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有哪些你認為很「燃」的電影?「燃」在哪裏?

2015-08-18影視

謝邀~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用「燃」這個字來形容電影中某些讓人激動、振奮、震撼等如此這般感受的高潮片段,是非常精煉到位的。

但由於各人有各人對電影的不同理解,以及情感上有著不同的共鳴,以致於各人也有著各人不同的「燃點」。

或許你覺得【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中大聖換穿披風以及從耳朵裏掏金箍棒那一段很燃很燃,而到另一個人眼裏,則有可能會被認為「只不過是一個平庸的小把戲而已」;或許你覺得【一球成名1】裏聖地亞哥登場後打進的那個球特別燃特別燃,而到另一個人眼裏,則有可能會被認為「這也太假了」;或許你覺得【洛奇】裏史泰龍淩晨訓練那一段都超級燃超級給力,但到了另一個人眼裏,則有可能會被嘲諷為「這也能燃?圖樣圖森破啊」......。

瞧見沒,凡此種種,在不同的觀影者眼裏,就是存在類似不同的「燃點」。


我們無需去指責任何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也無需過於較勁地去和人爭辯,本來電影之於大眾而言,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只是,當我要試圖分享我所認為的一些很「燃」的電影時,事先說明一下自己對於「燃」的理解,就變得很有必要了。

如您所知,作為一枚喜歡運動和相對文藝的醜男子,我對於電影「燃」的理解, 大概首先會在於情感上給人的共鳴。這種共鳴不單是感動,而是影片傳遞出來的某種力量,能夠激起人內心的激動、振奮甚至血脈僨張的感覺的力量。

我不知道形容的是否到位,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感覺,在看到某一段時,甚至只是一個畫面,全身為之一振,甚至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是肉麻,而是被其中的畫面、台詞或情節發展所激蕩出身心的反應,而這樣的反應多數時候源於某種無法具體言說的本能(比如暴力,有些人並非多麽熱衷暴力,但在看到打鬥場面時,總會自然地就覺得很嗨了~),也有大多數,是源於共鳴。

而當這樣的共鳴發生時,你會覺得影片突然間得到了昇華,仿佛一下子拔到了某個高度,讓你的整個情緒得以高漲起來。這種「昇華」的效果,是我認為電影「燃」的第二種理解:燃的電影總該有一些昇華的橋段設計才行。

最後一種理解估計要集中於電影本身傳遞的意義,這類意義大多時候傾向於人類精神、生活以及人生價值,但也有很多傾向於歷史、國家、民族等宏大情感,一旦某部影片傳遞出類似的意義時,作為觀眾,你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到很「燃」。

就像你看閱兵一樣,你覺得燃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方陣多麽有氣勢,武器多麽牛逼,而是當這些方陣走過、戰鬥機飛過時,這其中傳遞的國家實力會令你感到自豪。

啰嗦這麽一通之後,基於我對「燃」電影的這般理解,我想我可以試著給大家做一些「燃」推薦了。可是,當我泡好一杯咖啡打算裝出一副閱片無數的樣子來梳理一個片單時,我發現,能夠被拎出來的電影實在不少,光是去找一張圖來配合說明,都會是一個不小的工程。加上工作略忙,而且我又不那麽擅長靠大量截圖來吸引閱讀,所以並不打算拎太多片來做推薦。

我打算用一種分類的方式,來向大家介紹兩、三部我認為比較「燃」的電影,並盡量用文字而非圖片或視訊來告訴大家它們到底「燃」在哪裏。值得說明的是,由於大多是經典電影,大多數人基本都看過,如果覺得這些只是簡單的羅列而無價值,歡迎交流。具體如下:

1、因青春而「燃」

老實說,這是一個很難具體的分類,尤其對於國內電影而言。要知道,國內電影,尤其是這幾年的電影,從來不缺貼著「青春」標簽的電影,但要說它究竟哪裏青春了,則難免會陷入一種無從說起的尷尬。這多少有些諷刺,那麽多」青春「電影,票房也還不錯,但你卻很難將它們歸為好電影。因此,如果要推薦幾部因為青春而「燃」的電影,我們的目光不得不沖出國內轉向國際。

