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有哪些以藝術家為題材的紀錄片?

2015-12-17影視

謝邀~@項木咄

不重復上面說過的BBC系列,就放幾個對我自己有些影響的作品吧,多是關於當代藝術家的紀錄片。(為什麽大家都只收藏不點贊呢??)

  • 路易士·布爾喬亞:蜘蛛、情婦與橘子 Louise Bourgeois: The Spider, the Mistress and the Tangerine (2008)
  • 這個片子可能是我看到過的最好的藝術家紀錄片之一,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很喜歡藝術家本人。

    路易士.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2010 )法國人,後來來到美國,是21世紀最富有影響力的女性藝術家之一,她是雕塑家、畫家,批評家與作家。很少有人像她那樣多產,而且高品質。直到90歲時,她還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清醒的頭腦。她自已寫了這樣一句話: 「人越老越聰明」.她的存在本身就演繹了一段生命的奇跡。

    Louise Bourgeois生於巴黎,25歲時才學習藝術。 1938年與美國藝術史學家Robert Goldwater, (1907-1973)結婚,並移居紐約。她早期的作品都是繪畫或平面雕刻,以接近於超現實主義的方式進行創作,40年代後又開始嘗試雕塑。起初搞彩色木雕,後來其雕塑的用材越來越廣,包括青銅、大理石、乳膠等。她的作品看起來雖然抽象,但很容易讓觀者產生聯想:想到人的軀體和性。其作品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關,背叛、復仇、焦慮、迷惑、攻擊、不平、孤獨,抽象深奧但具有情緒上的震撼力。她終生被這些主題吸引,但卻不斷變換材質、風格、形式,進行反復探索,因此面貌豐富而多變。 1982年美國現代藝術館專程為她舉辦了個人回顧展,極少有在世的藝術家能享受到這項殊榮,何況她是一位女性。

    Louise Bourgeois創造力的真正爆發還是在她70歲以後。而這部片子正是記錄了她的晚年創作狀態,拍攝後的兩年她就辭世,可以說很多她的創作心得和訪談都很珍貴。一般人對布爾喬亞印象最深的記憶,莫過於她那大型蜘蛛(Maman) ,布爾喬亞說,「蜘蛛,為什麽是蜘蛛呢?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母親,她就像蜘蛛一樣聰明,耐心,靈巧。她也懂得保護自己。」

    片子中還記錄了她的一貫主題——「紅」。她說,紅是血的顏色。是痛、暴力、危險、羞愧、嫉妒、怨恨、指責。在紀錄片裏,她手握一朵紅玫瑰,象征一段愛情的刺痛, "情婦"一詞代表父親的愛人,指的是誰呢?母親嗎?她自己嗎?都不是。父親對她幼年的心靈傷害始終像惡魔一樣影響著Bourgeois的創作。她的生活和創作都充滿了瘋狂的母性和悲劇性的父性存在,她說:「我的童年從未失去它的魔力,失去它的神秘,失去它的戲劇性」。她還說:"雕塑就是自我的認知的過程吧!」

    可能我就是愛這種有悲劇色彩的藝術家,人生和創作的情感和表現緊緊相融,所以,我特別喜歡她的那句名言:「Making art is creating and recreating an experience, sometimes in a painful way. 」

  • 小可愛與拳擊手 Cutie and the Boxer (2013)
  • Zachary Heinzerling的首部長片。【小可愛與拳擊手】講述了來自日本的「行動派」畫家Ushio Shinohara和他的妻子Noriko Shinohara四十多年的婚姻,他們常常需要不斷學習和包容來自對方的種種個性和缺點。

    Ushio Shinohara現年已經73歲,他主要在紐約舉行創作,戴著拳擊手套上麵包裹著海綿,蘸取墨汁在畫布上作畫。當初二人相識時,Ushio已經成名,而比他小很多的Noriko還是個藝術女青年,算是個粉絲吧,所以二人結婚後,妻子Noriko一直默默付出,被當成丈夫身邊的助手,但其實她自己也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但是家庭和丈夫讓她不得不做出一些犧牲,漸漸為了丈夫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藝術事業。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她也開始重拾畫筆,在生活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婚姻和藝術創作裏實作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當然是很喜歡「小可愛」這個角色,對我來說給了一些生活上的啟迪,作為一個有事業心、但也追求家庭的女性,如何定位,如何自處。再個就是,看到了一些在紐約發展的藝術家的生存模式,即使是Ushio這樣的藝術家也存在吃了上頓沒下頓,跟curator抱大腿的現狀啊!

