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為什麽沒有全片幅35

2024-01-13數位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一個老生常談的爭論,我和很多玩攝影的朋友、很多攝影群器材群裏都討論過,那就是「畫質差一點但光圈更大VS畫質好一點但光圈比較小你怎麽選?」

可能這麽說有些人不太能理解,舉個具體的例子:一個輕便小巧價格也不貴但畫質比較一般的50 1.8和一個比較重價但畫質很不錯價格也挺貴的50F2或者50 2.8你們選哪個?註意,這裏說的是50 1.8畫質一般,還是看得過去的。

萊卡就做過這種事情,50 1.4A和50F2AA。

當時討論的時候,大多數人的觀點還是選更便宜且更大光圈的鏡頭,而不是為了所謂的畫質去買更貴但更小光圈的鏡頭,所以我的觀點是35-85F2這種鏡頭,在沒有解決重量和價格之前,做出來了也沒多少人買。

沒有35-85F2這樣的鏡頭,我們就用2870F2的規格來代指,假設有個35-85F2的鏡頭,售價兩萬塊錢,重量1.4kg,會有多少人買?

我先說我的想法,目前市面上有很多1.8或者F2的定焦,畫質也還是不錯的,重量也很輕,價格也很便宜,我買35 1.8+85 1.8不比你這35-85F2好?我光圈更大+重量更輕+價格更便宜,為啥要去買28-70F2呢?我追求更大光圈去買適馬35 1.4+85 1.4不到一萬二,光圈比你大一檔呢!我這35 1.4開裁切還能當50 F2.1用,這也覆蓋35、50、85了。

一個有趣的現象,按理來說35-85F2這個鏡頭應該和其他變焦作對比,但題主、我、還有其他一些答主都在用35-85和定焦鏡頭作對比,這說明當一個變焦鏡頭光圈做大做到F2,大眾對它的定位和評價更接近定焦而非變焦,這個時候就會拿定焦來和它作對比。當然這麽對比也合理,因為變焦做到F2,宣傳重點一定是F2的光圈而非焦段,對比的自然是以大光圈為賣點的定焦。

這個時候35-85F2的缺點就出來了,作為一個變焦35-85這個焦段吸重力遠不如24-105、24-70,作為一個大光圈鏡頭面對35 1.8+85 1.8也沒有太大優勢。

事實上佳能28-70F2的銷量也比較一般,主要問題就是重+貴,如果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銷量肯定會提升。

然後我們來分析分析其他類似鏡頭的情況。

首先是適馬24-35F2和適馬18-35 F1.8,兩個鏡頭很經典,適馬24-35F2銷量很一般,主要問題是24-35這個焦段能拍得題材比較少,只能拍一部份人像和一部份風景。

但是!但是18-35F1.8銷量不錯,這是個APS-C片幅鏡頭,我甚至見過索尼微單使用者在用這個鏡頭。首先是焦段不錯,等效27-53,比上面那個24-35舒服一些,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那個年代很少有APS-C片幅大光圈鏡頭,我印象中就只有一個尼康半片幅35 1.8G賣1500塊錢,那個年代想買大光圈定焦只能選擇全片幅鏡頭,而佳能的50 1.8stm畫質稀爛,35F2IS要四五千塊錢。尼康35 1.8G也要3000多塊錢,50 1.8G還好只需要1500左右。而適馬1835 1.8的價格是4000多,那我還不如買1835呢,和1.8的定焦價格也差不太多。不過適馬1835 1.8也有它的問題,就是太重了要800克,這個重量也導致銷量沒有特別好。

然後是騰龍和三陽的35150 F2-F2.8,這個鏡頭的優勢在於長焦端,最大的亮點不是35F2而是150 2.8。雖然宣傳的時候會說F2-F2.8大光圈,會說做到了最大光圈F2,但這個鏡頭並沒有和定焦鏡頭比虛化,而是和其他變焦鏡頭比焦段,這個鏡頭的亮點是35-150,平時我們常見的24-70 2.8鏡頭拍人不夠長,那種長焦虛化壓縮的的感覺沒用,70200 2.8這個鏡頭雖然有長焦壓縮虛化的優點,但是不夠廣,室內或者近一點拍攝不好用,35-150的出現彌補了這兩個鏡頭的缺點,還繼承了這兩個鏡頭的優點,所以銷量很不錯。當然13000的價格和重量還是勸退了不少人,尤其是作為一個副廠鏡頭賣13000+,還是有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三陽的35150雖然價格更便宜,但這個品牌並沒有被大家完全認可。

這種非常規的鏡頭一定要有個亮點才能吸引大家,就比如35-150繼承了2470和70200的優點,比如適馬1835 1.8在那個年代的價格和1.8定焦差不多,而35-85 F2或者35-85 1.8這個鏡頭呢?確實找不到太多亮點,焦段沒亮點,光圈也沒亮點。

其實我覺得佳能2870F2就是一次試水,如果銷量好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類似規格的鏡頭釋出,但目前來看...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