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透過【繁花】,窺見中國初代琴童的隱秘成長史

2024-01-16影視

本文先發自公眾號: Yusi音樂審美養成

未經允許嚴禁任何形式轉載


最近,王家衛「下凡」導演的電視劇【繁花】,以8.3的豆瓣高分迎來了大結局,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彩蛋與遐思。

其中的一個細節,不知道各位音樂愛好者有沒有註意到——片中女主角玲子(馬伊琍飾)在進賢路住處的一位鄰居,是知名鋼琴家孔祥東扮演的。

孔祥東1968年出生於上海。上世紀80年代末,20歲出頭的他接連在幾個世界級的比賽中嶄露頭角,被當時的西方媒體盛贊為「天才鋼琴家」。

▲1988年,孔祥東獲美國吉納·巴考爾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

在【繁花】中,年過五旬的孔祥東飾演一位上海的鋼琴老師。在進賢路弄堂隔音很差的老房子內,他滿懷激情地教學生演奏克雷門蒂的【小奏鳴曲Op36 No.1】 (據說飾演琴童的是孫儷的兩個小孩:等等和小花)。

有一次因為彈琴、唱歌的聲音太大,被玲子找來說影響了她的睡眠。

這段戲份看起來似乎和主線情節沒有很大的關聯,但其實借助一個鋼琴老師的角色,真實且鮮活地還原了當時上海市民紛紛送孩子學鋼琴的生活細節,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股「鋼琴熱潮」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呈現。

沒錯,1980年,可以說是中國前所未有的「學琴熱」的開端,而上海便是這股熱潮的中心城市之一,號稱整座城市有「十萬琴童」。

有趣的是,彼時只有12歲的孔祥東,正是這十萬琴童大軍中的一員。


01 熱潮湧動,「琴童 誕生

月薪資三四十塊,卻要勒緊褲腰帶購買一架價值兩千元的鋼琴,是上世紀80年代上海家庭常見的生活情景。

在當時的家長們看來,這是一項重要且必要的投資行為。

後來成為小學語文老師的80年代琴童潘玨,曾這樣回憶小時候的學琴盛況: 她所居住的巨鹿路上,學琴的孩子特別多,除了彈鋼琴的,還有拉小提琴的、拉大提琴的、吹黑管的…人數之多、種類之全,幾乎可以組成一個交響樂團。

這股學琴熱潮究竟因何而起?

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開放後,人們從長久以來的文化壓制中解脫了出來。 在經歷了十年單調的樣板戲「熏陶」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對新的文學藝術有著空前的渴望;而音樂作為一門不被文字和語言限制的藝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當時最能滿足大眾需求的精神食糧。

▲上海音樂學院樣板戲演出大合影

與此同時,改革開放後國門大開,卡拉揚、小澤征爾、史騰、帕瓦羅蒂等一批音樂大師接連訪華演出,在國內掀起了一場又一場古典音樂熱潮。

▲卡拉揚在北京飯店

1979年,美國小提琴家史騰訪華時,攜帶了一支拍攝團隊。 他在北京、上海演出和講學期間,這支拍攝團隊記錄了當時一部份中國孩子的學琴生活,並行掘了一批頗具潛力、技術出色的小演奏家。

▲史騰與中國琴童在一起

兩年後,這些拍攝素材被制作成紀錄電影在美國上映,片中的小演奏家備受矚目—— 王健、呂思清、唐韻等如今被大眾熟知的華人音樂家,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首次走到了世界面前,得到了國際音樂界的關註和著名音樂院校的垂青。

▲十歲的王健正在拉大提琴

王健、呂思清、孔祥東等琴童的成名經歷,在成千上萬望子成龍的家長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越來越多的父母抱著讓孩子「成名成家」的願望,不惜血本,陪孩子走上了音樂之路。

「琴童」這個名詞,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誕生的。

可以說,成為「琴童」,大多數情況下都並非孩子的主觀意願,而是家長為孩子的人生所做的設計與規劃。


02 升學捷徑& 考級的誕生


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殘酷。

滿腔熱血的家長們很快便發現,在學音樂這件事上,有天賦的孩子只是少數,想要「成名成家」,並不是父母一廂情願就能實作的。

先不說成為演奏家,事實上,大多數琴童想要考進音樂專業院校,都是極其困難的。

那麽,沒有了目標支撐,家長們讓孩子學琴的動力又在哪裏?

