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職場

每天上班都很焦慮,內心緊張不安,怎麽調整心態?

2015-06-09職場

無論你看了多少個回答,請記得最重要的是——行動。

心理學專業出身的我,初入職場半年時,也發現自己每天上班都很焦慮,下班後還會失眠、夢到工作。

這個回答裏,想分享一些我在發現自己陷入心理困擾時,為了幫助自己做過的嘗試, 包括看書、和朋友聊天、免費和付費的心理咨詢、自助練習等,以及做這些嘗試的緣由、我感覺到的效果。

(回答較長,可以點目錄看相應部份,或拉到最後看總結)

去年快年末的時候,有編輯找我約稿,並希望我在稿件中,寫一點我的日常工作經歷和感受。

我照實寫了,沒想到編輯在修改意見說:這篇裏的個人經歷,負面情緒表現得太強了。

我把這件事當生活中的趣事,告訴 @曾笑雨 。

結果他回復:「你有沒有發現,你確實經常跟我說今天這不如意那不如意?沒有怪你抱怨的意思,那就是你真實的工作生活狀態。」

我一直以為自己工作後的狀態還算「正常」,直到當我把顆粒度放小時,我才發現,原來工作裏事趕著事,工作外一個人生活的小磕絆,種種事情都讓我每天冒出許多焦慮和抑郁情緒,但我並沒有看到和妥善處理它們,於是它們淤積起來,在我的日常表達、寫作裏滲出來。

現在想想,天天做夢的內容都是學生咨詢、危機,確實不是什麽「正常」狀態。

所以,當一個心理學專業的人有了心理困擾時,都會做什麽呢?

朋友聊天

其實工作期間,也常有同事和朋友來問:「我覺得壓力好大,能像學生一樣找你開導開導嗎?」

咨詢當然做不了,因為有雙重關系;但我也清楚,大家此刻往往也並不需要咨詢:「開導談不上,但來吧,我辦公室/我家有點心,把XX也叫上,有啥煩心事我們一起來吐槽吧!」

隨後的一個或幾個小時,我們幾個就一起傾倒最近的煩惱,相互分享怎麽幫助令人頭疼的學生,或者一起吐槽領導(劃掉)。

在結束時,不只是朋友們舒暢了,我也會開心許多,因為我們遇到的壓力都是相似的。

在對自我關懷的定義中,有一個成分叫「 普遍人性感(common sense of humanity)」,就是說,生而為人,大家遇到的不順、失敗都是很普遍的,想逃避、會焦慮等看似弱點的特點,也是人性共通的 [1] 。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一直覺得自己是最不幸、最痛苦的那個,就會放松許多。

所以, 這種朋友間的「吐槽大會」,雖然談不上有多專業,但「價效比」極高 ,我一直覺得它的短期效果,不會亞於各種減壓團輔。

只是,大家都有空、願意聊的時間,可能並沒那麽好找;並且,短期的安慰效果可能很快就會消散,如果 反復一起吐槽,也可能讓大家一起陷入情緒反芻,更加難從情緒中走出來 [2]

看書

有時在一起吐槽完平靜下來後,朋友們會追問我:「你也會焦慮嗎?是不是學點心理學能讓我不那麽焦慮呀?你們平時看什麽書,能推薦給我一些嗎?」

我:「肯定也是會焦慮的。推薦書的話,但是……你最近有時間看書嗎?」

朋友八成會搖頭,但還是會希望留個書單:「萬一以後有時間想看了呢?」

這時候,我一般會推薦兩種看書的方向,這也是我自己想透過看書調整自己時的選項。

一種是心理工具書。

市面上打著「心理」標簽的書,非常非常多,平時根據自己興趣隨便看看,倒也是個打發時間的辦法。但如果奔著「調節自己的心情」去,那這兩本在我的推薦前列:

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關註改變認知內容和方式,大家也許對CBT這個縮寫更熟悉,就是在改變認知的同時,對行為反應的方式也加以調整。

