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與周星馳合作過的一些人說他性格不好?

2014-08-23影視

1990-2019,周星馳穿越三十年的時空,逗笑了幾代人的青春。他的傳奇能否繼續,我們不得而知。但喜劇之王,實至名歸。

許知遠的【十三邀】裏,王晶評價周星馳:他從來都是最好的,今後三十年都未必有人追得上。

【美人魚】中,周星馳以詞曲作者身份,創作宣傳曲【無敵】,開頭便是:無敵是多麽,多麽寂寞。

周星馳很寂寞,但他的寂寞,卻不是無敵的錯。

高處不勝寒。從成名開始,周星馳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但讓他備受爭議的,除了電影,還有人品。

這些年,多位導演與他反目決裂,合作夥伴不歡而散,黃金搭檔形同陌路,甚至還有人對簿公堂。有段時間,「倒周」似乎成了某種政治正確。

他電影裏的經典配角,皆因他而火。他也一直提攜新人,捧紅數名「星女郎」。他的商業夥伴,也都因他巨大的票房號召力,賺得盆滿缽滿。

他到處施恩於人,卻成了孤家寡人。

有人指責他自私愛錢。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李修賢曾說:周星馳忘恩負義,發達後不認人。王晶在不同場合都表達過:周星馳只為錢拍電影,尊重周先生的演技,但不欣賞他的為人。向太陳嵐則直言:周星馳欠錢不還,膨脹之後不尊重恩師。

李修賢是周星馳的伯樂和恩師,師徒交惡的版本有很多,但都離不開一個錢字。故事劇情跟趙本山和範偉類似,李以恩師自居,讓周自降身價,為他拍戲賺錢,周屈身報恩,但即便恩深似海,也不能無休無止,拍了幾年後,周想脫身,李不答應,嫌隙自然產生。

雖然李修賢並不買賬,但周星馳依然在多個場合表達對他的感恩。「我非常感謝李先生,因為這個機會他沒給別人,就是給了我。如果沒有李先生,我可能什麽都不是」。第21屆金像獎,周星馳憑【少林足球】拿到最佳導演獎,在獲獎感言裏依舊特別向李修賢致謝。

抨擊周星馳高片酬的人不在少數。但事實上,有人統計,1988-2008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票房高達13.34億,這僅是香港地區,並未包括大陸、台灣、日韓和東南亞的票房,但同期他的片酬僅為1.56億。而對一部電影來說,周星馳的貢獻絕不只表演,在編劇、導演、監制等環節,他也會深度參與。

他很早便涉足商業,且頗有建樹。成名之初投資房產,已積累巨額財富。1989-2000年,先後成立星煒(後更名為彩鷹)、彩星、星輝、品記國際等公司。2011年,成為比高集團第一大股東。2013年,投資建立西遊影城。

對金錢的態度,他頗為坦誠。在央視節目【看見】中,周星馳說:你知道我小時候家裏窮,現在有機會了,就希望憑自己的能力多賺一點錢,但我覺得賺錢是配套,核心的還是把事情做好。

孰是孰非,不便評價。如果非要作個結論,也絕非誰對誰錯那麽簡單。

有人指責他不尊重人。

有人說他是「太上導演」,有人說他是「片場暴君」,王晶說周星馳是主宰一切的人,馮小剛也說:周星馳不懂禮尚往來,他曾數次為周星馳捧場,但請周星馳參加活動卻意外遭拒。、

周星馳性格內斂,但凡在公眾場合露面,便顯局促緊張。在采訪中他也曾坦言:「自己從小就不是領頭的孩子,還會被人欺負」。這些事實,讓人很難把他與暴君這樣的強勢詞匯聯系到一起。

回溯他的過往,如果厘清四條脈絡,或授權以抵達真相。

1.他對自己的電影世界了如指掌

每個演員對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角色的最終呈現一定是演員和導演共同塑造的結果。

但周星馳的電影,個人風格太過鮮明,裏面所有角色都需要格式化後重新塑造,每個演員都只能是木偶,必須犧牲自己的藝術訴求,完全按照周星馳的要求,才能呈現「周氏風格」。事實上,在拍攝期間,別人演之前,周星馳一般都會先演一遍,然後演員再進行模仿。

如此一來,演員的個人表達和周星馳的期待就會形成沖突。如果演員認可周星馳的想法,自然皆大歡喜。如果不認可,即便最後妥協,也容易心生不滿。

在【唐伯虎點秋香】裏扮演石榴姐的苑瓊丹,這麽形容周星馳:「他太聰明了,平常的事還好,凡是有關電影,沒有人比他更聰明,可以幾天不睡研究那些鏡頭,聰明成這樣子偏又勤奮,不成功才怪」。

