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家庭網路布線有什麽好的建議?

2016-01-31數位

看平面圖,題主的房子可真夠大呀,但整個網路卻用這麽次的裝置,搞得這麽差,就像是一頭好牛都買了,卻連條好點的拴牛繩都沒買,真是有點白瞎了眼呀(說笑的,別介意啊)!

其實只要懂行的話,這種家用的網路,很好規劃,不知道題主的房子面積有多大?不過就平面圖來看,有幾個關鍵點,你要註意考慮一下。

1)網線

必須要換,Cat 5e的網線,短距離還馬馬虎虎可以應付,而且這還得看網線品質和網路裝置埠,我在實際中,遇到過所謂的超5類網線,看著好像是1Gbps的速率,但實際使用起來,是虛標虛高的,網速很不穩定,經常不達標,有機會,你自己可以找兩台電腦和交換機拉根超5類網線和超6類網線測試對比一下,就明顯感覺了。而你這麽大的房子,走線不會短,基本夠嗆,而且,你還有NAS等裝置,建議你屋內布就直接上七類線,沒必要省這部份的錢,趁著這改造的機會,盡量弄好它,免得長久之憂。這可是整個網路最基礎的隱蔽工程,車再好,道路不寬暢,其他網路裝置再好,也是白瞎。並且,網線一旦埋設好後,想改都難。再說了,接下來幾年,萬兆網口的裝置,肯定很快就會上來了,不說遠的,現在群暉和威聯通等廠商的NAS都已經有10Gbps的網口,就連電腦所用的PCIe介面的SSD硬碟,像三星的SM 961、英特爾的 750,浦科特M8Pe等SSD都已經到了1100MB/S(寫)和2300MB/S(讀)的速率了(註意單位是MB,可不是Mb哦),用NAS內網傳輸的速率,還有4K視訊的到來,這麽些裝置,如果同時並行,又上外網(先假設100Mbps的寬頻)和又內網傳輸,只會要求越來越快。

2)路由器

換個企業級的(也不要太貴)的,或是SOHO辦公級別的有路線由,現一般在1000~1500左右應該有不少選擇,像國內pC,艾泰、飛魚星、D-Link、TP-Link、Linksys都有好多選擇,可先上各官網尋找了解一下產品參數,再作選擇。不要再買那些兩三百,三四百不到家用無路線由器了,這些小路由,應付一般的小居室家庭使用,還可以(小型家用的,主要是考慮便宜、散熱方便、省電一點,效能基本夠家庭成員幾個人上網而已)。但你的房子這麽大,接入網點這麽多,用這種家用路由的話,裝置的硬體效能,帶機量、NAT和並行效能方面,和上述的類似於企業級的有路線由相比較,不是一個檔次級別的、用過你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你懂鼓搗的話,自己搞個低功耗的軟路由也可以,這樣功能也多,方便自己管理網路,效能和穩定性,也不會差。但這個要有一定的網路基礎知識,如果不愛或不懂折騰的人,就忽略吧。

3)交換機

用全千兆的交換機,可考慮pC,價效比不借,包括華為,也有些型號可考慮,具體型號,根據自己規劃需求,上官網查下效能參數,如果自己不懂,找個懂行的人,幫你參考一下。

4)無線網路

建議用吊頂式無線AP,而且,現要上就上802.11AC了,這方面,我推薦一些無線玩家經常愛用的三個無線品牌,Ruckus(優科)、Aruba(阿魯巴)、UBNT(優倍快),這些都是專業做無線網路的裝置廠商,在效能和穩定性方面都很不錯。像思科、華為、pC這些知名廠商,在路由和交換方面,是很強,但在無線這方面,跟這三家來比,就我個人使用過的情況覺得,還是這三家的好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Ruckus(優科),它們基本是比較多用在一些大型的網路工程裏,零售的比較少,所以,我們日常見到的,都是什麽Link,Netgear、ASUS等等之類的。當然,如果你喜歡華為或pC,也有些型號不錯,

另外,像Ruckus和Aruba的無線AP,現都帶有虛擬AC管理方案(虛擬控制)比如:優科的Ruckus Unleashed、Aruba的即時無線接入,就是使用一個無線AP作為無線控制器,對區域網路內的同型號AP進行集中管理,可以基本達到使用無線控制器的管理效果,實作同一SSID,在整個樓層區域網路內,無縫對接漫遊。

==============分割線====================

由於前段時間比較忙,本來沒什麽時間,也不想多說的,但就

@王二麻子

在評論中關於萬兆網路的一些意見,今天也還是抽空說說我的看法。

(其評論如下文)

