中樞學習人腦的「入口」,我想海爾三翼鳥目前已經給出了一份比較具有前瞻性的答案。

最後,對於全屋智慧4.0階段,我也私心有一些期待,個人覺得強調跨品牌互動和良好的互動是下階段一個很重要的提升點。畢竟全屋智慧的生態系的延續性需要保持開放狀態,只有不斷引入新鮮血液,才能夠帶動整體升級。

不斷更新的傳統裝置和新接入的智慧裝置的網路協定和標準等跨系統執行要如何統一,對未來的全屋智慧行業來說仍是一個需要認真規劃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