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小行星撞向菲律賓東北,25公裏高空爆炸,中方全程監控

2024-09-18科學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最新訊息,日前,一顆直徑為1.2公尺的小行星,以2萬米每秒的速度進入大氣層,並在菲律賓東北側,約2.5萬米高空解體爆炸,並未對地球造成影響。

(小行星撞擊地球模擬效果圖)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的天文學家們早在這顆小行星靠近地球軌域前,就發現並釘選了其飛行軌跡,並進行了全程監控,期間還準確預測了小行星的飛行路線和具體時間。

(紫金山天文台準確預測小行星位置)

此次對小行星的觀察、預測和防禦工作,標誌著中國在小行星防禦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快,目標尺寸又小,很多時候在觀測到時,距離地球已經很近了,之後再測算其飛行路徑、具體速度和落點等,整體預警過程短,需要的觀察、運算量也比較高,考慮到近地小行星有可能會對整個地球都造成影響, 因此這種觀測預警活動,通常需要國際合作完成。

(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制造的絢麗光彩)

早在2018年,中國已經加入了國際小行星預警網,成為該組織正式成員。此前,人類已經成功預警8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該組織功不可沒, 這次則是中國加入該組織後,首次對小行星進行預警接力追蹤觀測。

(用人造撞擊器撞擊小行星可以改變其軌域)

和人類的航空航天器比,小行星這類自然天體,只要靠近地球大氣層,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此次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小行星雖然尺寸小, 但其速度也能達到20公裏每秒,相當於58倍的音速,如果尺寸再大點,落到地球上後果不堪設想。

(若小行星尺寸比較大,撞擊地球將帶來嚴重後果)

為此, 中國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深空探測國際會議上,釋出了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方案和國際合作的設想。 按照中國的方案,中國首次近地小行星的防禦計劃選用「伴飛+撞擊+伴飛」的方式,也就是發射探測器和撞擊器,進入小行星附近軌域,由探測器對其即時觀測,撞擊器逐漸靠近伴飛,隨後進行撞擊,整個過程由探測器全部記錄,並進行撞擊效果評估,隨後再繼續進行伴飛觀測, 這種模式可以保障地球能隨時獲知小行星的狀態以及落點,也可以隨時評估撞擊器的作用。

而美國、歐空局也有相應的小行星防禦計劃,此前美國曾進行了小行星防禦演示驗證任務,並透過動能撞擊改變小行星的軌域,中國在這一領域起步稍晚,但正在迎頭趕上。

(目前人類也在制造這類高超音速飛行器)

針對小行星的防禦任務,對中國應對太空武器防禦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目前人類的空間競爭正在如火如荼展開,不少國家都在研發類似小行星撞擊地球原理的動能武器或高超音速飛行器,這類武器在大氣層外的飛行速度非常高,即使進入大氣層後仍然會以數倍的音速向地面目標沖去,期間很難攔截。而攔截小行星的實踐機會,給了我們應對這類空天武器的機會,如果我們可以在大氣層外, 像攔截小行星一樣攔截這類武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這類高超音速動能武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