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涼掉的遊戲視訊流水線工廠,以及搬運「爆款」的工人

2021-05-23遊戲
—— 補貼都停了,沒有羊毛可薅了。

「遊戲自媒體是不是涼了?」

陳光突然在自己的朋友圈刷到了這個問題,提問者是他以前的老板,在評論區,有不少人給予了肯定回復:「是的,已經涼透了,比南極冰山還涼。」

一時間,陳光百感交集,回想起不少往事。

大約在 2017 至 2018 年,以抖音、快手等產品為首,互聯網行業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短視訊混戰」,當時的狀況激烈到什麽程度:據不完全統計,市面上同時存在的短視訊 APP 有 100 多個,為了爭奪內容創作者,擴充內容儲備量,各家紛紛推出補貼政策,砸錢買內容,各種「流量扶持計劃」五花八門,內卷極其誇張。

在這個特殊的紅利期,就催生了一批靠「薅羊毛」為生的機構,陳光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薅羊毛」這個概念,在自媒體行業裏,通常指這樣的行為:以「搬運」為主要手段,短時間內生產大量內容,並批次釋出至多個平台,靠平台補貼的流量分成掙錢。這一模式下,一個僅有 4-5 人的機構,可能同時在做上千個帳號,每天能發出幾萬個視訊:雖然單條內容的流量往往不高,但由於數量極大,當中也可能出現個別「爆款」,總播放量也是個不容小覷的數位,累積下來會有十分可觀的收益。

這樣的機構,盡管對外也自稱 MCN 或自媒體工作室,實際上卻更像是一個個遊戲視訊流水線工廠,做出來的視訊,基本沒有什麽創意或資訊價值可言。而陳光這樣的機構員工,就是流水線上的工人。

他們往往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學歷不高,坐在電腦前點選滑鼠去下載、上傳、釋出視訊,對他們來說,就跟打份體力工一樣,不需要任何策劃,也不需要懂視訊剪輯,甚至不需要這些視訊講的是什麽遊戲。

「當時……如果不去做遊戲視訊搬運的話,我大概也是跟村裏其他人一樣去打工吧,送外賣送快遞什麽的。」陳光說,「我只做了半年,非常難受,也很累,那個產業吧……就是,很畸形,涼了也好。」

1

去做自媒體,對陳光來說不算巧合。然而加入遊戲視訊流水線工廠,卻是個意外。

陳光是 95 後,出生在福建省的一個村,父母都是茶農,家裏有一整片山種植茶葉。近些年,無論是旅遊宣傳還是層出不窮茶葉品牌,都使得茶園在很多人的印象裏象裏十分美好、自然、清新 —— 然而這一切對陳光來說,卻猶如「童年噩夢」。

自打小時候起,陳光就需要幫家裏幹農活。清晨 6-7 點上山,茶葉還沾著晨露,就開始采摘。他猶記得,每天的太陽都極其熱辣,炙烤著整座山,他必須全程穿著長袖、戴草帽,即便如此,依舊會被曬脫皮,甚至中暑。偶爾遇到大暴雨,也無處躲避,只能淋著。一摘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陽快落山了才回家,日復一日。

「去旅遊體驗個十幾分鐘,可能會覺得有趣,你試試摘一整天?連續幾個月。」陳光說,「真的累死,我最討厭摘茶葉了,當時就下定決心,以後幹什麽都行,絕對不種茶葉。」

高中畢業後,陳光去市裏讀大專,學新聞專業 —— 這也不是他自己有意選的,村裏的朋友隨口推薦,說這個專業比較好找工作,他就懵懂報了。

大專的那三年,正是【英雄聯盟】(簡稱 LOL)席卷網咖的時候,陳光也跟很多人一樣,對這個遊戲一見鐘情。他段位升的很快,時常能研究出一些「騷操作」,帶朋友上分,Carry 全場,久而久之,周圍的朋友提起陳光,都說他是「LOL 大神」。陳光自己也說,自己在這個遊戲上「有一些天賦」。

陳光畢業後,恰逢自媒體行業進入飛速發展期,在朋友的介紹下,陳光結識了一家公司的老板,稱其業務是遊戲自媒體及 KOL 的孵化,看中了陳光對【英雄聯盟】的技術和理解,希望把他打造成一個這個遊戲的 KOL。

