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步步驚心】裏的女主?

2019-05-25影視

這個問題提得好。

剛看到這個提問以為下面會有很多回答是反面的,畢竟桐華當時連載時,就有好多蹲坑的粉絲是不買賬的,覺得若曦太過自私,面對八爺的深情,既說出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誓言,卻又避之以厲害。

沒想到事隔十多年,當初看穿越言情小說的孩子們都長大了,當經歷了世情,遭受過挫折之後,夢想變得零落,體會到更多的不是玉石俱焚的轟烈,而是蠅營狗茍、蹉跎歲月下的無奈。

或許正因大家都明白了生活不易,才更能理解若曦的很多抉擇,也才更加欽佩她所擁有的正義、善良和勇氣。

試想如果自己就是若曦,能不能體會她的痛苦?

很多小朋友說,若曦為什麽把自己熬成這樣,明明有一個拿自己當女兒的康熙皇帝,有一個深愛自己的雍正皇帝,有一批跟自己交情深厚的王子公主,憑著她受過現代教育又熟知歷史結果的先天條件,她完全可以活成女版項少龍啊,不說千秋萬代一統江湖,好歹也該看得通透如魚得水才是。一群古代人的命運是早已註定的結局,按電視劇的結局,靈魂回到現代,那群古代人的身前身後也不過是書上記載的幾句話而已。

是啊,我蠻同意的,可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曦整天用佛經自省醒人——「從喜生憂患,從喜生怖畏;離喜無憂患,何處有怖畏?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一輩子都想要活得通透,一輩子都想要活成局外人,卻偏偏生就一副軟心腸,親情、友情、愛情,人間三情無一不苦,她短短34年的人生(其實只有21年,穿過去的時候已經13歲了),被這些感情牽引著,卷到了歷史的車輪下,碾成了粉碎。

或許是因為這段人生既實際,又夢幻吧,讓人置身其中,不辨真假,就像在做一次體驗,看似活得小心謹慎,其實一腔孤勇最是驚人,敢夾在清朝歷史上最慘烈的鬥爭中心中談感情。

一個現代人,深知人性不可試探的道理,卻偏偏一再試探。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悲慘的,政治是山洪,是猛獸,若曦在穿越前不是看過二月河的小說嗎,既然知道鄔思道,就該知道鄔先生講過一句至理名言:皇帝沒有私事。

身為帝王,站在權利的中央,肩挑的是江山社稷,面對的是世道人心,他無法只做一個善良溫和的人,穿上龍袍的丈夫只是一架運轉的機器,尤其是當了三、四十年皇阿哥,刀風血雨裏滾過來的雍正,他又何止是冷面冷情的冰塊臉,他的心不硬,手腕不鐵血,豈能在九龍奪嫡中生存到最後得到勝利?

若曦不該不明白,就算她不明白,現代教育也會讓她明白。她因為深陷其中,就逼自己刻意遺忘這些殘酷的鬥爭現實,只沈浸在情感之中,看似個「明白人」,其實最糊塗,什麽都往最美好的地方去想,她的想法說到底是「以愛化解天下事自然無為而治」,最後又怎麽能不絕望?

有很多人覺得這是個瑪麗蘇的故事,女主一朝穿越,全大清朝的皇子阿哥都喜歡她,為了她鬥得死去活來,而若曦自己卻打爛一手好牌,簡直聖母白蓮花在世為虐而虐。

我不同意。讓我們來看看若曦到底有一手怎樣的「好牌」。

1、康熙是她的「好父親」。

現代社會和封建社會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民主和自由。我這樣說,好像很虛無縹緲。在身處自由和民主之中的我們,當這些是空氣一樣自然而然存在的東西,卻忘了這是一種被賦予的權利,曾經的人們求之不得的權利。

當你的「父親」手握對你的生殺大權,他一句話可以將你隨意嫁給天下任何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你的「父親」。所有的憐惜寵愛不過是他賜予的恩惠,你可以感恩,卻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

