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有哪些很真實的諜戰片?

2015-10-08影視

本回答被標記為優質+專業。

收藏數是點贊數的兩倍,希望大家留個贊再收藏好不?

提示:讀完後請大家點贊關註我這個新知友。歡迎大家就我推薦的影視作品同我交流觀後感。

真想了解特工的工作生活,當然不能光看007、碟中諜、諜影重重一類的大片。這類商業片為吸引觀眾早就太脫離實際了。不要忘了軍情六處官員曾坦言一個特工如果像007那樣的話,那麽他肯定活不過48小時。

以下是我這個資深諜戰片愛好者兼諜報小說作者為大家推薦的十部比較真實反映特工生活的外國影視作品,反恐的冷戰的二戰的都有。這些作品在IMDB、爛番茄乃至於中國的豆瓣上評分都不低,有一些還得過國際獎項。看後絕對會讓你受益匪淺的。(提示:排名不分先後,可能含有劇透)

【蛇】法國 1973年

本片聚集大量當時的一線明星,包括後來憑借【金色池塘】拿下奧斯卡影帝的亨利方達。影片根據1971年出版的小說【第十三個自殺者】改編,糅合了冷戰時代的很多經典事件和著名人物。其中的中情局局長艾倫戴維斯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在任時間最長局長艾倫杜勒斯。而英國籍蘇聯鼴鼠菲利普貝爾的原型就是劍橋五傑之首金菲爾比。片中克格勃派出的弗拉索夫上校,是基於多個真實的「叛逃者」塑造出來的。影片還交代了法國結束北約、U2飛機被擊落等重大事件。最後柏林鐵橋上的交換,演繹的其實是1957年美國飛行員鮑利斯換蘇聯間諜阿貝爾的過程。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還可觀看2015年奧斯卡獲獎影片【間諜之橋】,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很精彩。

【末日巨塔】美國 2018年

Hulu出品的電視連續劇,根據出版於2006年並獲普利策獎的同名暢銷書改編,講述從1998年東非使館爆炸案到2001年911事件期間,美國情報部門的歷次失誤以及基地組織策劃襲擊的過程。這部劇只拍了原著的後半部份,而沒有拍前半部份(論述賽義德庫特在埃及和美國的生活以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穆兄會的崛起),大概是因為前半部份戲劇性不強的原因吧。同原著相比,電視劇突出了約翰奧尼爾的角色,把他塑造成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一個無法對抗先行體制的悲劇人物。劇中真實還原了CIA和FBI之間形形色色的明爭暗鬥,以及美國情報部門嚴重缺乏阿拉伯語人才和中東問題專家的狀況。情節緊湊、懸念十足。雖然人人都知道最後的事實是美國沒能阻止悲劇發生,可還總會希望幾個主角的努力能夠取得效果。當然我覺得真對此事感興趣的朋友們還是應該閱讀勞倫斯懷特的原著,以及那份權威的【911委員會報告】。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英國 2011年

根據約翰勒卡雷出版於1974年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講述喬治史麥利在四個懷疑物件中苦苦找尋蘇聯鼴鼠的故事。影片中每個鏡頭都經特技處理,以給人一種六七十年的復古味道。片中沒有帥哥美女,只有頭發灰白的沈悶老人和他們近乎窒息的生活。本片嚴密的邏輯推理堪比福爾摩斯,一點點將真相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也正是反間諜官員們的日常工作。影片對於感情戲和生離死別都進行了淡化處理,因為這本來就只不過是特工生活的一小部份。大家可能會覺得片中的鼴鼠海頓非常可恨,居然出賣朋友普利多,致使後者中槍致殘。但如果讀讀原著的話,你就會對各類鼴鼠背叛國家的動機有更深刻的認識。原著中海頓有一段長篇獨白,講述自己對美國霸權主義的不滿。後來史麥利談及海頓的叛國動機時也說「他恨美國」。這裏沒有評判誰對誰錯的意思,只是想說這個故事比那些愛憎分明的商業大片深刻得多,能讓你充分體會到情報工作中的「灰色」。

