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如何評價【信長之野望:大誌】?

2017-04-27遊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 哎呀,不對,這【真·三國無雙8】還沒發售呢!各位讀者老爺,不好意思啊,筆者沈迷在抖S蘿娘董白的人設中還沒出來……請給我個重新來過的機會,1-2-Action!

「人間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復何憾……」 相信對日本戰國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光是看到這文字,腦海中便能立刻浮現出各類作品中織田信長邊唱邊跳的情節。

1月18日,以信長命名的策略遊戲最新作【信長之野望:大誌】剛剛推出了中文版。正如標題所預示的,「大誌」正是本作最大的賣點之一。在遊戲中人人有「誌」,除了通用的「誌」,制作組特地結合歷史,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名、武士量身客製了他們特有的「誌」。所以這些看上去牛逼哄哄的「誌」都是什麽意思?又有什麽來源典故呢?今次,咱們就挑幾個有意思的大誌來聊一聊。

-

織田信長 – 天下布武

要說誌,自然得先從遊戲的主角織田信長開始說起。當信長完成了美濃制霸,定都岐阜時,便提出了「天下布武」的政治理念,而這個理念便是本作中信長的其中一誌。

所謂「天下布武」,一般認為是「用武力統一天下」的意思,事實上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個詞還包含了別的含義。戰國時代是一個由公家、寺社、武家三者並列的時代,因此「天下布武」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要讓武家成為權力頂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信長采取了兩個在當時十分先進的政策,一為兵農分離,二為樂市樂座,而這倆恰巧是本作中「天下布武」大誌的兩個特性。

★ 特性一:兵農分離

從鐮倉幕府建立第一個武家政權一直到戰國時代,日本武士與農民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中下低階武士往往定居在村落,有個幾塊地,可能靠收佃戶的地租生活,也可能親自從事農業生產。而農民呢,一旦發生戰爭,往往也要自備武器、幹糧上戰場,這就是所謂的「兵農合一」。

在這種制度下,一方面作為戰鬥力的武士平時得不到訓練,另一方面農民也無法在農忙時期隨軍出征。再說了,這些農民在戰場上也難堪大用,比如今川義元上洛的時候,號稱的4萬大軍中絕大多數都是農兵,結果今川義元一死,這些農兵立馬就逃命保平安了。

本作中引入了農兵與足輕(常備兵)的概念,農兵的數量還會影響兵糧數

而織田信長後期所實施的兵農分離制則有效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透過僱用常備軍隊,信長出門打仗再也沒有打到一半,必須要趕回家播種收割的後顧之憂,一年四季都隨時都可以出征。而且這些僱用兵平日裏都會進行軍事訓練,戰鬥力和農兵顯然不是一個量級。憑借這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織田信長迅速崛起,打倒了一個又一個對手,距離天下統一只有一步之遙。

★ 特性二:樂市樂座

那麽問題來了,信長哪來那麽多錢僱用士兵呢?這就得提到樂市樂座這個政策了。

要理解這個詞,首先要明白什麽是「座」。座者,簡單來說就是由當地工商業者組成的行會,早在平安時代末期(12世紀末)就已經出現。座商人透過向公家、寺社繳納地子錢(地租)、冥加金(營業稅),獲得商品交易的獨占權。根據銷售商品的類別不同,座又可以分為油座、米座、唐人座(進口商品銷售)等等,所以實際上,在同為光榮出品的【太閣立誌傳5】(以下簡稱【太閣5】)中,玩家在一個座裏能買到各種不同的商品是不符合現實的。

【太閣5】中也有樂市樂座的卡片,效果是免繳手續費購買商品
不是商人就得多收兩成手續費了?你也不怕被武士砍死……

只要座存在,那麽新來的商人就很難橫插一腳,沒有競爭市場自然也做不大。再加上座的一部份收入要流入朝廷與寺社的口袋裏,因此戰國大名的收益就十分有限了。於是,樂市樂座政策便應運而生。

