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視劇雍正王朝裏面上朝前有太監甩鞭子,這是什麽意思?

2019-11-05影視

(多圖預警~)

勉強回答一下:

這是一種名為「靜鞭」(又稱鳴鞭)的儀式,最早起源於契丹民俗,以鞭「驅鬼」,在唐末以及五代十國之後,開始儀式化,成為皇權專屬的儀式之一。清朝延續各代的儀式,有了更為詳細的靜鞭儀式,目前這種「靜鞭」儀式已經在國家級別的正式場合「廢除」,然而依舊殘留在不少滿族歌舞之中(比如三鞭舞)

靜鞭這個儀式,是延續千年的「舊禮」,主要是由專門的「靜鞭官」,鳴鞭三聲(也有十幾聲的時候),表示肅靜。在大型朝會、登基大典等重要場合,都會有專人鳴鞭,以示莊重,而且歷史源遠流長。

首先,要知道「執鞭官」在中國大地上由來已久,真是「歷史悠久」的儀式之一,至少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

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男、子則二人。

——【周禮·秋官·條狼氏】

然而,不要看【周禮】地位很高, 但是這個時候執鞭官據推測應該是開路用的,並不會有後來儀式性的「鳴鞭」。

根據【論語】的記載,這個「執鞭官」應該地位比較低下,而且秦漢時期,這個儀式並不是很普及:

子曰:「富而可求也, 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論語 述而】

【論語】中這一段,側面正面了執鞭人員地位之低,而周代之後,這種儀式也並不盛行。 然而,後世研究「鳴鞭」儀式起源的時候,還是願意追到【周禮】的時代

真正「鳴鞭」再次出現的時候,是唐末到五代十國的時期,這種「儀式」其實最早來源於契丹(後來的遼朝),起源於契丹人的「民俗」:

比如在【重編燕北錄】這本專門描述契丹人民、貴族的生活、文化的書籍中,有以下記載:

戎主及契丹臣庶等, 如見旋風時,便合眼,用鞭子空中打四十九下 ,口道「不克」七聲。

——王易 【重編燕北錄】

眾所周知,在宋代因為歷史原因(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和現實原因(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戰和雍熙北伐中用兵失誤),「燕北」一直是契丹領地,這本書就是記載契丹民俗的。

這裏記載的就是契丹人如果遇到旋風,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用鞭子在空中打49下,達到「驅鬼」的目的 。(同時口中也得念念有詞「不克」)

相同的記載,也在不同作者的【燕北雜錄】中看到,也是描寫契丹人的風俗、習慣的:

契丹見旋風,合眼,望空取鞭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聲 。

——武矽 【燕北雜錄】

即使在現代,北方地區也有「路上看到旋風,可能是鬼魂在附近的標致」這類都市傳說,其源頭都是契丹族的風俗,這裏就不再展開。 而「鳴鞭」被契丹人認為是「驅鬼」,帶走「汙濁之風」的首要選擇 ,而這則民俗隨後也同時上升為「儀式」,就是在五代十國時期,而且很有可能是「契丹人」首創(尚無定論)。

實際上,到五代十國時期,這個風俗已經成為一種「儀式」甚至是「禮儀」而存在了 ,甚至見諸史冊,比如【新五代史】有以下記載:

己未, 歸靜鞭官劉守威 ,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雞叫學生殷暉於契丹。於闐使馬繼榮來,回鶻使李萬金來。

——【新五代史 晉書 高祖本紀】

這裏的「高祖」指的是五代之一的後晉開國皇帝——晉高祖石敬瑭(即大家熟知的兒皇帝), 而這裏已經有明確「靜鞭官」的存在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契丹和部份中原政權,已經開始有「鳴鞭」這個儀式了。

宋代之後,「鳴鞭」儀式得到迅猛發展,並為所有中原王朝、大一統王朝采用,成為嚴格的「儀式」, 比如在宋代已經有規制明確的「鳴鞭」儀式,記載【宋史】中:

內侍二人執之,鞭鞘用紅絲而漬以蠟。行幸,則前騎而鳴之,大祀禮畢還宮,亦用焉;視朝、宴會,則用於殿庭。

——脫脫 【宋史 儀衛】

宋代鳴鞭,經常是2人,鞭鞘使用紅絲,並且塗蠟,已經是非常講究了。宋代皇帝出門、回宮或者大型宴會,都會有專人「鳴鞭」,以示莊重。

而到了元朝,這則禮法竟然也被元代的蒙古貴族繼承,【元史】中也記載了類似的儀式:

侍儀使導從皇帝出閣, 鳴鞭三,升大明殿, 登禦座。

——宋濂 【元史 禮樂誌】

元代皇帝出門、大型朝會等場合 ,也有鳴鞭,而且明確是三聲 。這比宋代要明確且簡化一些,宋代有些時候,鳴鞭要十余聲。

到了明代,鳴鞭的規制基本有了很大發展,有了明確的「站位」等規定:

