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它花了4億年,掌握了「離水不死」的秘密,卻淪為了「移動口糧」

2024-05-12科學
常言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中永恒的規律,這也是一些生物能在地球上存活上億年的秘密,至於那些未能及時調整改變自己,無法適應地球外在環境變化的物種,最終也只能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在我們常態化的認知中,魚兒是離不開水的,因為它們無法直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即使是黑魚、清道夫等魚類能離開水一段時間,但這個時間仍比較短,幾乎沒有超過一天的可能。然而卻有這樣一種魚,它經過長達4億年的繁衍前進演化,竟掌握了「離水不死」的秘密,離開水的時間能用年作為單位來計算,它就是——非洲肺魚。


非洲大陸位於赤道附近,其氣候特點表現為高溫、少雨、幹燥,有「熱帶大陸」之稱,不像我們國家一樣四季分明,一年中只有雨季和旱季,並且每個季節將持續半年之久的時間,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延後的情況,這對於非洲大陸上的動植物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為了能適應這片大陸的生存法則,不少動植物都逐步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其中非洲肺魚更是在眾多魚類中脫穎而出,因為它們掌握了「離水不死」的秘密,這也是其他魚類不具備的能力。


魚類之所以離不開水,除了無法直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暴露在空氣中後身體中的水分會快速流失,最終因脫水而死亡,最後就是它們無法在空氣中進食,如果能克服這三個問題才有可能在陸地上存活。非洲肺魚在經過4億年的繁衍前進演化後,它們不僅有著魚類才有的魚鰓,同時還擁有了可以在空氣中獲得氧氣的肺。


同時每年旱季來臨河水退去之前,非洲肺魚便會拼命地朝著泥土中鉆去,在泥土下營造出一個居所來,同分時泌出黏液把自己包裹保持濕潤,接著進入冬眠一樣的狀態,把自身的體能消耗降到最低,它們會依靠儲存在尾部的能量維持生命,然後靜靜地等待著雨季的來臨。


在這個狀態下,如果沒有遭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幹擾,非洲肺魚甚至可以存活數年之久。據相關媒體報道,曾經有一條為躲避旱季躲在泥土中的肺魚,無意間被當地居民連洞穴一起挖走做成了房屋的墻體,由於洞穴結構沒有被破壞,它的身體周圍仍有黏液保護。它就這樣存活了3~5年的時間,直到墻體被雨水侵蝕濕潤後,它又破土而出逃回了淡水中。有著如此能力的非洲肺魚,它們也成功地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旱季,並且讓整個族群都得到了保留和延續,然而它們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人類這個最大的天敵。


在非洲大陸旱季到來之際,隨著河床幹涸將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但人類的智慧相比於動物來說還是強上了太多,因此當地居民也盯上了非洲肺魚這個「天然糧倉」。因為非洲肺魚在泥土下建立巢穴的時候會留下一個小小的透氣孔,這個透氣孔也成為了人類抓獲它們的契機。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就知道,在稻田的水放幹之後,裏面的鱔魚泥鰍等也會鉆到泥土中,但在泥土表面卻會留下一個透氣孔,我們透過透氣孔便能準確地判斷出它們的藏身點,最後輕松將其挖出來。非洲肺魚也是如此,每當旱季來臨食物短缺的時候,當地居民便會帶上鋤頭外出尋找非洲肺魚的洞穴,然後再輕松地將其挖出,並且躲在泥土中的非洲肺魚甚至無法逃離,並且還內建「保鮮」功能,當地人想吃的時候再去挖出來即可。


非洲肺魚為了能適應非洲大陸的天氣和環境,在不斷繁衍前進演化後才掌握了「離水不死」的秘密,然而到死可能都沒想明白為何又在非洲大陸栽了跟頭,如此憋屈地敗給了一把鋤頭。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呢?除了非洲肺魚,你還知道哪種魚可以長時間離開水也不會死亡呢,歡迎大家留言探討。#中國人為何如此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