首先想到的是【畢業生】。

由達斯丁·霍夫曼主演的這部電影,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但你任何時候看,都不會因為年代有多久遠而感到「有隔閡」。這是一部真正的青春電影,即便是多年以後,你再看這部電影,你都會因為電影本身而激蕩起對自己過往青春的回想。這裏頭包含了青春的大部份元素,稚嫩、羞澀、迷惑、好奇、沖動、叛逆等等。

而你在看這部電影時,會感到「燃」,大概不止於裏面的幾個「露點」畫面,而是因為影片描繪的那種青春的情感,會讓你有所共鳴,並隨著主人公的某種成熟而感到欣慰喜悅,然後在影片結尾霍夫曼在婚禮上拉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奔向巴士那一段,收獲「燃」的高點。你會因為這部電影的「青春」元素而「燃」,是因為其中青春的意義多於其他。

還有一部意義多於其他的青春電影,必須推薦,它是【死亡詩社】。

關於影片本身,已經無需贅言,有興趣的可以點這裏看我之前寫的評價:

如何評價電影【死亡詩社】? - 木易的回答

。而這部電影令人「燃」的地方,顯然是影片末尾的那個經典的站上課桌,那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成熟,他們在基丁老師的教導下,學會到獨立思考,認知到自由的價值,也知道了如何去判斷正確的事情。站上課桌那一刻,便是他們成長的一種體現,也是影片最「燃」的地方。

類似的電影還有【放牛班的春天】、【天堂電影院】、【猜火車】、【花與愛麗絲】等。這些電影的「燃點」多半也是集中在青春的成長過程。

另外一部值得提及的,是【熱血高校】。

盡管這其中的暴力並不是我們所要推崇的青春,但這些暴力當中所展現出來的青春期的熱血、沖動、情義等等,都是青春期真實存在的。以致於當我們,尤其是尚處於青春期的管觀眾看這部電影時,會被其中炫酷的鏡頭和他們的行為方式激蕩起某股沖動,而這股沖動,就是一種「燃」。

類似的電影還有港片【古惑仔】系列、台灣電影【艋舺】,南韓電影【朋友】、美國電影【舞出我人生】等等,這些電影的「燃點」主要都在於「青春的那股熱血」。


2、因感動而「燃」

有些電影,他沒有打鬥,沒有追車,沒有槍戰,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卻仍然能夠點燃內心的情緒,這些電影靠的是真情實感帶來的感動。而這種感動帶來的「燃」的感覺,一般都是情緒的昇華以及影片傳遞的意義會讓人全身為之震顫。

比如李安的【喜宴】。

影片雖然有著一個同性戀「形婚」的噱頭,但其實也並沒有過多的在劇情上去制造跌宕起伏,反倒是在緩緩流動的節奏中,透出父母與孩子之間不用明說卻紮實存在的情感。整部影片是意味深長的,大多數時候看起來也是平淡的,但就在最後,一直被認為不會英語的「父親」和「外國兒媳」在海邊溝通交待時,才恍然大悟,他一直都知曉自己孩子在試圖隱瞞的事情。

他並沒有阻止,而是選擇了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影片最後,兩個老人行走在機場通道裏,背影蹣跚,略顯蒼涼。父母為孩子做的許多事情,都包含著深沈的愛,令人感動,也令人在感動的最高潮,感受到一種「燃」的感覺。

比如斯皮爾伯格的經典【辛德勒的名單】。


一方面,你會為影片所展現的一些戰爭殘酷感到難受,一方面,又會為影片裏辛德勒冒著危險救人的緊張而感到揪心。這個過程裏會有很多的感動,尤其一些細節所體現的正義、勇敢與愛,能夠讓人感受到戰爭環境下的艱難和人性的真善美。

但更多的,當大部份人都得到了救助時,你會為他們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這種喜悅甚至會有種喜極而泣的感覺,伴隨著全身的麻酥酥的感覺,便是另一種形式的「燃」。