------------------------------------------

萬兆的套用場景到底在哪裏?千兆網路已經到了瓶頸遇到痛點了嗎?sata介面才6G頻寬,pcie 3.0 x16也才32G頻寬。

A:現SATA介面普遍都是3.0介面了,現SSD一般讀在480~550MB/S左右,寫在300~400MB/S左 右,就是HDD碟式硬碟,7200轉的3.5的硬碟,在180~220MB/S(讀),80~150MB/S左右(寫),這些都是我平時裝機時實測了解和掌握的數據,而且,現內部區域網路用NAS之類的裝置,多個硬碟還會用到RAID磁碟陣列,速度比單盤的還會提升。另外,現在已經開始,有很多PC都用到PCI-E、M.2、MVme等介面的固態硬碟,速度快的都可達到1700~3200MB/S(讀)、800~2300MB/S,就如最近剛釋出的三星960PRO SSD讀取達到3457.1MB/s,寫入達到2141.2MB/s。(

怪物般的效能 2TB三星960PRO SSD測試

)。另外,你都會說了,pcie 3.0 x16也才32G頻寬,也就是8GB/S。而萬兆寬頻才多少,理論值是1250MB/S,而實際,有人用網件XS708T萬兆交換機測試,也就在900多MB/S左右,而千兆頻寬的話,理論值是125MB/S,而實際上,我自己多次測試,一般只在突發速率時,能短暫跑到110MB/S,就已經很不錯了,一般都在50~80MB/S左右。在內部區域網路內,上列數據的這個速度對比,現區域網路(註意我說的是區域網路)千兆的際速率,相對現在已有裝置,難道不是瓶頸嗎?

至於你所說的萬兆套用場景,我會在後面回復你。

-------------------------------------------

奔騰4的年代cpu主頻就已經達到了3.8G,十年過去了,現在cpu主頻應該幾十上百G了嗎?

A:你為什麽只看到Pentium 4主頻達到了3.8G,卻沒有看到Pentium 4和現在酷睿6代的Skylake,在系統匯流排、前端匯流排、制程工藝、功耗發熱、二級三級緩存、多核心與超執行緒、集顯與核顯這些綜合效能對比嗎?

而且,你拿當時幾乎效能最強的桌面PC的CPU來說事,我也可以這麽跟你說,現在酷睿四代以上的,就是拿筆記體移動端的i3和i5的處理器,都能把你所說的奔騰4給碾壓下去,更不用說現在同樣是桌面端用的CPU,不說i7 6950X這些至尊版的,就是i7 6500K這些CPU,都能把你所說的奔騰4給虐成什麽樣?我覺得你這樣的比較,又能說明什麽呢?

並且,你還忽視了一個事實,做為一個自學和摸索了十多年的DIYer,據我所了解,近十幾年,根據木桶原理,PC機的整體效能,短板不是在CPU上(因此也常有些人會有CPU效能過剩之說),而主要是在硬碟的介面速率上,大約在07~08年,市場開始推出了SSD硬碟,這方面才有所提升,從SATA2.5到3.0介面,再到PCI-E從2.0到3.0,以及近幾年NGFF和M.2/MVME等介面的SSD硬碟的推出,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用過SSD硬碟和HDD硬碟的人,其中的對比,不用我多說了,我相信,只要用過SSD固態硬碟的人,對HDD基本回不去了。而你現拿個CPU來說事,又能說明什麽呢?

------------------------------------------

1961年加加林進入太空,8年之後阿姆斯壯登上月球,40多年過去了,人類走出太陽系了嗎?
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

A:如果說前面你說的奔騰4的類比,還沾點邊的話,那你說的這個什麽登月,人類走出太陽系的比方,我真的忍不住想吐槽了,這完全是不沾邊的事,卻拿來打胡亂打比方說事。既然你這麽說了,那我也忍不住也要說道說道了:

1)從電腦誕生初期套用到現在,60多年過去了,你可知道,現一部智慧型手機的計算能力,幾乎相於當初所有電腦的總和(這話是引自記錄片【大數據】,各位可以去查實),為什麽這些沾邊的發展你不說,卻扯到人類走出太陽系去了呢?