所謂樂市,即免除地子錢,鼓勵自由交易,而相應的,由信長政權直接收取冥加金;所謂樂座,則廢止座,無需加入座,任何人都可以經營,當然經營者也得付出一點代價,那就是幫助信長建設城池或城下町等。綜上,信長的樂市樂座無非是將原先朝廷、寺社的既得利益搶到了自己手裏罷了。

【大誌】中樂市樂座的效果,可以說設計得很科學了

-

豐臣秀吉 – 立身出世

★ 特性一:實測檢地

從一介農民一路爬到天下關白,本作為豐成秀吉設定的大誌「立身出世」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這位信長的追隨者,在本能寺之變後沿用並完善了信長推崇的經濟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實測檢地」。

當時封建制度下的日本,土地都歸國家所有,自然就有稅收。而國家的主人,名義上仍然是天皇,武士階層不過是給天皇看家護院的。但是,戰國時代你們懂的,群雄割據,自己領地每年到底有多少糧食產出?產出的糧食我可以拿走多少?各地大名都透過檢地的方式把握自己手上的資源,征得的稅收也由大名自己所有。

所謂檢地,即檢查土地,換言之,土地調查。調查什麽呢?以村落為單位,調查土地的總面積;其中的農田面積、等級(上·中·下·下下);建築物所在位置、面積;年收成;人口數;家畜數等等,調查的結果分別記載在「檢地帳」(土地生產力)和「家數人馬改帳」(勞動力)上。另外,檢地不僅僅能讓領主知道領地的土地情況,還有個附屬功能,就是可以順便畫個行政區劃線,領主說這麽大的地是A村的,你B村的人就不要過去搞事情了。

一份元祿十年(1697)的砂原村檢地賬

據說第一個開始實施檢地的戰國大名是北條氏第一代當主北條早雲,所以說檢地並不是織豐政權開創的,但是他們卻是在這個領域做得最好的。

一方面,戰國初期的檢地主要是靠自覺 —— 底下的人自我申報為主,農民與家臣向領主上交一本名為「指出」的台賬,這本台賬上記載有土地面積、規定的稅額、權利關系等土地資訊。而領主就一切以此台賬記錄為準,並不實際到現場去測量,那麽可想而知,大家都會少報一點以達偷稅漏稅的目的。而另一方面,部份大貴族、寺廟的莊園有著「不入」的特權,即領主不準進入莊園,哪怕是為了捉拿要犯也不行。因此,大名即便想要實際測量也無法實施。

但織田信長為了推行其天下布武的理想,在其領內貫徹了實地檢測,準確把握領內農業生產總值。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迅速統一日本,並完成了對全國土地的實測檢地,史稱「太閣檢地」。

★ 特性二:攻城專家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遊戲中秀吉的另一項能力「攻城專家」。

戰國時代,攻城的戰術大致可以分為這4種:力攻(包括火攻)、斷糧攻、水攻、土龍攻。除了土龍攻,前三種攻城手法秀吉都用的非常溜,花式奪城舍他其誰,真是無愧於「攻城專家」之稱號。

小谷城之戰示意圖(by靈魂畫師小政宗)

力攻,攻城方用手下兵力直接攻擊城池的做法,是敵軍守城不出時的常用戰術。當初織田信長為了收拾妹夫淺井長政父子倆,對其居城小谷城發起了總攻。秀吉率領3000兵力,趁著深更半夜沿著清水谷陡峭的斜面偷襲攻入京極丸,切斷了在本丸的長政和在小丸的久政之間的聯系。緊接著秀吉包圍小丸,由於兵力懸殊,無力回天的久政在城中切腹;隔日,本丸陷落,長政亦切腹自盡。淺井氏滅亡後,因小谷城之戰攻城得力,秀吉受封淺井氏舊領,築建長濱城。

然而力攻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攻者3倍」,即攻城方兵力是守城方的3倍,所謂易守難攻嘛。因此秀吉在後期的攻城戰中更傾向於使用將損失降至最低的斷糧攻和水攻。