【獵殺本拉登】 美國 2013年

本片由奧斯卡唯一最佳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執導,由奧斯卡最佳編劇馬克鮑爾撰寫劇本。講述從911事件一直到本拉登被擊斃的十年間,美國艱難的反恐歷程。畢格羅和鮑爾為了真實,做了大量功課,同中情局和五角大廈的多名高官見過面,還觀看了三棲特戰隊行動時的真實錄像。片中的女主人公瑪雅,以及她身邊的丹、潔西卡、約翰等人都有原型,當然影片中使用的都是化名。本片將十年間一些有名的恐怖襲擊事件,如2005年倫敦爆炸案,2008年伊斯蘭瑪巴德萬豪酒店爆炸案以及2009年針對美國駐阿富汗營地的襲擊等等串聯起來。同時沒有回避秘密監獄的黑暗以及中情局內部的官僚主義做派。雖然畢格羅極力塑造瑪雅的女強人形象,但她並沒有把本片拍成一部「一個女人尋找一個惡魔」的簡單故事,而是拍成了一部「美國十年反恐史」,非常值得品味。最後,當瑪雅拎著裹屍袋走上飛機後,她潸然淚下。第一次看本片時只覺得那是一種感動,一種如釋重負。後來明白,那更包含著一種茫然,一種不知所措。本拉登被擊斃後,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並未就此衰敗下去。相反,伊斯蘭國的崛起,2015年巴黎的恐襲,乃至於最近的法國教師斬首事件以及維也納的槍擊案……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反恐永遠在路上。

【史諾登】 美國 2015年

大家想必都對2013年轟動一時的「棱鏡門」 事件記憶猶新吧。本片與其說是諜戰片,倒不如說是史諾登的傳記片。電影用將近十年的時間跨度,講述了史諾登從一個天真的愛國青年到勇敢的叛逆者的轉變。影片開頭處他在軍營訓練的場景,以及此後他參加中情局面試時的表情,都顯示出他是一個真正希望反恐、真正希望保衛國家的愛國者。然而此後,一個個極度侵犯私密侵犯人權的監控計畫將他推向茫然和痛苦之中。上司對待「工作目標」的冷酷無情更是讓這個青年沖上前去大喊「你真敢這麽做我就把你的身份告訴他」。最後,當他看到自己參與其中的無人機計畫造成大量平民死傷後,他徹底垮掉了。在同事們「或許將來也會有一個紐倫堡法庭來審判我們這些小人物」的議論聲中昏倒在地。於是,他完成了蛻變,勇敢而義無反顧地放棄了情報機構的高薪待遇,甘願承擔「叛國者」的罵名,將美國政府的秘密告知了全世界。影片的心理描寫十分真實細膩。這當然是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功勞。不知大家看沒看過他的越戰三部曲。批評美國政府的霸權主義,是他一貫擅長處理的主題。在我看來,除他以外,再無人能將這個主題拍得這麽豐富深刻。

【合夥人】 美國 2007年

這部三集的迷你劇和【蛇】的風格很相近。同樣真實,政治色彩也同樣濃厚。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跨度,囊括冷戰中幾乎所有重大事件,從柏林城中的鬥智鬥勇到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從匈牙利起義到豬灣事件…… 傑克、裏奧、葉夫根尼,三個耶魯大學的同學,曾幾何時親密的鐵三角最後選擇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傑克和裏奧加入了中情局,而葉夫根尼成為了克格勃駐華盛頓的聯絡人(這一點很正常,因為他本來就是俄國人)。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當觀眾和劇中角色一樣焦急地猜測著鼴鼠薩沙究竟是中情局的哪位高官(是安吉爾頓、托瑞蒂還是其他人)的時候,真相被用一種迂回的方式拋到觀眾面前:裏奧,傑克的鐵哥們,就是薩沙,潛伏三十余載的鼴鼠。這是一部熱播的燒腦商業劇,卻也像約翰勒卡雷的作品一樣發人深省。三位主角都不是超級英雄,相反,都是悲劇人物。傑克年輕時在柏林愛上線人「彩虹」,在「彩虹」被迫自殺後他便打了一輩子光棍。葉夫根尼呢,當他為了祖國在美國的心臟地帶做著高風險工作的同時,他的戀人卻被關進了集中營。一手操辦此事的正是葉夫根尼的上級(同時還是他母親的朋友)。而三人中唯一成了家的裏奧,家庭生活也同樣不正常。很難說他和妻子阿黛爾的戀情是否為真,因為他是將她作為一個情報來源的。最為淒涼的一幕是,蘇聯解體前夕,裏奧和葉夫根尼坐在莫斯科街頭。後者向前者坦白,「是傑克派我來的」,前者則大度地說「你能告訴我,我就很欣慰了」。是啊,奮鬥終身的事業都完了,還計較什麽呢。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前蘇聯 1973年

