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如何讓雙相病人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

2024-07-02健康

雙相情感障礙者的內心隱藏著很深的恐懼,這些恐懼是嬰幼兒早期發展受損、創傷的部份,時而令他們感覺受到威脅,必須嚴加防範。

而面對想象中的恐懼、威脅,他們仿佛處於弱小、不堪一擊的無能狀態,為了抵禦無力無助的弱小感,便運用一系列自我膨脹的躁狂表現進行防禦。

狂躁發作期的各種誇大表現,非常具有攻擊性、淪陷性,使他們感覺自己內心充滿力量,能夠無往不勝,擊退所有危險。

圖/【歐本海默】

當狂躁狀態開始回落,如同退潮後的沙灘,魚蝦等殘骸清晰可見,雙相情感障礙者開始產生強烈的罪疚感,認為自己暴虐襲擊對提供給自己滋養的客體,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並且陷入抑郁狀態,非常哀傷、情緒低落,喪失活力,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

01、雙相情感障礙的主要外在表現和心理運作機制

了解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表現和內在心理防禦機制,能夠幫助我們在理解雙相情感障礙者的基礎上,提供合適的幫助。

心理防禦機制如同我們身體的免疫體系,用來抵抗威脅我們精神世界安全的外在環境壓力、人際沖突,而發展出來的一系列防衛機制。

在我們每個成長階段,心理防衛機制也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生理心理趨於成熟而不斷升級,逐漸達到適應社會、能夠捍衛精神領地的能力,保衛心理世界處於健康水平。

1. 狂躁發作期

外在表現:

  • 精力旺盛、過度活躍、躁動
  • 情緒過分高漲,過度愉快、有欣快感
  • 思維奔逸、語速飛快、觀念跳躍並快速轉換
  • 隨境轉移(不能很好地集中註意)
  • 幾乎不需要睡覺
  • 行為和能力上不切實際的信念
  • 判斷力低下
  • 購物狂
  • 性欲增強
  • 藥物濫用(酒精和安眠藥)
  • 否認有任何異常
  • 心理防禦機制:

    狂躁發作期主要運用「否認、分裂、投射、全能感」等一系列防禦機制,防禦內心無法忍受的焦慮。

    「否認」 是嬰幼兒時期形成的心理機制,用來抵制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的人或事,將可能出現的危險想象為不存在、不會發生,隔離在意識之外,以保全自己免除焦慮、自我功能能夠正常運作。

    「分裂」 的防禦機制,是把一部份人看成是完全的懷有敵意,而另一部份人則完全的親切可愛。這些分裂者通常認為某個特定的人要麽只有愛,要麽只有敵意,而不能看到絕大多數人有可能同時具有可愛和可憎的品質。

    「投射」 是將自己的情感、沖動或者願望歸結在另外一個人身上,扭曲了你看待這個人的態度。偏見的產生,部份原因來自人們將他們對自己身上存在的所不喜歡的特性,投射在一個群體或物件上面。

    「全能感」 表現為在躁癥發作時期,總有一種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的感覺,情緒高漲、誇大,對挫折不為所動,堅定一種「我自己來」的決心,反感別人向自己提供幫助。

    圖/【歐本海默】

    2. 抑郁發作期

    外在表現:

  • 三低:思維遲緩、心境低落、意誌行為缺失
  • 三無:無助、無望、無用
  • 三自:自責、自罪、自殺
  • 持久的悲傷,焦慮或空虛感
  • 無望感或悲觀
  • 負罪感,價值感缺失,強烈的無助感
  • 失去對曾喜歡的活動的興趣或快樂,包括性活動
  • 精力減少,疲勞感或變得遲鈍
  • 專註力降低、記憶力減退、難以做出決定
  • 睡得多卻入眠困難
  • 食欲變化,體重減輕或增加
  • 慢性疼痛或其他持續的不由疾病或外傷引起的機體癥狀
  • 自殺或死亡觀念,有自殺企圖
  • 心理防禦機制:

    躁郁癥發作期主要運用「內攝、與喪失者認同」等系列防禦機制。

    「內攝」 是透過使用自我功能的感知覺、記憶和整合,你在腦中建構了關於另一個人的形象,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一個人,並記住了你所看到的,然後對自己的感知覺和記憶進行了組織,所形成的這個「心理表象」可以被用作想象和情感的靶目標。

    內攝經常被認為是「心理結構」的組成部份。抑郁發作時產生的自殺想法,常指向被內攝的壞客體。

    圖/【至暗時刻】

    「與喪失的客體認同」 是指郁癥發作期,病患自罪自責,認為自己在躁癥發作期傷害、淪陷了被內攝的客體,導致客體喪失,伴隨著這部份喪失,而表現出失去活力、生命力,興趣情緒低落,產生空洞、無意義感,更為嚴重者產生自殺想法,本質上就是對喪失客體的認同。

    02、作為家人或朋友,我們該如何提供支持與幫助?

    作為雙相情感障礙者的家人或朋友,可能在他們情緒劇烈波動,甚至發生一些危險行為時,束手無策,也擔心采取不恰當的方式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我們要了解他們在癥狀發作時期孩童般的心理狀態,辨識正在運用的防禦機制運作特點,能夠提供更好、更恰當的陪伴和支持。

    1. 保持外部環境和心理狀態的穩定

    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外部環境,讓雙相情感障礙者生活在固定的物理環境中,不隨意搬遷、不變動居住狀態,不隨意更換共同生活的照料者。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穩定的心理環境,照料者在面對ta們情緒劇烈波動的時候,保持一貫的關心理解。

    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接納他們在狂躁發作時狂妄、誇大、無所不能的自我表現, 采取不認同、不反對的態度,理解他們內心在異常激烈地與內在邪惡力量鬥爭,並遭受到恐懼和焦慮的煎熬,拼盡力氣遠離痛苦的掙紮。

    在他們每一次狂躁發作期,堅定地接受激烈的情緒撞擊並不予還擊,在語言上不貶低、不評判、不指責,在行為上不疏遠、不逃離、不強制改變狂躁狀態。

    在如此持續、長期保持穩定的外在環境、內在環境共同作用下,他們內心體驗到更多安全、可信任的感覺,這部份體驗積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厚,躁癥發作頻率和強度都會有所降低。

    雙相情感障礙者也越來越少使用現實檢驗能力差、發展水平低的否認、分裂、投射等心理機制,逐漸開放自己的情感,發展出較好的自我反思的能力、現實適應能力。

    2. 協助他們進行自我管理

    雙相情感障礙者在病情發作期,喪失部份現實感,墜入全能感的幻想裏,常伴有危險、沖動行為,甚至物質濫用、性欲過於旺盛、睡眠節律錯亂等現象。

    協助他們進行自我管理,每天記錄他們的「想法、行為、情緒」。 根據自我管理記錄,隨時觀察「行為」表現,及時明確指出危害自身的行為,正面與他們討論安全健康的替代方式。

    針對記錄中的情緒部份,提升他們對自己情緒的辨識與覺察,即便情緒出現激烈波動,也能發揮自知力的作用,對劇烈起伏的情緒加以協調、控制。針對記錄中「想法」部份,辨識偏向誇大妄想的想法,和他們討論想法的現實關聯。

    協助雙相情感障礙者進行規律用藥和作息,鼓勵他們投入到現實中的人際交往、興趣愛好、工作與學習。 關註病患為康復所作出的努力,見諸成效立刻加以肯定,給予支持,增強康復信心。

    相信在你的陪伴下,雙相情感障礙者能夠一天天地好起來 ❤ ️

    文|戴文敏(簡單心理認證·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