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從影視日風到迪奧抄襲,中國時尚怎麽了?

2022-07-29影視

「...一定要扭轉中國古代的設計是老土的這個觀念。」


近期,網劇【我是劉金鳳】因為服裝造型、美術道具照搬日本設計,引起很大爭議,劇集最終下架。
這起風波引發了多部古裝劇的自查,同期熱播的【星漢燦爛】也受到波及,主角服裝上疑似日式的蝴蝶結以及場景裏日本風的燈籠都被逐幀修改。
一位電視劇行銷從業者告訴 娛理工作室 ,影視裏的日本風在近兩年屢屢成為熱議焦點。據他從劇組處的了解, 一方面是橫店等拍攝場地本身在建築、道具等方面就有不少日本元素,另一方面確實有一些從業者本身的審美就是偏日式的,覺得日本風更好看高級。
當影視劇的服裝設計和美術設計在「以日代唐」、忽略中國傳統時尚的同時,發生了迪奧抄襲風波,這個國際著名時尚品牌把中國傳統的馬面裙版型當成了迪奧的經典版型,引起了國人的不滿。
這兩起爭議本質上指向的是一個問題:我們要怎麽看待中國的傳統審美和時尚?


【我叫劉金鳳】【星漢燦爛】服化道爭議
娛理工作室 邀請到知名服飾史學者、影視服飾指導陳詩宇(@揚眉劍舞),來展開聊聊這個問題。
陳詩宇從事中國服飾史研究近20年,是這個領域的著名學者,完成了不少博物館服飾復原,近年他也參與了【國家寶藏】【清平樂】【隱娘】等影視、綜藝的服飾指導、還原工作,對影視領域在服裝造型設計上的現況也有一定了解。
在這篇文章中,陳詩宇分析了影視劇中充斥日本元素的原因,指出了不要低估觀眾的審美、要培養服飾史人才兩個問題。
他認為,最近的風波最終要告訴所有人的道理是: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網友分析迪奧馬面裙爭議

以下根據娛理工作室與陳詩宇對話內容整理,以第一人稱敘述形式釋出



為什麽影視劇中充斥著日本元素
過去我們很少從復原的角度點評影視劇裏的服裝造型設計,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影視設計有自己的手法和藝術語言,並不宜完全從還原歷史的視角來審視。
但看到【我叫劉金鳳】劇照時,確實也有些驚訝,不少造型甚至幾乎直接照搬了日式。
其實過去中國影視劇抄襲日本款式的現象一直存在,但多數是拼湊和雜糅,到這個程度的還是不多的,所以也造成了近年來抄襲日本元素事件裏相當嚴重的一次輿情事故。



服裝設計師們有時並非不想復原歷史,但很難做到,也有不少客觀原因。
第一是時代原因。客觀來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日本經濟文化的一個巔峰,那時候的日本是有光環的,現在許多設計師都經歷過歐美包括日本文化的巔峰時期,崇尚日本的心態是很深的,而對本國文化有一種下意識覺得不夠高級的看法。
其實不少港台八、九十年代的古裝片裏就開始用一些日本元素設計服裝造型,覺得日本元素是好看的,又感覺和中國有些相似,是可用的。甚至出現不少直接買二手和服、中古和服來改成唐朝設計的情況。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1993)中的日式服裝造型。據劇情設定,王祖賢飾演的雪千尋有和日本倭寇相關的戲份
現在影視劇積攢了大量戲服,會形成一個個影視服裝庫,在橫店和北京都有很多,設計師偷懶的話,可能就會在庫房中直接挑選日式服裝和面料來使用,確實日本的設計有時配色和紋樣的搭配、完成度都不錯。
第二就是我們學術領域對本國文化的探索還在建設當中,科普工作尚有欠缺,梳理和傳播工作也有待提高。
為什麽很多戲會用日本素材?另一個客觀原因就是日本素材資源整理得足夠好而多。各種領域的設計資料鋪天蓋地的齊全而豐富,不僅是服裝,美術設計也是如此。
橫店為什麽那麽多建築都是日本風?日本素材容易找,甚至可以搜到完整的日本古建築的建模數據,有些美術師就是對著日本畫冊照抄,但中國的素材則需要下點功夫去搜集和鑒別。
甚至還有很多團隊覺得日本元素都是來自中國的——所謂「日本冰箱論」,其實是一個基本認知的錯誤,文化元素的傳播和演變是很復雜的過程,傳播千百後必然有很大的變化,不宜等同。當從業者的概念不正確,影視制作上肯定會出問題,一些戲想復原唐代甚至還去日本取景。
所以學術界需要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包括媒體、圖書出版,把整理好的資訊傳播出去,才能讓從業者們轉變認知。



