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吳孟達演技這麽好為什麽成不了巨星?

2019-02-12影視

一提到配角,總是能想到周星馳身邊的達叔。從影43年第一次當主演,他的新片把我氣哭了。這部便是去年港視熱映的 【導火新聞線】 ,也讓小十君看到港劇復蘇的希望。不僅在豆瓣上有著 近9分 的好評,還被香港著名論壇評為 2015年最佳劇集


這部 以美劇標準改良 的新劇集一經推出,就帶動香港電視收視回升。徹底動搖了TVB一家獨大的根基。


制作精良,利用串流媒體平台吸納觀眾反饋,快速跟進市場口味。它就像是一只聰明的狐貍,能靈活應對環境變化。


而老牌TVB這種龐然大物,想要撓個癢都得傳達半天,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自然乏力。


而按照香港影視界的一貫套路,如此高口碑的一部神劇,自然不會無視二次開發價值。


於是就在今年,這部 【導火新聞線】 被改編為 電影



從導演到編劇、演員,幾乎沿用全部原班人馬,故事也進行了全盤更新。


而最讓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興奮的是,主角一欄居然填著 吳孟達 的名字。



已年過六旬,一直用入木三分的演技詮釋小人物悲歡離合,卻從未出演過主角的達叔。終於能夠站在舞台正中央,的確讓人感嘆。


而影片所講的故事,也是圍繞達叔所飾演的角色展開。


愛女被人奸殺,但兇手卻因為香港法律的缺陷而逍遙法外。萬般無奈之下,達叔只得闖入電視台以炸彈挾持人質,意圖促使政府透過 「一罪兩審」 的法例。



作為電視劇改編作品,電影對原劇內容只是一筆帶過。


但兩者都意圖傳遞相同的主題: 在這個搶占註意力的時代裏,新聞媒體是否可以放棄客觀真實的報導,放棄追求公平正義?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早在百年前,美國 「普利徹」報系 「紐約」報系 之間的那場 「黃色新聞大戰」 ,也是為了搶占讀者和市場而展開。


為了爭奪銷量與市場占有率,兩大報系推出了一系列 「黃色新聞」



這裏各位不要誤會,黃色≠色情,而是指用誇張煽情的花邊新聞蠱惑視聽。這種新聞往往與事實相距甚遠,標題也很容易引起歧義。


且文章內容充滿煽動性,權為催動公眾情緒。甚至還引發了諸如 美西戰爭,與刺殺總統麥金萊 等重大歷史事件。


雖然時隔許久,但「黃色新聞」的影響並非已成過去式。隨便點開朋友圈,那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就是黃色新聞殘留的影子。


說回電影,本片雖然野心很大,但處處凸顯了 電視劇改編的短板 。不僅缺乏起承轉合的張力,對於沖突的處理也倉促隨意。台詞表演是明顯的電視劇做派,冗長且過於直白。


即便達叔在劇中表演精湛,對於人物情緒突變拿捏自然,甚至把原劇幾位熱角壓下三分,也依然改變不了電影疲軟的事實。



【導火新聞線】主題看似立意很高——站在新聞從業者角度,展現其遭遇的窘境與無奈,呼籲公眾知情權與新聞倫理間的平衡。


但對於引發這類問題的真實原因,卻並未深究。



單純把責任推給媒體,說他們為博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的確容易。但由此帶來的,便是真實感的缺失,與表述的生硬。


說白了,就是讓整部影片主題 看上去很理想,嘗起來卻很雞湯 。靠煽情和理想撩撥出的情緒,終歸無法在觀眾腦中埋下長久回響。


【導火新聞線】並沒有真正探查到問題的實質, 它的生硬與流於表面,決定了這部影片的水準,只能停留在宣揚普世價值的層面上



但【導火新聞線】避而不談的東西,現實卻會以 冷酷百倍 的方式回饋給我們。


更感謝這部電影讓達叔以主角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