鳴鞭四人,左右北向。 教坊司陳大樂於丹陛東西,北向,儀禮司設同文、玉帛兩案於丹陛東。金吾衛設護衛官於殿內及丹陛,陳甲士於丹墀至午門外,錦衣衛設將軍於丹陛至奉天門外,陳旗幟於奉天門外,俱東西列。

——張廷玉【明史 禮誌 大朝儀】

在明代,設定了4人的鳴鞭官,主要是在皇帝起駕出宮或者大型朝會,以及接待外賓的時候進行鳴鞭,但是內容上基本和宋元一脈相承。

清代情況略為特殊,由關外少數民族建立 ,不過至少在滿清入關之前,已經有「鳴鞭」儀式了,這一點可以確定:

丹陛南階三級, 鑾儀衛官六人司鳴鞭。 欽天監報時,皇帝出禦中和殿,執事官行禮畢,趨外朝視事。駕出,前導、後扈如儀。

——趙爾巽 【清史稿 禮誌】

這是【清史稿】中描述, 這個時候的時間點是「天聰六年」(1632年) ,這個時候清朝還是天聰汗皇太極(清太宗),明朝也還未滅亡, 而這個時候,滿洲人已經開始設立6人的鳴鞭儀衛了

所以,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這個細節還是很好評的,確有良心歷史劇的態度 。在雍正朝,這個禮儀已經非常盛行和普遍了,而電視劇中,廢立太子等重大事件的朝會前,有人「鳴鞭」以示鄭重,絕對是非常合乎禮制的。

實際上,即使不研究「儀式」和「民俗學」,各種通俗小說、文人筆記中也都有這些涉及鳴鞭的段落:

駕近,則列橫門十餘人擊鞭,駕後有曲柄小紅繡傘,亦殿侍執之於馬上。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就是記錄從貴族到普通民眾的生活的一部文人筆記,在這部作品中,說了皇帝駕臨之後,會有十多人鳴鞭。

而到了明代,所有通俗小說中,描述前代皇帝儀仗,都要提及鳴鞭的事情,包括各種現在知名度很高的歷史小說和「四大名著」:

那禦座又甚高,才跨上雙腳 ,要上去,不期被階下儀衛靜鞭三響,心虛之際,著了一驚,把捉不定,那雙腳早塌了下來, 幾乎跌倒。眾宮人連忙上前挽住,就要趁勢兒扶他上去。也是天地有靈,鬼神共憤,太子腳才上去,不知不覺,忽然又塌將下來。

——褚人獲 【隋唐演義】

比如,隋唐演義中,記載楊廣登基時候的情況,由於他「得位不正」,害死自己親哥哥,誆騙自己的父母,所以「人神共憤」,被「靜鞭」響聲嚇得心虛,由於失足差點癱倒在地上,也以此暗喻隋王朝之後的滅亡的命運。

到了【水滸傳】真的是「第一回」就描寫了「靜鞭」,翻一翻【水滸傳】,開篇就是講這個儀式的詞句:

但見: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禦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裏,玉簪朱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禦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轝,鳳羽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 隱隱凈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施耐庵 【水滸傳】

講道理,說句不好聽的,真的不應該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才初次了解這種儀式,通讀過四大名著的話,應該都不太會有這種疑問。

如果對於語言文字不太感冒的話,建議去北京的天壇公園,現在還有類似「靜鞭」儀式的表演,比較生動:

然而,目前「靜鞭儀式」基本作為國家級別的禮儀,已經廢除了,只存留在部份滿族人的歌舞之中 。我沒有記錯的話,1986年撫順市市政府專門為滿族一類歌舞定名為「滿族秧歌」,其中舞蹈中就有「三鞭」的成分:

按今日秧歌與此微異,抵前導者反穿皮褂,斜披串鈴,手執長鞭,前行開路。

——【奉天通誌】

東北是當時女真人的「龍興之地」,而且後來一段時間的都城——盛京,即是今天的沈陽(奉天)。 部份歌舞中還有滿族元素,其中這個手持長鞭的「前導者」的形象就來源於清代宮廷的靜鞭官。

所以,實際上「靜鞭」這個儀式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從民俗中來,成為儀式,廢除之後,又以另一種方式回到民俗中去 。真是應了當年孔子的那句話——「禮失而求諸野」:

仲尼有言 「禮失而求諸野。」 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諸家者,不猶愈於野乎?

——【漢書 藝文誌】

這種儀式雖然已經不再被采納, 但是在民間,依舊還有它存在的「痕跡」 ,甚至保留在歌舞之中,看來這種在留存民間的民俗歌舞中搜尋過去儀式,確有其道理。

如有不妥之處,求輕噴,歡迎愛好者們一同討論~

歡迎專註本專欄——都市傳說研究:

只談學術研究,只談民俗學社會學含義,不談怪力亂神,不談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