第三就是術業有專攻,但現在影視劇組沒有形成需要專業指導的意識。
過去我們看日本歷史劇、大河劇,字幕中都有個崗位叫衣裳考證,歐美歷史劇也有歷史服飾支持。但近二十年在中國是沒有的,只有服裝造型設計。雖然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古裝劇有相當專業的顧問團隊,但後來漸漸缺失了。
有些作品想往偏歷史復原的方向做,只是讓設計團隊甚至導演自己去調研查資料,倉促之間搜集的可能多半還是不太準確的資訊。實際上基礎的考證、研究,需要相當專業的工作支持,像我們自己做復原就很清楚,一套唐代禮服的復原研究,可能要花上數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大體完成,要與文獻、文物的查證,從海量的資訊中梳理,得到初步可靠的結論。讓服裝師幾天內就完成或者找到準確的資料,確實有點為難,是很難臨時抱佛腳的。
我向來覺得,復原歷史不是設計師的任務。設計師承擔的,更多還是基於充分的歷史素材,再根據每個作品的風格、需求,完成相應角色的設計。而前期的歷史考證,還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參與、或者提供相對清晰的素材才能完整。
近年來,古裝影視劇中大多有禮儀顧問,這也是從【甄嬛傳】的成功開始的。我們雖然也參與過一些作品考證,但整體還是遠遠不夠。
或許這次【我叫劉金鳳】的事情可以讓業內意識到服裝造型歷史基礎的重要性,催生出服飾造型考證這個崗位,有更多的專業支持參與進來。


【甄嬛傳】


不要低估觀眾對歷史真實的需求
在影視、綜藝作品中,是否可以結合多一些相對還原的歷史元素?近五六年,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
2018年,我們擔任【清平樂】的禮服指導,相對正式、隆重的服裝,因為考證難度較高,所以我們制作了完整的方案和考證依據,一套服裝的說明甚至多達十幾頁,然後交給服裝組來完成,很多服飾的鏡頭可能沒有幾秒,還是盡可能地考慮細節是否能更到位。其他日常服飾部份,則是提供一些歷史參照,由服裝師完成設計,希望能再現一些北宋的美感和造型。
後來我們其他的其他作品,還會在面料、工藝上也提供支持,復原了一些相應時代的服裝面料、紋樣和特殊版型做法。


【清平樂】,王凱飾演的宋仁宗、王楚然飾演的張貴妃

現在觀眾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升,我在參與【國家寶藏】時有很深的體會。
從【國家寶藏】第一季到第三季,節目組對服飾造型的重視程度是一直在提升的,也希望作為專家組的我們提供的越來越多的指導,這與觀眾對節目的需求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節目的呈現主題,是收藏在各大博物館中的文物「寶藏」,觀眾也希望在舞台中「前世故事」這一環節的呈現,能提供更多的歷史沈浸感,而不滿足於一般的影視服裝,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
所以從第一季中期開始,我們就高度重視服裝造型的還原,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角的服裝都是專門考證客製的,最終呈現出一檔天花板級別的文化綜藝。不僅服裝造型,甚至道具、視覺負責的部份,都會給專家團隊反復稽核。
第三季時,我們重現了更多歷史服飾,也給了很多歷史愛好者帶來一些驚喜,會發現不少失傳了很久的服飾造型,居然在節目舞台熒幕中重現了。


【國家寶藏】,楊紫扮演的文成公主、張鈞甯扮演的敦煌供養人

除了大家印象較深的楊紫文成公主、靳東鄭和等造型外,有一個配角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故宮博物院這一集有一個鏡頭是楊慎回憶中狀元時的場景,實際上明代的狀元進士服飾雖然有局部的帽插金花,但整體是比較素雅無紋,版型也非常巨大寬松。從舞台服裝設計的要求來講,可能需要增加一些裝飾、色彩提亮,或者做一些收腰設計。但最後我們還是完全按照明代當時的樣式制作了這套狀元冠服,不做過多的「改良」。
但我沒有料想到的是,雖然只是非常短暫的一兩個鏡頭,後來非常多觀眾告訴我們,這個造型給他們留下很深的印象,雖然很素雅,但依然很有意氣風華的書生氣,就是想象中狀元應該有的樣子。或許這就是「歷史真實」給大家帶來的一點DNA觸動吧。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歷史的美感還是能被觀眾接受和喜愛的,那麽設計師就應該有嘗試的勇氣,不要擔心按照歷史來做會不好看。其實膽子可以大一點,不要非得在歷史的基礎上各種大刀闊斧的調改,如果所有的部份都改一遍,最後出來的可能是一個面目全非的四不像。
保守和冒險是一組對立的詞,但在不同的語境下有時又是互換的。在做一些偏歷史的作品時,我們考慮更多的還是還原度的問題,有時就更願意「冒險」,所謂「冒險」,應該叫更「保守」,大膽采用更復原的做法,覺得不妨放開手當真老老實實去還原,可能反而能耳目一新。
近些年來,觀眾的認知度已經逐漸上了一個台階,大家去博物館的次數越來越多,也看到更多的復原作品,對歷史真實的了解和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就算觀眾的認知還沒有到達某一個程度,作為影視綜藝的從業者,也應該拿出引領大家正視傳統的勇氣,自信大方地認可我們自己祖先的美感,而不是覺得我們歷史上的形象都是需要改良的,而西方、日韓那些誇張到離譜設計才是高級理所當然的。
當然,影視創作肯定也不是1:1復原歷史,創作者還是需要探索「歷史真實」與「表演呈現」之間的關系,把歷史素材適當地和大眾審美進行結合,找到黃金結合點,也有助於傳播和引起大家的興趣。