在本作的中文版中,攻城專家的第二個效果叫「斷糧戰法」,日文版原文為「幹殺し」,出典自「三木の幹殺し」。1578年,原先答應臣服織田氏的別所長治突然倒戈毛利氏,守城於三木城,並等待著毛利的援軍。三木城內約7500人,兵糧消耗極大,都靠毛利氏的船從海上運糧到周邊的支城以達成補給。面對這種情況,秀吉接連攻打下了周圍的支城,切斷補給線。

補給通道被斬斷後,三木城多次出兵試圖奪回支城未果,還死傷不少。一直捱到1580年,別所長治接受了秀吉提出的以城主一族之命換取一城全員之命的投降條件,攜妻子老小切腹自盡,其叔父意圖負隅頑抗,卻被城內守兵一刀砍死。至此,長達22個月的三木城之戰終於落下帷幕。

嘗到斷糧戰法甜頭的秀吉在隔年攻打鳥取城時如法炮製,只不過這一回己方損失更小,對方城內更慘了。秀吉先是包圍鳥取城,然後一方面提前高價買斷城內大米,另一方面故意騷擾城外村落。接下來他就默默看著村落的農民倉惶逃入城內,萬事俱備,就等糧倉見底。圍城4個月後,城外秀吉陣內大快朵頤、鶯歌燕舞;城內餓死者頻出,瘦如餓鬼一般的男女顧不得綱常倫理,吃起了人肉……面對城內一片地獄景象,城主吉川經家只能以切腹換取全城人的性命。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水戰。日本史上三大水攻戰 —— 備中高松城之戰、紀伊太田城之戰、武藏忍城之戰,秀吉一人就獨占兩元,如果把忍城之戰也解讀成秀吉下令石田三成的話,那麽秀吉算是完成了水攻戰的Triple Play。

和斷糧攻一樣,水攻同樣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以備中高松城之戰為例,為了將城池孤立,秀吉動員了10000人,僅僅用了12天就建成了一座長4公裏、高8公尺、底寬24公尺的大堤壩,你想想得花多少錢?恰逢梅雨季節,足守川水位上升,高松城就成了一座浮城。

戰國時代切斷城中水源的戰法比比皆是,反倒是秀吉反過來給守軍送水的做法搞得對方一臉懵逼,還有這種操作?城內守軍直接心態就崩了,軍心渙散再加上兵糧短缺,攻下城池也只是時間問題。然而秀吉遲遲未動手,而是給信長發了一封求援信。信長收到秀吉的信就出發了,中途停留於本能寺,再然後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

秀吉攻城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在秀吉的「攻城專家」中還有一項名為「害怕見血」的負面效果。秀吉之所以頻繁采用斷糧攻與水攻,是因為他自己說過「討厭砍人」。砍人嘛,就會見血,所以「害怕見血」的秀吉每到決戰時部隊攻擊力總是會下降也很正常嘛!

-

本願寺顯如 – 往生極樂

佛教傳入日本後,經聖德太子推廣,在日本培養了眾多信徒。到了戰國時代,伴隨著「神佛習合」(佛教與日本本土神道教的結合),佛教已經滲透到了日本的脊髓中,僧侶擁有著不輸於戰國大名的社會影響力,形成了一股寺社勢力。當時的佛教宗派十分繁雜,什麽時宗、禪宗啦,什麽法華宗、臨濟宗啦,五花八門。當然,這之中最有名、最有毒的還得數咱接下來要說的本願寺顯如所屬的宗派了。

★ 特性一:一向一揆

本願寺顯如在遊戲中的特性之一「一向一揆」,是啥意思?別急,這個咱們得拆開來說。

一向,指的是一向宗,它脫胎於日本佛教宗派「凈土真宗」;一揆,就是一幫子人湊起來造領主的反,你看一揆的全稱就能知道大概是哪些人在造反,比如百姓一揆、土一揆就是底下農民的造反。現在「一向一揆」就很好理解了,為了建立一個以佛法治國的國家,一向宗信徒要造反了。