這樣誘人的描述,足夠讓剛畢業的陳光感到興奮不已,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時太單純了,村裏來的,什麽都不懂,跟我說什麽我就信什麽。」陳光回憶說,「誰知道,他們根本不做原創,一點都不做。」

這家機構的老板,就是文章開頭提問「遊戲自媒體是不是涼了」的那一位 —— 公司真正的業務,就是「搬運」遊戲視訊。

2

陳光所在的那個三線城市,臨近市中心的普通商業小區,一個大概 140 平米的兩室一廳,月租金是 2500 左右 —— 當時,他們就在這樣的一個房子裏辦公。客廳很大,一進門就擺著一張占地面積很大的茶桌,老板喜歡在這裏招待朋友喝茶,往裏走,就能看到 5-6 張辦公桌,陳光坐在靠窗的一個位置。

上班第一天,陳光就被安排負責 20 個遊戲自媒體帳號,搬運【英雄聯盟】的視訊,每個號一天的基本任務量是 10 個,每天就是 200 個,日復一日。【英雄聯盟】是個全球化的遊戲,在 YouTube 等海外視訊網站有很多素材資源,由於外國人大機率不會找上門維權,所以這個遊戲是搬運的重災區。

陳光從未學過視訊剪輯,但搬運視訊所使用的軟體都是傻瓜式工具,一看就會,就跟人人都會用美圖秀秀 P 照片一樣。他所要做的就是:從海外網站下載視訊,用軟體做簡單處理,如去掉開頭和結尾的欄目品牌露出,將一個長視訊切割成若幹個短視訊,播放速度略微加快或放慢,放大畫面以切割掉浮水印……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處理,直接發原版。

標題可能是整個過程中唯一需要稍微動動腦子的環節。在興趣分發驅動的內容平台,抓眼球的標題能極大程度地提升點選量。陳光會頻繁使用「精彩時刻」、「秀翻全場」、「超神」、「騷操作」之類的關鍵詞,很多時候,他壓根沒時間細看視訊在講什麽,只是用常見的熱門詞匯隨便做組合拼湊。

這樣「工業化流水線」模式下的視訊,通常看上去都莫名其妙:沒有開頭結尾,突然中斷,標題和內容毫不相關,畫質也極差。

「沒比采茶好到哪去,就是體力活,重復勞動。」陳光說,「做得怎麽樣,最關鍵的是網速,因為就是下載和上傳,其他都不重要。」

然而,就這樣的視訊,也能出爆款。陳光記得自己負責的帳號裏,有一個不到 30 秒的視訊播放量破了 3000 萬,內容就是遊戲裏的英雄塔姆發動 W 技能把自己隊友吃進去,走了幾步,又吐出來,沒有前因後果,也沒加特效,稀松平常得他自己每天打遊戲都能看到幾次這種場面。起初陳光還試圖研究一下這些視訊莫名其妙走紅的原因,但很快他就放棄了,因為他找不到任何規律。

公司還有其他 3 個人跟陳光幹同樣的事。雖然他們 4 人每天都坐在一起辦公,但除了諸如「你中午吃哪家外賣」和「你能借我支筆嗎」等必要互動之外,幾乎毫無交流,陳光甚至沒有跟他們互留聯系方式。

3

陳光只待了半年就離職了。他走後,其他人也都相繼離開。

據他所知,沒有人做這件事能超過一年。在其他機構裏,這項工作也通常由學生或臨時工完成,屬於廉價勞動力。有的機構甚至不需要人來做這件事,他們開發了自動搬運的軟體:填入原創帳號和搬運號的資訊,每當原創帳號釋出新內容,1 分鐘之內就會被自動抓取到搬運號上,內容、標題、封面完全復制,堪稱一條電子流水線。