    這個片子拍的也還不錯,有點故事性,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第29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的提名,第57屆倫敦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的提名。值得一看吧。

  • 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2)
  • 此片記錄了素有「當代行為藝術祖母」之美譽的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克(Marina Abramović 於2010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行的大型回顧展「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過程。第一次看的人可以大致了解了一下行為藝術的展覽模式,藝術家的準備,還有其中的辛苦,包括和觀眾互動的關系。

    這大概是很多人接觸到第一部藝術家紀錄片,確實拍的不錯,對於Abramović的創作路徑理得也很清晰。故事也很憂傷,很有煽動性。不得不承認,我看的頭兩回都哭了,後來再放給學生看,老美本科生(大部份是女生)也看哭了不少。主要是跟Ulay的感情戲賺足了眼淚。

    不得不承認,Abramović 是把我引入藝術世界的人,而最打動的我的就是她和男友藝術家Ulay的世紀分手秀,那個堪稱史詩般的作品——「The Lovers(情人)」。這一對決定分手的男女一個穿紅,一個穿藍,從中國長城的兩頭開始朝彼此的方向行進。一邊是戈壁,一邊是海洋,整個徒步行走的過程用了九十天,除了當地的精靈之外,他們就是獨自一人。我不能想象他們在三個月的時間裏都想了些什麽,都回憶了那些,又在期待如何。而就在兩人在長城上遇到彼此的那一瞬間,宣告著他們的正式分手。以下是Abramović對這次行為藝術的描述:

    「Ulay and I end our relations with this project.

    The concept is to approach each other from the two ends of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He begins in the Gobi Desert and I begin at the Yellow Sea; we meet halfway in between.

    We each walked 2000 kilometers to say good-bye.

    Duration: 90 days. Last meeting on June 3, 1988."

    1988年,兩個在外國人在東方奇跡上開始的心酸而浪漫的旅行。紀錄片裏,那個身著藍衣的男人在漫天黃沙裏一出現,我的眼淚就崩潰了。看到Marina一邊笑一邊哭對著那個遙遠的影子不停搖晃著手中的紅紗巾時,我想,這才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沈痛而完美。

  • 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2010)
  • 這是一部關於街拍鼻祖比爾·康寧漢(Bill Cunningham)的紀錄片。今年已經86歲的Bill依然在工作,是【紐約時報】的一名攝影師,擁有自己的板面專欄「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他從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沈迷街拍,並享受工作。在比爾的鏡頭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著裝出位有個性,Bill都樂於捕捉你的美。幾乎所有的時尚界人士都認識並尊重這位攝影頑童,就連著名時尚雜誌Vogue的女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也說:「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就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名字。

    Bill幾乎把一生都獻給了時尚和攝影,在這個領域他是一位功不可沒的老人。然而,他一輩子沒結婚,沒有伴侶,沒有孩子,目前還一個人住在紐約狹小工作室裏。每天,他都穿著那件標誌性的藍色外套,騎著自由車上街拍照。這種堅持和無欲無求真讓人鼻酸。Bill卻覺得這樣最好,對他來說,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無關緊要,能夠自由地捕捉新鮮,才是他的追求。

    現在每年的巴黎、紐約時裝周,有時候還能在媒體的圖片上看到Bill老爺爺的身影,有時他在街上工作,有時他坐在runway的第一排依舊在拍照。我喜歡這個片子,一個是因為自己揮之不去的老爺爺情結。這樣又認真又活潑又有態度的老爺爺簡直是我的人生導師。而看了他的經歷,又覺得自己在做藝術的職業道路上實在是太不投入了,我是毫無懸念的流俗了。像Bill老爺爺這樣的不談愛情、不講吃穿的工作狂才是歷史的贏家。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n on earth. So true!