ACT指的是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主張專註當下,走出自動思維,促進認知解離(區分想法和現實),積極接納自己,尋找新的、有效的行動模式。

這兩種療法,可以說是循證研究最多的心理咨詢方法了,可以查到幾百上千項研究證明它們有效 [3] 。相比起大眾津津樂道的精神分析,這些循證有效的方法,才是我們上學時老師最重視的點。而這兩本書中,又附有很多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

至於選擇先看哪個, 我個人會覺得,如果以焦慮為主,或者經常被情緒淹沒,那麽就看ACT,因為情緒「上頭」時,我們往往也沒有辦法思考自己的認知方式;如果以抑郁為主,或者情緒比較「頑固」,那麽就看CBT,畢竟是循證療法中的老大哥,可以幫你挖掘情緒背後頑固的想法。

另一種書則是,「看你喜歡看的。」

尤其是如果剛經歷了被當眾批評、被辭退等,必然會引起情緒波動的事件時。我們當然希望透過看書學會道理、掌握方法,但這都是長期的效果;在這些時刻,就先看能自己平靜或快樂的東西,讓自己更快得到安慰吧。

不過,看書的問題也很明顯——當我們覺得生活如意時,不一定會分時間到這些書上;而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阻礙我們改變的,又不是「不明白道理」。

包括我自己,學了七年心理學,看了這麽多書,仍然會想:「好像我的狀態也沒到非要改的程度,再熬一熬吧。」

心理咨詢

從我入學起,就開始被很多同學、朋友問:「感覺最近不開心,找你做一下心理咨詢行嗎?」

我則認認真真地回答他們:「不太能,我只能用朋友身份陪你。但如果你想找心理咨詢,我推薦你去XX平台,或者在XX網站上看看,他們的咨詢師一般都比較專業可靠……」

如果他們真的去看了,往往還會追問:「有點貴,能便宜嗎?」

「一般不能……」

改變的萌芽,被扼在因貧窮而吃的土裏。

當一個心理學專業的人,想要尋求心理咨詢幫助時,和我身邊的朋友們考慮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

首先當然是,專業性。

心理學話題向來是誰都能插一嘴的,心理行業也有很多非專業人士插足。如果約到了不專業的咨詢師,那麽輕則沒效果,重則更難受。

我讀書時,前後在學校約過三位免費的心理咨詢師,有兩位給了我非常有效的支持和幫助,但也有一位化工專業畢業的老師和我幾乎吵了一架,匆匆結束。

如果想約到 大機率靠譜的咨詢師,除了看幾大心理咨詢APP,還可以找一找對外開放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 (比如北師大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高校內知名心理學教授開辦的心理咨詢機構 (比如方曉義、藺秀雲教授等主辦的家姻心理) ,其中學歷背景是心理學、持續參加培訓的咨詢師,專業性一般會更強。

其次,價效比。

誰不想約有幾千小時咨詢經驗的咨詢師?

但經驗和咨詢費成正比,好不容易發現了資深的專業咨詢師,看看將近一千塊甚至更高的咨詢費,多數人都得再掂量一下:我這個問題,值這麽多錢嗎?

我因為進修流派的設定,現在得以和一位咨詢師半價進行個人體驗,在每周的一個小時裏,獲得高品質的陪伴和對自己循序漸進的探索,我相信這是值得的,但想到每個月的咨詢費比房租還高,仍然會有點心疼。

還有,便捷性。

以往沒有疫情的時候,咨詢以線下形式居多,還會有咨詢師只接線下咨詢,如果不在大城市,那可選的線下咨詢師就會非常有限。

現在接視訊咨詢的咨詢師更多了,但明確的設定和界限仍然存在,並不是任何有困擾的時刻,都可以去找咨詢師,除了每周的一個小時,其它時間裏,我們仍然需要主要靠自己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行動門檻。

