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幾乎所有好萊塢動畫片的口型都與台詞一致?

2014-11-05影視

希望知乎日報可以讓作者選擇自己的文字是否開放評論。那樣的話,Magasa先生也會把回答授權給日報吧。

-

與其說好萊塢在一開始就「選擇」了嚴謹的風格,我更相信是在動畫片發展的初期,那些先驅沒有想過「對不上的口形」也是一種可選的解決方案。

Magasa先生說的Max Fleischer也好,直接啟發華特·迪士尼的Eadweard Muybridge也好,他們在時代的最前面琢磨動畫的時候,還在玩轉描機的時候,腦海裏首先是把這種新事物定位成動態照片、早期電影的新形態。動畫片的雛形,也就是把搖籃裏的電影進行漫畫化的過程。

當有聲電影興起的時候,因為電影裏的角色是對得上口形的,所以早期的動畫師也會預設動畫片裏的角色也應該對得上口形。

他們不是放棄了「不對口形」的選擇,而是一開始就不知道這個選項存在過。等到精益求精成了行業標準,想退步都難了。

-

在中國、日本流行的「不對口形」風格,當然不能用「東方寫意」來文過飾非。「寫意」和「對口形」之間是完全沒有沖突的。

中國的「不對口形」,當然是從日本學來的。但是日本人的動畫片,又是受了中國人的動畫片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真是相愛相殺。

先說激勵了手冢治蟲的萬氏兄弟作品【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其實是認真做了口形的,風格和好萊塢動畫片一樣,口形對到了每一個音節。這在唐僧、鐵扇公主等人類角色身上特別明顯。留意看唐僧的嘴唇,你會發現作者連撮口、合口的細節都做得很細心。

但是如果不留意,你不太能意識到這部動畫片是對了口形的,因為,音訊和畫面對不上。

抱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我在視訊編輯軟體裏把視訊和音訊錯開,用各種方法嘗試左右微調,證明了這片子確實在制作初期就是音訊與畫面口形對不上。

【鐵扇公主】的很多畫面,是實拍了京劇視訊以後,再轉繪而成的。而後期的配音,用的不是實拍京劇時的錄音,所以,是先做好了口形畫面,再叫配音演員去對。考慮到那是1941年的中國,在這樣一部先驅級的動畫片裏,配音演員對不上口形實在是很可理解的。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後,萬氏兄弟在制作【大鬧天宮】時對這個問題已經做了設計上的改進。這個改進,倒不是去努力對好口形,而是一種打太極般的東方智慧。考慮到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人才能力的制約,在明知不太可能把對口形做到完美的情況下,【大鬧天宮】采取了「關鍵幀對口形」的辦法。

具體操作方法,就是把台詞裏口形誇張的部份做出來,把其它部份含糊帶過。比如說,「吃俺老孫一棒」這句台詞:在「俺」字上做又大又圓的口形;在「老」字上收一點;後面的「孫一」二字只是口形小即可,是圓是扁,合口齊齒,都不用計較;然後在「棒」字上再來一個又大又圓的口形。

做過配音的朋友都會明白,這種解決方案多麽巧妙。配音的時候,只要口形的「關鍵幀」對上了,普通觀眾是看不出蹊蹺的。

就像我把「you think you're better than me」轉譯成「你覺得你比我牛逼」來配音,細拆來看口形根本不對,但是這一串嘴形小的音節裏,只要「better」的「be-」和「比」字、「me」和「逼」字的雙唇音對上了(特別是最後一個音節口形一樣),普通觀眾就完全不會產生「口形沒對上」的感覺。

當然,最後【大鬧天宮】的口形還是沒對上,因為後期配音還是很寫意。

-

這些不太成功的努力啟發了手冢治蟲,讓日本人看到了一條新的出路。

原來,口形對不好的動畫片,也可以取得成功。日本人索性把口形扔在一旁,瞬間把制作成本省了一大筆,產業門檻被大幅拉低,日本動畫也跟著新漫畫一起,噌噌地發展起來了。

我看過的一本普及級別的電影書籍裏(忘了是哪本,剛剛在書架上翻了半天沒找到,也許是大學時在圖書館看的),花了極大的篇幅來講解對口形的重要性。裏面有很多危言聳聽的話語,大意就是,如果你的片子裏口形對不上,你這輩子就別想在電影產業裏混出半點名堂。

這書的作者當然是美國人。

關於對口形這個問題,我覺得作者應該去采訪一下徐克……

不管怎樣,作為在動漫領域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日本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不對口形」這架過墻梯。能讓一種缺陷變成一種風格——正是這種制定標準的霸氣,讓我們在觀看【千與千尋】時完全忘記角色的嘴巴與台詞的聲音之間的不和諧,而完全沈入到宮崎駿打造的魔幻與溫情的世界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