音樂等級考試作為一種激勵機制,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音樂考級機制並不是中國首創,最早由英國人創立,後來傳入中國香港。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大陸琴童數量激增,這一機制也逐步被引入。 大陸最早的音樂等級考試誕生在1987年年底,當時的一些鋼琴家和教育家以廣州鋼琴學會的名義組織了一場鋼琴考級活動,共有四十多人報名參加。

1988年,上海也開展了大規模的業余鋼琴考級活動,首年考試便有三百多人參加。之後,考級很快覆蓋到了大部份的樂器。

從這一年起,考級被納入了絕大多數琴童的學習規劃。 孩子們往往在結束了學校的期末考試之後,又在父母的督促下,投身到音樂考級的籌備中。

與此同時,為了鼓勵更多孩子學音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升學政策就開始向琴童傾斜了:一些重點學校為了網羅人才,往往會對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在考分上給予一定的優待。

同樣的學習成績,如果有音樂特長,則會被優先錄取。嗅覺敏感的家長們自然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升學機會,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了琴童行列。

而在這樣急功近利的心態下,也讓學音樂和樂器這件事變了味。 有的家長急於求成,把考級當成孩子升學的捷徑; 有家長把比賽當彈板,期待著孩子一舉成名。

琴童們每天被迫在高壓下練琴,那些重復的旋律和密密麻麻的五線譜,成為了很多孩子童年的捆綁與束縛。


03 市場經濟下的機構亂象

隨著琴童人數和考級需求的激增,一些業余的音樂培訓機構在中國各大城市悄然誕生。

1993年兩項政策的頒布,進一步助力了中國音樂教培機構的壯大。

年初,國務院釋出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生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域」。

從此,註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成為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而這也為音樂教培機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年尾,政府頒布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正式被確立起來。

很快,各種各樣的音樂教培機構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各大城市出現。從此,音樂教育不再是少部份人的權利;而是伴隨著市場經濟,走進了千家萬戶。

但這也在無形中,為我們今天的音樂教育埋下了一個隱患。

要知道,經過長達十年的文化壓制,中國受過專業教育的音樂人所剩無幾,根本無法滿足數量龐大的琴童需求。 大量的培訓機構興起,卻沒有足夠的音樂老師,該怎麽辦?——答案無非是降低錄用標準。

這就導致很多對音樂一知半解的非專業人才湧入了這個行業。 所以,盡管可以接受音樂教育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但教育品質卻參差不齊。

上世紀末,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證件不完善的小琴行。在這樣的琴行裏,大部份的老師都只有業余水平。比起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初期,此時的音樂教育師資團隊可以說「實作了」去名師化。

千千萬萬不夠專業的教師進入音樂教育行業,導致平均教育品質明顯下降。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表現便是:琴童音樂表達能力的退化。

上周Yusi在直播中,帶大家聆聽對比了上世紀90年代琴童參加比賽和如今孩子參加比賽的表現,大家能明顯感受到三十年前的琴童,在音樂表達上是有自己鮮明的特色與風格的。

而反觀今天的琴童,除了聽起來似乎還不錯的技術能力,在節奏與情感表達上,幾乎是千篇一律,毫無生氣的。

原因正是在於,對於大多數非專業的音樂教育者來說,「演奏技術」是最容易掌握並教授給孩子的,也是最容易讓不懂音樂的家長看到教學成果的。

而對音樂背後廣闊世界的認知與了解,以及最重要的自我表達和情感交流能力,是這些非專業教育者非常稀缺的。

於是,音樂教育在部份從業者的手中,逐漸衍化為一門「技術教學」,而樂器演奏,也幾乎成為了一門「應試技術"。


04 讓練琴歸回音樂本身

2008年年底,國家明文規定,一切藝術考試成績不再作為高考中考的加分項 目;今年開始,「藝術特長生」這個在中國教育界火了二十多年的名詞,也將徹底結束高考考生的升學舞台。

當學音樂這件事與應試教育解綁後,我們發現,琴童的人數不降反升。

這意味著如今很多琴童家長,對待孩子學習音樂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轉變。

大家不再追求成名、考級、升學等功利性目標,而是逐漸趨於理智,歸回本心:透過學音樂和練琴,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想象力、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

與之矛盾的是:多數音樂教育機構的教學模式還沒有實作同步轉變,依然圍繞復雜的樂理和枯燥的技術練習來進行授課,忽視了音樂審美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的培養,導致千千萬萬的琴童一直在痛苦中掙紮。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品牌從建立之初,就致力於大眾音樂審美的普及,希望千千萬萬的琴童,在埋頭苦練技術之前,先認識音樂、了解音樂,從音樂中找到樂趣與共鳴。

當練琴回歸到音樂本身,這門美好的藝術,才會真正伴隨琴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