在那半年裏,陳光打從心裏抗拒視訊搬運,卻始終沒有等來「有積累之後我們就做原創」的那一天。他背著公司,自己偷偷註冊了一個遊戲自媒體號。白天,他在公司做「搬運工」;晚上回到出租屋,他就開始給自己的號做原創內容,發【英雄聯盟】的資訊、攻略和盤點,圖文和視訊都有。他非常勤奮,就算弄到再晚,也會保證每天更新。在他心裏,這個屬於他自己的自媒體號才是主業,白天去辦公室做的是兼職。慢慢地,他自己的號也積累了一些粉絲,雖然離 KOL 的程度還很遠,但陳光很滿足。

陳光遊戲自媒體生涯的「高光時刻」,是 2017 年的 ChinaJoy。作為自媒體代表,他被某內容平台邀請去現場做報道。

那是他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看遊戲展會,一切對他來說都非常新奇、酷炫、震撼。在組織者的帶領下,陳光被去各個遊戲展台參觀取材,對方一口一個「媒體老師」稱呼他,還讓他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自己覺得好看的 Coser 和 Showgirl,他都會很興奮沖上去合影。他還首次體驗了 VR,摘下頭盔後很久都難以平復激動的情緒……

「真的是去長見識的,全是沒見過的遊戲,現場好多人,穿什麽樣的都有,我都看不過來了。」回憶起那次 ChinaJoy,陳光滔滔不絕,連會場內 50 塊錢一份的麥當勞套餐是什麽味道,他都記得一清二楚。然而那年之後,陳光也沒有再去過其他遊戲展會或活動,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耕耘了 2-3 年,在各種各樣的補貼計劃下,陳光的自媒體號也掙錢了。他算了一下,全平台加起來大概 70 萬 —— 他父母種茶,每年的收入大概是 5-6 萬,這筆錢比他父母勞作十年掙的都多。畢業兩年後,他就在市裏買了房。他還在考駕照,打算買部車,「我想買一輛寶馬,這牌子比較大,開回村裏有面子。」

4

大約 2019 年起,短視訊 APP 混戰逐漸塵埃落定,敗者結束,勝者則不斷提升內容的辨識和分發技術,開始形成更加良性的生態:各種補貼都停了,沒有羊毛可薅了;版權意識增強,搬運抄襲活不下去了;使用者對內容的需求也愈發刁鉆,自媒體的門檻變得更高……

遊戲視訊流水線工廠們,已經基本絕跡,成為了過去時。

「有的稍微混得好點的,還能去做遊戲的內容供應商,接一些商單什麽的;那種純薅羊毛的,可能已經去別的地方薅羊毛了吧,說不定去賣茶葉的都有。」陳光當年也認識了一些機構和同行,從他們微信朋友圈所展示的內容,他大致推測了一下這批人的現狀。

他自己的自媒體號也已經很久沒更新了。如今,內容產業已全面邁入短視訊時代,陳光沒有系統學習過視訊制作,與其他那些專業的遊戲視訊自媒體或主播競爭,讓他感到十分吃力,慢慢地,他把自媒體變成了一個用愛發電的副業,偶爾才會發一些個人遊戲心得體會。

從某種程度上,陳光認同「遊戲自媒體已經涼了」這個結論。

在他看來,這句話背後說的不僅僅是搬運工廠們的倒閉,更多的是「內容變現」上的困難 —— 紅利期結束後,遊戲自媒體拿不到補貼,變現手段卻非常單一:要麽接廣告,這一塊基本上被頂部作者或主播壟斷;要麽去帶貨,但遊戲自媒體的帶貨內容偏弱。因此,即使有能力做優質原創內容,也未必能掙到錢。

「我當然想過做一個 KOL 啊,但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機會。我其實很羨慕李佳琦那樣的主播,他真的很懂得人們需要什麽,知道怎麽說才能讓人買東西,又有天賦又勤奮,所以可以掙那麽多錢。我是做不到的。」陳光說這話時,並沒有特別遺憾或失落,頗有一種「長大後,我發現並接受了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的意味。

關於未來,陳光也想得比較簡單,打算去一家公司應聘個文案策劃,或者新媒體營運的工作,做個打工人,收入不需要太高,穩定些就好。

「遊戲還是作為愛好比較好,作為工作好累啊。」陳光笑說,「我還有個夢想就是能去現場看一次【英雄聯盟】的比賽,但是票真的太難搶了,要是我真的是個 KOL,能免費被邀請過去就好了。」

文/ Becky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