  • 酷學校 The Cool School (2008)
  • 【酷學校】記錄了美國藝術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從紐約唯一的藝術中心向西海岸——LA遷移的故事。在LA的50、60年代興起了拉一群理念獨特、創作大膽的藝術青年群體,也就成為了後來的「cool school」群體的任性兄弟人才,也就是後來對於美國當代藝術影響深遠的「The Ferus gang」,包括藝術家 Ed Kienholz, Allen Lynch, Ed Moses, Billy Al Bengston, Robert Irwin, Craig Kauffman, John Altoon。

    此片還講述了著名藝術商人、畫廊策展人 Walter Hopps 對於這些「壞男孩」的培養,使他們一個個玩摩托、玩女人的理想主義披頭族,從一個松散放縱的小藝術圈子成為了日後跟紐約藝術圈抗衡的加州藝術圈。在這段故事裏,可以看到當代藝術、尤其是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從紐約向整個美國本土蔓延、繁殖的過程。也可以看到藝術圈裏的藝術現場的競爭,和藝術圈一起成長起來的一批輝煌的藝術家。錯綜復雜的自我、 對於藝術的激情、 對於金錢和藝術的渴望,都是【酷學校】展現的內容。

    由此片也可以看出舊金山、紐約、LA這幾個美國重要藝術市場的區別和發展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一群當年的「壞男孩」,如今赫赫有名的「老男孩」之間的情誼,和他們心中那個充滿活力的藝術場景。對於抽象主義藝術的追求,觀念藝術的發展,這是一個男人的故事,結合了他們男人的血液,他們共享的理念和目標。看到了一個如何從平凡的日常中提煉出非凡藝術的過程,一個創作藝術生活而不失其創意靈魂的藝術情景。

    這個片子對我的觸動還是挺大的,看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不能這麽平庸的活下去了,於是就拿起手機聯系了一幫各路朋友,最後成立了【布林客BLINK】這個藝術電子雜誌,目前也做了快兩年了,出了11本雙月刊,馬上要迎來二周年紀念刊!布林客 Blink Magazine 開心!

  • John Baldessari 藝術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John Baldessari (2012)
  • 如果你不認識身高超過一米九的美國當代藝術大師John Baldessari,那麽這部記錄短片是個很不錯的開頭。這部片子只有六分鐘,卻大致介紹了John Baldessari的藝術成就。本片由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於2012年委托創作,由個性演員和音樂人湯姆·維茨(Tom Waits)擔當旁白。短片用具有挑釁性和調侃意味的視覺風格向John Baldessari辛辣機智又不乏冷峻理性的作品致敬。整部紀錄片也算是個藝術作品,拍攝手法和制作風格很強,看起來很有趣,快節奏、拼貼式的動畫效果很展現John Baldessari本人藝術的風格。

    John Baldessari,生於1931年,被譽為美國概念藝術的"教父",他從上世紀60年代活躍至今,非常多產,而且一致保持藝術頑童的狀態。作為一個加州藝術家,他在上邊介紹的【酷學校】裏也有戲份,可以看看。John Baldessari的創作媒介包括繪畫、文本、攝影、裝置、行為、影像等。他的創作與超現實藝術大師René Magritte有著不可言說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對影像、語言及符號的解構、挪用和去情境化手法。我最喜歡他對圖示和文本之間意義關聯和感知關系的持續實驗,讓美國新一代當代藝術家深受影響和啟發。

    「I will not make any boring art」 (我不再玩無聊的藝術)是John Baldessari的一個充滿了反諷意味行為藝術作品,也成為了日後他的創作理念,算是一個當代藝術裏很有名的梗,本身有符號意義。這個片子除了回顧藝術家創作生涯的重要時間節點和標簽化作品風格,對於那些想要和John Baldessari一樣"成功"的年輕藝術家,老約翰在影片最後奉上了他典型Baldessari式的"建議":

    1,Talent is cheap 才華不值錢;

    2,You have to be possessed which you can't will 你必須被占有(就算你想也不是由你說了算);

