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其他國家有可能完成類似中國這種大規模基建的成就嗎?

2018-12-23科學

這樣的大規模基建,已開發國家早就已經經歷過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的基建,甚至大家看不上的義大利,希臘,西班牙,都已經完成了中國過去20年基建狂潮了。未來其他開發中國家,在現有的生產模式不出現重大改變,人的需求不出現重大改變的情況下,基本上只要capital stock累計到可以支撐基建程度,並且有這個需求,自然就有大規模基建。大規模基建,基本上就是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必然會發生的。

基本上,完成這樣大規模基建需要幾個前提條件:

  1. 有一個有效得管理的政府(這個有效管理的政府可以參考fukuyama所作出accountable modern government的定義)進行政策制定和資源調配,不管是調動民間資金,比如當年美國的鐵路建設狂潮,還是透過現在得PPP,比如現在英國,法國很多計畫,比如政府財政撥款,還是其他各種模式。基本上,只要有一個能夠有效治理得,運作相對正常得政府,基建都是能搞起來。大部份基建落後的國家,地區,搞不了基建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連一個基本運作正常的政府都沒有,或者政府完全沒有長遠的計劃,也完全沒有任何accountability,整個社會的治理架構也是混亂的。
  2. 經濟上的授權,這就是看這些基建建設計畫,是不是有經濟效益而已。只要經濟賬算得過來,很多國家都照樣可以建設大量得基礎設施。 比如像基建成本非常高得國家,如奧地利,瑞士,都有非常完善得基建。就算落後點得,像馬來西亞,也是有還算可以得基礎設施,差別得只是建設速度得快慢。至於說基建密度或者規模,比如連線兩個城市,需要修多少連線設施,是高速,普通公路,鐵路,機場都全部修了,還是只修一種。甚至高速,4車道還是8車道,完全是根據當地情況。比如連線兩個千萬級別人口城市(廣州-深圳),外加周圍一堆百萬人口級別城市群,比如珠三角,就可以支撐起大量,並且高密度的基建。 反過來,只是連線兩個中型城市,比如英國的曼切斯特和利物浦,一條6車道高速外加一條鐵路基本差不多了。其他基礎設施,能源供應,垃圾處理,供水等等也是類似。有些地區,除非有很強的非經濟誘因,比如國防,或者維持統治需求,否則根本沒必要搞大規模基建,而會選擇滿足需求即可。
  3. 而建設速度快慢,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國家,或者地方的經濟水平。基建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而不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經濟好的國家,地區,或者有就會有需要基建這個經濟需求,而且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高,資金成本低,自然就能調集足夠的經濟資源進行需要的建設。畢竟大多數基建,主要目標都是獲取總體經濟效益,資金成本越低,自然就建得越快。這個很簡單,學過經濟學,金融的人都知道capital cost,wacc,利率之類的,5%和10%之間的差別,對上不上一個基建計畫影響,遠遠大於一個基建計畫技術難度的影響。沒技術,可以找外援,可以一邊搞一邊研究。資金不到位,那就算政府再強力,技術再好,都建不起來。

而且未來,只要是經濟上授權,完成這樣大規模基建只會是越來越容易,畢竟技術難度是越來越低,capital stock普遍情況下也會越來越高,這樣資金成本會降低。可能再過20年,25年,印尼也好,印度,甚至孟加拉這樣的國家,都會有不少今天他們國民看起來瘋狂得基建成就。關鍵就是看這些國家,能不能有一個正常運作的政府,以及capital stock的水平。

