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哪裏能看到完整版【職場誑人】?

2023-11-13影視

寫了五集的觀感,整體來看還是挺有意思。

職場誑人 EP05:小學階段有必要期中考嗎?

這一次想找出兩位臥底的私立小學老師,其實標準還是比較容易的,一個就是學費的問題,另一個就是研學的問題。

對於未成年孩子來說,他們其實找回了自己的童年,那就是在雙休日他們是可以玩遊戲的,你看人造童年給你硬生生掰出來了。

所以公立學校的老師一般也不會有怎麽上課,因為老師也是年輕人也要玩遊戲啊,也要在網上瘋狂沖浪啊。

不過這或許是對年輕老師們的一個奢望,因為老師們自己又周末的工作要完成,繼續教育學習又是漫長的道路,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就是:終身學習。

如何做到終身學習呢?那你不得參加各種會議,發各種論文啊。當然這都還是好的,畢竟學習是可以提升自我,他的就是承擔一些非常碎片化的東西,和你的學習教育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其實這個話題和前段時間知乎上流行的一個熱點,就是老師們總是在抱怨自己承擔了很多不是教學的工作,如出一轍。

正所謂非教學任務超負荷,想要安安靜靜的教書,基本上不太可能——小學老師或許還好一點,但如果是中學老師就會面臨更多的麻煩、通知、要求。那要做的什麽app呀,打卡呀,截圖啊,填表啊,情況摸底呀,等等等等,真的是數不勝數。

有的時候老師被迫要透過學生去要求家庭必須要完成什麽樣的事情,不管是表格、訪談、視訊還是各種各樣的事項。甚至看起來和學校一點關系都沒有的事也得去做,這確實沒有辦法。由教育部下發分配到各個學校,再由學校落實到各位老師身上,因為畢竟孩子就是一條非常好,方便拿捏的線嘛。

雖然看起來有明顯剪輯的痕跡,很多資訊殘缺不足,但是依然可以給人的感覺就是減負似乎是個寂寞。

這個減負確實減出了各種新意,主要是豐富了我們的語言詞匯庫。這一期的名詞解釋明顯比往期多很多,高段低段延時服務晚托研學班,好家夥,拉出來各種各樣的五花八門都有。新的口號也都跟上了,減量不減質。

所以「家校共育」這個詞聽起來像另一個新型笑話,怎麽個共育法呢?就是不斷填表打卡拍照。

不過好像說的也很有道理,老師要成為各方面的全才,什麽樣的活都能接,這樣才能教出來的孩子也是符合新形勢下新常態下創新型綜合性的人才吧——這個說法怎麽聽起來那麽怪呀。

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所接收到的新的東西是什麽呢?

我想一方面是來自於網路的,也就是如同波茲曼所說的童年已經消逝了,孩子們所能接收到的資訊是和成年人相一致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反過來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資訊攝取,就把所有的大人觀看都變成綠色健康小清新?這說不定又會培養出更多巨嬰派的家長呢。

所以在節目中有很多老師都談到短視訊對於孩子的影響力,當然不只是短視訊,現在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攻擊。現在小孩子們更喜歡玩的是遊戲更加有參與感、互動感。短視訊其實只是被動的觀看圍觀不能夠改變中國,但是互動可以改變自己。

另一方面就是看起來好像減負,但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會上很多很多課。社團活動興趣班太多了,我看他們已經說了十幾種。感覺根本就進入不了玫瑰色的高中生活呀,在小學時候就已經變成灰色了。

這些都是自願的嗎?是自願參加,在眾多選項裏面你可以選擇一個,而不是自願可以不參加。

所以說這一次,不管是公立學校的老師還是私立學的老師,都沒有取下口罩,似乎是在隱藏著什麽東西。我想他們隱藏的或許就是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未知。

至於說到這個期末考試,反饋知識清單、樂考、知識闖關……雖然說聽起來像是搞文字遊戲,但是語言的表述也確實可以影響一個人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德裏達不就說過嘛,語言的命名方式是可以優先為這件事給出一種認知上的定義,而這個定義本身可以反向影響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他所獲得的價值共鳴。

但是如果只是能指的空轉,學生最後能感受到的,恐怕就只有形式主義了。

這就讓人想到維特根史坦,曾經所說的一些話: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們一旦逾越了語言的界限,我們所說的東西將會變得沒有意義。

