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為什麽相機特別是機械底片機,即便是可換鏡頭的,也是快門在機身而光圈在鏡頭上?

2023-11-28數位

這是一個相機發展史與相機用途的發展過程。

剛開始感光材料的感光敏感度低,只需要光圈,並不需要快門。

後來需要快門了,但片幅很大,那麽鏡頭在鏡頭板上,快門在鏡頭上,所謂的鏡間快門。這個時候它與閃光燈同步效果好。另外感光材料還屬於低感,對於高速快門的要求也不高。拍攝又很多棚拍為主,同步閃光比較好配合。片幅也不小,移動便攜的要求也不高。

不要說更大的片幅,那怕就是8x10這種片幅要做機身快門想想都刺激。

另外就是制作工藝來說,機身快門的難度高於鏡間快門,維修也麻煩。直到30年代拍照這事還是屬於比較奢侈的。鏡間鏡頭便於維修和更換快門。

到了2戰前後,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提升,感光底片的顆粒變小,相機便攜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制作工藝水平也提高。大片幅相機的graflex speed graphics 以及其它相機開始采用混成的機身快門與機械快門了,加上快拍背夾,閃光燈成為攝影記者們的廣泛選擇。但它畢竟還是太重太大了。

萊卡巴納克為代表的很多135機身開始出現機身快門。

到戰後,機身快門在135上得到廣泛套用,攝影開始進入尋常人家。

6、70年代日本單眼相機異軍突起,單眼的結構讓相機匹配的鏡頭焦段極大的豐富,攝影領域也極大的擴充。而機身對於鏡頭群的價值反而降低了。加上工藝水平的提升,機身快門成為主流。

但120很多還是保留間快門(比如哈蘇500系列)。

現在買哈蘇底片機並不昂貴。但是哪怕在我80年代出國時,哈蘇都屬於專業攝影師的慢拍工具,普通愛好者很少使用。他基本被局限在一些攝影種類內。它基本不會出現體育,紀實攝影類裏。所以這類相機還是保持鏡間快門的選擇。廠商的基本邏輯是機身可以隨便換,其它您可以一直保存。這種選擇一直被有些相機廠商延續下來。

那麽到了電子時代為什麽哈蘇之流還是如此選擇鏡間鏡頭呢?因為專業攝影在它們適應的題材內,相機屬於一個系統,鏡頭不便宜,也很保值(相對)。但是機身過時的很快,數位後背也可以更換,那麽還是個需求與整體成本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