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第62回黛玉為什麽會吃寶釵剩的茶?

2016-02-29影視

在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主要講的是寶玉的生日,其中有一個很值得細品的情節。那就是襲人見寶黛二人只顧說話,半天沒喝茶,便給寶黛二人送茶。結果襲人只見寶玉,不見黛玉,寶玉先拿了一杯茶走了。襲人再送茶給黛玉的時候,發現寶釵也與黛玉在一起,而茶只剩一盞了。

襲人說:「哪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寶釵笑道:「我卻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夠了。」說著先拿起來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遞在黛玉手內。襲人笑說:「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鐘盡夠了,難為你想的到。」說畢,飲幹,將杯放下。

這個細節有意思的地方有三處:原本是寶黛二人的茶,多了一位共飲者;黛釵二人不計前嫌,同杯共飲;為何是寶釵先漱口,黛玉後飲幹?

一、命運相連,黛釵合一

在紅樓夢中,茶的寓意極為明顯,三茶六禮也是婚姻之禮,茶是婚姻的媒人。王熙鳳就曾經打趣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麽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王夫人對黛玉說:「姑娘,我們不喝茶。」也可以視為對寶黛婚姻的潛在拒絕。

送給寶黛二人的茶,寶玉獨飲一杯,正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暗示著寶玉對黛玉情有獨鐘,是靈魂伴侶,人生知己。

襲人給寶玉、黛玉二人送茶,半路遇到了寶釵,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將茶給黛玉,而是讓黛釵二人自己決定誰先喝,她再去倒。

一杯本屬於黛玉的茶,轉到了寶釵手裏,又回歸到黛玉手中,這三次茶水傳遞,像是命運之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暗示了寶黛釵三人間的情感纏結,木石前盟的終身誤,金玉良姻的意難平。

寶釵說我不渴,卻要一口漱一漱。她本可以不喝,謙讓給林妹妹,卻還是喝了一口,將殘茶遞給林黛玉。其中蘊含的本意就是:你不願我來,可我偏來了,但我只是過客,不是歸人。

薛家人對寶釵的安排原本上京參與選秀,她的青雲誌本來不用系縛在賈府,但是家道中落的她不得不接受「金玉良姻」的安排和謀劃,主動接近寶玉。

寶釵對寶玉是有好感的,但當她無意間聽到了寶玉的夢中告白: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麽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寶釵就知道「沒意思」了,不願意摻和到寶黛愛情中去,她選擇結束,結束的標誌就是與黛玉和解,從隱形情敵變為金蘭姐妹。

黛玉說她半盞茶就夠了,接過寶釵的杯子將茶飲盡。作為一個孤標自許,目無下塵的姑娘,黛玉拒絕過「臭男人」拿過的鹡鸰香串珠。寶玉燙了臉還要在黛玉面前百般遮蓋,也因為她癖性喜潔。為了避免落花蒙塵,她還要不辭辛苦葬花。讓這樣一位孤傲有潔癖的姑娘,接受與人共飲,也只有知己好友與親密愛人了。

一開始黛玉對寶釵是有嫉妒、猜疑、不忿的心理,那時候斷然不會與寶釵同飲一杯茶。只有深入了解寶釵的本心之後,對金玉良姻的輿論,黛玉徹底放下了芥蒂,她才會與寶釵交心。

喝完了寶釵剩下的茶,黛玉要表達的是三層意思:寶釵是她的知己,懂得照顧她的身體,感謝她的關愛;真心接納寶釵作為自己的好姐妹,彼此再無嫌隙;木石姻緣縱然有阻滯,也是她最終的情感歸宿。

透過一盅茶的傳遞,金玉同杯(悲),作者也暗示了二人命運相連,黛釵合一。脂硯齋庚辰本回前批也說: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聽到了紅樓夢十二支曲子,前三首【紅樓夢引子】、【終身誤】、【枉凝眉】與林薛二人的判詞一樣,都是一體兩面。

二人共飲一杯茶,就好比黛玉為愛情飲盡苦淚,寶釵對愛情淺嘗輒止。她們對愛情的態度,如同一個女人不同的感情階段,少女時為愛執著萬苦不怨,不願向世俗低頭。婚後又不得不屈從現實,將情感放在生活之後。從有情飲水飽的單純與美好,過渡到世俗的圓融和功利。