所以由各種各樣的新詞塑造出來的形式的遊戲規則,會對孩子們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呢?我認為可能會比短視訊來的影響更糟糕吧。

學習不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教育本身也應該是快樂的事情。我一直覺得【暗殺教室】是一部非常好的漫畫作品,每一個從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去認真閱讀,裏面當然有非常多的高壓環境,也有為了競爭而持續擁有獲得感的好奇。但是這個漫畫對老師的要求可以說是非常高,不是什麽人都能夠做殺老師的。

不過得出是小學老師呢遭受到的打擊更多還是來自於孩子們進入學校,從個人生活向集體生活過度的第1道坎,同時他們的身上還有著旺盛的活力,不會完全習慣在題海之中。所以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最麻煩的孩子到底怎麽處理,還能怎麽處理呢?只有不斷的奉獻自己的愛,可是這種愛要怎麽具象化呢?這就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日夜憂心的問題。

職場誑人 EP01:出軌還分等級嗎?

知乎出品全新的節目就這樣上線了,這次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找出臥底的遊戲。

伴隨著知乎提出新職人賽道,其實我們應該看到現在的職業細分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這意味著我們逐漸進入到一個高速發達的現代化社會和持續不斷向著後現代化進展的文化狀態。

現代化社會的一個要求自然就是專業細分,工作細分,這樣可以為每個人都獲得一個他人所在的職業對口。但是這種從整體到部份的肢解,也就在將人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和原子化,似乎你掌握了這個職業的深度之後,就可以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前現代社會中,一個人似乎可以會很多東西,他也可以從事完整個職業所需要的前後鏈條。

所以馬克思就提到一個相似的問題,那就是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勞動者就會越來越異化,這不僅是勞動者和勞動關系、勞動者和勞動內容,還有勞動者和勞動者的三重異化。

早期的異化尚且可以維持一個龐大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執行,可是隨著異化的越來越嚴重,人們逐漸變成了像卡夫卡所描述的變形記那樣,格力高裏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突然之間變成甲蟲。

所以職業也變得區格化越來越多,但是對於職業所描述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通識化,以至於我們最後會形成一個對於「π型」職業者的素質需要。

當然似乎都可以統稱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但傳統的職業也不斷區別化,看起來名字相似的職業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規劃路徑。

其實我也面臨著名稱相似內容卻不同的難題,我的專業是美學,和美術學關系差別非常遠,總是會被很多人誤解。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寫一篇回答,講述一下我在這段時間內學習美學新知識得到的結果,以及討論一下為什麽和美術學有如此大的不同。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的不同美學、藝術學、文藝美學、文藝學,一兩個字的差距,甚至我們考題都不太一樣。

第1期節目其實也是知乎的一個內容大頭,情感。

知乎情感區永遠占據著流量非常巨大的討論空間,這裏面有很多個人生活問題,有男女雙方的情感需要,有很多現實經濟上的需要,林林總總不約而足,我們可以借用法律的資訊來分析當前的局勢如何破局,也可以借用關於婚姻愛情有關的專業理論知識來分析當事人處於哪種情感階段。如果這些都不會,當然你可以用自己樸素的生活經驗和對於情感生活的想象來提供一些參考的價值。

我覺得知乎情感區所帶來的交流互動,其實與其他社交平台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就是看起來是很小的問題,總能夠吸引到很多不同答主的系統建議,而在其他的平台,人們提出自己的情感困惑,得到的往往是簡短的評論。

所以說有問題才有答案,而相處到最後也會或多或少產生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就會變成我們不斷推動親密關系,不管是向前進還是一別兩寬,所帶來的反思的部份。

只是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具有感性經驗和理性知識結構的結合之後,就會變成一份職業。

我們說婚姻咨詢師和離婚律師最大的區別是什麽呢?在這期節目中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對於法律條文的熟悉程度。所以我們的4號朋友小愛就被發現了。

當然這是在後面三個問題,由職業者相互之間討論的時候才發現的。而在前面三個問題中,我也很難區分到底誰才是離婚律師,誰才是婚姻咨詢師。

前面三個問題所討論的大多是工作狀態是前台可能會描述的東西,當然4號小愛被發現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對待案件的第一思考系統的差異性,那就是【財產標的】。對於婚姻咨詢來說,他們優先考慮的自然是情感,而對於離婚律師來說,首先這牽扯到自己對於這個案件的收費情況,然後還牽扯到他們想從婚姻程式狀態走出去,這個財產當然也就是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有時候突然覺得婚姻咨詢師似乎才是更加靠近感性的人的生活狀態,而離婚律師卻是更加偏向理性的一種裁決者。

