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人類完全躺平需要怎麽樣的人工智慧?

2022-05-06數位

從熵的角度來暢想一下。

首先,我們先把「躺平」的意義限定為:人類不需要不工作,社會就能自己發展,人們生活會自動越來越好。

然而熵增原理指出,一個孤立系統不可能朝低熵的狀態發展,即不會變得有序。世界總體是熵增的,但局部由於不是孤立系統,可以因為能量的參與而呈現熵減。

薛丁格說過: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 生命以負熵為生。

為啥社會在發展?因為社會並不是孤立系統。人類從外界吸取能量,運用集體智慧,讓社會運作。由於人類智慧的存在,社會目前總趨勢就是熵減。

如果人類需要完全躺平,需要做到整個社會依然熵減,也就是說社會在發展。畢竟,如果社會熵增,人類將趨於滅亡,和躺平是矛盾的。

那麽,怎樣的人工智慧才能幫助人類對抗這種熵增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讓人工智慧成為社會的參與者。作為人的部份躺平了,是熵增的,因此熵減的部份,就交給人工智慧來搞定了。

這種人工智慧會是怎麽樣的呢?其實我們可以從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中可以看到部份答案。在【美麗新世界】中,科技高度發達,人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滿足。

當然,在美麗新世界中,人類並不是躺平的,人類被分為不同的種姓,低種姓的必須做繁重的勞力。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怎樣的人工智慧能讓全人類躺平。

首先,我們不再需要人來做苦力活。因此目前的人工智不能滿足於現有的形態。要讓人類躺平,人工智慧除了是個大模型,也需要一個外在的物理形態。這讓我想起陸奇博士在一場分享會上說的第三代系統:資訊——模型——行動。而OpenAI的GPT4,雖然是2023年這個星球上最強的人工智慧,但它依然不能直接完成從資訊到行動的全過程。

從資訊到行動的端到端的人工智慧,目前人類也開始探索了,例如自動駕駛就是其中一種,尤其是某些端到端的視覺模型。

有的人會說,非端到端的可以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非端到端的,則中間過程需要人類的頻繁幹預和重新設計,這也讓人無法躺平。

當然,這還不足以讓人類躺平。即使自動駕駛完全落地了,也僅僅解決了我們人類社會體力活的很小一部份,況且開車還不算什麽體力活。有的活,例如剪頭發,裝修,護工,需要更復雜的人工智慧才能做得好。這些工作的特點是:動作要精細、心思要細膩、需要溝通能力、需要抗幹擾。

最後還有個問題需要解決:能源。人工智慧如果需要持續前進演化,持續熵減,就要學會自己尋找能源。當然,太陽能是最直接的來源,可以在機器人背上裝個太陽能板,但太陽能驅動的功率低;人工智慧需要自我評估完成一次訓練需要多少能量,需要自己建立能量池;或者,人工智慧可以接管發電站的工作人員,在給人類供電的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用電的需求。

所以,總結下,人類要完全躺平,人工智慧:

  • 需要有外在的物理形態以做一些體力工作,並且動作精度需要足夠細。
  • 需要極高的魯棒性,能抗幹擾
  • 需要端到端的模型來指揮
  • 能夠理解人的情感和需求
  • 需要自我尋找能源
  • 但我估計,未等到人工智慧都發展到這個程度,人類就開始擔憂,人類還能控制它嗎?

    人類完全躺平,就意味著人類被人工智慧奴役了。

    而且拉到更長的尺度上,整個宇宙是趨於熵增的。據天文學家估計,太陽系壽命大約還有50億年,即使我們在那個時候逃離了太陽系,整個宇宙的壽命也是有限的。

    人工智慧也許能改變人類社會,但無法改變這個宇宙,也無法改變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