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為什麽很多人想躺平卻無法真正的躺平?

2022-07-10健康

因為人們覺得,努力才是符合道德的,而躺平則不是。

小A惴惴不安。

前天晚上與ddl的搏鬥榨幹了她幾乎全部的精力,此時,再苦的咖啡喝進肚裏都如白水一般,絲毫趕不走困意。或許該休息一天?可她感到一種莫名的內疚,似乎在工作日停下來休息是「錯誤」的,但具體錯在哪裏卻說不清楚。那麽還是繼續復習吧!效率無疑會很低,但聊勝於無。

(圖源網路,侵刪)

小B惴惴不安。

工作是做完了,他看著身邊埋頭苦幹的同事,陷入沈思。剛入職不久,在工位上摸魚顯然需要勇氣——「別人會怎麽看?」無奈,他只好開啟已經做好的PPT,開始調換樣版。雖然沒有用,但認真的姿態至少能收獲認可。

或許你會覺得上面兩個故事似曾相識,或許你自身就曾處於類似的情境中。的確,隨著社會的「內卷」化,對努力行為本身的執念近似一種集體困境,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種心態在制造痛苦,卻如思想鋼印般難以擺脫。其實, 「表演努力」 不僅存在於我們的文化中,它的影響甚至不局限於個人身上——很多工作崗位似乎除了設定繁瑣的辦事機制、索取大量重復勞動以外,創造不了任何實際價值。美國人類學家格雷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又譯:【狗屁工作】)中就曾說:

「為什麽如此多人會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痛苦又無必要的工作比放松在道德上更優越?」

(圖源網路,侵刪)

對於這些現象,心理學家給出的解釋為「努力的道德化(Moralization of effort)」[1]。那麽今天,讓我們嘗試從心理學的視角重新認識「努力」。

努力的悖論

努力本身有意義嗎?

從經濟學的觀點看,答案應該是「沒有」:努力只有在創造價值時,才有意義。如果更少的努力能產生相同的價值,那麽這樣做是值得追求的——這也是歷史上很多次技術革命背後的邏輯。

然而,人類的思維並不完全遵循經濟理性。想象兩名身處同一崗位的辦公室員工,兩個人的工作產出是一樣的,不過其中一人比另一個更加努力。你更願意和哪名員工合作?再想象你同時處理了兩項有挑戰性的任務,在其中一個任務上投入了更多精力。你會認為哪項更有價值?

心理學研究表明,更多人可能在前一個情境中選擇努力的員工,而在後者中認為投入更多的任務更具價值[2]。在直覺中, 努力總會與廣泛的價值概念產生關聯 [1]:例如,人類和鴿子、小鼠都會更重視透過更多努力獲得的獎勵;在評估藝術品品質時,人們的判斷會受其背後勞動量的影響;而那些被打上「懶惰」標簽的人則往往會被非人化(dehumanized),被認為不應該得到幫助[3]。

「努力的道德化」正是為解釋這種直覺而提出的。在一篇發表於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的研究中,Celniker等人(2023)提出了這一概念,並用一系列實驗證實了他們的假設。

(圖源網路,侵刪)

努力的道德化

在研究中,作者這樣定義「努力的道德化」:

「努力(而不是它的效果)被賦予了道德價值,人們傾向於預設努力的人具有更良好的道德品質。」

接下來,他們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檢驗了感知的努力程度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系。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進行的:所有參與者首先閱讀兩個員工的簡短介紹,其中指向低程度努力的文本如下——

「Justin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負責審計財務報表。Justin每周能審計大約10份報表,大約每天兩份。對於 Justin來說,審計財務報表需要很少的努力,雖然他盡可能快地工作,但這是一項輕松的任務。」

而另一段則指向高程度的努力,兩者只在最後一句話上有所不同:

「Mark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負責審計財務報表。Mark每周能審計大約10份報表,大約每天兩份。對於Mark來說,審計財務報表需要很多的努力,雖然他盡可能快地工作,但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

接著,參與者回答了一系列問題,包括他們對兩個人道德水平的推斷(包括「道德」「誠信」「負責」「奉獻」和「講原則」等維度)、工作努力程度的感知以及參與者心中兩個人應該得到的報酬多少。如果參與者認為例子中的Mark努力程度更高、更具道德並值得更多報酬,那麽假設就是正確的。

(圖源網路,侵刪)

類似的實驗共有8個,它們的結果都與假設一致:

  • 在統計上控制住感知工作難度、工作品質的前提下,被試會認為努力者在道德上更值得欽佩,也應獲更多金錢報酬
  • 即便明確額外的努力不能產生更多價值,上述效應仍然存在
  • 當被要求在信任賽局(Trust Game)中選擇合作夥伴時,被試更傾向於選擇努力的人
  • 即便努力是為了自身(如跑步)而不是集體,被試也會認為努力者更有道德
  • 這些現象存在於不同國家的被試上
  • 由此可見,人們能從努力本身中看到道德,即努力被「道德化」了。這一過程是怎樣實作的?這就要對「道德化」做出更詳盡的討論。

    道德化是什麽

    在心理學中,「道德化」意味著「原本道德中立的事物被賦予了道德內容[4]」,也就是將某種行為看作與道德相關。被道德化的行為往往被當成「普遍正確」的,近似客觀事實,人們也很難對它作出妥協[5]。回到一開始提到的現象,「道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麽人們對努力的追求如此堅不可破。

    那麽,為什麽有些行為會與道德產生關聯?