當然這只有線上下面對面的時候才能感受得到,你想象一下,如果是以某種帳號的形式存在的主體,這點差異就很難被發現了——畢竟人可以搜尋相對應的資訊,同時也可以借助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慧來找到類似的內容。

關於這期節目所提到的標題出軌到底是算一次還是多次,其實就在於這個行為是否不可撤銷,免洗的出軌算出軌嗎?不被人所知的出軌算出軌嗎?實際上在不同的人心中所描述的情況是差別很大的。這一點其實婚姻咨詢師和離婚律師會有相對不同的答案吧——出軌到一個劃破退的程度就應該算得上是重大過錯了,但是如果在可挽回的程度下,出軌這件事情本身是可以被進行更深入討論的。

首先我在現實生活中是肯定不會出軌的,但是在我們美學的領域內討論到出軌的這件事情以及文藝作品創造中會在對出軌這個行為進行描述,會得到更多的倫理學和哲學上的反思。

從【紅與黑】到【包法利夫人】到【鐵達尼號】再到【橘子紅了】…有太多不同時期的情感關系所形成的討論空間在面臨人性是否得到舒展的反思。我們不能完全以現實的倫理要求去看待文藝作品,可是文藝作品所描述的影響是否可以自由開放呢?我們是應該走向一個對於文藝作品的包容,還是更保守的態度呢?

這就留待不斷持續的反思了,反思越多,出軌可能性當然就越少,因為思想的勞動畢竟也消耗精力。

職場誑人 EP03:占星是一門哲學?

每期節目都有新變化,雖然看起來好像遊戲方式是相似的。

本期節目最有意思的事情是,這一場類似於找出臥底的遊戲過程,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心理團輔活動。

就像【畫眉丸】老師說的那樣,在陌生的環境,以互相對話的方式尋求興趣連線點,然後獲得有效的溝通交流。

心理團輔活動更多出現在大學中,尤其是大一新生,剛剛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迫切需要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來組織一場又一場的團輔活動,一個打破心理堅冰,主動融入到這個社會交往的過程之中去。

在這期節目的播放過程中,我們其實就能看到這6位成年人相互之間用自己的行業知識搭建起一些相似點,並且透過這些相似的部份來形成一些連線,然後達成一個團隊的融合。

作為觀眾,尤其是作為有心理學背景的觀眾,不光是要看這個綜藝節目所體現的,節目效果就是隱藏和尋找還要看團輔活動是怎麽樣形成的,有的時候單靠玩破冰遊戲不一定能成。可是以這種故意隱藏和暴露臥底職業的方式,反而會激發起大家相互之間彼此了解的興趣。

遊戲進行到第3集,我們其實能夠看出來非常有趣的一個點,那就是到底應該是多說專業名詞還是少說專業名詞呢?

目前看來,專業名詞說的越多,別人對你的職業認可度就越高。臥底成功隱藏自己的身份,就是因為他透過模仿一個不在此的環境,以大量的描述性語言,而不是體驗性語言騙過了其他同行。

當然如果一個人的職業是雙效的,就更加容易迷惑別人,比方說這次的臥底,他是心理咨詢師的同時,又是一個占星師,怎麽辦?當然隱藏的就更好了。

職業之間的相似度和區別度是否真的那麽重要呢?不一定,因為其實是可以做斜杠青年,如果你擁有,看起來有明顯區分度,卻同時比較熟悉的兩份不同的職業方向,就會形成很多能力上的碰撞,這些碰撞又會給我們帶來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我自己當然既不是心理咨詢師,也不是占星師。

但是我當過他們服務的物件,我長期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咨詢服務,同時也時不時的去參加過占星咨詢,包括塔羅牌、OH卡。所謂久病成醫就是如此。

我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兩個職業底層邏輯的相似性,但是在活動交流的過程中的完全差異感。

