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國兩會期間,比較鬧心的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問題。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監測顯示,北京市在9日14時至11日0時出現連續35個小時的重度汙染,11日淩晨短暫降至中度汙染,從11日6時起再度轉為重度汙染水平。針對此次汙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東北地區中已有39個城市釋出重汙染天氣預警。
正是在這種局面下,從本次全國兩會開始,一直到兩會結束,廣大市民和全國各地來的代表,都沒有看到比較清新明亮的藍天。昨天,全市空氣品質仍處於重度汙染水平,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生效中,截止目前,空氣重汙染狀態已經持續了超過50個小時。雖然在今天迎來一場小雨天氣,重汙染狀態略有緩解,但沒法根本消除。根據預報,此次汙染過程要等到15日的冷空氣到訪,才能徹底結束。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這次持續時間長的空氣汙染,沒有辦法改變北京市這些年空氣汙染治理的成效,更否定不了北京在打響藍天保衛戰中已經取得的巨大成績。
今年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稱,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作「30+」,為3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優良率達到75.4%,增加9.6個百分點,這一數位較上年增加36天,較2013年增加100天;重汙染天數出現了顯著下降,2020年重汙染天數為10天,較2013年減少48天,降幅為82.8%。這種成績是已經取得的,並且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一次回潮,改變不了這個大勢。對此,我們還是應該有個基本判斷和起碼信心。
其次,我們要明確的,這次空氣汙染,出現問題不能過多責怪北京。出現這種情況,離不開靜穩高濕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在偏南風和東南風持續作用下,汙染進一步向北發展,堆積在山前,甚至跨過渤海灣到達東北地區,各地紛紛出現小時重汙染。同時,從具體來源看,對北京市而言,本次過程是以東南通道輸送為主、西南通道輸送為輔的推動下,疊加本地排放所共同導致的。本次過程中本地貢獻占35%,區域傳輸貢獻占65%。也就是說,大部份是來自於京外的一些區域。
事實上也是如此,3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河北省唐山市,對鋼鐵企業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突擊檢查。從檢查情況看,四家企業均在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高負荷生產,未落實相應減排要求,並普遍存在生產記錄造假問題,有的甚至互相通風報信、刪除生產記錄應對檢查,相關線索已移交當地公安部門。在這樣一種形式主義、三心二意對待藍天保衛戰,當然是令人費解的。這種心態和動作,我們確切地認為,是要不得的。如果總是這麽搞下去,尤其是在全國兩會期間,都如此頂風而上,平時可想而知,是可忍,孰不可忍呢?對此,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就是要保持一種高壓態勢,進行常態化的治理。
一方面,先把眼前的責任了清楚了,懲前毖後、以儆效尤。以解決檢查暴露出的問題為契機,舉一反三,抓住不放。尤其是對於這次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和弄虛作假情況,更要一抓到底。我們的黃潤秋部長已經表示,對環境違法行為尤其是弄虛作假行為,要以零容忍態度堅決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那麽,在此我們建議盡快將相關調查和處理結果公布出來,讓這些逆行者由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另一方面,常態化治理還是要形成,不能搞貓鼠賽局。保護好空氣品質,真的是天大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要選擇好發展道路,真心實意地走高品質發展之路,淘汰落後產能,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建設現代化企業。要真刀真槍的進行常態化治理,「動員千次,不如問責一遍」。要真止住,還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大氣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持續高壓震懾的態勢。
此外,北京市也不意味著完全沒有責任,畢竟有35%的是來源於北京。而且,區外的輸入能夠持續帶來如此大的影響,說明北京大氣品質的保護問題還沒有到鳴金收兵、高枕無憂的階段,說明我們還應該加大京津冀協同的力度,真正區內區外一起抓,才能夠使得大氣汙染的治理成效,真正得到鞏固。
g*ܕSf[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