作者是偏愛十四的,觀眾也是偏愛十四的,所以當皇帝下旨賜婚的時候,大家才沒有那麽深切的感受,總覺得退一萬步來講,嫁給十四也是另一種幸福。撇開十四本身的魅力和氣度不談,他能安享晚年,又能讓若曦遠離紫禁城的鬥爭旋渦,對若曦也是真心實意的好。所以大家總是能體諒康熙賜婚的原意,是想把自己最珍惜的「女兒」嫁給自己最中意、想要托付江山的兒子。在他心裏,若曦值得天下最好的男人,值得一個最完美最幸福最貴不可言「天下女兒皆求之不得」的結局。

若曦抗旨,康熙震怒非常,將她貶去浣衣局一去就是六年,好多人不理解,為什麽康熙那麽狠心,從而將這行為解釋為君權至上,不容置疑。然而這種解釋並不完整。

還記得當年太子求婚,看中的就是若曦背後的勢力,有康熙的重視、蒙古人的結盟、西北軍效命,若非下一任的皇帝,有哪一個皇子敢有這樣幾乎能跟君權分庭抗禮的勢力?所以當康熙心裏明白太子並不是繼位人選的時候,面對這個求婚,他是打從心底裏不答應的,不答應的理由中最小的那個或許是出於對若曦的疼愛,但最重要的必然也是為了勢力的平衡。就如若曦自己所說,她這步棋,如此重要,豈能白白浪費在太子身上?

既然若曦的賜婚物件必然是萬萬人之上的儲君,那麽假設康熙看中的儲君人選是四阿哥,那麽賜婚的物件也必然是四爺,換言之,既然有意將若曦賜給十四,那麽康熙就是很明白地要鞏固十四的勢力,好讓他安安心心地繼承皇位的。然而既有「棋子」之用,又有「兒女」之情的若曦竟然抗旨不嫁,這自然讓苦心孤詣的康熙皇帝震怒之余十分為難。

逼她嫁吧,強扭的瓜不甜,也大大削弱了十四的權威,何況若曦性子硬是康熙一直都了解的,她決定的事情八匹馬也拉不回來,萬一到時候一根白綾上吊了才是笑話。收回聖命吧,若曦背後所代表的勢力無處安放,既然不能為我所用,當然也不能為任何其他人所用。生氣之余貶黜出去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很能理解吧?但是理解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這位「好父親」從頭至尾沒有問過若曦一句,她心裏是怎麽想的,她有沒有喜歡的人,她想不想當這枚棋子。對比一下敏敏的父親蘇完瓜爾佳王爺,就知道當康熙的「好女兒」是有多麽悲慘。

他待你再好,給你選了一門再好的親事,依然是給你打造一座金碧輝煌的牢籠,你還要滿心歡愉的磕頭謝恩。古人大概可以,換了我們任何一個現代人都無法接受,沒有心上人也就算了,有了心上人,你試試?

2、雍正是她的好丈夫

我的媽呀!

若曦真不是個聖母,她願意原諒,凡事看人的好處,是因為她受過現代的高等教育。懂得什麽叫寬恕,懂得什麽叫理解。她對這些「古代人」有著天生的悲天憫人之心,因為她知道他們每個人的結局,也知道他們一路走來的無可奈何。

她見過八福晉、十福晉頤指氣使的嘴臉,卻也知道她們跟自己的丈夫同甘共苦的艱辛;她知道玉檀欺騙她、利用她的惡毒,卻也知道她情不自禁、兩頭為難的痛苦;她為八爺因權勢而拋棄愛情而痛苦,卻也憐惜他才華橫溢但屈屈不得誌,最後破釜沈舟、敗者為寇的悲哀。

這叫聖母嗎?這如果叫聖母,我不知道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麽?善良正直,又是什麽?

