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韋小寶為什麽知道小玄子身份以後就一股奴才樣?

2021-01-04影視

一開始不會用參照功能所以用了斜體,現在會用了,改一下看起來舒服一點。

1月6日補充

其實這篇回答我隨手寫的,有點文不對題。今天忽然發現被知乎精選了,覺得還是有必要補充一下。

題主提到,為什麽韋小寶不利用康熙和韋小寶是朋友的軟肋,讓韋小寶不必如此卑躬屈膝,甚至希望韋小寶借此撈點好處。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其一,康熙的君主思想很重,韋小寶是個非常會察言觀色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康熙的心態,知道自己如果逾越了,就完蛋了;其二,韋小寶心裏把康熙當做好朋友,又十分講義氣,他不會利用康熙是自己朋友這點撈好處。

其一,康熙的君主思想

索額圖細細打量小桂子,說道:「小公公,你今日護駕之功,可當真不小啊。」韋小寶道:「那是皇上的福氣,咱們做奴才的有什麽功勞?」
康熙見韋小寶並不居功,對適才這番激鬥更只字不提,甚感歡喜, 暗想自己親自出手,在鰲拜背上插了一刀,此事倘若傳了出去,頗失為人君的風度。又想:「 小桂子今天的功勞大得無以復加,可說是救了我的性命。可惜他是個太監,不論我怎麽提拔,他也總是個太監。祖宗定下嚴規,不許太監幹政,看來只有多賞他些銀子了。

康熙雖然十分希望有個好朋友,但皇帝的身份讓他十分看重尊卑有別和祖宗禮法。

如果這一段康熙的心態表現得還不夠明顯,還有下面一段

次日去見小皇帝,康熙見他鼻青目腫, 頭發眉毛都給燒得七零八落 ,大吃一驚,登時料到是那寶貝禦妹的傑作,問道:「是公主打的?受的傷不重嗎?」
韋小寶苦笑道:「還好。師父,徒兒丟了你老人家的臉,只好苦練三年,再去找回這場子,為你老人家爭光。」
康熙本來擔心他怒氣沖天,求自己給他出頭,不過禦妹雖然理屈,做主子的毆打奴才,總是理所當然,但如不理,卻又怕他到了五台山上,服侍父皇不肯盡心, 正感為難,聽他這麽說,竟對此事並不抱怨,只當做一場玩耍,不由得大喜,笑道:「小桂子,你真好!我非好好賞賜你不可。你想要什麽?」

對此,韋小寶的想法是:

韋小寶心想:「 以前和他角力,便似朋友一般。但他是皇帝,我是奴才,這朋友總是做不久長。這次回北京來,眼見他人沒大了多少,威風卻大得多了,‘小玄子’三字再也叫不出口,不如改了稱呼,也是拍馬屁的妙法。 」當即跪下,咚咚咚磕了八個響頭,說道:「師父在上,弟子韋小寶是你老人家的開山大弟子。」

康熙只擔心韋小寶肯不肯替他做事,對韋小寶的傷勢則不怎麽關心,並且覺得主子毆打奴才理所當然。韋小寶也一眼看出康熙的想法。

康熙君為臣綱的思想文中隨處可見。韋小寶不可能敢逾越規矩的。

其實最早看完的是98版鹿鼎記,裏面康熙和韋小寶常常說「好兄弟講義氣」,導致我看原著的時候非常不能接受康熙的這種心態。但是當我真正開始研究康熙和韋小寶之間關系的時候,我認為原著的情節才是合理的,原著康熙的心態才是一個正常皇帝該有的心態。但這並不表示韋小寶對康熙而言,只是一個寵臣,康熙後期的一些行為,比如定下六十年之約,以及六下江南尋覓韋小寶等等,對於一個皇帝而言,已經是出格的行為了。(康熙和韋小寶曾聊過正德皇帝和李鳳姐的故事,你品,你細品 )

其二,韋小寶把康熙當成好朋友,他不會利用好朋友給自己撈好處。但是如果把自己當奴才,他又可以正大光明拍馬屁要賞賜。

小寶心中一寒,這句話實在不易回答,當時這白衣尼行刺康熙,他情急之下,挺身遮擋, 可全沒想到要討好皇帝,只覺康熙是自己世上最親近之人,就像是親哥哥一樣,無論如何不能讓人殺了他
……
韋小寶大聲道:「 我不是討好他。小皇帝是我朋友,他……他說過要永不加賦,愛惜百姓。 咱們江湖上漢子,義氣為重,要愛惜百姓。」 其實他對康熙義氣倒確是有的 ,愛惜百姓什麽,卻做夢也沒想過,眼前性命交關,只好擡出這頂大帽子來抵擋一陣。

