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35歲轉行EHS行業,該準備什麽?

2021-11-02科學

導讀:本文先發於2022年10月,作者何雪。今年4月,她已被另一家企業高薪挖走,職務EHS主管!

2020年6月,在答辯、合影、聚餐之後,我與陪伴四年的閨蜜相擁告別,坐上了前往成都的動車,在那裏我將開啟我的職場第一站——某公司工程裝置部的管培生崗位。在抵達公司後,行政部門的同事為我們分配了宿舍,隨後便立即安排我們進行拓展訓練。當我在拓展訓練簽到表上簽字時,我突然發現我歸屬的部門竟然是HSE。「納尼,我不是應該屬於工程裝置部嗎?」在我納悶之際,或許教官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道:「 瞧,那個開著掃地車,在廠區內掃地的,就是你的同事 」。

當時40℃的天氣,我的心卻拔涼拔涼的。但因為疫情原因,我沒有膽量立即辭職走人。直至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HSE部門的安全工程師離職走了,而我所學的專業中正好帶了「環境」兩個字,於是便這樣誤打誤撞到了HSE部。 但是,我心裏想的是「天下之大任我逍遙」,一旦有機會,我一定要離開這個「鬼部門」。 那為什麽我又會留下來呢?這一切都要從要從集團的HSE內審開始說起。在我入職的第二個月,集團HSE部門對我所在的公司進行HSE內部審計,就是這次審計讓我對HSE有了興趣,讓我感覺到HSE工作是有價值的,我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從那之後,我開始積極去HSE究竟是什麽?它有什麽意義?如何做? 雖然我不是學這個專業的,但是我可以透過學習讓自己變得專業。 於是,我就這樣邊幹邊學,至今兩年多過去了……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我主要是做安全方面的工作,順帶協助環保工程師打理些三廢治理設施的事兒。對於安全工作,我也從「門外」走進了「門內」,並且感觸良多:

1.安全是個技術活。 兩年的工作,最大的體會就是安全是一個技術活。雖然我們常說「安全管理」,但實際上它非常需要專業技術的支撐,如果 專業技術不過關,不管你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別人都會抱有質疑的眼光看待 ,如此,談何管理?

2.人是管理的核心。 不管是普通操作員工,機修、電氣、工藝等技術人員或者管理幹部,也不管生產裝置自動化程度的高低如何,人始終都是生產經營活動的決策者、管理者與操作者。

3.需要足夠的耐性。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像黃牛一樣有耐力、有韌勁。比如有些隱患整改,可能需要物資請購、施工改造,時間跨度拉的比較大,如果缺乏耐性,那時間一長,後期整改追蹤就容易被擱置在一旁,無人問津。

4.員工認同很重要。 由於一些方式方法不得當,導致管理幹部、員工對一些「要求、不準、禁止」等規定不理解、不認同。於是,當出現一些違規行為,要按規定職責時,就會鬧出很多不愉快的事。

5.留痕是形式管理。 個人認為, 留痕是形式管理,並不是形式主義 。以簽到表、現場照片、檢查記錄等形式約束相關人員按要求完成工作,形式沒有問題,但後續監督的執行情況需要打「?」。像我們每個月要求車間提供安全工作開展得相關資料,就會有部門抱怨說安全資料太多,如果 真正開展了這些工作,資料是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只需要月底匯總整理即可。

6.需要理想和抱負。 雖然現實很殘酷,但作為安全管理人員,我認為還是需要一些理想和抱負,希望自己公司的「零事故」。我們所作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保護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們的工作是有使命的。

7.本質安全最重要。 裝置設施的本質安全是我認為急需改善的一個方面。早年老裝置的URS根本不會涉及安全,很多管控措施都後期企業自己加裝的,誰去加?裝置維修人員、機修……

8.裝置故障要減少。 很多與裝置有關的事故,都發生在故障處理和檢修階段,減少裝置的故障,就自然減少了這類事故的發生率。所以,我們會把 裝置故障率也作為安全激勵的一個重要指標

9.換位思考很重要。 有很多事故,其實歸根結底都還是跟沒有給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有關。比如為了節約能耗,最大化利用室內空間,車間裏擺滿了輸送帶、包裝機等裝置,在這樣的 擁擠作業環境下,員工極容易發生事故 ,且發生後很多人還會指責他們「風險辨識不到位、安全意識淡薄」,但如果你換位思考的話,你覺得員工會有什麽樣的感受?這就是我,一個專業中帶了「環境」兩個字,誤打誤撞地幹安全兩年半的一些感觸,這些感觸可能在一些前輩那裏,或許擺不上桌面,但我覺得 還是應該留下些什麽,來記錄我的EHS之路。 盡管,我不擅長寫作。

EHSWeekly小編說: 有許多做EHS的人,他們並非安全工程、環保工程或者消防工程專業畢業,但他們都在透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學習把自己變得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