這是一部12集電視連續劇。根據謝苗諾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黨衛軍軍官施蒂利茨(代號尤斯塔斯的蘇聯特工)在1945年春天搜集納粹高層同美方私下談判的情報,並小心翼翼地同身邊各色人等周旋的故事。這位施蒂利茨的原型同樣是前面提到過的阿貝爾。作為潛伏在敵營高層的戰略間諜,他具有敏銳的政治判斷能力,對德國人和美國人的心理均能準確洞察。對二戰歷史不太熟悉的觀眾透過本劇可以了解納粹高官們的具體職務以及他們同希特勒的微妙關系,還可以了解東西方在二戰後期對未來秩序的規劃。本劇動作戲很少,主要靠邏輯推理吸引觀眾。施蒂利茨在戈培爾、戈林、鮑曼、希姆萊四人中推斷究竟誰要與西方談判的那段尤其值得品味。女導演塔季揚娜對花絮的講解也值得一看。

【公平遊戲】 美國 2010年

根據2003年轟動全美的「特工門」事件改編,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主人公瓦萊麗普拉姆在1985年大學畢業後便投身諜海,為中情局工作了18年。她效力於反武器擴散部門,在片中的任務是了解薩達姆究竟是否擁有或計劃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她的老公威爾森作為美國駐加彭的大使也前往尼日調查此事,結果發現「伊拉克從尼日進口黃餅(一種核原料)」純系誤傳,便將這一結論公之於眾。結果遭到布希報復,致使妻子的身份被媒體曝光。瓦萊麗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陷入到攻擊、辱罵和威脅之中。雖然影片主要強調的是夫婦二人對抗布希當局的勇氣,但我覺得瓦萊麗身份被曝光前的故事更有意思。同【史密斯夫婦】和【赤裸特工】不一樣的是,她從不靠暴力與色情獲取情報,而是透過要挾、勸說、引誘等心理手段招募線人來完成任務。其實這才是絕大部份男女外勤人員的工作方式(對此感興趣的人還可以讀讀Lindsay Moran的回憶錄Blowing my Cover)。影片中瓦萊麗的扮演者是同樣聰明幹練的女演員娜奧米沃茨。她居然沒有因為這個角色獲得奧斯卡提名,真是遺憾。不過奧斯卡一貫對諜戰片不友好。蓋瑞古德曼(【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史麥利的扮演者)、潔西卡查史坦(【獵殺本拉登】中瑪雅的扮演者)、理查德斯波頓(【柏林諜影】中的扮演者),都未能因為這樣的經典形象獲得大獎。

【再見】 法國 2010年

本片根據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真實事件改編,同樣很有政治氛圍,不過沒有【蛇】和【合夥人】那樣布局寬廣。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主人公皮埃爾並不是法國情報局的專業特工,而不過是一名臨時的「誌願者」。他的妻子對他願意幫忙這一點非常不滿,多次與他吵架(經典台詞:我可沒嫁給007)。家人的不解、巨大的風險以及情報工作的灰暗面讓皮埃爾十分痛苦。最後他對於情報局主管放棄線人謝爾蓋的舉動非常不滿,甚至摔門而去。其實從大的角度來說,情報局主管的做法是明智的(但在常人看來難免覺得沒有良心)。影片的另一位主角,克格勃高官謝爾蓋,其背叛祖國的動機也是耐人尋味。他對蘇聯的政治制度徹底絕望,認為只有想辦法淪陷這種制度,才能讓國家獲得新生。他認為自己的做法是一種另類的愛國主義。我覺得法國情報局給謝爾蓋的代號「再見」帶有一定預言色彩。僅僅幾年之後,世界就同冷戰時代說「再見」了。

【諜海計中計】 美國 2003年

常聽見身邊朋友問,情報機構需要什麽樣的人,特工是怎樣訓練出來的。抱有這類疑問的朋友實在應該看看本片,因為這部電影就是要向大家科普中情局招募過程的。主人公詹姆士被中情局老牌特工沃克看重,經過層層嚴格的筆試、面試、測謊後才正式進入訓練階段。影片中NOC這一概念,即非官方保護情報人員,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並且也確如影片中描寫的那樣,是由訓練成績最好的人員擔任的。他們的工作十分危險且經常涉及「濕活」。詹姆士一直希望成為NOC,但當沃克告訴他,他已成為NOC,並把監控萊拉的任務分派給他時,他卻十分痛苦,因為他已愛上了萊拉(不過最後……)。在我看來,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沃克的經典台詞「一切都是考驗,一切都是表演」以及詹姆士父親身份的謎團。唯一的不足就是最後的神逆轉略顯突兀,沃克這樣一個老奸巨猾的狐貍,會那樣輕易就坦白自己的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