說穿了,這些噴若曦是聖母白蓮花一級綠茶婊的人,如果是她們穿越到那個時代,只怕確實不會有這麽瑪麗蘇的故事產生,因為她們得不到康熙、李德全、蒙古人的欣賞,也不值得一眾皇子的傾心相交,更不可能有王喜、巧慧的忠心。她們心裏只有自己,活得既不聰明,姿態也不優雅。

而若曦不同,正因為她有著悲憫的心,才更容易被身邊的各種情分所打動。

初到這個完全不能理解的時代,孤獨寂寞又驚慌失措,是姐姐給了她溫暖,是姐夫給了她袒護(和明玉打架),是十阿哥做了她第一個朋友,十四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就沖著這些,她早已把八爺黨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明明早已對八爺動心,卻遲遲不敢答應,就是出於對歷史結局的害怕,如果若曦對結局一無所知呢?或許早已順從了自己的心,跟八爺在一起了,也或許她跟明慧一樣敢於跟八爺同生共死。可是熟知歷史的她知道這是一條風雨飄搖的破船,看著壯麗宏偉,但頃刻間就會覆滅,所以她不敢跟他們同坐一條船上。

接下來就是考驗操作的時候。一般如果你害怕被連累會怎麽做呢?避開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畢竟已經在康熙身邊工作,完全有理由避開,但是若曦卻選擇了一個很玄幻的操作路數,她想要編織一張情網,把八爺套進去,用情「感化」他,逼他放棄爭奪王位。

這個腦回路還是很清奇的,不得不說這就是若曦這種性格會做的事。她從來不怕犧牲自己,她想做的只是憑一己之力去挽回已知的痛苦的結局。

可是用感情去逼迫一個男人放棄自己畢生心血鑄就的夢想,甚至是搭上全家性命的賭局,這種天真身為局外人不禁要唏噓一番,可身為夢中人,你叫她又有什麽辦法不孤註一擲呢?

這一套套了個空,不僅看出八爺並非可以托付終身的人,還對比出了四爺的真誠。那句「想要」何止打動了若曦?亮出自己的底牌只為了開啟你的心門,這特麽誰受得了?於是若曦恰恰是自己編織出的情網裏唯一的獵物。

因為同樣真心愛她的四爺,最後也因為仇恨而殺死了愛情。就像八爺說的,四爺跟他沒啥區別,唯一的區別可能是一個願意放手成全,而另一個卻親手淪陷。

不能因為他對若曦情深義重,就否認了他陰狠毒辣、睚眥必報的性格人品。

做皇帝,因為夠狠所以夠穩,可是做丈夫,也因為夠狠,所以誅心。

具體不講了,若曦一次次所受的打擊大家都看得明白。這個丈夫實在很可怕,曾經兩個人雖然多少年都不說一句話,但心卻緊緊聯系在一起,可是現在,朝夕相伴,心卻早已相隔千裏。

四爺還不如十三明白,當年的拼命十三妹怎麽可能因為一句「後宮不得幹政」而坐視不理?雖然不忍,還是要說,若曦失子、早亡,四爺都是第一助推器。四爺那句「她只在乎別人,而我只在乎她」,真是說得我無比心寒,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深情,卻何曾看到過若曦的痛苦為難,何曾了解過她情深義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格?康熙都比雍正了解她。

這個好丈夫,實在是個大笑話。就算不是皇帝,我也不認為四爺和若曦會是良配,這倆人的性格、三觀都實在相差很遠。

3、眾皇子公主的朋友之義

十阿哥是若曦第一個朋友,事實證明,他們互相關心,無論鬥爭再怎麽激烈殘酷,他們之間的情誼最終都沒有改變。這個朋友交得實在很值得。最記得的是十阿哥被派去蒙古之前跟十四一起去看若曦,當時若曦已經是雍正的人了,陣營明顯,而十阿哥也隨著八爺黨的消散吃盡了苦頭,可是他待若曦依然是一片赤子之心,在十四質問若曦到底算是什麽身份的時候,是十阿哥阻止了十四,一句「你嫌她還不夠苦嗎」道盡了這些年的相知相交。真不枉費若曦最後為了十阿哥而跟四爺「拼命」。

十三阿哥沒啥好說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對她的理解、維護,都出於早年的一句「非關風月,只為真心」,即使知道自己十年圈禁是因為若曦當年的提醒,也沒有絲毫怨懟。而若曦對十三阿哥也是傾盡全力,為他雨中跪了三天三夜,跪出風濕和一身的病,為他養育承歡,為了當年無心之失害了他而愧疚到無法自拔。這兩個人的情分真是超過世人的想象,即便在現代也是可遇不可求。