2)記得我是98年接觸網路的,那時候家庭上網還是撥號上網,網速也就1Mbps不到,我記得當時去一些網咖上聊天室,他們用的是ISDN專線,也就差不多2~3Mbps左右,有時候上一些網站還很卡。記得馬雲還說過,當年他們在95年中國剛接和互聯網,用撥號上網,好像是在上海還是杭州,給當時的賓館做個網頁,當時開啟都花了好像是半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然後發傳真回來給對方看(具體時間 我不太記得了,總之是很慢),可現在過去了20來年了,看看我們身邊家庭用的寬頻,10~20Mbps比比皆是,20Mbps、50Mbps、100Mbps也有人在用,打個個網頁基本可以說是秒開的速度。並且,去年在深圳、廣州、東莞、佛山,中國電信已經開始推出了1000Mbps的家庭寬頻,為什麽這些沾邊的發展事實你不說,卻扯到人類走出太陽系去了呢?

3)記得大約在十年前,我們那時候裝機,一般主流用的硬碟,基本在80G~120G左右,而現在硬碟裝機容量,HDD硬碟,都上到2TB~3TB了(更高的可以去到8~10TB的就不說了),容量最起碼相差了近10來倍,為什麽這些和電腦網路沾邊的發展事實你不說,卻扯到人類走出太陽系去了呢?

4)我們再說說WiFi,從2003~2004年推出的 IEEE802.11g的54Mbps,到2007年到2009年推出的IEEE802.11n的速率在300Mbps~475Mbps(比802.11g快5~8倍),再到2012年左右,推出的IEEE802.11ac,速率從867Mbps~3.47 Gbps, 6.93 Gbps(現采用MU-MUMO技術的二代Wave 2.0的WiFi產品,也已經有推出市場了,像ASUS、Netgear,可上官網檢視),且不說還有後面幾年達到7~10Gbps的802.11ax,現已經推出了芯片(

首款802.11ax芯片釋出:速率最高10Gbps_網易數位

),這十幾年的WiFi速率,增長了多少倍?為什麽這些沾邊的實實在在的發展事實你不說,卻扯到人類走出太陽系去了呢?

5)如果我沒記錯,大概在2012年左右,國內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全萬兆網咖,當年看新聞,我印像中好像是在杭州,這難道要扯上人類走出太陽系嗎?

…………

太多太多跟電腦網路發展有關的技術,在呈快速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前十幾年CPU是以莫耳定律在向前推進(但貌似到了14奈米工藝的Skylake,有些卡殼了,但最起碼對於支持萬兆網路技術,早已經不是問題了),那麽網路技術方面,是呈加速度在發展的,借用記錄片【大數據時代】裏一句話的意思,人類社會近十年來,互聯網所產生的數據量,比以往的人類歷史所產生的數據,還要多。這些真真實實發生的事情,難道還要去扯什麽太陽系嗎?

是的,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我當然不敢說,是我想像的那樣,但面對上述電腦網路技術真實的發展歷程,難道就如你所想像的那樣嗎?但最起碼,相對比來說,你所說的人類登月到走出太陽系這事,現在能不能實作(這點我可不敢亂說,因為我不敢說科學像我想像的那樣)。但就區域網路中萬兆到桌面,目前這在技術上,是不可行呢?還是說,像你所說的人類走出太陽系那樣,根本做不到呢?說個事實,早兩三年,桌面級的電腦,像華碩和技嘉都推出過帶萬兆網卡的主機板,那你又覺得,區域網路中實作萬兆到桌面,和人類走出太陽系兩者,哪個更靠譜呢?

我不是學電腦網路專業科班出身的,我不敢妄談什麽人類能不能走出太陽系,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如何,我也僅只是靠自己平時一點點摸索和積累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不可否認,未來幾年NAS之類產品會走入更多的家庭,那也就是群暉716 、416這種。群暉工作群組級的1815也只有4個千兆口,只有3617這種企業級的機架式產品才配置萬兆口。就算是企業,目前也沒聽說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全萬兆到桌面了。
另外你說家裏終端越來越多,還有ip視訊監控這些,頻寬就會吃緊。這我不能理解。終端多,考驗的是交換機路由器的效能啊,跟埠是千兆還是萬兆有關系嗎?只有埠傳輸瓶頸的時候才有升萬兆的必要,而且高並行的裝置還可以依靠埠聚合緩解。
普通家庭使用者要10G那麽大的頻寬傳什麽內容?一秒鐘傳輸1GB數據,4分鐘就能把250G的SSD塞滿,就算偶爾真有這種需求,千兆網路也就是多等半小時的事情。
藍光原盤4K電影會有多高碼率呢?按現在1080p藍光原盤的四五十兆碼率推算,4k大概100m左右。千兆口nas幾乎可以支持10台終端同時播放。網路上p65壓縮的4k碼率就更低了。1080p監控視訊的碼率不超過10m,一個千兆口的nvr理論上可以支持上百路,事實上大部份64路產品也就配2個千兆口互備冗余。
連世界級大公司們都還沒有普及萬兆到桌面,10G到底光口主流還是電口主流現在還看不清。所以我非常非常不認為5-8年內會普及到家庭。