樓上一些狂吹中國某些特別高難度得基建計畫,其他國家都沒有。拜托,這樣高難度得工程計畫,全世界一堆國家都有,只要搞基建,這樣得問題就自然會碰到。 像義大利,披薩到米蘭得沿海高速,建設難度一點都不低,多山,地震,地質結構不穩定,但是這些公路,鐵路,都是30-40年以前就搞定。 甚至就算是希臘這樣國家,當年奧運會,都基建狂奔過一頓,搞了2號和5號公路計畫。這些計畫,難度可不比我們雲貴地區做得高鐵和高速容易。就連智利這樣開發中國家,也照樣有橫穿安第斯山脈供水隧道。只要搞基建,怎麽可能會不踩坑,不碰到技術問題。(沒參與過類似計畫,手上沒有詳細計畫技術資料,只是隨便看看紀錄片,胡亂百度google兩下的人,就別和我說哪個難,哪個容易。)

更別提100多年前那些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這些。 另外,說什麽沒有華工美國建不成鐵路。基建計畫,難聽得說,搞基建最不缺就是人,沒有華工,大不了就多死些白人,成本貴一些,或者重新調配點資源。技術問題是問題,但是不是真得那麽難解決得問題,大不了就換個方案。當地勞工不行,南亞,東南亞,甚至南美,經過培訓的勞工大把大把。中國企業覺得這些工人不好用,主要還是某些中國企業國際化管理水平實在不行。我自己參與,甚至直接管理的計畫,就大量用越南或者孟加拉的工人,低階文員大量用菲律賓的,中國工人反而用的少,因為貴。甚至,中國企業,大約從3-4年前開始,做海外計畫就開始引進越南勞工。

因為純技術因素,而導致大型基建規劃無法實行的情況,其實非常少見,尤其到了最近30年,基建真的不是什麽高技術門檻的行業,而且技術封鎖也非常的少,對同一個計畫可供的解決方案又多。本國沒有實力,沒有技術儲備,完全可以國際招標。除非是一些很特殊的計畫,我印象中其實就核電廠,才有可能沒辦法買。其他一般基建,比如一般的鐵路,發電廠,水壩,別說有歐洲,日韓,中國的承建商,甚至土耳其,lebanon,馬來西亞,台灣的承建商都可以。而且專業分包,專業咨詢公司那麽多,也不怕碰到技術問題沒能力解決,只要分包管理,合約管理搞好就行了。沙烏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國又沒技術,又沒勞動力,但是照樣搞過好幾波基建狂潮,最近兩年又開始一波新的基建狂潮,直接又是2000還是3000公裏鐵路,還有幾百所學校,各種電站,港口,石化,煉油,還有核電廠。當然,沙烏地這種石油土豪,政府治理差點,但是錢能搭夠。最近在談的一個計畫,其中融資的來源就是沙烏地,沙烏地,阿聯那邊資金真的便宜的誇張。 我自己看到信件的時候,「we wish to re-invest through project funding in investment loan/Equity to third party investors, project owners on a 2% interest rate per annum,interest only 「,這個利率,一折現起來,比中國對外的援助貸款利率還低。有這樣低成本資金,造價貴個20%也沒所謂。 不理解資金成本造成多大影響的,自己去看看自己房貸,你就算算自己房貸差100個BP,你最終還款總額會差多少錢。

至於說中國一些地區的基建,確實要比不少已開發國家城市的基建好。但是最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基建是新建的,所以不管采取得技術也好,標準也好,設計要求都更加高。就好比今天上海,北京新修的地鐵,肯定要比倫敦,巴黎那些上百年前修得地鐵要好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但是西方國家新建的基礎設施,比如倫敦比較新的地鐵站,比如canary wharf站,或者未來投入得crossrail,就不會比今天中國新修的差多少。甚至連巴西聖保羅的機場,都比不少已開發國家主要城市的機場好,無他,就因為新。任何新的基建計畫,只要經濟和技術具備可行性,都會用可以用到最新的標準和技術。甚至就算窮如寮國,柬埔寨這樣的國家,他新修的行動網路,都肯定是上4G,而不會去用2G。反過來,30-50年後,說不定中國的最近這一波基建狂潮期間建的地鐵,也會像今天倫敦的地鐵那樣,天天來個signal fail。 因為今天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到30年甚至50年之後的技術發展,自然也很難為未來新技術需要的更新做準備。而裝置老化之後,維護起來就非常的困難。就像今天維護一台30年前的老爺車,絕對比維護一台新車難多了。但是老爺車我嫌舊了,直接扔了。但是你試試把北京1號線關個1年去大修,哪個政府敢這麽幹?