【國家寶藏】曾引發爭議的龍袍顏色、丫鬟發髻


第一批人才還沒有培養出來
有一些古裝戲的服裝造型還原做得挺好的。
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些作品,雖然當時服裝史研究的資料並不像今天這麽豐富,但是時代氣質和審美抓得很好,而且往往有很強大的顧問團很強大,像【紅樓夢】【火燒圓明園】等影視劇,甚至請了沈從文、朱家溍這樣的大師。另外【筆中情】這類的電影,就把當時的風骨呈現得很到位。近年來的戲,也有一些好的苗頭,比如【長安十二時辰】借鑒了不少唐代復原服飾的做法,【延禧宮略】也開始使用更靠近乾隆時期的歷史元素和工藝面料。
但近年主流設計師們的思路,好像尚未大規模的更新,不止古裝影視設計,也包括時裝設計師。
設計師的思維理應是最前沿的,但他們本質上還是基於西方的審美和邏輯,認為西方的是好的,用的依然是西方可能已經流行過的東西。在受教育的階段,受到的也基本是西式訓練,中國古典部份的比重是相當低的,做中國服飾史研究的老師也很少。大多精力還是投註在西方設計、西方版型、西方理論上,還沒有真正審視、梳理、正視、重建中國自己的審美與設計。


87版【紅樓夢】

我小時學美術,但本科是學傳播學的,差不多2002年左右就開始關註中國古代服飾造型的還原,和幾個朋友一起建立了服飾史論壇,是網路上很早一波開始分享傳播跟服飾有關資料的論壇。大學時還跟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個服飾復原小組,嘗試透過文物、文獻、影像,再現一些歷史服飾形象。大學畢業後,到了傳統美術文化調研機構漢聲工作,有十年的時間都在全國各地調研、采訪各種傳統工藝,給這些文化遺產做記錄,其中包括了印染織繡技藝以及各種金銀首飾、成衣工藝,還和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建立了很多年的關系。
漢聲創始人黃永松先生一直以來教誨我們應該做的,是要建立一個中華文化的「基因庫」,也許此刻用不著,但未來有一天需要的時候,不至於讓我們的設計變成無根之木,沒有根基土壤。
這項工作經歷,也給我探索、重現、復原歷史服飾形象,提供了工藝層面的基礎,我們也開始嘗試復原、再現一些工藝,思考能夠更好地呈現相應時代質感的方式。後來在北京服裝學院深造傳統服飾研究博士學位,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和更加專業的研究課題,也跟隨孫機先生完成了國家博物館的歷代服飾復原任務。近年也參與了一些熒幕作品的顧問支持甚至設計工作,進行了一點歷史復原與實踐上的嘗試。
因為最近的輿論風波,影視行業內也開始有意識上的覺醒,要求從業者要提高重視度,不能隨意設計。但水準的整體提升,還需要不少懂歷史服飾的人員參與。


李翰祥作品【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套拍,服飾造型為一系

整體而言,服裝史依然還是一門不大的學科,也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量適應現在的需求,學者們大多有很重的教學與研究任務,無暇投註太多精力在一線指導。
而新一批的人才尚未培養出來,從本科到博士培養可能就要耗費近十年。對於歷史服飾的重視時間並不長,漢服和傳統服飾愛好者的興起至今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最早只是很小眾的一個圈子,近五六年才有擴大的趨勢。
所以整體水平的提高,需要時間,只有從研究到設計到觀眾,各種意識都重視了,陸陸續續會有更好的人才儲備,可能很快就會有所改觀。
我們也希望能夠整理出更多科普性的作品,充當一個橋梁的作用,把更多更前沿的研究成果簡明地呈現給大家,提高更多的設計參照。讓大家都能看懂並且喜歡,也進而能夠體會、感受到東方的審美與自信。