花時間經歷尋找一位專業又和自己合得來的咨詢師,還要付並不算低的費用,再加上身邊可能對心理咨詢並不夠包容的氛圍,每一點,都會讓尋求心理咨詢幫助的門檻,變高一點。

線上半自助練習:暫停實驗室

在去年底發現自己狀態不好時,我除了上面這些經典的心理求助途徑,還做了一個新嘗試: @暫停實驗室 。

這是在工作前,我就跟許多朋友推薦過的工具,不僅因為他們的主要幹預方法都是APA推薦的效果在中強效級別的方法,比如我前面推薦書目提到的ACT、CBT,還有正念等,還因為主創來自知名高校的心理學專業,其中之一是我的科普啟蒙 @竇澤南 師兄,他們值得信任;我只是因為一直誤以為自己狀態「還可以」,而沒有嘗試過。

但我男朋友已經實踐過很多次了……

簡單來說,暫停實驗室的「情緒減壓計劃」是一個21天的半自助練習,每天在自己的手機微信上花20分鐘左右,跟練一個正念音訊跟練,再做一個情緒書寫練習。在開始前和結束後,可以透過量表測試,直觀地看出自己的變化。

我跟著參與了兩期。

可以明顯地看出,情緒健康樹的顏色變得更加深綠、有生命力。問卷結果顯示,我對自己的覺察和接納都有所提升,也就是說,我更能覺察到每天自己是不是冒出了消極情緒,同時允許它們存在;行動力變得更強,而不只是明白道理;抑郁、壓力、睡眠困擾等指標都有所改善;積極的勝任感、意義感、自主感等也有所提升,我更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是我自己想要、自己選擇的。

有意思的是,它其實綜合了一些前面方法們的優點:

有真人指導,會拉練習社群 ,煩心事有處吐槽,但又因專業人士的存在,而不至於讓整個群陷入到共同反芻中,每周還會有主創團隊答疑;

它把知識、道理直接變成工具, 跟著音訊練習,跟著樣版書寫 ,可以不用翻看大部頭,也能用上多本書中經綜合改良後的工具;

約等於一次心理咨詢的錢,但可以永久檢視、反復參訓 ,任何被情緒裹挾的時刻,都可以開啟「情緒小錦囊」音訊,來讓它帶著你的情緒安全著陸;

它的 專業性有保證 ,主要理論依據除了我上面寫到的ACT、CBT,還有正念減壓療法(MBSR,一個心理咨詢界的循證「網紅」)、正念認知療法(MBCT),並融合了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和方法, 效果也在過往兩年多、近四萬名參訓使用者中,得到了驗證 ,焦慮抑郁失眠壓力程度21天後降低32.9%,改善率超80% [4]

為了降低行動門檻,它允許拖延和「偷懶」,也獎勵全勤的跟練 ,練習時間截至次日5:00,對於夜貓子非常友好,中間可以有3天休息時間,25天內完成22天的任務(1天訓前準備+21天練習)就可以退100督學獎勵。

對比總結

綜上,如果把大家尋求心理幫助時的考慮維度都列在這,僅以我的經歷來打分的話,這幾種方法的得分大概是這樣的情況:

我會覺得,如果你發現自己遇到了一些坎,在經歷一些情緒困擾,所以想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但又對價效比敏感、覺得付費心理咨詢試錯門檻較高,那麽也授權以試試暫停實驗室的「情緒減壓計劃」;當然,如果你現在並沒有困擾,但仍瀏覽了這個問題、想未雨綢繆,那麽選擇看書或暫停實驗室,同樣可以幫到你。

也許知友們也發現了,我沒有給任何一種方法的便捷性打滿分。

改變本就是不容易的,再便捷的方法或許都無法足夠便捷、沒有阻力。

而我們為行動克服的阻力,也會成為我們改變的動力。

參考

  1. ^ Neff, K.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2), 85-101.
  2. ^ 賴麗足, 任誌洪, 陶嶸. (2018). 過度"分享"負性事件與性別,心理健康和關系品質:對共同反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學進展, 26(1), 42-55.
  3. ^ 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contextualscience.org)
  4. ^ 暫停實驗室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