我個人不是完全贊同影片中對於心理咨詢師和占星師他們各自場域的感受。

在我看來心理咨詢這個活動得以開啟,一定是想要解決某個問題,就帶有比較強的目的驅動——當然被其他的人強行帶來的心理咨詢除外。

心理咨詢活動有困惑,這個困惑當然不可能一次性就全部得到解決,但是困惑是有被解開的期待在那裏,所以需要方法論,需要找到迷失的問題,看透本質並且發起改變。

一般心理咨詢活動,而不是心理治療,那他/她其實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最常見的就像節目中所表現的那樣,大部份是就業、情感還有學業。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抑郁癥其實與社會結構失衡有密切關系。在【心靈的政治學:馬克思主義和精神痛苦】(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中就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越是看重心理療愈的過程,就越是會忽略社會性改造對於個人的巨大影響,其實很多時候只需要社會結構,從一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器的異化狀態中被解放,讓人獲得一種自由感,人所產生的結構性的心理問題就會消失很多。

而反過來占星術是什麽呢?

我覺得更多的是尋求某種認同,重要的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認同。不管是透過芯體結構,還是透過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所形成的一種哲學聯系,這都是為了強化自我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主體性價值。

「星叢」這個概念,還真是一個哲學概念。德國哲學家華瑟·本雅明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概念——「星叢」。概指對於某一事物的總體性概念不能否定其中每一個體的存在特性,概念也並非是所有個體存在背後的共相;相反,總體性概念的存在歸系於其中每一個體的獨特存在價值。

阿多諾也有一個星叢概念:一旦我們形成了理念(星座),理念(星座)也就對每個具體現象(星星)做了一次安排,或者做了一次解釋,或者也可以說對它們的本原做了一次呈現。它不是虛構(andichten),而是構造(konstruieren)了自然的形式結構,亦即將自然中可為理性所理解的形式結構有條理地理解並表述出來了。

我在占星咨詢中所感受到的環境其實就是於此,占星師對我的講述在盡可能的搭建我與這個世界,我與遠在天邊的星體之間的精神連線。

心理咨詢需要發現問題、改變問題。

占星咨詢需要認識自我、認同自我。

當然不是殊途同歸啦。

而且我覺得還有一點不同。

雖然心理咨詢很多時候也是1對1的,在某個封閉的環境中,透過交流對話的方式來進行,同時有不同的流派,我自己也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說房樹人、羅夏墨跡測試、對話治療、意象生成治療等等。

但心理咨詢是可以進行團輔的,它可以在以一對多的方式中,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氣場的碰撞,形成一個氛圍,這個氛圍感可以讓對咨詢者之間有情感上的共鳴。

占星咨詢卻很難在多人中進行團體咨詢,因為很多人其實想尋求到的認同感,它是非常具有獨立性個體性的,不管是星體的執行還是星座與個人情感的呼應,這些部份都相對要私密一些。

職場誑人 EP02:給明星當經紀人有多難?

第2期聊的是KOL與藝人經紀人,其實這是兩個非常有趣的附著在新業態勞動者身上的職業的職業,因為KOL已經算是一種職業了,藝人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很大程度上生活在鮑德裏亞所說的視覺平面中的單向度的形象化的存在

理查德斯戴爾在【明星】裏就談過類似的概念:

明星既是一種生產現象,也是一種消費現象,有一個當時的專用名詞叫做行銷明星( Promoting star),也就是俗稱的星探。這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意識形態機器,它不斷的推陳出新,而且精心且高效的進行運作。

大宗商品是大規模資本主義專有的一種商品,巨大的投資產業的合理化和系統的標準化,會賦予成效的,將明星制造成一種專供大眾消費的商品。

只不過這期節目中,明星是以藝人的方式出現的,而另外一個KOL,其實指的是內容輸出者,就是所謂的意見領袖。

這樣的差別其實非常明顯,因為對於藝人來說,他們需要盡可能多的以視覺的方式出鏡,形成一套可以被觀眾所投射的形象特質,以便達成情感認同。而對於KOL來說,他們需要持續不斷的輸出內容,變成透過圖文結合交錯而形成的某種帶有力量的傳播。

這其實非常有趣,因為我們倘若剝離掉藝人和KOL的網路內容回歸本體,就會發現當我們開始分享自己所扮演的人設時,就會成為短暫的變成藝術。

畢竟安迪沃霍爾說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15分鐘的明星。每個人至少也會有15分鐘時間成為藝人。

而當我們開始不斷的分享自己成長生活中的內容和資訊的時候,那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向外輸出的過程,也就是KOL的本身。

