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同樣是走電影工業化的道路,為什麽徐克血虧,【流浪地球】卻大賺?

2023-02-15影視

先問你一個問題:

給你30塊錢,徐克的兩部電影讓你去選,一部是20多年前的【新龍門客棧】,一部是【龍門飛甲】。你會看哪部?

只要有正常審美能力的人,或者不是李宇春、陳坤等人的鐵粉,我想沒有誰會為了看3D特效而去選擇【龍門飛甲】。換句話說,即便【新龍門客棧】沒幾個特效,但大家也願意去看。

到了今天,還是有人沒有意識到,一部好電影的核心首先是一個好故事而非特效。

【我不是藥神】沒有特效,不照樣口碑票房雙豐收?【角力吧,爸爸】有什麽特效?卻看哭了多少人。【戰狼2】跟同期上映的【建軍大業】相比,是因為特效做得更好才有高票房的?

假如一部電影的故事非常好,但是特效做的一般,觀眾的反應可能是電影其實還不錯,就是特效給耽誤了。反過來,如果有一部電影的特效非常好,但是劇情非常差(這裏所說的劇情差並不是指劇情的平庸和套路化,而是說這個電影連基本的完成一個流暢敘事的任務都沒有做到),那麽觀眾會怎麽說呢?

再做一個假設,當年郭敬明的爵跡上映的時候,很多人都吐槽這個電影的特效做得太假。那麽假如把世界上最頂尖的特效團隊找過來,真正的實作了郭敬明心目中的那些特效,裏面所有的人物都像【阿莉塔】當中的主人公一樣生動形象,你覺得爵跡會大賣嗎?

【流浪地球】的成功,首先是有一個好故事。我曾跟朋友討論過中國科幻的問題,在我看來,中國科幻文學是中國文學裏距離世界一流水平最近的領域,而劉慈欣又是中國科幻文學裏當之無愧的掌旗官。中國科幻文學實際上從2000年前後就已經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只不過當時中國的電影工業水平很低,根本無法進行拍攝。

近年來,中國電影人才的數量和品質都在增長,這才有了【流浪地球】拍攝的基礎。而在劇本方面,【流浪地球】的主要編劇是劉慈欣,這確保了電影的內核和主要故事框架不會被改變。在這個基礎上,各種電影工業的創新才是有價值的。

換句話說,【流浪地球】是一個世界科幻領域的一流作家(講真,好萊塢的很多科幻片都不一定能請到劉慈欣這個級別的作家做編劇)+世界頂級的電影工業水平+一群電影人盡心竭力的付出的結果。電影工業水平,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同樣的道理,好萊塢如今最缺的是什麽?是電影工業人才嗎?當然不是。這幾年來好萊塢破產的優秀特效公司不勝列舉,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人才已經嚴重過剩了。好萊塢最缺的是好故事。

前些年,著名編劇汪海林在評價所謂的「IP劇」、「大數據劇本」等概念時說:「我們現在的很多互聯網公司習慣搞一些新概念,總認為‘大數據’能搞定一切,甚至還會把觀眾細分為小鎮青年、城市青年、中產、80後、90後等群體,認為只有搞懂了觀眾才會有好票房。可是,阿米爾汗拍【角力吧,爸爸】的時候,他搞過中國觀眾調查嗎?卡麥隆是靠大數據拍出【鐵達尼號】、【阿凡達】的嗎?」

故事,故事,故事,這才是電影立得住的真正內核。

最後補充一句,【阿凡達】、【鐵達尼號】、【侏羅紀公園】、【第一滴血】、【蜘蛛人】、【捉妖記】、【戰狼2】等電影在故事完成度和水準上並不低於【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霸王別姬】等。

能理解這句話的,能明白為什麽【阿凡達】跟【肖申克的救贖】都擁有一個好故事的,再在下面評論和回復。那種說「你告訴【阿凡達】有什麽好故事的」,連商業電影的基本邏輯都不懂的人,就沒必要在這兒瞎BB現眼了。

有人要說,為什麽不能拋開商業電影跟藝術電影的區別,單單說故事呢?可這個問題問的就是票房啊。拼票房什麽時候藝術電影能拼過商業電影?既然討論的是商業電影,那我們就要按照商業電影的邏輯來說呀。你在這兒跟我鬼扯一些藝術片,有意思嗎?

PS:

幾個問題集中做一下回答:

1、我看【阿凡達】又不是為了看故事。

如果有一天畢誌飛導演請來了阿凡達的特效團隊,請你們一定要支持3D版【逐夢演藝圈】哦。畢竟你們看電影又不是為了看故事嘛。

2、有好故事就一定能賣錢嗎?某某電影比某某電影的故事差多了,為什麽票房還要好?

好故事是一個基礎,基礎、基礎、基礎。連這句話的意思都不能理解的人,先回去補補語文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