十四阿哥跟若曦從小就不合,打打鬧鬧著長大,說起狠話來一個比一個狠,可互相維護關心起來卻又比誰都上心。十四雨中送芙蓉糕,跪求一天一夜的情分,比起四爺在雨中陪著的情分也毫不遜色,只是我們都被四爺的愛情迷了眼,沒看清十四的感情,這條暗線私下何等洶湧?若不是這樣的感情在,十四怎麽會三度求婚,手持聖旨卻不逼婚,只在若曦求救的時候才亮出來帶她逃離紫禁城,給她一方天地,庇護她的周全?而十四這份情,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若曦用命拼回來的。十四大概從來沒想過,身子柔弱只會嘴硬的若曦竟然會為了保護他的周全而不顧性命地去賽馬,那時的震驚和感動只怕早就在他心裏生了根。可是他心裏一直覺得若曦是為了八哥才這樣做,從不敢把自己放在那個跟八哥一樣高的地位上去期待什麽。直到那天看若曦為了十三不顧性命,才非要問個明白,若曦是不是為了他們這些人都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那麽當初在草原上,若曦究竟是為了八哥才救了自己,還是純粹為了他而不顧性命?這個問題對十四的重要性超過我們的想象,因為從這個回答得到若曦的證實之後,十四也才真正正視了自己內心對若曦的渴求,無論這份渴求是愛情,還是友情,至少從若曦身上開始,他已經不是八爺的附屬品。

敏敏作為草原上無憂無慮的公主,有著最純粹幹凈的內心,喜歡上了十三阿哥卻求之不得,並沒有怨怪,而依然跟若曦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平心而論,敏敏和她身後的蒙古勢力原本是若曦的依靠,然而最後卻成了若曦在紫禁城裏風雨飄搖的根源,這是她們相交之初誰都不會想到的。可是若曦是怎麽得到了敏敏的尊重呢?賽馬時的勇敢、勸慰她的智慧、幫她實作願望的心意,凡此種種,都是以真心換取真心。

說了那麽多,都是想說,若曦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愛護,並不是天上的餡餅恰好掉進了一個美貌女子張開的櫻桃小嘴裏,而是若曦屢次用命去拼回來的。她完全可以不這樣做的,換一個人完全不會這樣做的。可是她都做了,所以她得到了這些過命的交情,可也正因如此,她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無法撇清這些關系。

十三和十四都勸過他,兄弟之爭裏沒她什麽事,她不必牽扯進來,也不必為此苦惱。可是若曦早就因為自己的善良和恩怨分明的性格而泥足深陷,再也回不了頭了。往後更是因為這些情分被人反復利用,傷人傷己。

玉檀用若曦和八爺黨的交情來離間她和四爺的感情;八福晉利用她和十三的交情,來打擊她,要把自己承受的十分痛苦給她五分;皇上要把她賜婚給十四、八爺去跟四爺坦誠自己跟她有過一段情,以上等等、處處,都是因為她有情、有義才無法保護自己。

這個女主角,是我能夠想象現代人穿越回古代,穿越回那個時期最可能的結局。而若曦本身的品質、聰敏、淡泊,都是吸引人的魅力,同樣身為女性,我在看書的時候也被若曦深深折服,我想如果我是男人,也會愛她、敬她、憐她、好好待她,何況那些常年鬥爭,缺乏真心的皇子們呢?若曦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潤了他們缺乏情感、只講利益的心靈,也像是一陣暖風,為他們冰冷的人生註入一股暖意。

只是可惜了,若曦這一生溫暖了別人,卻將自己獻祭了出去。紫禁城裏,沒有自由,舊時代裏人性扭曲,受盡壓迫,最後只能香消玉殞,雕零紅塵了。

說個題外話。

康熙皇帝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裏最會生兒子的一個,真正稱得上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他的孩兒個個都教育得非常好,都是雄才大略的人。可是這樣出色的孩子,又怎麽能屈於人下?正因為每個都出色,他們之間的爭鬥才顯得格外兇險慘烈。康熙皇帝透過各種手段去壓制他們的鬥爭,二立太子、打擊黨爭都是為了避免手足相殘,但是康熙晚年吏治不清卻是現實,他也無力改變,只能順應局勢。