【延禧攻略】,吳謹言飾演令妃魏瓔珞


歸根到底是文化自信問題

最近迪奧的事情,我覺得也值得中國的設計師們反思一下,為什麽我們自己反而不太敢大膽地把歷史上的一些優秀版型、優秀設計提取出來用來做時裝設計?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風」基本上就是在西方的版型上,找一個青花瓷的花紋或者繡點龍鳳。其實這反而是最不中國的設計,本質上還是獵奇的西方視角東方主義設計,錦上添花的點綴。
真正有自信的做法,是消化了我們歷史上的經典設計、經典款式,總結出一些規律之後,結合今天生活習慣,今天的工藝技術,更好的面料與搭配,形成適應當下可用的新設計和創新,可以有東方式、東方邏輯的創新。
其實從【我叫劉金鳳】到迪奧事件,反映的是同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設計師有沒有文化自信、對本民族時尚有沒有認可度。如果沒有認可度,最終的設計依然只能拾人牙慧,甚至還出現這種被西方人捷足先登先拿去使用以後,我們自己才意識到「這些元素也是很時尚的」情況。
很多時裝設計師覺得我們歷史上的版型是老土的,能登上時尚秀場的肯定是西方元素和版型的設計。但為什麽看到國外秀場上誇張到離譜、稀奇古怪的時裝造型,就下意識就覺得這是行業最新的時髦?為什麽要讓外國人來幫我們定義時尚?中國的時尚又差在哪裏呢?


北美時間24日下午,20余名北加州漢服社的漢服愛好者在Valley Fair的Dior專賣店門口,用漢服快閃的方式抗議迪奧的文化挪用行為,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發聲。圖源圖註源自微博@予自在

當然,現代時尚觀是從西方來的,法國是西方時尚的策源地,數百年前就有時尚雜誌,每年要定義新的時尚、釋出新的時尚。
但其實 中國過去向來也是有時尚的,而且古代中國人的時尚其實比我們想象中要豐富得多,發展速度也非常快。 西方時尚的動力來自於貴族,而中國時尚的源頭更加豐富,有上層的引領,有一大批活躍在歷史舞台上的弄潮兒,也有來自於文人、市井、西域的各種時尚交融,唐代甚至能看到像今天晚禮服裏的深V造型,開始展現出身段的曲線,有十分大膽濃烈的妝容,古代的女性也敢於展現自己的美。
西方自羅馬時代就開始以進口中國面料為榮為高貴,那個時候中國是頂級高定的代言詞,唐代的長安是整個亞洲的時尚中心,明清時代的蘇州是東亞的時尚中心,拼文化本源來講,我們是完全不輸的。
所以我們憑什麽不能定義自己時尚,而需要一直跟在西方的屁股後面跑?


以唐為背景的【長安十二時辰】

所以我一直想強調, 一定要扭轉中國古代的設計是老土的這個觀念。
「美」真的沒有絕對標準,歷史上曾經的美也是多種多樣,美美與共,用今天的眼光看來可能有些東西是很離奇的。但歷史上的美是基於當時的各種各樣的條件誕生的,可以大大方方地展示出來,日本觀眾也從來不會覺得他們平安時代的服裝那麽寬松的廓形是不好看的,反而覺得從容優雅。
我們為什麽要覺得唐朝臉上多畫點紅妝就不好看呢?這反而說明了當時人們的自信大方。如果現在的設計師沒有領略中國時尚的信心,那做出來的作品必然也是畏畏縮縮的。
我覺得未來在時尚教育上,要強調我們的文化自信,要敢於歸納出歷史審美的一些特征,敢於繼承中國的時尚傳統,最終為我們今天服務,重建中國式審美,也繼續吸收大量海外的優秀設計,要有海納百川的自信,不要守著寶庫卻要等西方人來提醒我們自己。




結語
在影視流水線的生產中,或許一些從業者只是在完成一項行活。如果觀眾太寬容,就會出現從最初只是夾雜日本元素到如今徹底照搬日本設計中國人物的離譜事件。
當觀眾開始發出反對的聲音、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許一定程度也能促成整個行業的反思。此次輿論風波,最終產生的結果可能是好的,讓影視劇意識到服裝造型環節的重要性,設計師不能再渾渾噩噩,一次次試探觀眾的底線。
最近不少設計師甚至平台,已經開始主動補習服裝史知識。或許從業者不容易透過短期的學習成為專家,但起碼能樹立重視史實的意識。
當然,我們也不能矯枉過正,大多觀眾並不要求影視作品100%的復古還原,影視劇也不是歷史紀錄片,核心還是戲劇,還是劇情的藝術,服裝造型只是輔助烘托。但服裝造型不能不影響一部劇的整體呈現,最好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能結合歷史真實又做得好看、符合影視語言需要是最好的。
希望專業院校能夠培養出更多人才,彌補現在的市場空缺。
也希望從業者們能夠正視我們的根源,轉變思維,不要低估觀眾,重塑文化自信。


【國家寶藏】復原大唐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