KOL這個詞好像在知乎內部不是這麽叫的,而是「PU」,張寧老師說: Professional User,也就是配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所形成的新職人。

在新職人這條賽道上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專業生活,似乎是不需要經紀人的,只需要自己擁有身處這一專業領域和工作場域的經驗,並且將這個經驗由感性的體悟變成理性的表達就足夠了,不需要經紀人再增加一道產生資訊雜質的中介。

而藝人則是相當需要有經紀人的存在,才能夠形成一個完全更加靠近大眾喜好情感需要的角色,也就是裏面談到的那個問題:人設。

從某種程度上說,Kol不需要人設,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終身學習—終身成長。因為kol的人設崩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專業能力素養被質疑,被抓到硬傷——當然其中有洗稿、抄襲和錯誤資訊的拼湊。

KOL是同路者,不是憧憬者。

因為KOL總會實行同行交錯檢驗的方式,來不斷確認這個人他在這個領域的專業程度——這一方面,知乎擁有可以完全取代KOL經紀人的優勢。高強老師就說中國消費市場正在重塑過程中出現了五大趨勢,分別是精英群體擴大、高端化趨勢、選擇更理智、產品為王和本土企業崛起。這就意味著隨時都需要能夠跟上時代知識更新步伐的kol,只要你不學習,人設馬上就崩了。

藝人是憧憬者,不是同路者。

成為一個藝人更多需要的是魅力( charisma),是韋伯所說的:一個人的個性的某種質素,它使他不同於普通人,他被認為天生秉有的,超自然的、超人類的,或至少表面上是十分稀有的質數。一個藝人的魅力將要如何長久的持續下去呢?像KOL那樣輸出內容肯定是不行的,他需要扮演兩種不同的模樣,一種是作為流行的、夢想中的、人設般的模樣;另一種是在影像作品中成為「他者」的觀察者的模樣。這二者都不是這個藝人本來真實的模樣,而是交替的成功神話與普通人神話錯位而成的模樣。

所以藝人既需要具備(扮演)強烈的成功性,也需要具備強烈的尋常性。它們應該成為一種社會典型概念,成為群體制定和使用的角色行為的集體規範,是一種人們被期望成為什麽樣的人或者如何行為的理想化觀念。

我認為這裏面的有趣的點就在於,藝人經紀人需要扮演自己是KOL經紀人,那麽他的做法是什麽呢?答案就如同油炸火龍果老師所說的那樣,他們會用更加專業的名詞來讓別人與之產生相似點的共鳴。

可是問題也就在於此,因為這第2期設定的8個問題都給我們一個非常相反的導向,那就是大家要盡力去扮演自己是藝人經紀人。

仔細揣摩一下,是不是整個流程設定了三重不同的綜藝錯覺呀。KOL經紀人需要裝作自己是「藝人經紀人」,但問題又是導向「KOL行業內部」的,這時候如何說出似真非假的話呢?

但這也正好符合了,現在互聯網所塑造出的新媒體的一種模樣,那就是真實與虛像之間相互交錯結合,並且產生出的一種迷幻現象。

在這期節目中你還會看到非常有趣的貨不對板的現象。

在節目的開篇,篩選了很多看似如同八卦般爆料的資訊(就是經紀人和藝人結婚這個問題),這些資訊從未出現在正片中——其實我們很難想象一個KOL怎麽和經紀人結婚,當他的生活被感情所占據之後,他對於所需要輸出的內容,專業度就會被大振幅擠占——可是如果是藝人不一樣,因為他們可以透過塑造人設或者表現「純愛戰士」的方式顯現出來。

但不管KOL還是藝人,他們都需要出現在公眾視野,被流量持續關註,經紀人則需要盡可能隱藏在陰影之中。

職場誑人 EP04:以前的簡歷都寫錯了?

沒想到這期節目竟然觸發了隱藏規則,那就是被全票投中。我在思考這期節目中的兩個職業是否有明顯的職場差異,才導致埋伏在職場中的臥底很快就被發現了?

