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AI 可以破解人類的多巴胺獎勵系統嗎?

2022-12-06科學

趙泠不是回答了嗎?她說可以(doge)

我完全不懂AI,只能盡可能地憋兩句。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多巴胺獎賞系統破解到什麽程度了?

(1)神經環路水平: 結構上,基本上沒啥不知道的了;基礎功能上,主要的多巴胺下遊在獎賞/厭惡中的功能基本上明確(在其它行為中的作用可能還需要探討),至少大抵知道它們是促進還是減弱獎賞。這個部份基本上不需要AI的參與了,已經是比較明確的,當然,更精細的全腦追蹤目前也是有用到AI的。

(2)細胞及分子水平: 神經元水平的生理活動特性沒啥大秘密了,而各種多巴胺相關前體、受體、轉運體的功能基本清楚,但影響神經元活動及分子活動的影響因素還有大量的濕實驗要做,這個部份我覺得AI能介入的也比較有限(當然你硬要說也不是沒有,但目前沒發揮啥決定性的作用)。

(3)全腦協同上: 功能連線什麽的大致透過fMRI清楚,與環路研究基本對應,但受限於時空分辨率,尚不能很好地解析,簡單來說就是儀器不行,看不清楚。假設裝置沒有進步的前提下,未來AI或許能夠幫助更好地解碼全腦的獎賞事件相關數據。這個部份AI已經在進入了,但受限於技術門檻(比如我們這種混子學不會),尚未大範圍套用。

(4)具體的功能編碼方式: 其實比較經典的RPE(獎授預期偏差錯誤)已經解析得差不多了,或授權以透過AI領域的工作(?)幫助提出更精準的假設(如最新的Science提出的ANCCR理論 [1] ),但驗證主要還是依靠濕實驗驗證完成。

但就這篇文章而言,AI似乎也沒發揮多大作用

簡單來說,就多巴胺獎賞系統乃至其它基礎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解析上, 目前 AI只能打輔助,幹不了主力。尚不能達到Alphafold之於結構生物學領域那樣的變革性意義(盡管誰都知道Alphafold仍不完美,需要濕實驗佐證,但明顯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我認為,AI能否真正能夠在神經科學發揮決定性作用,不取決於AI本身,而重點在於在體成像和電生理記錄技術的進步。

以上為個人意見,我不懂AI,都是瞎JB說的,歡迎友善交流。

參考

  1. ^ Jeong, H., Taylor, A., Floeder, J. R., Lohmann, M., Mihalas, S., Wu, B., ... & Namboodiri, V. M. K. (2022). Mesolimbic dopamine release conveys causal associations. Science, eabq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