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小米為啥沒學華為那樣造車?

2023-11-22數位

因為本質上小米和華為是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公司

小米發展規劃,至少可以說在整體的大方向上,就是雷軍個人意誌的體現

畢竟在小米公司,雷軍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大股東,甚至比第二到第十的股權占比總數都要高!

因此在小米的發展規劃中,可以說是雷軍的一言堂

而華為不一樣,不論是體量還是規模,都遠超小米

華為99%的股份都是總工會持有的,由持股員工代表行駛投票權

任正非這些年持股比例也是逐年下滑,從18年的1.14%到23年的0.65%

他自己也說了,他在華為決策中只有否決權,沒有控制權

一般這種結構中的超大型企業,都會有一個必然產生的問題

派系林立

畢竟不論是實權還是話語權,都是短期看能直接變現成真金白銀,長期看能為未來鋪路的實打實的利益

包括華為的造車部門也是一樣

目前華為造車內部問題主要集中在兩派上

也就是「智選模式」和「hi模式」的競爭

余承東是對華為親自下場造車最熱切的,在問界的宣發中,他也是最活躍的,如果按照他的態度,華為應該直接收購塞力斯作為下屬企業

在「合作關系」中,華為應該占據主導權

我估計,他是最難忍受「華為問界還是塞力斯問界」這種疑問的人,畢竟他在問界上傾註心血最多

在他口中,傳統車企對於品質控制,「還處在新石器階段」

「很多車企的產品品質在華為標準下根本就不能出廠,卻還在大量發貨」

而和余承東對立的另一派

徐直軍,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董事長,他堅持的是任正非「不造車」的理念,認為華為應該做「國產博世」,為汽車提供技術和零件,做背後的「隱形富豪」

這兩派不說是針鋒相對,也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而任正非還是一貫的和稀泥打太極戰術,當然不論從個人關系還是企業發展上,他肯定是多多少少要偏向徐直軍一些

結果就是余承東和徐直軍各帶一派,公平對壘

余承東的派系是「華為智選」,說白了要頂著華為的名頭

徐直軍的排序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做「站在傳統車商背後的夥伴」

余承東搞出了問界

徐直軍搞出了阿維塔、智界、極狐

兩者的共同點——都搭載了鴻蒙座艙和華為智駕

最大的不同點——問界是直接和手機電腦一樣放在了華為的體驗店,而阿維塔等車型的宣發銷售渠道都是由硬體商為主,華為宣發渠道為輔

結果大家都顯而易見:

hi模式的各大車型和問界打擂台,輸的一塌糊塗,銷量連問界的零頭都趕不上

實打實的成績拿出來了,那就好辦了

華為對塞力斯的控制權越來越大

現在塞力斯的管理層基本都是華為的了

尤其是現在m9大爆之後,余承東的話語權更是水漲船高

當然,華為也沒放棄hi模式

現在已經爆出了華為要和嵐圖合作

而且其實華為造車部門中,還有一個沒啥存在感的第三派:

零部件供應商派

這一派基本上一聲不吭,只是單純為其他車企提供零部件

比如奇瑞和江淮的鴻蒙座艙,還有理想和小鵬用的驅動電機,都是這一派提供的

還有一個最古老的派系:

智聯派

一直被carplay摁在地上摩擦的hicar也是他們搞出來的

據說他們最近和長城聯合研發的hicar4.0非常牛逼

但是長城一直摳摳搜搜不普及,目前只在魏派旗下的一款車上搭載了

也和這一派基本沒有話語權有關系

畢竟相交於hicar,我相信長城更看重華為的流量

至於為啥小米不學華為

第一、雷軍沒有像任正非那樣誇海口保證「不造車」

現在雖然余承東也在公開場合說「華為不直接造車」,但是口不應心、咬牙切齒的態度都快擺在臉上了

第二、小米也不具備華為的車商合作的優勢點

華為哪怕和傳統車企合作,只提供軟體,也有兩大買點

淺層合作可以直接搭載鴻蒙座艙系統

深度合作直接上華為智駕

到底有沒有用、好不好用,這個問題我不爭論

但是最起碼宣傳中有一個賣點

4s店銷售介紹的時候,可以提一句:

「我們這款車內部系統是華為專門為汽車打造的鴻蒙智慧座艙,您可以體驗一下」

不要小看「華為」這兩個字帶來的流量

而小米的優勢是什麽?

是對於小米智慧生態鏈的整合,簡答來說,就是一個手機控制所有家用電器

但是這一點放到手機上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畢竟手機控制汽車,現在最便宜的國產車,甚至大部份合資車都做到

而且汽車畢竟是機械內容為主,手機控制除了最基礎的開鎖落鎖、開車窗天窗後尾門,頂多再來一個一鍵挪車或者一鍵泊車

這些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其實很早就已經普及了

小米合作造車,能拿出什麽令人眼前一亮的宣傳點呢?

別忘了,小米的宣傳風格是最擅長抓點的

第三,我覺得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華為的經驗已經告訴了雷軍

還是自己造車最掙錢

尤其是華為在塞力斯的管理權和控制權越來越大,問界就賣的越來越好

事實勝於雄辯

畢竟小米造車可不是為了「交個朋友」,大筆資金投入進去了,要的就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