A:碼字太累了,還後面我還是一起揀此關鍵的說吧,

1)難道NAS只有synology(群暉)這一家的產品嗎?還有QANP(威聯通),還有鐵威馬、巴法絡,色卡司等等廠家,除了你所說的群暉的型號之外,威聯通的TVS-871T(雙10G網卡),TVS-x82系列(10/40GbE 網卡)、TVS-x82T系列(10/40GbE 網卡),還有TVS-x63 金雲寶系列,如果我沒記錯,還是前兩年(2014~2015年)推出的NAS,就已經有10G的萬兆網卡了,這些已有的產品,你覺得難道家用就不成了嗎?(至於NAS是拿來家用或企業用,是取決於功耗、效能等各方面的因素,並不是一概而論的),何況,各廠家在接下來,還會升級新的產品型號,萬兆怎麽就不現實了呢?還是說,你所說的人類走出太陽系更現實呢?

2)我之前說過了,討論的家庭用網路,是基於區域網路內部,牽涉到PC、NAS、交換機、路由、網線、網路視訊監控等等,你所說的終端多,考驗的是交換機路由器的效能,是的,但你只考慮了其一,沒考慮其二,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是一方面,但如果用是超六類或七類網線,將來PC機和NAS的是萬兆網路埠的話(前面已說了,這些裝置都是可以實作的,不像說人類要走出太陽系那種事情,就不再贅述了),那除了交換機路由效能之外,埠速率難道就不會限制嗎?到時候,千兆能跑得了萬兆嗎?

3)至於你所說的「 目前也沒聽說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全萬兆到桌面了 」和「 連世界級大公司們都還沒有普及萬兆到桌面, 」這話,我可不敢亂說,也許,你真的就覺得,科學都是按照你所說的那樣去發展,人類走出太陽系,也是由你說了算的。但小弟不才,之前在500強企業做過,也參與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司電腦和網路維護工作,但我還是想說的,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你只看到表面,也只知其一,不知還有其二、其三、其四。

其一,現很多人所看到的一些公司的辦公網路,一般像上上網,發發信件,共享打印,一般的檔伺服器,企業管理系統(ERP或SAP),財務管理系統(用友金蝶)之類的,這些在內部區域網路內,目前千兆是足夠使用的,這點我不否認,我們再往下講事實。

其二,現很多公司,企業網路絡除了一些普通辦公部門之外,還有一些設計和工程部門內部,早些年就我之前跟朋友給一些公司幹過一段,其中有一些就是世界級大公司,像一些制造業大企業,他們工程和設計部門,PC用的是工作站,由於共享檔比較大,為了提高效率,部門內建立的共享區域網路,很多都用到4G到10G的區域網路共享數據,有的是IP-SAN方案,有的是NAS方案,就是萬兆到桌面的,這是我親自見過也偵錯過的,不是沒有,只是這些你沒看到而已,更不是憑空YY的沒聽說而已。

其三,既然你都提到世界級的公司的網路了,那麽這些世界級的公司,發展起來,也有20年的時間了,大多數最少也應該在15年以上(世界級公司不是一天兩天,三年兩年就能發展起來的),而這些公司在十年前,就鋪設了網路系統,包括電腦,這些裝置系統,一旦弄好之後,不是你想說換就換的,這裏面的光硬體來說,要升級網路,不光是網線,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等要換,就是辦公電腦的重設成本(配置和網卡,十來年前有的電腦用的還是百兆網卡),也是不低的,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只要能穩定地應付使用,是不會輕易去動十年八年前鋪好的網路系統的,但這不代表有些企業就不需要,只是基於成本的考慮,當然,我也不敢說,所有企業都需要,但有些企業是基於升級換代的硬體成本考慮,有些必須要用到的,就像其二提到的,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其四,前面提到的,企業如果升級網路的話,不光是硬體成本,還有軟體成本,既然都是世界級的公司了,你可知道他們每台辦公電腦,用的必須是正版的Windows作業系統(微軟和電腦廠商捆綁銷售,成本是計算在內的),否則,微軟就會告他們盜版,民間的盜版,微軟是管不了的,但政府部門和大公司的電腦,只要你敢用盜版的,他們就可以告你。這方面,我之前在某大公司,就遇到過,一個公司除了更換電腦硬體的成本,再加上軟體的成本,如果還涉及到像ERP、SAP之類的企業管理軟體,還有一些設計軟體,像UG,Solidworks之類的設計軟體,每一套正版下來,這些成本,企業不得考慮嗎?

