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關於巴以沖突,無人機的角色是什麽?

2023-10-28數位

據新華網訊息,在持續發酵的新一輪巴以沖突中,以色列軍方對人工智慧的使用,充分展現了高科技對現代戰爭的巨大影響。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駕駛、網路輿情戰、情報收集分析和自主武器系統等顯著增強了以色列軍隊的作戰能力,同時也引發國際社會對新技術套用監管不足導致可怕後果的嚴重擔憂。

自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國防軍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了加薩走廊1.1萬多個目標,一天內就發現並摧毀了150個隧道。與過去不同的是,90%的目標是即時生成並被打擊的,這要歸功於「人工智慧和數百名以色列國防軍情報官員的共同努力」。他們正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辨識和打擊哈馬斯目標,並在10月下旬以色列地面行動開始後確定了大約1200個哈馬斯的新目標。

多年來,以色列政府一直對生活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數百萬巴勒史坦人進行持續監控。透過復雜的高科技基礎設施,以色列收集並分析來自無人機、閉路電視錄像、衛星影像、電子訊號、網路通訊等數據,並輸入到其人工智慧模型中,進行演算法訓練。以色列在過去幾年中透過使用一種名為「藍狼」的面部辨識技術加強了對約旦河西岸巴勒史坦人的監視。以軍建立了「巴勒史坦人臉譜」,即巴勒史坦人資訊資料庫,鼓勵士兵為資料庫拍攝巴勒史坦人照片以充實資料庫。

此外,以色列廣泛使用軍用無人機和氣球從空中監視巴勒史坦人,收集相關數據。可以說,巴勒史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何時上班到消耗多少食物,都變成了數據,被輸送到以色列數據中心。國際特赦組織今年5月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以國防軍越來越多地利用先進的面部辨識技術來追蹤約旦河西岸希伯倫地區和東耶路撒冷巴勒史坦人的行動。

在長達82頁的報告中,國際特赦組織說,2022年以來,一款被稱為「紅狼」的監控系統被部署在各個檢查站用以掃描巴勒史坦人的面部。該軟體會使用綠色、黃色和紅色的顏色編碼系統來指導士兵放行、問訊或逮捕。 「紅狼」與「藍狼」資料庫相連,用以追蹤每一個巴勒史坦人。此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版本「白狼」,用以監控在猶太人定居點工作的巴勒史坦工人。人工智慧在巴以沖突中的作用2021年5月,人工智慧曾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以軍在那次沖突中使用大量人工智慧制導無人機和超級計算來梳理數據並辨識加薩走廊的新目標,甚至將其稱為 「第一次人工智慧戰爭」。

以國防軍一個專門從事程式碼解密和訊號情報工作的單位建立了多種演算法,綜合衛星成像、監控攝像和人力情報等多種數據來確定目標,然後將其傳回指揮部,供指揮部進行決策。自那以來,人工智慧開始在以色列軍事領域全面套用。

以國防軍的目標是將人工智慧系統地納入整個軍隊,而不僅僅是套用一些使用人工智慧的系統。在本輪巴以沖突發生前幾個月,以國防軍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慧來選擇空襲目標並組織戰時後勤」。國防軍采用人工智慧推薦系統來選擇空中轟炸目標,並使用另一種模型來快速組織隨後的打擊。以國防軍將第二個系統稱為「fire factory」,它使用軍方批準打擊目標的有關數據計算彈藥裝載量,對數千個目標進行優先級排序並將其分配給飛機和無人機,並提出時間表。

在「第一次人工智慧戰爭」中,以軍使用大量小型無人機來定位、辨識和攻擊哈馬斯武裝人員,這被認為是無人機群首次用於戰鬥。無人機群是一個使用人工智慧自行飛行的單一網路實體,可以覆蓋大片區域並持續執行任務,只需要一個操作員就能將其引導至目標。無人機群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自主性,在某些情況下,所有飛機都平等工作,而在其他情況下,某些無人機具有更強的電腦處理能力,充當其余飛機的指揮官。在另外一項人工智慧套用中,以軍方在加薩走廊南部部署了四軸飛行器無人機,每個裝置都監視著一塊特定的土地。當檢測到火箭或迫擊炮發射時,地面部隊就會對來源處發動攻擊。

這些人工智慧技術都在本輪巴以沖突中再次得到運用。在本輪巴以沖突的持續地面攻勢中,以軍正在使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工具「快速準確地生成可靠的目標」。其他新工具也首次被使用,以便能夠立即向加薩走廊的地面部隊提供有關打擊目標的最新資訊。以軍5日發表聲明說,自在加薩走廊開展地面進攻以來,以軍已襲擊了2500多個屬於巴勒史坦武裝組織的目標。

另外,以色列國防部在今年9月推出了名為「巴拉克」的新版梅卡瓦4主力戰車,它配備人工智慧、傳感器、雷達和小型攝影機平台,其系統透過360度周邊觀測技術揭示敵方位置並為戰場上的作戰部隊提供目標。早在2017年, 「巴拉克」已經被設計為一款「智慧坦克」,擁有數十個傳感器來辨識敵人並攻擊。

人工智慧技術的局限性在沖突中凸顯

以色列在軍事方面大量套用人工智慧技術,但這些技術在10月7日哈馬斯發動襲擊時也暴露了其局限性,凸顯過度依賴高科技並不可靠。

以色列在加薩邊境建立了一道「智慧」隔離墻,全長60余公裏,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份,沿隔離墻安裝有數百個網路攝影機、雷達系統和傳感裝置。隔離墻還延伸至海上,配備有偵測海上越境人員的系統和可遠端控制的武器系統。該隔離墻耗時多年,於2021年12月修建完成,使用超過14萬噸鋼鐵。時任以國防部長甘茨當時表示,沿加薩走廊的隔離墻是一個「創新型的高科技計畫」,能夠為以色列南部居民提供安全感,有助於該地區的發展和繁榮。

然而,哈馬斯的突襲讓「智慧」隔離墻看上去似乎不堪一擊。從已有資訊看,有些哈馬斯武裝人員在以軍戒備較少的地點直接使用推土機推平了「智慧」隔離墻,有些哈馬斯武裝人員使用船只和飛行傘進入以色列,部份「智慧」隔離墻的觀測塔和通訊基礎設施被炸。以國防軍後來稱,「智慧」隔離墻有29個點被破壞。以色列著名的「鐵穹」系統一度被全世界譽為神話。

的確,它在攔截較少火箭彈來襲的情況下執行良好;不過,當哈馬斯武裝人員在幾分鐘內發射數千枚火箭彈時,它的局限性暴露無遺。

同時,對高科技的濫用也引發國際社會擔憂。有觀點認為,以色列軍事領域人工智慧套用的不斷升級,展現了其向更完全自主武器發展的趨勢。而將瞄準系統交給人工智慧存在固有風險,所謂半自主人工智慧系統可能會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按照程式自主決策。到那時,計算程式將決定巴勒史坦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