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視劇【朱元璋】中,重八稱帝前,被派去接小明王的大虎將軍,有無何計策可以改變自己必死的狀況?

2023-04-17影視

其實從朱元璋吞並陳友諒、張士誠,成為最強大的那一支起義軍勢力開始,就註定了小明王必死的結局,因為只要他存在一天,朱元璋就睡不安穩。

小明王是誰?

說到小明王,就必須要提到韓山童。韓山童所在的韓家世世代代都是白蓮教的首領。

白蓮教是什麽教呢?是一個專註於造反的教,對歷史的貫徹程度比明朝還要徹底,明朝只存在二百七十六年,而白蓮教一直從元朝鬧到清朝。

紅巾軍的第一把火,就是由韓山童負責燒起來的。

至正四年,黃河泛濫。

歷朝歷代黃河一旦泛濫,對於兩岸的百姓,那都是淪陷性的災難,這一次也不例外,山東、河南整整數十萬百姓淪落為流民。

要是放在其他的朝代,所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修河,就連清朝也是如此。

但是當時的元朝高層卻產生了兩種不一樣的決定,第一種主張修;第二種主張不修。

有的人或許好奇,不修的話,百姓怎麽敢回去住?但這並不在元朝高層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在他們看來,百姓就是牲口,他們要做的就是防止百姓造反。

為此,還頒布了一條條莫名其妙的規定,就比如以下這三條:

第一條、將二十戶人家編成一甲,由一個蒙古人擔任甲主,負責管理。甲主的權力有多大呢?可以隨時隨地的闖入百姓的家中進行偵查,倘若抵抗的話,那就是死路一條。

第二條、禁止一切夜間活動,就連油燈都不允許點,只能老老實實的睡覺。

第三條、禁止百姓學習武術。

如果他們僅僅只是防止百姓造反,或許還情有可原,畢竟古代都是家天下,哪一個皇帝都要防止百姓造反,雖然他們的防止有點過。

但真正要命的是,他們不但防止,還壓榨。過生日要錢,逢年過節要錢,打官司要錢,就連沒有事也要錢。

為了體面一點,他們還起了一個個的名字,過生日要錢,叫作「生日錢」;逢年過節要錢,叫作「節錢」;打官司要錢,叫作「公事錢」;沒事要錢,叫作「撒花錢」。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沒有錢什麽也做不成,如果敢反抗的話,輕則暴打一頓,重則直接下去見閻王。

這也是為什麽遠離元大都的溫州、台州一帶,個別的村子旁邊都掛著一副對聯,這副對聯的內容是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正是因為元朝壓迫百姓太過分,才會產生黃河泛濫,竟然有人主張不修河的奇葩事件。不過後來還是修了下去,因為主張修的是丞相脫脫。

此時的脫脫還沒有意識到他即將親手釀成一場覆滅元朝的大風暴,因為韓山童已經在蠢蠢欲動。

那幾十萬的河工當中,有一部份是白蓮教教徒,修河是他們的業余工作,他們真正的工作是四處散布童謠。

這首童謠分別有十二個字 :「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之所以散布這一首童謠,是因為他們的首領韓山童在山東黃陵岡埋下了一個一只眼的石人,這首童謠恰好能夠與那個石人形成對應。

而且韓山童還特地在石人的背部刻上「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童謠。

這個石人從至正五年埋下去,一直到至正十一年才被挖出來。

每逢亂世要造反,總要搞一搞封建迷信,次次都是那麽一點事,但是卻次次都能夠奏效,這一次也不例外,而這一切要多多感謝陳勝、吳廣,因為他們是首創者。

數十萬河工,可想而知勢頭有多麽的恐怖,他們都有一個標誌,那就是頭上包著一塊紅布,所以也稱為「紅巾軍」。

一時間,從淮水流域到漢水流域都有紅巾軍造反,一個完整的元朝被分割成了兩半,南北隔絕。而當時的主要產糧區在江南,對於元朝而言,猶如晴天霹靂,沒有糧食,再強大也白搭。

可惜的是,構建出這一切的韓山童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等起兵,就已經死亡。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因為訊息走漏,以至於被永寧縣的縣官率領大軍層層包圍。

「事覺,福通等遽入潁州反,而山童為吏所捕誅。」——【明史·韓林兒傳】

而他的妻子楊氏則帶著兒子韓林兒趁亂逃出重圍,前往投奔劉福通。劉福通是誰呢?劉福通是白蓮教的第二把手。

由於訊息已經泄露,劉福通自然匆匆起義。起義雖然是迫於形勢,但是效果卻很理想,而劉福通也相當的義氣,並沒有忘記當年的首領韓山童。

韓山童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兒子韓林兒還存在,於是便將韓林兒供奉為新一任的首領。這個韓林兒,就是小明王。

為什麽叫作小明王呢?因為白蓮教宣傳的就是「明王出世」。

所謂「明王」,顧名思義就是為人世間帶來光明的王,韓山童是明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自然就是小明王。