信徒背著「進者往生極樂,退者無間地獄」旗幟揭竿而起

早在顯如成為本願寺法王之前,各地就已經湧現了一向一揆,因此像德川家康、上杉謙信等大名都頒布了一向宗的禁教令,然而信徒人數依然呈現出爆發的趨勢。本願寺上台後,透過「講」(特性二「保護寺領」的效果之一)這種相互扶助的組織宣傳一向宗教義,發展了出更多的信徒。信徒中除了僧侶以外,還有武士、農民、商人等社會各階層,甚至連山賊海盜都在其中。

信徒變多了,收的布施金也就多了。拿著信徒們的捐款,本願寺在各地建起了一向宗寺廟,並任命「坊官」前往分寺進行統率,指導信徒的工作。既有信徒當兵力,又有信徒送錢資助,本願寺顯如逐漸成為了一國大名般的存在。

遊戲中你可以看到本願寺勢力分散在多個地方

恰逢信長上洛,顯如主動前往京都與信長會面。信長要求顯如交5000貫保護費,不差錢的顯如立刻就獻上了資金以示臣服。然而,信長對本願寺的要求越來越多:隨時報告一向宗信徒的情況;本願寺下令前必須經過信長允許;不允許與其他大名來往……最後終於提出了讓顯如交出老巢石山本願寺的要求。

面對強人所難的信長,顯如忍無可忍,發出了檄文:「為了保護佛法的燈火,討伐佛敵織田家。不從者全員破門。」 實際上一向宗的僧侶、信徒們早已蠢蠢欲動,檄文一出,各地信徒紛紛引發一揆。

本願寺與織田氏正式進入交戰狀態,恰巧當時足利義昭與信長友誼翻船,他也到處給大名發信件:

給我宰了信長!!!!

為了幹掉信長,義昭連仇人松永久秀都慫恿了

顯如因此有了更多的夥伴,他與朝倉氏、淺井氏、武田氏、雜賀黨等勢力結起了一張信長包圍網。信長對此采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他先是率眾將鎮壓尾張附近長島城的一向一揆,然而大敗而歸,不得已只能先放棄本願寺這塊難啃的骨頭,轉而捏其他軟柿子。兩年後,武田信玄西上途中突死,而此時信長已經滅掉了淺井、朝倉氏,終於騰出手來收拾本願寺禿驢們了。

在第三次鎮壓長島一揆的戰鬥中,織田軍和九鬼水軍聯手,水陸夾擊,封住了一揆眾最擅長的地形奇襲,迫使其守城應戰。守城3個月後,糧草見空的一揆眾提出開城投降,不過興許是對和尚深惡痛絕,興許是想著放虎歸山後患無窮,信長並沒有停止攻擊。

情急之下,800名骨瘦如柴的一向宗信徒采取了自殺式攻擊,信長的親族愛將在此戰中死傷眾多,憤怒的信長最後放火燒死了城中的20000信徒。長島平定沒多久,北方越前一向一揆發生內訌,底層農民與本願寺坊官爆發沖突。趁著這個機會,信長一舉殺入,輕而易舉地平定了一揆。失去了長島、越前兩處據點,石山本願寺就像是被砍掉了左膀右臂。

本願寺顯如的第二個特性不太適合單說,就穿插在文章中啦

終於,本願寺城內物資耗盡,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而信長那裏情況也不樂觀,比如前文提到與毛利氏的爭鬥,因此他也急於結束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於是信長向天皇奏請和解,和解的條件是只要顯如保證一向宗門徒放下武器、結束石山本願寺城、不再幹涉政治,那麽他的一向宗就可以繼續傳教。眼見再反抗下去也沒有翻盤的機會,而且這個和解條件對雙方都有利,顯如也就接受了和解。

顯如和一向宗信徒的抵抗,不僅讓信長的天下布武延後了十年,某種程度上也讓信長淪為佛敵,背著殘暴的罵名。不知道這位煽動一揆、造成信徒死傷無數的僧侶大名,死後是不是往生極樂了呢?

