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大明王朝1566】裏,為什麽不可以產業升級地部署推行「改稻為桑」,以大戶僱用農戶織絲綢?

2023-06-12影視

因為嘉靖要的是今年年底就出結果。

但凡期限是個兩三年,沈一石和織造局都能給你輕松辦下來

如果從從實際情況來說,僱用也是不可能的,在明朝,沒有什麽比一個農民在自家祖傳的地上,耕種糧食,提供稅收更理所應當的事情。

佃農、長工是可以有的,但不能當面得到承認的,你可以說你自願被僱用,但朝廷不能倡導你給人去幫工

因為明朝是個農業帝國,大明寶鈔玩爛了之後,基本沒有談貨幣經濟的可能,後期已經回歸原始以物易物,和貴金屬本位制了,交上來的最好就是實際的糧食、銀兩。

保護農民耕種土地,送出糧食,已經是最好最實惠的稅收獲取方式了。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他對個體農戶是直接收稅,而實際的地主大戶和藩王是二道販子,有的是辦法隱匿稅收,所以有越多的自耕農,明朝的稅基就越健康,有越多的佃戶和地主,稅基也就越爛。

咱現在是要越過自耕農,直接向大戶出讓利益和優惠政策,側面含義就是承認地主大戶損害稅基的正當性。

這麽玩,真的會亡國,當然,基本到不了那一步內閣就被一堆言官罵的狗血淋頭了。

劇裏這個虛構的「改稻為桑」其實也是一樣,不具備執行的可能,你管的著人自耕農種啥?種糧食天經地義,人把稅交夠就行,你強行讓人改種不有病嗎?

這些個損主意都不如像萬歷一樣,開礦得了。民辦就賺,官辦就虧,說明行政效率極低,中間失真耗,找幾個能臣直接操手說不定還真能賺

但一樣要挨罵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