還是剛剛那段,韋爵爺當真十分會做奴才。

韋小寶心想:「以前和他角力,便似朋友一般。 但他是皇帝,我是奴才 ,這朋友總是做不久長。這次回北京來,眼見他人沒大了多少,威風卻大得多了,‘ 小玄子’三字再也叫不出口,不如改了稱呼,也是拍馬屁的妙法。 」當即跪下,咚咚咚磕了八個響頭,說道:「師父在上,弟子韋小寶是你老人家的開山大弟子。」

原回答主要是替韋小寶和康熙解釋一些事情,想表明他們二人的關系沒有那麽不堪的題外話。

(關於康熙和韋小寶二人的關系,每個人感覺都不一樣。我的理解是,在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專治統治下,兩個身份地位天差地別又都十分孤獨的人,產生了一種奇妙的關系,這個關系是朋友和君臣兩樣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新物質,並且由於韋小寶特殊的出身、性格以及天地會香主的身份,這個關系變得絕無僅有。他們的關系也不是簡單的直線式的越來越不親近,而是波浪式的疏離,例如韋小寶去五台山做和尚之前,還想著和康熙的朋友做不長久,當了和尚之後,九難來刺殺康熙,他又把康熙當成親哥哥。他們的關系固然越來越疏遠,但感情其實越來越深厚,剛認識韋小寶的康熙固然對韋小寶很純粹,只想著韋小寶每天陪他玩罷了,但他絕不會容下韋小寶那樣的欺騙和背叛。)

原回答:

很多人說的都對,韋小寶不利用康熙對他的感情才是對的,才能步步高升。

但是,其一,這但並不代表韋小寶從來沒有利用過康熙。

其二,韋小寶一副奴才樣並不代表他內心真把自己當初奴才了。這麽做只是討皇帝開心獲得升賞。

其三,康熙也沒有過多地利用過和韋小寶的交情讓他辦事。

1、

康熙冷笑道:「天父地母,反清復明!韋香主,你好大的膽子哪!」
韋小寶但覺天旋地轉,腦海中亂成一團,第一個念頭便想伸手去靴筒中拔匕首,但立即想起:「他什麽都知道了!既然問到這句話,就是翻牌跟我比大小。他武功比我高,我一劍刺他不死的。就算能殺了他,我也決計不殺!」當下更無遲疑,立即跪倒,叫道:「 小桂子投降,請小玄子饒命!」
這「小玄子」三字入耳,康熙心頭登時湧起昔日和他比武玩耍的種種情事,不由得長嘆一聲,說道:「你……一直瞞得我好。」

此處利用了兒時的情誼,暫時有用,但很快失敗了,康熙該攤牌還是攤牌。

2、

各人上馬向東馳去,韋小寶等四人給夾在中間。韋小寶只盼有追兵趕來,將自己擒回, 小皇帝對自己情義深厚,這次雖然大大得罪了他,未必便非砍頭不可 ,洪教主陰險毒辣,落入他手中,可不知有多少苦頭吃了。但一路行去,再也聽不到追兵的蹄聲。眾人所乘坐騎都是王進寶所選的良駒,奔馳如飛,後面就有追兵,也沒法趕及,何況趙、王、孫三總兵早將追兵引得向北而行。

這個人放跑了皇帝一心要抓的反賊,還擱那盼著皇帝能救他一命,這可不是奴才敢想的。「未必便非砍頭不可」韋爵爺您可真敢想。

康熙卻笑了起來,說道:「你要錢的本事可高明得很哪,我一點兒也不知道。」
韋小寶又道:「小桂子該死!」臉上卻有得色,心道:「做官的人伸手拿錢,怎能讓你做皇帝的知道?你在我手下人之中派了探子,只能查到我敢不敢造反。你妹夫右手收錢,左手入袋,連你大妹子也不知道,你這大舅子就萬萬查不到了。」 他嘴裏自稱「奴才」,心中卻自居「妹夫」。

3、

要說康熙利用韋小寶,我覺得是真的,但是有的答主說,利用和韋小寶的感情,我不太贊同。

除了在通吃島上的聖旨有那個嫌疑,其他時候更多的是你辦事我給你大官做,你做事之前我誇誇你給你洗洗腦,讓你更加用心替我辦事,但並沒有利用和韋小寶交情的意思,只是正常的禦下之術,不過韋小寶聽說書長大,深受洗腦(姑且這麽說吧),事事想著和康熙講義氣,容易讓人誤以為康熙在利用韋小寶的義氣。其實,二人明面上講的也一直是忠心,康熙很少提及「義氣」二字(98小白兔版的康熙倒是經常和韋小寶說好兄弟講義氣,這個改編就很讓人無語,也讓我對原著的康熙產生很多誤解)。康熙一直誤以為韋小寶對他是忠心而不是義氣,直到最後一章,康熙才徹底明白韋小寶對他是義氣,所以,之前自然沒有利用韋小寶感情的意思,甚至想不到去這茬。