當然,我不排除有些企業,因為公司業務型別和成本的考慮,不必上萬兆網路,但不代表就沒有企業不用到萬兆到桌面的,我前面講到了,有些企業的內部的一些部門在用,你並沒有看到而已。另外,至於需不需要,除了業務型別,還得看成本,事實上,很多公司現在的自建辦公大樓,我前年就看到一些公司,都是單模光纖通到每一層(這樣的光纖速率上到100G都沒有問題),至於需不需要用到萬兆到桌面,人家也得根據業務需要而定(像工程設計等),結竟有很多辦公電腦,是購置多年的,就算是再土豪的公司,只要能用,也不可能說想換就換,但至少,這些公司已經有為萬兆在做準備了,而事實上,我也見到有些公司的內部部門的區域網路在使用萬兆到桌面了。

4)前面你提到,萬兆套用的場景,事實上,你提到你所認為的世界級公司,沒有普及到桌面,那是你只是看到普通辦公的那一面,一般像發信件、OA辦公、上網、檔共享打印等等之類的,這確實千兆都夠用了,而說到家庭套用場景,和你所說的公司這些普通辦公司的套用場景,恰恰有很多不同之處,家庭主要是以影音視訊,娛樂、網路監控、上網為主,區域網路內部的數據共享流量反而更大,像用HTPC或NAS下載的大片來看電影、打遊戲、音樂和相片的儲存共享等等。比如,你提到的H.265壓縮,是的,目前4K壓縮是可以采用這個技術,是為了方便互聯網傳輸,也就5000多Kbps流碼率左右,千兆確實綽綽有余了。但是,你說的這個是從網路上(外網)線上觀看的視訊,線上觀看的視訊,線上觀看的視訊,重點的事說三齊遍。但現還有很多人,是從網路上下載原碼藍光大片(1080P、4K,3D)下載到HTPC或NAS裏,然後自己在家裏透過本地網路開啟來看的呢?現1080P的藍光影片的容量一般可達到25-50G,4K的藍光影片則去到200G到300G的容量,在區域網路內,用萬兆網路和千兆網路,從HTPC或NAS中傳輸這些,你覺得哪個更好呢?別跟我說,現在4K片源不多之類的話,現在不多,並不代表未來幾年就不會有,況且,4K電視,4K投影都已經出來了,4K片源也已經有下載了。

另外,這兩年的VR(虛擬現實)也已經出來了,今年就有好些廠家推出了不少產品,至於成熟不成熟,我不置評說,但至少這玩意,已經推出來,也許是將來家庭娛樂的一部份,但這VR對電腦網路的綜合資源,消耗也不低,除了對電腦顯卡、CPU有要求以外,至於區域網路的頻寬,是否也得有個提前量的考慮呢?

家庭的網路環境,不像公司那樣,反而更偏向於網咖類似的套用場景,試想一下,當下載了4K藍光原碼光碟在HTPC或NAS裏,家裏有人在看大片,有人在上網,或有人在聽音東,或有人在玩VR遊戲,還有幾路1080P的網路視訊監控網路攝影機,在整個本地區域網路內的流量會如何,千兆就真的能流暢應付嗎?而且,一個檔,如果能8~10秒能傳完的,為什麽非要去等半個小時呢?是目前的網路技術做不到呢?還是人類還沒走出太陽系呢?

==========================================

最後,我再回歸到題目的本身,重申一下,我的初衷和原本意思,是建議題主,在裝修布線的時候,不妨考慮用超六類或七類網線,按萬兆來布網線,並不是說目前千兆就不能用,只是網一鋪下去之後,是多年不能動的,至少來說,鋪了超六類或七類網線,萬兆也能跑千兆,但如果按千兆來鋪網線,到時候,想跑萬兆都跑不動。況且,只是先提量地鋪線,在成本上,也花不了多少錢,反倒是到時候想換線的話,工程量和成本可就大了,而像交換機和路由器等網路裝置,時隨都是可以更換的,目前,先用千兆裝置來用也不妨。所以說,如果連自家的房子,都不弄好點,還能說什麽呢?

至於說,萬兆到桌面這個話題,什麽時候多久普及,前面我也談了我的一些看法,不想再多說了,在2年之前,我也曾經一度認為,家庭上萬兆完全沒必要,但兩年我親身體會了一些事情後,我現也改變這個看法了,但這僅是我個人的觀點,不敢強加於別人。況且,這個目前也不是像人類走出太陽系那種八桿子打不著的事那樣,不是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取決於房子業主對於網路的要求和未來的訴求,想上就花錢上,不想上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