事實證明,他電影裏的金牌綠葉,塑造都很成功。有些演員作品很多,但被觀眾記住的,還是周星馳電影裏的形象。

【大話西遊】裏扮演唐僧的羅家英曾跟周星馳多有齟齬,但他也承認,人生最重要的三部電影是【女人四十】【國產淩淩漆】【大話西遊】,後兩部都是周星馳作品。黃一飛則憑借【少林足球】裏大師兄的角色,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華夫人的鄭佩佩則說:「我可不能忘恩負義,沒有星仔,內地幾億人口怎麽會認識我‘華夫人’啊!」

在周星馳的電影世界裏,只有他自己,才是那個最清醒的人。

2.工作極度認真

周星馳在工作中認真到近乎偏執。在自己的電影中,從籌劃、劇本創作、美術、特效、武術指導、到後期制作、混錄各個環節,他都事無巨細,親自把關,甚至連電影特效中猩猩捶打胸口的聲音不像動物這樣的細節,也會反復調整,力求完美。

王晶曾說:一般人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周星馳則必須要達到他要的效果才肯罷手。林子聰說:周星馳的要求就是更高更好。1993年接受黃霑采訪時,周星馳說:我會做好一個演員的本分,但有時劇本真的太差,我不能袖手旁觀。

接受柴靜采訪,被問及四面楚歌的人際關系時,周星馳平靜地說:「我在工作中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一個鏡頭你拍100遍,你看會不會有人不高興,人家會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你幹嘛啊,那麽麻煩,你是不是有問題。」

在周星馳眼裏,事永遠比人重要。他是個天才,天才都是完美主義者。但不被理解,是天才的宿命。

3.早期曾在膨脹中迷失

吳孟達曾說,有一段時間他覺得周星馳迷失了,有點自我,但這些年慢慢有了變化。王晶也有類似的觀察。後來,柴靜把吳孟達的評價轉述給周星馳,他沒有否認,只是說:隨著閱歷和年齡的增長,人總是會變的。

一個人膨脹,是因為無法駕馭已經取得的成功。周星馳26歲成名,一座尚未築牢的智慧堤壩,要抵擋住滔天名利的沖擊,對任何人來說,恐怕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

但正如吳孟達和王晶的觀察,這些年周星馳也越來越包容。在片場,除了一以貫之的高要求外,他開始變得溫和。鄧超曾說:在拍攝【美人魚】時,星爺會耐心地聽我對角色的理解,在現場,也一直鼓勵我,以他的地位能做到這樣,我覺得他很有胸懷。

4.過於真實,欠缺共情能力

周星馳太過真實,他思維直接,對別人所表達的資訊缺乏基本的敏感度,增加了溝通成本,給他的人際交往造成困擾。

他很嚴肅,經常分不清玩笑和真話,對於別人並無惡意但也毫無營養的調侃,往往沒有興趣回應,有時甚至表現出抗拒,但為了緩和氣氛,也會尷尬一笑,像在示弱,但依然遮不住無奈和不悅。

柴靜采訪時,提到「有人說周星馳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會管」,這本是形容他做事認真,在當時的語境中,正常人都聽得出來,周星馳卻趕緊澄清:「亂說,是誰說的?」等柴靜說這是誇他認真時,他才高興地說「誇我認真嗎?那就好啊,我們做事就是要認真才有希望嘛」。

在做兒童節目主持人時,他從不刻意取悅小朋友,會憑著心情反應,有時候甚至直接黑臉,沖小朋友發脾氣,還因此遭受過投訴。

在一次采訪中,他也曾坦言:「我不會婉轉地跟人說話,有時候做起事來,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態度,我需要問別人,才知道我是什麽樣的」。

現實中,周星馳生活極其簡單,不好吃喝,無心時事,也很少旅行。

去金像獎領獎,他打出租車去。外界都傳他吝嗇,他卻把自己收藏的一輛古董法拉利讓混音師拿去隨便開。他是香港第一位捐骨髓的藝人,母親淩寶兒說他自小善良。粉絲把他的喜劇提到「後現代解構主義」的高度,他卻沒有閃爍其詞地故弄玄虛,而是坦言「我知道我根本不是大師,這些理論能總結出來,是因為那些專家厲害」。他生性沈默,黃秋生說「你們只看到別人罵他,又何曾看到過他罵別人」。

他聰明絕頂、簡單真實、心地善良、完美主義,但也自我任性、童心未泯、不諳世事、缺乏同理心。

在自己的電影世界,他無所不知,但在暗礁林立的成人世界,他卻一無所知。

他不願向人與人之間那些微妙的規則妥協,努力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跟世界對話。他放棄了狹隘的認同,轉而擁抱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一個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活,他的世界註定孤獨、遼闊。就像尼采所說:「今天你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