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蛋白質含量對乳品來說真的很重要嗎?含量不夠我多喝一口不行嗎?

2020-09-03健康

「含量不夠多喝一口」的操作沒問題,但是也恰恰好暴露了膳食中的一個核心錯誤: 能量和營養素不匹配的問題。

首先回答,為什麽蛋白質含量對於乳品來說很重要。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蛋白質含量是衡量 奶源品質 的重要標準。而奶源品質象征的是:奶牛的品種(這點不展開),牧草的品質,奶牛的生活環境,奶牛的健康程度,以及本身牛奶生產商的總體水平。所以高的蛋白質含量幾乎是「高品質牛奶」的一個硬指標,因此它確實很重要。

對於營養,高蛋白質還很重要嗎?

是的,單純就牛奶而言,每100ml含有3克蛋白質的牛奶僅僅比每100ml含有3.4克蛋白質的牛奶少0.4克,就算每天喝300ml也才少1.2g。我多吃一口肉就回來的,僅此而言的確是沒錯的。

蛋白質含量高的牛奶,通常鈣含量也高,因為牛奶中的鈣很多與酪蛋白鰲合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3.4g牛奶本身沒有除了蛋白質之外更多的意義。因為高品質的食物還有另一個優勢,就是汙染物的機率更加低。比如以下因素都是會影響牛奶蛋白質含量和比例 [1]

大於3歲的奶牛產奶含有蛋白質顯著下降

乳腺炎的發生會影響牛奶蛋白質的比例

牧草的蛋白質含量,尤其是瘤胃可消化的蛋白質含量

飼料的能量密度以及能量來源(高能量和高植物脂肪會降低牛奶蛋白含量)

因此綜上所述,其實要想獲得高蛋白質含量的牛奶,對牧場的要求是極高的。不僅需要高品質低汙染的牧草,而且飼料的營養和能量比例也是極高。可想而知,那種小作坊「隨便搞搞」的牧場是很難產出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牛奶,而這種小作坊牧場也是食品安全更加堪憂的場所。

所以這裏可以印證: (真正)高蛋白質的牛奶=更年輕健康奶牛的牛乳=更加安全的食物

為什麽「多吃一口」這個思想不合理呢?

這個思維就好像是:我離XX大學分數線就差1分,水平沒有差別。

這句話的問題就在於看似差1分沒有差別,那麽是不是每個差1分的人都可以認為跟更高分的人沒有差別,於是不是能認為所有人都沒差別?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當差別「有點大」後就有很大差別。營養也是一樣的,牛奶裏的蛋白質可能多喝一口能補回來。但是這多喝的一口是不是還有額外的熱量,額外的脂肪?如果我們膳食中所有東西的品質都相對低,那麽是不是每種食物都需要靠「多吃一口」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素,那最後是什麽結果呢?

總熱量超量,還可能伴隨總汙染物超標。

而這正是反應了當下人群營養最大的問題: 熱量超出而營養素攝入不足。

當然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膳食搭配失調,攝入過多空熱量等,其中這種「多喝一口」反映的「品質不夠數量湊」的思維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膳食品質」是與健康和體重相關度最高的因素

一個用於評價「膳食品質」的雷達圖,但是這僅僅是人群標準,個人標準需要更加精細

所以我們需要提升的就是總體的「膳食品質」。這個衡量的方法在宏觀(人群)水平就是用膳食指南來對比,跟膳食指南越吻合就認為「膳食品質」越高,當然這個吻合也是拆分成很多更小的維度用於打分。

而在微觀(個人)來說 ,就是同等熱量情況下,每種食物含有必需營養素的高低。所以百毫升3.4g蛋白質的牛奶就是要比百毫升3.0g蛋白質的牛奶品質更高;而新鮮的蔬菜因為含有的維生素C更多,就是要比放了好幾天都蔫了的蔬菜更高;精瘦肉就是要比肥肉品質更高。

因為你一天需求的熱量是有上限,你的胃口也有限,你身體處理有害物質的能力也有限;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都支持,限制熱量的飲食對代謝和慢病的預防是更加有利的。 所以這都指向了——吃更少的熱量,卻依舊獲取充足的營養素。

所以其實對於個人來說,食物的品質是沒得「彌補」的;而所有單個食物的品質,就構成了整個飲食的品質。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崇尚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去購買品質最高的食物。 記住不是價格最高,因為價格還受到其他很多非品質因素影響(比如供需比,廣告,季節等)。比如要省錢,可以選擇不要買各種進口華麗的水果,卻不能為了省錢去買已經不新鮮的水果,因為前者妥協的僅僅是口感,而後者妥協的是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

所以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提醒大家,不要用量去彌補食物質的缺陷。但是具體到牛奶,如果蛋白質高的奶貴太多,並不需要強行購買,因為我們是追求買到價效比最高的好食物,而不是每樣食物都買最好的。

整體的最優解肯定不會是個體最優解 (最貴)的單純疊加嘛。不然我們學營養幹嘛,買最貴的不就行了,不是麽?

初夏之菡,中國和澳洲註冊營養師,做有態度的營養科學。

對「低糖科學飲食」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閱讀我傾力寫作的一本基於科學證據的書,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

參考

  1. ^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