八爺黨是黨爭牌面最大的一方,八爺連同九爺、十爺,營私舞弊,買通官員,形成黨羽,黨羽之多足以只手遮天,而歷來黨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互相包庇,結黨營私,康熙怎麽可能讓八爺透過黨爭上位?這才有了讓官員投票選太子,卻打擊得票率最高的八阿哥以及投票給八阿哥的官員這樣看起來前後矛盾、極不民主的事情。

十四阿哥不明白,當場頂撞康熙,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假的不明白,當時年少,或許還有一腔意氣吧。但是八阿哥不明白嗎?滿朝文武不明白嗎?這招引蛇出洞、敲山震虎,確實又辛辣又殘忍。幾乎是斷了八阿哥爭位的活路。

八阿哥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放棄,或許正是康熙對他最大的保護。然而八阿哥沒有放棄,也正是因為他的黨同伐異,最後失敗時才會被雍正以那麽激烈的手段處置掉(不處置掉的話,留著這麽龐大隨時可能影響君權的黨羽過年給自己逼個宮玩玩嗎?)。

也正是因為八阿哥集團的崛起,才逼得康熙不得不再次啟用不堪繼任的廢太子,那確實是件相當令人郁悶的事,別說康熙跟太子的父子情義非同一般,就是皇帝被逼到這個份上,不得不把自己兒子當傀儡來應付另一個兒子,也是非常痛苦、甚至尊嚴掃地的一件事。這才有了後來斃鷹事件康熙睜一眼閉一眼非要打擊八阿哥到底,甚至不惜下旨折辱八阿哥的生母。辛者庫賤婢所生,這句話,曾經是我最看不上這位千古一帝的地方,你自己寵幸過、晉封過的妃子,什麽仇什麽怨要這樣折辱她身後之名,不是連自己也一起罵了嗎?現在想想,這其中夾雜了多少不得不為之的無奈?康熙會喜歡八阿哥才有鬼!

可是康熙始終明白太子是不能繼承大統的,早晚也要在其他皇子中挑選一個當做繼承人,八阿哥不行,那麽他身後的同黨阿哥們自然也是不行的,九阿哥、十阿哥不行(九阿哥牽扯舞弊最深,十阿哥智商不行),三阿哥、五阿哥都沒有爭雄的心,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這三個自然就成了繼任皇位的最有力競爭者。

四阿哥陰鷙深沈,對於貪汙舞弊是最痛恨的,態度非常剛,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優點是意誌力強,手腕硬,一定能肅清康熙晚年吏治不清、貪汙之風大盛的劣局;缺點是他嫉惡如仇,八九十這一黨營私舞弊幾十年,勢力盤根錯節,要清除這股勢力,只怕最終依然是落個手足相殘,對朝堂上的臣子也不會寬容。一個不寬容仁和的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呢?這實在見仁見智。

十三阿哥英氣俠義,但是俠者講的是義,帝王講的是術,兩者南轅北轍。何況十三阿哥也沒什麽爭雄的心,他會是個忠心輔佐的良臣,未必能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好皇帝。

十四阿哥呢?給康熙算算,這位也真的是最好的人選之一了。一來八爺黨勢力仍在,絕對不可能隨著八爺的失勢就消失,總得給他們找個出口,才不至於失去朝堂上的平衡,那麽黨內的十四爺幾乎是最合適的人選。而十四比八阿哥又好在哪裏呢?十四有個地位顯赫的母親,且跟四阿哥是同胞兄弟。他不像八阿哥,除了結朝臣之黨,沒有別的路子可走,也就不會被臣下左右;而且十四阿哥的性格跟四阿哥不同,他不會像四阿哥那麽沒有轉圜的余地。何況為八爺求情不惜頂撞康熙那一出,也讓康熙看到了十四對兄弟的愛護之情,以及為了道義舍生忘死的勇敢,在滿地跪著卻不敢求情的阿哥中間簡直脫穎而出。

這樣一來,其實也就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爭。歷史上康熙皇帝到底屬意的是誰,不得而知(我更傾向屬於的本來就是雍正),但是小說劇本裏康熙明確是要傳位於十四阿哥的,這才有了悉心培養,封撫遠大將軍王等一系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