反過來,要更新舊的設施,難度真心要比新修復雜很多。 我以前參與過澳洲一條主幹線得斜拉橋流量擴容,真心要比重新修一條新橋費心多了。新設計這樣一條10車道,限速100,主跨400公尺不到的小斜拉橋,設計費用假如按照投入工時估算,估計只有這個從8車道擴容到10車道需要的設計費用1/5。所以我們整個設計團隊都吐槽,新設計一條新的都沒有這麽累。本身很多圖紙,就有的技術數據就不全,這還是澳洲這樣相關資料保存已經非常完好地方,然後做加固時候,又各種限制。最後我們為了不增影響整橋的結構載荷分布,而增加結構加強,大量都只能直接上碳纖微材料去加固。 但是碳纖微材料和原橋結構材料特性又不一樣,結合起來對整個stress flow影響,就算做完實驗,自己心裏也照樣沒底,最後還得再看實際檢測出來數據,再重新做模型。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時候,已開發國家不少基礎設施,比起中國,甚至一些開發中國家新建的基礎設施看起來差很遠的主要原因,更新改造太難了。假如完全重新修,或者直接更新,帳也算不過來,不單純錢的問題,而是造成的連帶影響。有些可能是逐步替換,比如一個舊的電廠退休,一個新的電廠接替。但是更多的情況,就是將就著用吧。 就像虎門大橋,現在舊維護費用很高。但是只能扛著,等新橋修好之後,才能再看怎麽辦,是大修,還是拆了重建。

另外,大規模建這些基建其實不算最困難,但是日後維護,才是真的挑戰。全世界因為維護不善,直接報廢,或者維護成本遠超經濟效益,在遠遠沒到設計壽命之前舊拆了廢棄的也不少。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很多國家政府在對基建計畫決策考慮更加慎重,決策更慢的原因。一條高速,10年維護成本,直接超過造價。 建得起,養不起,這在基建投資也是太常見得事情。尤其政府部門,經常挪用或者不給充足得基建維護經費,這點全世界都常見,尤其是那些不顯眼的地方。義大利塌最近塌的morandi bridge,除了原本設計問題,也就是因為沒錢維護塌的,起碼我個人猜測是這樣。另外,去過Florida Key的人,應該會看到當年被認為僅次巴拿馬運河的奇跡,florida key causeway,整條大橋就給廢棄在那裏。

~~~~~~~~~~~~~~~~~~~~~~~~~~~~~~~~~

後續再補充一部份,整個中國而言,其實很多基建還是很缺的。 除了一些日常生活上,人自己能直接接觸到的,比如公路,地鐵之類,在沿海和主要城市做的還不錯。但是大量不是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還缺著呢。內陸的情況就更加不用說了。

就像鐵路,高鐵現在中國是建了不少,但是貨運鐵路上的短板,還需要大量補,甚至簡單粗暴的說,起碼需要在現在基礎上翻一倍才能達到G8平均水平,公路也是類似。

另外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垃圾和汙水處理,這些大部份人日常接觸不到的,還遠遠的缺著。就比如像中國未來城市人口,不管是比例還是絕對值都會增,但是垃圾處理設施夠嗎? 隨便去翻翻專門垃圾焚燒或者回填為主業的公司財報的management review部份,他們有多少待建計畫,未來5年預計產能基本都是需要翻倍,就知道這些設施有多缺了。

假如想要詳細的數據,國別之間對比, IMF網站各種報告都有,有興趣可以去查。反正核心就是,中國遠遠沒有達到像日本那樣基礎設施過剩的地步,反而是大量基礎設施是需要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