    (圖源網路,侵刪)

    心理學研究發現了兩條路徑。其中一條是體驗道德情緒——當人們在進行某事時感受到了厭惡、內疚或羞恥等道德情緒,他們就會將這件事與道德關聯起來。另一條是「道德擴張(Moral piggybacking)」,即在當前行為與個體既有道德原則之間建立聯系。例如,如果一個人認同殺戮是錯誤的,這個人又接受了「吃肉屬於殺戮」這一教導,他就更容易將吃肉這一行為道德化[4]。

    回到努力——為什麽它能被道德化?

    讓我們回到努力。結合Celniker等人的研究和社會現象,我們會發現上文的兩條路徑都能在努力的道德化中找到痕跡:

    其一是道德情緒的體驗。在社會氛圍和教育環境的影響下, 「不努力」是不被認可,甚至受到批判的 。因此,人們難免在「躺平」時感到內疚或羞愧,由此推動了努力在個體層面的道德化。

    其二是道德擴張的發生。Celniker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努力的人之所以被認為更具道德並容易被選擇為合作物件,是因為他們被感知為更有合作的意願。這是由於努力者通常不會「搭便車」,搶占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根據社會領域假說(Social Domain Theory),道德源自社會互動,那些與公平、平等、合作、互惠有關的事物天然會與道德產生一定關聯[6]。如此一來, 「合作」是既有的道德原則,努力又傳達了合作的訊號, 努力便在道德擴張的作用下由道德中性變為了道德相關。

    當然,道德化是復雜的,努力的道德化也或許存在其他解釋。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努力」這一行為如何在社會語境中被溝通——有研究表明, 道德語言的使用(如「這是惡心的」「你應當為此感到羞恥」) 比單純感受到道德情緒(體驗到惡心或羞恥)更能引發行為的道德化。此外,行為的普遍性也會推動道德化的發生。如果身邊的人都在努力,這一現象可能本身就足以增大人們將它視為道德的程度[7]。

    所以,我們能怎麽辦?

    正如很多心理現象一樣,努力的道德化在前進演化上有其適應意義——它一方面能幫助人類辨識潛在合作物件[1],另一方面也激勵著個體和群體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它的非理性之處卻是無法忽視的,帶來的痛苦也切實影響著很多人。

    對此,我們能做什麽嗎?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在認識上將努力與嚴格的對錯脫鉤。既然道德化在發生過程中並不遵循理性原則,我們就沒有必要將它的結果當作絕對的真理。

    或許,我們可以不必高尚化努力本身,而是更多地考慮努力的結果。如果額外的努力不能收獲價值——很多時候都是這樣——那麽為此消耗精力與體力可能並不值得。

    (圖源網路,侵刪)

    不過,上面的兩種方法都是個人層面的措施, 但道德化與社會環境卻是密不可分的 [8]。面對當下社會的「無意義」努力之痛,調節心態並非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努力的道德化」也未見得能全面、深入地解釋現有問題。很可能,小A無法休息是因為績點與升學、工作直接掛鉤,小B不敢摸魚是因為領導的責罵就在暗中等待,而「狗屁工作」的產生也遠非「人們追求努力本身」能夠充分解釋。但從樂觀的角度看,探明現象背後的心理機制能對問題的解決起到幫助,而個體的心態調節則幫我們在充滿種種困境的社會生活中尋得最大限度的快樂與自由。

    至於「努力的道德化」這一真實又多少令人不安的概念的提出,Celniker等人在文末評價【毫無意義的工作】作者格雷伯(作者提到這項研究受到了該書的啟發)的話語或許同樣適用於他們自身:「我們將記念他(在社會話題上)尖銳的不敬。」

    互動:你加班加點努力工作、學習的原因是?

    作者:粉團子

    編輯: @Giocandaa

    歡迎關註心理學科普平台@京師心理大學堂,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任何形式的轉載請知乎私信聯系。

    參考文獻

    [1] Celniker, J. B., Gregory, A., Koo, H. J., Piff, P. K., Ditto, P. H., & Shariff, A. F. (2023). The moralization of effor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52(1), 60.
    [2] Inzlicht, M., & Campbell, A. V. (2022). Effort feels meaningfu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6(12), 1035-1037.
    [3] Inzlicht, M., Shenhav, A., & Olivola, C. Y. (2018). The effort paradox: Effort is both costly and valu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2(4), 337-349.
    [4] Feinberg, M., Kovacheff, C., Teper, R., & Inbar, Y. (2019).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moralization: How eating meat becomes a moral iss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7(1), 50.
    [5] Skitka, L. J., Hanson, B. E., Morgan, G. S., & Wisneski, D. C. (2021).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convi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2, 347-366.
    [6] Killen, M., & Smetana, J. G. (2015).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 3(7), 701-749.
    [7] Rhee, J. J., Schein, C., & Bastian, B. (2019). The what, how, and why of moraliza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definitions, methods, and evidence in moralization research.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3(12), e12511.
    [8] Rozin, P. (1999). The process of moraliz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3), 2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