類似的電影還可以在小津安二郎的許多作品裏(如【東京物語】、【晚春】、【秋刀魚之味】)找到,可以在是枝裕和的作品裏(【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找到,可以在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裏(【紅白藍】系列)找到,可以在努裏·比格·錫蘭的作品裏(【遠方】、【冬眠】)找到。


3、因愛情而「燃」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類似的感覺,就是在看一部愛情電影的時候,你會很期盼著裏面的一對男女能走到一起,但通常,他們都會要經歷一些坎坷,經歷一些分合,才最終走到一起。而最終走到一起那個時刻,往往都是電影的一個高潮部份,也恰恰是最令人「燃」的地方。

在諸多浪漫中,很多令人羨慕、感動、欣慰的細節都構成了一種情感鋪墊,讓你在觀看的時候心系主角,為他們的愛情而著急而高興,在他們終成眷屬時,內心會有一股很明顯的激動。這便是因愛情而「燃」。

比如【假如愛有天意】。

無論是女主角「母親」那一段愛情,還是她自己那一段愛情,都讓人覺得感動又激動。感動之處自然都是源於愛的種種表現,而激動之處,則是他們各自走到一起那一刻。

在珠喜(即女主角梓希的母親)那一段愛情裏,她和俊河在鄉間相遇,在學校再遇,然後在珠喜回到家門前,路燈一亮一暗間,俊河站在那裏,隨著一陣動情的BGM響起,整個觀影情緒被調動起來,會情不自禁感到喜悅和感動。同樣的感受在梓希與尚民在雨中奔跑那一段中出現,他們撐著衣服奔跑在雨中,伴隨著音樂,我們看到愛情在奔跑,一種喜悅和激動遍布全身。這是「燃」的又一種形式。

比如【戀戀筆記本】。

有誰不會在諾亞和艾莉那個雨中擁吻時感受到一股「暖流」呢?只要你認真看這部電影,便會為他們的這種久違的相遇以及決定要彼此相愛不分離的情感所觸動,並在雨中擁吻的畫面中,達到由愛引出的「燃」點。

類似因為愛情的「燃點」實在太多,古老如【羅馬假日】,近代如【甜蜜蜜】、【廊橋遺夢】,現代如【怦然心動】、【兩小無猜】等等,都能感受到這樣的「燃」。愛情的「燃」,是浪漫的,也是炙熱的。


4、因勵誌而「燃」

帶有「勵誌」意味的電影,往往內建一種「鼓舞人」的力量,這種力量會讓觀眾觀看時,全身心都會有一種「打了雞血」一般的激情。而在電影中人物奔向成功,實作自己的夢想,努力得到報酬時,電影的情感脈絡也沖向高潮,觀眾也能在這樣一個時刻收獲一份「燃」的感覺。

比如【當幸福來敲門】。

還能說些什麽才最能描述好威爾·史密斯抱著孩子藏在地鐵廁所裏度過那一晚的內心情感呢?無論如何,當我們設身處地的試著去感受時,便會發現其中的不易以及做到之後的某種偉大。貫穿影片始終的,都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意誌。

史密斯奉獻了比他以往硬漢銀幕形象更加硬漢的表演,這種對生活阻礙的不屈,以及對新生活的努力奮鬥,極易打動人。而當他最終收獲成功時,所有的辛苦換來的喜悅也會讓觀眾激動,於是又會迸發出一個「燃」點。

比如 【逆光飛翔】。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有興趣者不妨去看看:

【逆光飛翔】:插上理想的翅膀好溫暖 - 木易聊影 - 知乎專欄

。我想,大多數人將會和我一樣,在影片結尾處的那場鋼琴演奏中,流連於其中的音樂之美以及自我實作的那種鼓舞人心的力量。而這,又是「燃」的另一種形式。

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經典如【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喜劇之王】,小眾如【馬拉松】,甚至【中國合夥人】,都能給人那樣一種「燃點」。

5、因競技而「燃」

體育電影應該是僅次於勵誌電影最容易令觀眾「燃」的電影了,體育運動所體現出來的競技精神、人類向上的那種運動美,以及競技當中所體現出來的奮鬥故事,通常都能給人帶來「燃」的感覺。