-

松永久秀 – 亂世梟雄

在後人對織田信長的評價中,經常能看到「梟雄」二字。但筆者卻覺得要說這兩個字,松永久秀或許比他更適合。為了在下克上的亂世中存活,松永久秀的一生可謂充滿了權謀與背叛。

★ 特性一:天下三惡事

據說三好家眾人的死都與久秀脫不了幹系,【大誌】還一一做了劇情

松永久秀早年出仕三好長慶的右筆(秘書),憑借其三寸不爛之舌深受長慶信任。在長慶放逐足利義晴、義輝父子倆,奪得京畿地區的支配權後,久秀又被任命為三好家家宰,不久後娶了長慶的女兒作為正室。

仕途一旦太順利了,人就容易膨脹,恰巧上天給了久秀一個絕佳的機會。四弟十河、二弟義賢、嫡子義興因為種種原因相繼過世,接連的打擊讓三好長慶一病不起,三好家也逐步走向衰落。久秀在此時誣陷安宅冬康謀反,三好長慶大概病久了腦子也不靈光了,竟然下令其三弟冬康切腹。沒多久,三好長慶病逝,年僅14歲的養子三好義繼繼任家督,而實權則落入松永久秀及三好三人眾(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巖成友通)的手中。

三好長慶死後,將軍足利義輝終於看到了匡復室町幕府的希望,積極親政,調停大名之間的紛爭。對於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來說,不甘做傀儡將軍的義輝無疑是個障礙。永祿八年,三好義繼、三人眾以及久秀嫡子松永久通,以去清水寺參拜為名率萬人軍隊入京,半路上竟然正大光明地殺進了二條禦所,義輝寡不敵眾命喪黃泉。雖然近年來有學說認為事發時松永久秀人在大和國(今奈良縣),未必是謀害將軍的主導,但即使他不是主謀,其嫡子參加襲擊也足以見得他多多少少參與其中了。

遊戲中也是沿用史實,久秀並不在現場,只是苦了兒子,讓久通背鍋

掌控京畿的三好長慶、將軍足利義輝先後撲街,畿內的形勢變得混沌起來。三人眾與久秀之間圍繞著三好家主導權的問題而對立,那邊三人眾擁護足立義榮擔任新將軍,這邊久秀庇護著還在領內當著和尚的足利義昭。三人眾主動進攻久秀的大和國,結果兩年都沒打下來,只能怏怏退去。

本來吧,對於三好義繼來說,立誰為將軍都無所謂的,只是沒想到三人眾擁著擁著把足利義榮當主子了,這可把義繼氣的,直接就逃到久秀那裏。

義繼:爸爸!爸爸!他們反了!不把我當主子了!

久秀:沒事啊,乖兒子,爸爸保護你。

(以上對話純屬胡說八道)

一看三好當家跑到久秀那了,三人眾又急沖沖地殺至大和國,在東大寺安營紮寨。久秀為了迎擊敵人,便在東大寺四周放火,寺內佛殿因此遭到損毀。

殺害主人、討伐將軍、燒毀大佛 —— 這便是遊戲中松永久秀的特性之一「天下三惡事」,而且這三件惡事還是織田信長幫他總結的。在【常山紀談】中,信長對其評價為「這個老人是個稀世罕見的惡人。篡奪主家、暗殺將軍、焚燒佛殿,這三惡事常人連一件都不敢做,他全都做了。」

然而諷刺的是,身為第六天魔王的信長,也是先後做出了篡奪主家織田信友的清洲城、追放足利義昭將軍、在比叡山BBQ等「惡事」。或許,正是久秀身上散發出相同的氣味,對家臣嚴格的信長才會忍耐他兩次謀反吧!