二、金蘭相契,冰釋前嫌

最初由於寶釵的完美人設,「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讓黛玉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又加上金玉良姻的輿論,更讓黛玉誤會寶釵「心裏藏奸」。為了捍衛自己的感情,黛玉只能靠使小性子、拈酸吃醋、吵鬧流淚來表達滿腔的委屈和不甘。

當寶釵發現寶黛二人已經情投意合的時候,她就放棄了對金玉良姻的籌謀,釵黛之間的矛盾也就不攻自破了。這時候,寶姐姐就開始透過一腔真誠的自我剖白和無微不至的關愛,與黛玉冰釋前嫌,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蘭友。

寶釵攻略黛玉,用了三個步驟,勸慰、關懷、幫助。雖然黛玉在賈府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大事小情有賈母扶攜,有舅母嫂子關照,但是除了寶玉,還沒有其他人可以走進她的內心世界。

而聰明的寶釵,透過觀察,已經知道了黛玉的所思所想,設身處地地為她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劉姥姥逛大觀園,一群人行酒令,黛玉將西廂記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脫口而出。寶釵私底下勸林黛玉「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話,說的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

寶釵的提醒不是為了拿捏黛玉的把柄,而是真心為她好。在賈母照顧不到的地方,是寶釵給她上了一道「發乎情,止於禮」的保險,讓她從此更加謹言慎行,避免落人口舌。

黛玉心思敏感,寄人籬下,內心無所依靠,常常懷司馬牛之嘆。寶釵是除了寶玉之外,第二個能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寶釵為黛玉開解心結,完全是站在她的角度來說,如同脂批所言:又懇切、又真情、又平胡、又雅致、又不穿鑿、又不牽強。

寶釵的關懷不僅在於言談交心,還落到了實處,充分考慮了黛玉寄人籬下、多有不便的處境,為她的身體狀況考慮,送了滋養身體的燕窩。

透過寶釵及時雨一樣的赤誠關懷,黛玉也終於被她感動,從此心開意解,再不為金玉之事掛心。後來黛釵二人情同姐妹,薛姨媽住進瀟湘館也悉心照顧林黛玉的藥餌飲食。

以真心換真心,所以此時的黛玉才能毫無芥蒂地與寶釵共飲一杯茶,甚至於寶玉也納悶,問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

三、一笑抿恩仇,盡在不言中

寶釵又不渴,為何非要先搶過被子漱口呢?這就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襲人的態度,她的送過來的茶原本是給黛玉的,卻不說明,只讓二人誰渴了誰先喝。襲人前後說了兩次「我再倒去」,卻並沒有真的行動。

這時候的襲人已經是寶玉沒過明路的姨娘了,黛釵二人都有可能是寶二奶奶的人選,比之在她眼裏「刻薄小性、橫針不拿豎線不捏」的黛玉,她更希望端方大度的寶釵做寶玉的妻子。

作為妾室,襲人也需要向主母敬茶,但這杯茶,她下意識不想敬給黛玉,所以才說了「誰渴了誰先喝」的搪塞語。

寶釵對襲人的所思所想大抵是知道的,但她知道這杯茶應該屬於黛玉,是襲人沒有遵從應有的告知義務。所以寶釵先聲明強調:「我卻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夠了。」如果是平常的寶姐姐,一定會謙讓給林妹妹,但此時她不渴還要先喝一口,不是輕狂無禮,而暗示了自己對襲人怠慢黛玉的做法不滿。

不管客人渴不渴,端一杯茶讓兩個客人選,都是仆人的失職。

寶釵喝了一口,將杯子遞給黛玉。襲人笑說:「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鐘盡夠了,難為你想的到。」

黛玉對襲人說:「難為你想的到。」表面上維護的是襲人的面子,其實就是一種反諷,告訴襲人不該拿一杯茶接待兩個人。她將寶釵遞過來的殘茶一飲而盡,又既是為了表明自己有容人之量,並非真刻薄。同時宣告黛釵二人已然和解,情同姐妹。

在杯茶中,黛玉並沒有感到寶釵的怠慢和欺侮,而是巧妙的維護與坦蕩的親昵。兩個人心意相通,用一杯茶笑抿恩仇,盡在不言中。

如果對我的回答感興趣,請幫忙關註、點贊、收藏或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