    3,Being at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兒。

  • 時尚女王:Iris的華麗傳奇 Iris (2014)
  • 如今已經94歲的Iris Apfel(艾瑞斯·阿普菲爾)應該是目前最高齡的時尚icon,也是非常成功的女商人。她有自己的品牌,她設計布料,她是時尚買手,藝術收藏家,她的收藏品在藝術博物館做展,引起轟動。Iris是一個時尚人物,也是一個對於物件特別敏感的藝術家。她本身展示著混搭風格的「鼻祖」形象,在她的身上你總會被超多的層疊和復雜的配飾弄的眼花繚亂。這個如今已經十分瘦小的老太太總用上最罕有的皮革、羽毛、皮草,配上色彩鮮艷的褲子,披一身珠寶飾物,至少二十只手鐲、五至十條頸鏈來武裝自己。最重要的配件,一定是那副比她的臉還要大的圓框眼鏡,看起來瘋狂古怪,也成為自己的標誌。

    此片還記錄了Iris和老伴的生活。隔著長鏡頭,我都能感受到這對兒加起來快兩百歲的夫妻之間炙熱的愛情。即使一同走過大半個世紀,他們還是打趣的男女朋友,也是事業的夥伴,還是彼此的孩子、相互依戀的老伴,這些感情交織在一起,也成為了Iris成功的因素。

    Iris的成名是因為她極具特色的混搭裝束,多種顏色、配飾和風格的混搭並輕松駕馭。她喜歡個性、鮮艷、與眾不同的東西,現在的衣服都太千篇一律了讓她覺得很無趣。還無不調侃地說「紐約downtown那些人全都一身黑,那不是 style,那是uniform」,時尚有時候太無趣了,也過於註重。「概念」和「前衛」而把一些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看得太輕了。

    在Iris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奇妙的美——大膽、個性又極富童心。其實 Iris在年輕的時候就長得不怎麽漂亮,她自己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開始在個人風格上苦心鉆研。曾經她十幾歲時,就有服飾品牌創始人預言:「你並不漂亮,估計你這輩子也不會再漂亮到哪兒去了,不過沒關系,你有比別人更好的東西,你有自己的風格。」而Iris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她一直在學習,到九十多歲了還在四處旅行,工作,演講,辦展,從生活中吸收各種新的元素和靈感。希望我到了晚年也一樣有她這樣的自信和創作裏。

  • 人生如戲 Life Itself (2014)
  • 本片是2013年逝世的,美國影評界傳奇Roger Ebert羅傑·伊伯特的遺作。羅傑·伊伯特是美國最著名的影評人、劇本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片子和他個人的暢銷自傳同名,主要回顧了上世紀60年代羅傑·伊伯特與電影制作人好友羅斯·梅爾一起合作【飛越美人谷】時期的個人歷史。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影片真實呈現了伊伯特本人:他對電影事業的激情、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與疾病的悲壯抗爭。

    羅傑·伊伯特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200家報紙發表。他撰寫了超過15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鑒。1975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批評獎的電影影評人。他的電視節目也在全球播放,獲得艾美獎提名。2005年6月,伊伯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得到一顆星,也是第一位獲得該榮譽的影評人。2007年,伊伯特被【富比士】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1994年開始,他開始以個人視角撰寫【偉大的電影】(Great Movies)系列,列出他認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1999年,他開始舉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年一度的「羅傑·伊伯特最受忽視電影節」(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

    這部紀錄片讓我影響深刻的是伊伯特的病癥,還有他對待病魔和死亡的態度。在片子中,伊伯特本人沒有下巴,只有皮肉,不能說話,那樣子讓人看了很難受。2003年他的唾液腺發現癌細胞,因此接受手術,切除了一些組織。2003年底他接受4周的化療作為唾液腺手術的輔助部份,這也使他的聲音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與疾病鬥爭期間,他繼續電影評論工作。2006年6月16日,在他64歲生日之前,他再度接受了外科手術,從他的右顎切除癌細胞並切除了一部份頜骨。