BOMBERMAN,爆炸!

★ 特性二:天守之創始

當然了,久秀能讓信長一忍再忍,說明他也確實有兩把刷子。遊戲中的另一個特性「天守的創始」,說的便是他高超的築城技術。

提起日本的城池,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天守閣,而天守閣其實是由「櫓「發展而來的。櫓,一開始作為保管武器的倉庫而使用,隨著戰事的激化,承擔起了軍事瞭望的職責。為了確保櫓的收納空間以及瞭望範圍,要麽向上建,要麽橫著建。

松永久秀築造多聞城的時候就運用了這樣的思路。向上建時,越建越高,按照屋檐層數叫作二重櫓、三重櫓……最後造到四重櫓的時候,久秀擡頭一看,臥槽這麽帥,不就是天守嗎!而橫著建時,越建越長,長得都有點像當時居住的長屋了,而這種長屋狀櫓就最早出現在多聞城裏,因此人們把這種形態的櫓叫作多聞櫓。就憑這兩種櫓,多聞城可說是近世城池的先驅了,這在當時實屬罕見,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麽三人眾打了兩年都沒打下來了。

多聞城復原圖,紅色圈裏是形似天守的四重櫓,藍色圈裏的為多聞櫓

※ 更多城池知識點選【初心者也能讀懂的日本戰國城池科普】

久秀第一次背叛信長後,信長沒收多聞城,驚嘆於久秀的築城技術,多聞城的四重櫓也為日後安土城天守閣的建造提供了借鑒模版。

誒,你問「天守的創始」裏的那個「房中術」是啥?講道理,雖然筆者也不是很清楚這和建造天守有何關聯,但這個梗的來源倒是有所耳聞,這得從當時一位叫曲直瀨道三的名醫說起。

沒錯,就是他。我不要買藥、學醫,我只想買本書……

這個曲直瀨道三啊,給了久秀一本名為【黃素妙論】的性技巧指南書,而久秀也一直按照書中傳授的秘籍行事,一直到自爆的67歲都十分健康。

難怪久秀這老色痞動不動就要調戲小千鳥,圖自【信長的忍者】

-

伊達政宗 – 升龍

最後還是來說說伊達政宗吧,要不然總感覺對不起自己的ID。

在山岡莊八的小說【伊達政宗】中,一句「願早生二十年,成就信長公般霸業」寫出了伊達政宗對時運不濟的感慨。晚了二十年,讓他錯失了與群雄逐鹿的機會,因此比起武功,他的成就更在文治上。遊戲裏「升龍」大誌的兩個特性「奧州王」「買米制」的效果其實就是他的功績。

★ 特性一:奧州王

戰國時代的奧州豪族盤踞,鄰近的蘆名氏、最上氏、相馬氏都在覬覦著伊達氏的地盤。自從18歲那一年繼承家督後,政宗就朝著奧州制霸的目標,向敵對大名發起進攻。僅僅用了5年,就將領土從如今的福島縣擴張到山形、宮城縣,成為了坐擁114萬石高的奧州王。

伊達政宗像,仙台地標之一

然而他東征西討的行為卻惹怒了秀吉,當時秀吉已經釋出了「總無事令」,未經其允許不得私自發動戰爭,因此秀吉將他的行為看作是對自己的反抗。再加上之前秀吉下令攻打北條氏的時候,政宗因為與北條氏尚有同盟而久久不肯發兵,於是秀吉對政宗也下達了必殺令。

事已至此,政宗不得不率兵出征,當面向秀吉請罪。他身著切腹時才穿的白裝束拜見秀吉,以此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以死謝罪的覺悟。

秀吉一看政宗這幅裝扮,心想:你小子以為我看不出來這是演戲?和我這種影帝比火候差遠了!宰了,宰了,戰國影帝有我一個就行了。

但是,旁觀的戰國大名們卻對政宗贊不絕口:牛逼啊,不愧是政宗,思想覺悟太高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秀吉如果還下令處死政宗那就顯得自己沒有氣量,於是影帝也飆起了戲:你再來遲一點,腦袋可就真不保了。