逃不過的命運

每逢王朝末年,造反的人數不勝數,但第一個做大的造反集團一般都沒有什麽好下場,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都是後起之秀。

漢朝建立之前有陳勝、吳廣,「三國」建立之前有黃巾軍,唐朝建立之前有瓦崗軍,一直延續到清朝的袁世凱,在袁世凱之前,有太平天國。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是槍打出頭鳥。

一個王朝雖然到了窮圖末路的地步,但還是有著一定的力量,而這個出頭鳥要承擔大部份的力量,其他的「鳥」需要承擔的僅僅只是小部份的力量,元朝末年也是如此。

由於小明王名義上是紅巾軍的首領,還不知死活的宣布建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元朝要是不盯著他打,那簡直是奇了怪。

為什麽小明王名義上是紅巾軍的首領,而不是實際上是紅巾軍的首領呢?因為與其說紅巾軍是一股勢力,倒不如說是一股股勢力。

因為他們是借助紅巾軍勢頭造反的各個團體,小明王並不能夠直接控制他們,至於他們聽不聽話?完全只靠自覺性,他們要是不聽話,小明王也不能夠拿他們怎麽樣。

不過大部份情況他們還是聽話的,因為他們要是不聽話,就會遭到其他紅巾軍的攻打,畢竟誰都不會放過占領地盤的好機會,誰叫你反抗小明王?

從至正十一年造反以來,小明王的勢頭相當的猛烈,甚至一度逼近元大都。但是到至正二十一年,小明王的勢力卻被壓制到了安徽一帶。

要知道,原本整個山東都是小明王的地盤,到底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小明王不懂得穩紮穩打。

小明王將兵力四處分散,主要分散在三個地方,這三個地方分別是河南、山西、遼東。

分散也就算了,隔得還那麽遠,給了元朝逐個擊破的機會。

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攻打安豐,安豐是小明王的大本營,小明王本人就在安豐。

從這裏可以看出,當時的小明王已經落魄到了什麽地步,竟然連張士誠這種與朱元璋平起平坐的軍閥都敢到他的頭上踩上幾腳。

最主要的是,他還打不過人家,需要向朱元璋求援。倘若不是朱元璋出兵,小明王恐怕就得栽在張士誠的手裏。

因為朱元璋兵臨安豐的時候,安豐已經被破,劉福通也已經戰死。可想而知,小明王當時是處於一個什麽樣的境地。

不言而喻的威脅

救援小明王對於朱元璋而言,絕對是一筆虧本的買賣,雖然他的出發點並不是救小明王,而是保住安豐。

因為安豐是他的根據地應天府的屏障。但安豐沒有保住,倒是保住了小明王。

當時的朱元璋雖然已經超過小明王,成為紅巾軍中的第一,但軍隊當中依舊有一部份忠於小明王的余黨。

要知道,朱元璋起自於淮西,而淮西是白蓮教重點教化的地區。朱元璋後來將國號定為「明」,與此也有一定的關系,因為要對教徒有個交代,表示自己沒有忘本。

對於小明王,朱元璋一開始就動了殺心,因為如果他真的忠於小明王的話,安置小明王的地方就不會是滁州,而是應滅府。

將小明王安置在滁州,明擺著要將小明王當成一個傀儡。

「太祖擊走珍,以林兒歸,居之滁州。」——【明史·韓林兒傳】

而這一點,小明王也清楚,這也是為什麽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既吳王位,但是個別史書中卻記載著朱元璋是自立為吳王,並沒有得到小明王的承認。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在此之前已經滅掉陳友諒,而張士誠現如今也被朱元璋壓制在蘇州一帶,滅亡已經是註定的事情,要是小明王還活著的話,他該如何是好?

於是便發生了瓜步州沈船事件,負責執行的人就是大虎。而大虎本人也死在了這次事件當中。畢竟他要是不死的話,這起事件就有疑點。

這一切僅僅只是電視劇【朱元璋】中的劇情,歷史上的劇情走向雖然也與此類似,但是卻並不能夠稱得上沒有瑕疵。

第一、小明王是死於溺水,但卻並不是沈船而死,而是翻船而死。

第二、大虎的原型廖永忠並沒有給小明王陪葬,而是安然無恙的回到應天。

朱元璋對廖永忠的處置很有意思,僅僅只是關了不到半年的禁閉。而在這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他還天天有酒有肉。

不過,他並不能夠善終,因為他也是功臣的一份子,在洪武八年被朱元璋以逾制的罪名處死。

「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年五十三。」——【明史·廖永忠傳】

其實小明王要是機靈的話,就每天吃喝玩樂,展現出昏庸無道的一面,然後將帝位讓給朱元璋。這樣一來,雖然以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他一定會死,但最起碼能多活幾年。可惜的是,他一直在等待朱元璋對他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