比如【阿裏】

大概,拳王阿裏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傳奇人物吧。至少對於喜愛拳擊運動的人而言,阿裏就代表著拳擊。 影片可貴的地方就在於沒有去刻意回避什麽,無論是那個時代的某些動蕩,還是人們對阿裏本人的一些不大光明的「招待」,都被鏡頭一一展現。


史密斯飾演的阿裏就像真實的阿裏那樣,堅毅、頑強、不屈、不棄,雖然沒有奔赴戰場,卻像足了一個英勇戰士,讓世人看到了一個拳擊手的偉大。事實上,阿裏晚年的經歷更令人惋惜,但也在某種層面上昇華了他的傳奇意味。而整個影片的基調帶來的觀影感受裏,很多時候都是「燃」。


比如【KANO】

這部叫【KANO】的電影描述了一群奮戰不懈的棒球少年們,朝著夢想前進的熱血故事。1929年的台灣尚處日治時期,一支由日本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迎來了一位新教練。他們以「進軍甲子園」為目標,在嚴酷的訓練與屢屢落敗的刺激下,球員們的求勝意誌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越來越濃烈。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嘉農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由日本人所組的常勝冠軍「台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贏得全島冠軍的隊伍,代表台灣去日本征戰甲子園。在觀眾繁多的甲子園球場,嘉農球員們奮而不懈的決心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現場所有觀眾,不論輸贏,嘉農已經締造了歷史,不畏懼地勇敢挑戰自我,收獲了另一種勝利!


拋開電影之外的因素,僅就電影本身而言,這部電影是不錯的。無論是故事,還是場景構架、畫面呈現、敘事節奏以及整個影片營造的氛圍,都讓人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項運動所激發出的一種精神內核:團結與不屈。這就足夠讓觀眾為之「燃」到!


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前往之前的兩個答案去看看: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體育電影? - 木易的回答

,還有就是:

有哪些激勵人健身的電影? - 木易的回答

6、因家國、民族情懷而「燃」

家國榮譽以及民族情懷,似乎最能勾起人們的熱情。如同我們在觀看奧運賽事時,每當國歌響徹於場館,國旗在中間位置冉冉升起,運動員大多數會熱淚盈眶地神情專註,而觀眾大多數也會跟著在內心升騰起一股自豪、激動、振奮、澎湃的心緒。

我們在異鄉漂泊時,偶然聽到一些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內心同樣也會生出一種洶湧澎湃的激動之情。這種情感有時候來得特別自然,就仿佛與生俱來,奇妙的是,當我們看類似的電影時,即便裏邊並沒有涉及到本國或本民族,也會被其中的情感所觸動,進而感受到「燃」的力量。

比如經典電影【勇敢的心】。

這部具備史詩氣質的電影最令人難忘的,除了蘇菲·瑪索的美貌以及梅爾·吉勃遜的魄力之外,更多的還是吉勃遜飾演的華勒斯那種率眾爭取自由的豪情。影片講述了歷史,戰爭,也講述了愛情,而其中吸引人的卻更多集中於激蕩於這些戰士內心對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他們沖破禁錮,直面戰爭,不惜灑熱血拋頭顱,只為掙得蘇格蘭的自由,給自己的土地烙上自己民族的銘印。

這種融匯了家國、民族大義的情感,最能激發觀眾的「燃」情。沒有誰不會在華勒斯高喊「自由」時全身為之振奮和激動,燃到爆。

比如【角鬥士】。

盡管這部電影的史詩氣質更久遠,但嚴格意義上講,它其實更多的是聚焦於家族甚至個人的榮辱。盡管如此,它還是能令人為之激動,為之真正的「血脈僨張」。

當你看著羅素·克勞飾演的男主角在經歷了重重阻礙,重新站上王者之巔時,那種環視羅馬鬥獸場的豪情似乎也湧上心頭,深感激動。羅素·克勞本身的那種男子魅力,賦予了主角更多的英雄之光,使得觀影過程十分帶感,「燃」點十足。

再比如我們的【十月圍城】。

無可避免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部電影,但卻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價值。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大概很難去感知那個百廢待新的動蕩年代究竟有著怎樣的潮流在湧動,但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有那麽一些人,為了「新中國」,為了「新生活」,而不顧性命地去努力做一些事情。

