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請問有沒有得了或者得過一種叫軀體化障礙的精神方面病的??

2021-03-02健康

按照現有診斷標準,準確來說是「 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 」。

可能有人聽過疑病癥,即各種醫療檢查未發現身體病因,但患者堅信自己生病了。疑病癥現在納入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

以前的癔癥(又叫歇斯底裏癥)中,存在癔癥性失明、失聰、失語、失行(不能行走)等身體某個或某些部份不能正常活動,但醫療檢查未發現異常,原來稱為轉換障礙,現在也納入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

相對常見的軀體化癥狀,在抑郁癥、焦慮癥患者中多些。比如醫療檢測查不出原因的身體疼痛(偏頭痛、胸痛、背痛等)、發麻、無感(沒有感覺等)。

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從定義來看,已經排除了生理病因,即 以心理病因為主,或者說是心理因素導致的非生理病因的身體不適。

因而,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 如人格障礙、解離障礙這類心理疾病一樣,藥物治療是輔助。

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的治療,即使用藥,一般也是抗焦慮藥物,緩解患者焦慮,真正恢復靠心理治療。

這裏有必要強調一點:

認定為軀體化癥狀,必須先去醫院做身體檢查,排除生理病因。

盡管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的定義,先要排除生理病因,可現實中,不少心理工作者忽視這點。

特別是國內從業者,很多缺少醫院臨床實習和精神障礙評估的培訓,僅是參加某些培訓,或是看書,了解到「軀體化」這個概念,便有很強的心理歸因慣性。

他們聽到來訪者說身體不舒服,便想當然認定為軀體化,忽視了解來訪者是否在醫院做過身體檢查,是否排除了生理病因。

從業者這種不當評估,如果遇上某個來訪者不是軀體化,而是真的身體疾病,卻一直做心理幹預,是對來訪者改善的嚴重耽誤。

現在不少自媒體上的心理博主,很多毫無專業背景,只是看幾本書,學到些名詞便抄書亂科普。

大眾了解到軀體化癥狀的存在,知道有些身體不適,本質不是身體疾病,而是心理困擾的體現,重視心理調整,是科普有利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對待軀體化癥狀,須註意辨別和重視先排除身體原因。如果感到身體不舒服,先去醫院做檢查,不要在網上問診,特別是不要聽信一些毫無專業背景的網友建議——即使其標簽是心理博主。

身體某部位不適,相應科室掛號就行。如果初步身體檢查無異常,可再掛心理科/精神科,精神科醫生會做診斷。

如果確診軀體化癥狀及相關障礙,可加入心理咨詢治療調整。註意找資深、有醫院臨床實習經驗的從業者。

祝好!

作者:許標,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學碩士,個人執業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