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哪些紀錄片讓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2015-11-02影視

不誇張地說,在我看過所有的電影和紀錄片中
【56up】是對我影響最大的片子,之一,另一部是第一次看到的某國某動作片。

我出生在最普通的家庭,從小父母期望我未來能突破身邊的小圈子。
而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夠離開貧困,追求自由的幸福。

如果你也是,
或者是對階級流動和固化、婚姻、人生的可能性以及任意的人生問題感興趣。
那麽一定!認真!完整!地看【56up】
人生七年8 (豆瓣)
看完回來給我點贊!
這不是雞湯,相反是血淋淋的現實。

【56up】是【人生七年】的第八部,
BBC從1964年開始拍第一部人生七年——【7up】。
在【7up】中,他們找了14個來自不同家庭的7歲孩子,記錄他們的想法、性格、家境……
從那以後,BBC每過7年會再一次找到這14個人,14歲,21歲,28歲,35歲……
直到了【56up】,時間已經是2012年。這片子裏已經記錄了這14個人在這56年動態的成長與變化。
從這14人的大半輩子裏有太多太多的看點和讓人深思的地方。這裏也蘊含了很多社會性的東西。

不同的人能夠在片子裏看到不同的東西。

比如 英國的階級固化、高等教育對於階級流動的重要性 (事實上中國的階級固化也在慢慢深化)

7歲的孩子大部份都天真浪漫,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而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下層階級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麽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

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都無一例外地重復父代的老路——好學校、好工作,過著上層優渥的生活。

三個來自中產家庭的男孩一位走進了精英社會,兩個依舊中產。

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而他們自己,也常與失業相伴。

這種結論在中國也成立,之前有個北大社會學的知友給了一個數據:

北大學生在上大學前的出境率是30-40%,而另一個普通大學的出境率還不到1%,這就是家境帶來的巨大差距。

悲觀的人會說「虎父無犬子,寒門難出貴子。」
樂觀的人會看到「即使出生富人家庭,也會有面臨頹廢的人生階段;即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會有樂觀面對人生、不理會階級不公的」。

我沒有悲觀,也沒有樂觀。
這對我最大的影響反而是:擺脫精英主義。
曾經我受高考教育的影響,以為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努力多少就有多少報酬。
我的成果是我自己努力得到的。
這麽想沒錯,但這麽想多少也會覺得,
一個人沒有做好某件事情,一定是因為他不夠努力,這怪他自己。

其實,一個人的野心性格自我管理能力還有很多是來自於家庭教育和經濟條件。
你雖可能來自底層,但因為各種原因,我們還是走進了高等教育。
成為「逆襲」道路上的佼佼者,成為30%、10%或者1%。
但是那些70% 90% 99%呢?他們可能是一個小學同學,後來輟學打工了。

以前我會覺得,他們不好好學習,怪不了別人。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社會學這樣解釋:我們不過是有不同的資源罷了,這種資源不單指家庭教育,還有智力性格經歷。
拿自己的價值審判別人,是大忌!

人生漫長,有很多機會和經歷。

對於年輕的人來說,生活閱歷淺,容易陷入眼前的苦悶中難以自拔。雖然家庭出身和性格雛形都在人生早期就已經定下來,但後面改變的機會還有很多,這裏指的改變不是沖破垂直的階級界限,而是自己的心態以及生活狀況。21歲時眼神陰郁頹廢,可能在28歲時因為步入婚姻這個新階段而讓心態發生了大變化,盡管性格是不可能完全改變的。35歲時仍貧困潦倒,也許會在42歲時生活的經濟狀況就慢慢好轉了。也許在人生的青年及中年階段都活在陰郁和對生活的怨憤中,到晚年也有可能變得平靜開朗。人生的轉機不是只局限在早期階段,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會有,你錯了前面的這些機會,後面還會有機會的。雖然人只能專註於眼前的生活,無法預知未來,也不能只寄希望於無法確定的未來。但想著未來還會有機會的,就是對自己的安慰,生活也就少一點痛苦。也許你現在抱有的這個想法,就是在醞釀你之後可能會遇到的那個轉機。


或許關於人生的問題都在裏面。
因為我們每個人,也不過就是這14個人的排列組合。

還有,看官別只收藏不點贊。
點贊可以在滿足答主虛榮心的同時,又能讓更多人看到

----------

看到評論裏大家有點消極,這並不是我的本意。

我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後有所改變,更平胡地看待周圍。

放心吧,努力沒錯的

因為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在多種條件下才能產生的稀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