秀吉表面上原諒了政宗,但同時沒收了後者的部份領土,減封到72萬石,而奧州其他未參加小田原征討的大名也遭到了改易。這些大名被沒收的領土被封給了秀吉的親信,蒲生氏鄉和木村吉清。然而秀吉這一招人事變動,僅僅一年後就再次讓政宗陷入了危機。

蠟像重現小田原謝罪場景

木村吉清領內發生了一揆,雖然政宗協助了鎮壓,但是傳言說這次一揆就是政宗在背後煽動的,而且還愈傳愈烈。為了自證清白,政宗決定上洛拜見秀吉。新生代實力派演員再次上線,還是那副白裝束,不同的是這次還扛著黃金十字架,仿佛在說猴子你要懷疑我就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吧!政宗就以這副誇張的模樣走在京都人多的地方,人們紛紛表示:厲害了!膽量過人!犯啥大罪了要這麽慘?

當然這騙不到秀吉,他一眼就看穿了這還是政宗設計博取大家同情的策略,幹脆將計就計,把政宗轉封到了一揆的發生地。這樣一來,要是再發生一揆,即使不是你政宗煽動的,那我也可以治你個管理失職之罪。這時政宗只剩下58萬石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知道為什麽這個陣笠讓我想起了黑白無常……

天正二十年,諸大名聚首京都,舉行了遠征北韓前的閱兵儀式。是他,是他,還是他!政宗的軍隊又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足輕頭戴的是長約1公尺的土豪金陣笠,騎兵的刀鞘用金箔搭配朱色,馬也用虎皮、豹皮裝飾得十分華麗。

如果說之前兩次政宗給人留下了果敢的形象,那這第三次的印象就是「華麗絢爛」了。因此,「伊達」這個詞在日語中最初形容勇猛,到現在已經演變為了引人註目、華而不實的意思。某種意義上,在當時「伊達者」和「傾奇者」可以畫上等號。

★ 特性二:買米制

秀吉死後,政宗抱住了德川家康的大腿,關原合戰後定藩仙台。家康本答應加封政宗100萬石,然而實際只加贈到62萬石,與起先自己打下的江山相差甚遠。

既然分不到田,那就自己開墾吧。為此,政宗制定了大規模的水田開發計劃。其一,他將未開發的低濕地下賜給家臣,家臣領地後交給領內農民開墾,稅收給予優待;其二,他在仙台北部修建堤壩,由此下遊的荒地也得以開發;其三,便是推行買米制,早春時無息借錢給農民,到了晚秋收獲期再按照時價回收與借款額等價的大米,農民因此而充滿動力。透過仙台全藩上下一心的努力,仙台藩終於成為了百萬石大藩。

政宗治下領內大米產量劇增,反觀江戶卻因幕府定都而人口激增,陷入了大米供不應求的困境。看準商機的政宗派人整備內陸水運,藩內的大米經由水路運到江戶地區。仙台米在江戶一度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已經到了可以左右江戶米價的地步,而把仙台大米運到江戶販賣的過程,就是遊戲中的效果「廻米」。

為了紀念伊達政宗為幕府做出的貢獻,三代目德川將軍家光在政宗辭世時,下令江戶、京都禁止狩獵、歌舞等娛樂活動,為政宗服喪,要知道這可是相當於德川禦三家的規格。

圖來自漫畫【學研まんが NEW日本の伝記8 伊達政宗】

電子遊戲除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娛樂方式之外,其實也蘊含了很多有趣的知識,這一點相信螢幕前的各位都有同感。從初代【信長之野望】誕生算起,已經過去了35個年頭,而直到今天,這個膾炙人口的策略遊戲系列仍然在力求新的突破,將歷史和遊戲巧妙地予以結合,讓玩家在遊玩的過程中還能漲姿勢,這一點我想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