更何況,康熙是皇帝,手握無數資源,在他眼裏,他手下的官員替他做事,是天經地義的,哪裏有利用別人感情差遣人做事的道理,有的只是用皇權威逼或者爵祿誘逼,用感情差遣別人是綠茶才做的事情。(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倚天屠龍記中,有兩個女政治家,擁有大量資源的趙敏對張無忌從來都是直來直去,設計陷害也是光明正大地站在對立面設計陷害,絕不會一邊往張無忌懷裏鉆一邊欺騙張無忌利用張無忌的宅心仁厚,而幾乎沒什麽資源的周芷若,就綠茶的多。康熙掌握的資源比趙敏還要好多,更不會屑於做這種事情。)

而通吃島上,康熙確實有利用韋小寶感情的嫌疑,但是如果他真的只是想利用韋小寶滅掉天地會,為什麽不先用六幅畫和好聽的話把韋小寶騙回來再逼他就範?為什麽要光明正大地在通吃島上就告訴韋小寶自己除掉天地會的計劃?如果韋小寶真的僅僅是康熙的一枚棋子,他未免光明正大過頭了吧?說到底,還是韋小寶不在身邊,自己著實無聊,康熙除了要滅韋小寶滅天地會之外,和韋小寶還有更加長遠打算,不能殺雞取卵,畢竟身邊也就剩這個狡猾胡鬧的小桂子肯真心對自己了。(康熙:湊合過唄,還能離咋滴.jpg)所以,在通吃島上,康熙厚著老臉不要,讓一大群人把「小玄子」掛在嘴邊(其實正常來說應該避諱的),與其說是想韋小寶滅天地會,倒不如說想韋小寶了。這種情況下,利用一下對方的感情也無可厚非。

康熙的寂寞……

這幾年來康熙忙於跟吳三桂打仗,晝夜辛勞,策劃國事 ,身邊少了韋小寶這個少年臣子說笑話解悶,有時著實無聊,此時君臣重逢,甚是開心, 說了好一會閑話,問了他在通吃島上的生涯,又問起台灣的風土民情。
……
康熙熟知韋小寶的性格本事,料想他決不致輕易為匪人所害,何況又尋不著他的屍首,此後不斷派人明查暗訪,迄無結果。
後世史家記述康熙六次下江南,主旨在視察黃河河工。但為什麽他以前從來不到江南,韋小寶一失蹤,當年就下江南?巡視河工,何須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揚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禦前侍衛前往揚州各處妓院、賭場、茶館、酒店查問韋小寶其人?查問不得要領,何以悶悶不樂? 後人考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原為禦前侍衛,曾為韋小寶的部屬,後被康熙派為蘇州織造,又任江寧織造,命其長駐江南繁華之地,就近尋訪韋小寶雲。

有人說,康熙在最後對韋小寶已經封無可封了,康熙也不需要韋小寶再替他做什麽了,所以韋小寶必須走,不然避免不了兔死狗烹的命運。但是,既然韋小寶對康熙已經沒有用了,康熙為何還要下江南尋找韋小寶呢?所以,君臣身份下,康熙對韋小寶還是有感情的。

最後總結一下

其實,從康熙不怎麽利用韋小寶的感情和韋小寶不怎麽利用康熙的感情 原因是一致的 。感情這玩意,被利用多了就變質了,他們的做法是對的。

就是因為康熙沒有一天到晚提和韋小寶的交情,沒有利用交情讓韋小寶做事(康熙用的是高官厚祿),所以最後無論他怎麽折騰韋小寶,韋小寶還是要和康熙講義氣,不願意帶天地會的人殺進皇宮好自己做總舵主,慷慨解囊捐助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離開康熙也不去挖寶藏。

也正是因為韋小寶沒一天到晚提和康熙的交情,沒有利用康熙對他的感情升官發財(人家憑的是真功勞),康熙才會給他很多破格提拔,甚至在攤牌後對韋小寶屢次妥協,康熙即使被氣的不輕還是忍不住六下江南找人。

不利用感情其實才是真的會做人,錢欠了好還,人情欠了不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