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港影:【臨時劫案】,當港式警匪電影的紅利消失,可堪當重任否?

2024-01-11影視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當內地市場開始爆發。

積弱已久的香港電影,開始同步振作。

曾經有一段時日,似乎只要是港式警匪電影上映,就必然受到市場追捧,演員方面則尤以劉德華和古天樂的表現最為突出。

尤其是古天樂。

他甚至憑【反貪風暴】這種題材、劇情和品質、口碑皆「平平無奇」的作品,一口氣拍了五部,系列電影票房總計超過了二十億,單部票房最高上探到八億層級。

這確實相當恐怖。

然潮起潮落,當港式警匪電影的紅利消失,誰堪重振港片?

一部【臨時劫案】,可否?

紅利期是這樣的。

一部【寒戰】,以港片的香港和內地年冠、口碑強勁和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姿態,拉開了「後黃金年代」的帷幕。

隨之而來的是【掃毒】破兩億、【風暴】破三億。

2016年,【寒戰2】入駐暑期檔,再度奪得香港年冠,並打破了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內地擄獲近七億票房,更難得的是,口碑依然強勁,而緊跟著上映的另外一部警匪電影【使徒行者】,也趁勢破了六億票房。

次年的懷舊梟雄片【追龍】,接近六億。

又一年後,【無雙】沖破十億,令業內感慨「港片未死」。

而後【掃毒2:天地對決】、【拆彈專家2】和【怒火·重案】,這三部港式警匪電影,在三年內連續沖破十億關口,場面一時熱鬧喧天。

在這個時候,誰人敢看不起港片?

部份粉絲,更出現了「兩億基本盤」的錯覺。

他們似乎認為,只要有大咖壓陣,只要有槍戰、追車、爆破大場面和警匪、緝毒、臥底和追兇等元素,港片必爆。

然幻象迅即崩塌。

退潮後的景象如下。

剛開始的時候,堆砌警匪元素的【邊緣行者】和滿身漏風的【神探大戰】,仰仗「片源荒」的特殊時期和超長放映時間,一部破億,一部破了七億。

單論票房,還算看得過去。

接下來投資4.5億的超大制作【明日戰記】,可就沒那麽好運了。

這部名為科幻、實則警匪的港片,選擇在內地喜劇科幻電影【獨行月球】一周之後上映,但一開始就被其壓著打,單日票房從不到其二分之一,迅速垮塌至不到其三分之一,最終票房不到七億,也僅是憑著尚算可觀的特效支撐。

如果說,這是崩塌之始,那麽接下來的一年,凜冬已至。

投資兩億、郭富城與梁朝偉雙雄壓陣的【風再起時】,止步五千萬,郭富城領銜的【斷網】,止步七千萬,郭富城、古天樂和劉青雲聯袂的大制作【掃毒3:人在天涯】,不破三億,古天樂領銜的【暗殺風暴】,僅破八千萬。

兩億投資、劉德華領銜的【潛行】難破四億。

投資3.5億,梁朝偉和劉德華的雙雄大制作【金手指】,四億票房就或為上限。

港影最強勢的題材型別,垮塌若此。

人還是那些人。

票房垮塌的原因,其實可能與演員的關系,並不是那麽大。

主因在於時代、劇情與作品。

在前述紅利期,即便作品有瑕疵,但在風起的時候,市場和觀眾都似乎比較寬容,哪怕你虎頭蛇尾、劇情有點爛、表演馬馬虎虎,管他呢,場面熱鬧、刺激就行了。

而到了當下,若是邏輯混亂、敘事跳脫、只知道打打打、警察無用,外加一個反派降智。

爛片,香蕉你個芭樂。

仍然是那個熟悉的味道,以及沒變的配方,為何就不受歡迎了?

香港電影人,應該要反思。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豪氣沖霄的【英雄本色】,九十年代有【喋血雙雄】、【暗花】、【暗戰】,新世紀有【槍火】、【無間道】和【神探】,一零年代有【寒戰】和【無雙】。

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其實都不會缺少爛片。

但必須要有好電影,去做中流砥柱。

求變。

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話題。

可能每個人都在講創新,但什麽是創新?尤其對跨越數十年歷史的港式警匪電影來講,這個「新和變」,究竟該怎麽做?

比如【斷網】,講金融犯罪,主要精力放在了「網路視覺化」上面,又比如【潛行】,除了沿用【斷網】提及的暗網概念,加入了直播帶貨元素。

只能說一句精神可嘉。

電影始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包括有劇情故事、人物設計、敘事框架、邏輯、沖突、表演等等多個要素,既要有草蛇灰線的伏筆,也要有敘事邏輯的自洽,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的局面。

這次的【臨時劫案】,用麥啟光導演的話來說,是荒誕與警匪的結合。

毋庸置疑,警匪題材是香港電影的一張名片。

而荒誕是什麽?

許冠文的市井喜劇、周星馳的無厘頭乃及傳統港片裏的插科打諢,這些東西,與荒誕概念有聯系,卻又並不相同。

如果對這些側重喜劇的電影了解頗深,就會發現,許氏電影有很明顯的刻意設計成分,周星馳的荒誕基本離不開無厘頭,而插科打諢,更像是香港人的一種日常生活狀態。

其實真正的荒誕,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

它源自生活,與人生百態密切相關,諸如物質或精神層面的困境,沒錢、倒黴、難受,家庭、工作或感情的煩惱等等。

那該怎麽去解決問題?

沒錢就去搶,你搶我、我搶你。

而哪怕淪落至此,有些人仍然會守住他的底線,比如不恃強淩弱、恪守規矩和講文明、懂禮貌等等,這當然就是【臨時劫案】中的大賊角色,梅藍天。

用生活的真實與矛盾的人性,去制造沖突,或就是戲劇的真諦。

有沒有新意?

創新的核心,其實並不單指題材與新元素。

相反,跨題材的結合、敘事的框架與邏輯、主題的昇華與再創。

這或才是有價值的創新。

而這部【臨時劫案】,是否能為香港電影趟出一條新路,要視台前幕後的主創而定,他們也即將接受市場的檢驗。

是騾子是馬,一戰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