尤其是那般仁人誌士,付出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來做一件在當時特別不容易甚至特別危險的事情。影片後半段的「保護」戲裏,一個又一個的義士前赴後繼,令人感動。其中所流露出來的對於家國、對於民族、對於國家未來的情感,是另一種「燃」。

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包括大部份中國早期的那些戰爭電影(如【地道戰】、【鐵道遊擊隊】等等),包括【集結號】、【建國大業】等影片,都能帶來類似的體驗。僅就電影本身而言,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日本電影【七武士】,都有著很強的類似的「燃點」。


7、因「暴力」而「燃」

這似乎最不需要多言了吧,但凡喜歡功夫片、武俠片、槍戰片等型別電影的人大概都能懂,這些電影常常給人帶來很「燃」的感覺,很大程度都源於對「暴力」的熱衷。或許「熱衷」這個詞有些欠妥,但的的確確又存在這樣一種感覺。

說不上來具體原因,就像某種本能似的,大部份人,尤其是男士們,對於優美的暴力總是很著迷。我所指的這種優美的暴力自然不是那種十分血腥十分殘酷的暴力畫面,而是指基於某些正義、勇敢、情懷等元素而生發出的功夫、武俠、槍戰、競速等暴力片。

比如李小龍的所有電影。

無論是【唐山大兄】,還是【精武門】,或者【暴龍過江】、【龍爭虎鬥】,在他為數不多的電影作品裏,我認為每一部作品都足以叫我們珍視。因為不僅有很精彩的功夫,還有夾雜其中的功夫的精神。試想一下,在那樣一個時代,有李小龍這樣的人物讓世界認識到了我們的一種國粹,並讓「功夫」流行於世界,這本身就夠叫人覺得「燃」的了。

與此類似的還有成龍的許多電影,李連杰的許多電影,甚至甄子丹、吳京的電影,但凡關乎到功夫和武俠的,都值得我們為之感到「燃」。

而尤其需要一提的,就是周星馳的【功夫】了。

周星馳用這部電影告訴了大家功夫片的另一種形式,它不僅可以加入特效,不僅可以揉進無厘頭喜劇風格,還可以變得如此優雅而富有想象力,同時還不失情懷。比起大多數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純粹的「打鬥」,【功夫】的氣質如同星爺穿著一襲白衣那個形象,有一種大師的味道。而我們在觀看時,又何嘗不會在影片末尾,星爺以一敵百的功夫場面裏,全身「血脈僨張」的「燃」呢?!

除卻功夫片、武俠片,槍戰片也常常給我們帶來很「燃」的感覺,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有不少槍戰片都能引發不少「燃點」,甚至好萊塢的許多黑幫電影、西部片、賽車競速片,等等,都能帶給觀眾「燃」的感覺。由於篇幅的關系(以及大家閱讀的耐心度),就不再做過多的圖文解讀,因為類似的電影實在好多好多,估計大家隨便去分類搜一下,就能拉出很長的片單。光是槍戰片,就夠你看夠你「燃」的了。


綜上,是我基於自己對於「燃」的理解所得出的幾點推薦,正如所有這樣的推薦一樣,主觀喜好會占據更多的色彩,以致於不一定都能迎合到讀者你的口味,甚至也會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有些電影「根本不燃」。這很正常,就像我一貫的做法那樣,歡迎大家交流,提供更多你所認為「燃」的電影,或許還能拓寬不少的發現。

但是,最好的方式其實還是得先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燃」的理解,再去搜尋相應的電影,應該會有所收獲。至於我列出的這些電影,基本上都是廣為人知的,也基本都是經典的,你可能看過了,會對此不屑一顧,但我的建議還是:既然它能成為經典,那就必然百看不厭,多看幾遍,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每一位熱愛電影的朋友們都能從電影的「燃」中,激發出對生活的「燃」的激情。祝福大家!

PS:本文為作者原創,禁止所有不打招呼的轉載,謝謝。公眾號【木易的島】持續更新中,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