感覺HR與職業規劃師在大眾眼中似乎都是相似的職業,那就是「人事」。不過仔細思考一下,確實完全不同。

職業HR與職業規劃師,看起來正好是可以銜接一個求職者的首尾兩端,每一個人進入到學校中都是一個相對迷茫的狀態,只有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形成對於自己未來職業生涯那麽重視規劃。

人生的職業規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更寬泛的可能性,更多的能看到更加多元的世界,直接規劃師所做的工作就是了解這個社會有更多不同方向的職業,透過這些職業進行對於成長者的個人特質的對接,包裝和培訓。

而職場HR則是在他所屬的那個領域的垂直度,得以分辨這位求職者是否真的擁有適合自己所在的公司的能力匹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職場HR不需要知道並非他所在的那個職場概念光譜之外的其他職業。比如一個做文化產業的HR,自然也沒有辦法發表對核物理或神經醫學方面職業HR的意見。

我其實非常好奇,有沒有一種職業規劃是成為職業規劃師,或者一種職業規劃是成為HR呢?

是的,如果能夠做這樣的職業設計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沒有人會將自己的職業如此規劃,於是反過來說。R就變成了一個可能會被隨時能替代掉的位置,而職業規劃師則會變成不斷去幫別人發現自己職業成長需求的位置,而對於自己來說,他的目標是不是就是不斷幫助別人呢?

節目中還是談到對於自己所從事喜歡的工作,要有心流時刻,但是在節目的討論過程中,似乎無論是HR還是職業規劃師都沒有辦法進入到他們所在的這個職業位置的心流時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啊。

這就讓我想起西奧爾蘇爾茲和弗瑞德曼對於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這個概念的討論。人力資本的形成有一個非常經濟學的說法,那就是:應該由誰去投資人力資本,又應該由誰來享有人力資本所帶來的收益呢?更進一步的說,政府對於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後,投資的報酬應該歸個人所有嗎?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學校中所獲得的教育資源當然,既可以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所進入的高等院校,也可以說是由政府所提供的教育配置。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下去,舒爾茲就會得到一個非常奇怪的點,那就是如果每個人自身就是自己的生產資料,處於資本主義勞動過程核心的假定存在的矛盾就消失了,工人就是事實上的資本家,因為他們掌握了自己的生產資料,是的,生產資料直接就等同於人力資本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再向前走一步,企業所產生的僱用成本轉移到員工身上所造成的費用,好像就合情合理了,是不是非常奇怪呀?

我想這個可能也是HR與職業規劃師在底層價值觀邏輯上的某種沖突。

因為HR必須要想辦法讓求職者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他與公司、與這個行業共同成長——這樣人力資本,生產資料和所在的行業就是一體的。而職業規劃師則不然,他會始終強調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個人不需要首先與公司共情,你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在匹配自我興趣和執行力的情況下,勾勒出一副最適合你的職位。

那麽如果我們站在這樣的價值觀的差異上去考察gap year就會發現。如果可以讓個人更舒服的享受這個世界,而不僅僅是有所心得有所成長,一定要有所收獲的話,那gap year就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幾十年,gap year一年又如何?但是假如我們又回到了勞動神聖這個概念上,來說的話,那麽從事一份職業就變成了你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須要去完成的東西,那你不能夠gap year,你必須要去了解這個行業進展的最新動態,必須要隨時的跟進,你只是不上班而已,不代表你不學習。

當然這裏有一個例外,gap year如果是為了考公考編。考上了一切都沒有問題,要是沒考上,這就是巨大的沈沒成本。

當然在寫簡歷這件事情上,特別有趣。

像我也從事過很多次求職,也幫助HR篩選過簡歷。看的太多了之後我會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非常功能性的角色,一定會優先考慮這個人和對應職位的匹配度,於是就會變成越來越效能主義化,我們(HR)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直接上手的人力資源,而不是一個人。

那麽如果在簡歷裏寫「每天都會唱歌30分鐘」,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喜歡雖然不一定代表可以選擇,但是至少說明這個人是生動的,活潑的,而當我們對於這種極具個人性的表述表達強烈的不喜歡之時,就會不斷的將自己也變成了整個規訓系統內的一份子。所以說不管是躺平還是擺爛,又或者是內卷,都是在這個系統內部持續執行的結果,它是更像一個龐大的意識形態機器,而更不像一個擁有活生生的人的行動。

我也不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應該索取完成的旨意,這就意味著實際上我們的性格是為進行某項職業而服務的,而不是為了將我們的某個性格特質與我們的人生發展、個人的生活感、詩意感,所匹配的。——當然本來MBTI就是一個將人格與職業相繫結的人格測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