    2006年10月11日,伊伯特病情基本控制,不再出血。由於肌肉萎縮,他轉到芝加哥的一個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後來又轉到弗洛瑞達治療。2007年4月25日,伊伯特遵守了他的承諾,在2006年夏天後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出席伊伯特電影節。他已經不能說話,靠他的妻子朗讀他的手寫便條和大家交流,他參照了他編劇的【飛越美人谷】裏的台詞:「這是我的重要時候,我非常激動。」

    2008年1月24日,伊伯特在休斯頓接受手術,治療以前手術的一些並行癥。但是,在經過11年於癌癥的抗爭後,伊伯特還是於2013年4月4日逝世,享年70歲。他在去世的兩天前在部落格上發表最後一篇文章,裏面寫道:「回想起來,感謝各位陪我走過這一趟旅程,我們以後在電影裡還會相見。」

  • 草間彌生之最愛 草間彌生-わたし大好き- (2008)
  • 此片記錄了草間彌生【愛是永遠】系列的創作歷程,把怪婆婆的日常生活和創作習慣展現在觀眾面前。可以看到草間彌生其自視為天才的強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等精神層面的東西。

    草間彌生的圓點,是她眼裏的能量源,人類生命的原動力。80歲的草間彌生戴著紅色假發,穿著圓點花紋小裙,給人一種「人藝合一」生活和舞台交錯的奇妙感覺。草間彌生對藝術的執著、專註,以及她在精神療養院和工作室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人更欽佩這個詭異的老人。

    最令人感動的是她獨自在工作室裏作畫:她坐在那塊幾乎占滿整個房間的大畫板的一邊,用一只短小的筆,一點一點、耐心細致地重復畫著她的圓點。這些圓點只是她整幅畫作和全部思想的一小部份,或者說是造物的基石、基石裏的細砂。這個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作畫時究竟是否神誌清醒,她意圖表達的究竟是一個瘋子的理性,還是一個哲人的夢遊,我不得而知。

    精神疾病帶來的是痛苦,也是靈感。很難說草間彌生是歡樂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人,可是,每一天,她都在自己新建的圓點世界裏活著、畫著。她懼怕時間的流逝,因為她需要思考和表達的情感還有很多,所以她總是突然地擡頭仰望,反復呼喚——「宇宙啊!請等等我,請再給我一些時間」。

    由此,還可以補充一個草間彌生的早期視訊作品,也算是一個她年輕時期的作品集:

  • 草間彌生的自我消解 Kusama's Self-Obliteration (1967)
  • 1957年,移居美國,大部份時間都在紐約市創作,並開始有「前衛的女王」之稱。1960年代參加了許多反戰運動。1967年,草間彌生在紐約創作了實驗短片「自我消解/消滅自己」,在1968年得到了比利時第四屆國際短片大獎與第二屆日本聯合樹下電影節(アン・アーバー映畫祭)的銀獎。

    在30分鐘的短片裏,草間彌生騎著大馬在森林裏創作,在湖水和葉片上畫圓點,在貓咪、人體上畫畫、放置彩色的小圓點,把自己和自然、和周圍的一切都消滅在了圓點的世界裏。其中包括了很多草間彌生後期在底片上直接繪制的圖畫、波點、色彩,也算是一種六七十年代藝術家短片的風格創作。

    短片的後半部份還記錄了六十年代末草間彌生在紐約性解放運動下的一些地下藝術活動,瘋狂的人體和波點彩繪的大聯歡,個人風格十分突出。在影片的剪輯上,也能夠體會出藝術家復雜、不斷分裂的內心和大腦。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Art Bru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彌生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她的創作手法則融匯了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形式。而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她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並一直保持了這種瘋狂的、非常原創性的風格,影響了很多目前活躍在世界舞台的親年藝術家。這是我在講video art的時候會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影片,值得一看。

    先寫這麽多吧,以後想到新的再回來補充。

    希望大家覺得有用~

    ------------------------

    歡迎從知乎轉發連結去微博/微信。

    但如果要轉載去【知乎日報】以外的其他媒體平台,麻煩私信聯系我

    ===============================================

    歡迎關註藝術雜誌:【布林客·BLINK】(微訊號:blinkzine)

    and Follow 我的視訊就去:嗶哩嗶哩 / 油管,了不起的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