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如果在二戰期間,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還會去招惹美國嗎?

2021-11-04科學

日本人在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就跟強盜準備入室搶劫一樣,先拉了一份透過戰爭可以帶來的收獲清單。看完了這份「計劃打劫」的物資清單,你就知道日本人為什麽對東南亞地區那麽朝思暮想,也就知道對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有沒有發現和開采大慶油田那都是浮雲:

金屬鎳:每月可得6000噸,每年72000噸。

金屬錫:每月可得1200噸,每年14400噸。

鋁原料:每月可得17000噸,每年約20萬噸。

棕櫚油:每月可得13000噸,每年約15萬噸。

橡膠:每月可得17000噸,每年共約20萬噸。

工業用鹽:每月可得7000噸,每年約8萬噸。

糖漿:每月可得5000噸,每年共60000噸。

大致科普一下,上面各種金屬那是造槍造炮造子彈的必需品,尤其鋁更是作戰飛機的主要材料。沒有橡膠就沒有飛機和汽車、大炮的輪胎,而棕櫚油是生產潤滑油的重要原料,至於糖漿,那是用來提煉乙醇的,也是標準的戰略物資。

除此以外,日本在1941年之前,每年還要用美元在東南亞國家訂購15000噸的其它貴重金屬,比如錳等等。而當美國宣布對日禁運之後,東南亞各國紛紛跟進,日本一夜之間失去了至少十種以上的戰略物資來源,這是發現一個大慶油田能夠解決的嗎?

這還不算完,日本人是不吃東北高粱米和玉米的,所以產量有限的大米全部征為軍用,偽滿時期老百姓私自食用大米白面那就算「經濟犯罪」,為什麽呢?就是因為大米不能夠滿足軍需和國內的民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每年要從越南、泰國等國家進口900萬石大米,這個數量也僅僅能夠滿足日本軍民的最低需求。日軍為什麽不顧美國警告也要開進越南南部?大米饞的唄。

而美國人一聲號令,東南亞諸國立即中止曾經簽署的貿易協定,宣布對日大米出口量減少一半。隔了兩個月後再宣布減少到四分之一,這就意味著許多日本人要麽改吃高粱米、要麽就得餓肚子,吃不飽前方怎麽打仗後方怎麽生產?這也是一個大慶油田不能解決的重要問題,總不能讓大小鬼子集體喝瀝青充饑吧?瀝青是啥。。。石油加工專業知識。

其實重要戰略物資的鋼鐵也是日本極度缺乏的,本土、半島和東北的總產量無法滿足軍工生產,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是其廢鋼鐵的出口大戶,扔在中國抗日軍民頭頂上的炸彈有44%是美國原料生產出來的,所言非虛。上述所有這些戰略物資,都是日本維持戰爭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不僅僅是石油,盡管石油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種。

所以要註意,所謂的「石油禁運」其實是一個代名詞,背後包含了幾乎全系列的戰略物資禁運,對於以重武器取得中日戰爭戰場優勢的日軍而言,缺了哪一項都相當地難受,所以確實被卡住了脖子。而1959年才發現的大慶油田,更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陸相砂巖油田,開采深度多達900到1200公尺,就算日本人提前發現了,受當時開采技術的限制,在二戰時期的產量亦非常有限。

同時還要明白,一個大型油田從戡探、發現再到開發,乃至於實作規模化生產也是需要時間的,大慶油田直到發現四年後的1963年才正式投產,最初的年產量不過300萬噸,想實作千萬噸級產兩怎麽也得十年光景,所以退一萬步,就算日本人在30年代中期發現了它,也來不及挽救馬上見底的石油庫存。

於是只剩下十二個字方針: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