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一到清明節,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就會開始刷屏。這首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裏的古詩,讓很多人深有感觸。隔著千年的時光我們還是要感嘆,杜牧說得真有點道理。
清明時節怎麽這麽愛下雨呢?
蕭敬騰:別看我,這次和我真沒關系!
春分有雨到清明 清明下雨無路行
清明節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大概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歲時百問】中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這就是「清明」二字的解釋。而且在「二十四節氣」中,既作為節氣又作為節日的也只有清明這唯一一個。
同樣是節氣,知名度還是有差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一直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杜牧並不是第一個註意到清明節下雨的人,古代勞動人民很早以前就註意到了這個現象,而且還把它套用到了農業實踐當中。
古代勞動人民已經安排得明明白白
據老祖先們觀測,清明一到,氣溫就會逐漸升高,而且在清明前後會伴有降雨,所以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一到,農夫起跳」,「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等等說法,可見這個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活掛歷
此外,在中國民間還有一些流傳很廣的諺語,比如「三月三,九月九,無事不往河邊走」,「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也算是老祖先對氣象科學的原始觀測總結了。
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每年大概到了春分時節開始下雨,這場雨就會斷斷續續下到清明,而到了清明時節雨就會越下越多,由此出現「清明時節路難行」的景象。
從氣候到氣象,老祖宗皆了然於胸
由於古詩和各種民間諺語的傳播,於是久而久之,下雨就成為了清明節的標簽,而「雨紛紛」也就成為了我們潛意識裏對清明節的印象。比如網友調侃道:中國隊也許會缺席世界杯,但是降雨卻永遠不會缺席清明節。
不過雖然中國勞動人民總結出了這麽多流傳至今的諺語,反應了一定時節內的天氣變化規律,但它總歸是樸素的經驗總結。凡事必有科學解釋,如果我們從地理科學的角度看,它又有什麽樣的原因呢?
年年歲歲雨相似 歲歲年年靜止鋒
從地理科學的角度看,「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現象主要由以下三種原因造成。
第一,太陽直射點的兩個「跟屁蟲」。
站在太陽的視角看,每年到了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太陽就會直射赤道;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便會越過赤道,向北半球移動。此後北半球就會經歷長達半年晝長夜短的情況。
初中地理復習一波
由於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了地球熱量的變化,進而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移動,所以氣壓帶和風帶這兩只跟屁蟲,就會跟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一起進行季節性移動。
於是,在清明時節,位於太平洋的副熱帶高氣壓帶(跟屁蟲一)便會加強西伸,同時西南風(跟屁蟲二)也開始向北擴大影響力。在兩者的作用下,海洋上的暖濕水汽就會隨之輸送到中國大陸地區,從而帶來豐沛的降雨。
第二,冷暖空氣「拉鋸戰」。
長久以來,影響中國氣候的都是兩大勢力,一個叫做西伯利亞冷空氣,一個叫做太平洋暖空氣。
在清明節前後,北方的冷空氣勢力開始減弱北撤,但仍有少部份冷空氣負隅頑抗,從西伯利亞經蒙古、華北地區折向長江流域;與此同時,南方的暖濕空氣迅速增強北上,這樣一來,南下的冷空氣與北上的暖空氣正好在長江流域相遇。
一旦交鋒,較重的冷空氣就會楔入較輕的暖空氣下方,將暖空氣從下方擡向高空,這時氣象學上的「準靜止鋒」就形成了。受到「準靜止鋒」的影響,清明時節中國各地便開始細雨綿綿,連日不斷,從而形成「雨紛紛」的景象,這也是形成清明降雨的最主要原因。
影響中國的準靜止鋒
第三,令人煩躁的「低氣壓」。
在春季,中國海洋上和陸地上都會出現低氣壓天氣系統。當低壓生成時,氣壓會降得很快,導致氣壓梯度迅速增大,這時空氣流通性增強,便出現了大風。受到大風的影響,低氣壓裏的雲就會走得很快(雲的成分就是小水珠),從而形成降雨天氣。
可能這就是傳說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吧!
繁殖的季節就是好
同時,由於春天氣壓比較低,氧氣量也會偏低,耗氧量占人體20%的大腦對其非常敏感,所以人們就會出現註意力不集中,心煩意亂等低落情緒,因此春天也是抑郁癥高發期。排除掉清明掃墓的因素,「路上行人欲斷魂」也算是得到了合理的科學解釋。
放飛自我,拒絕自閉
【雨中曲】
一般而言,由於中國地形復雜,廣袤無垠,「清明雨」並不會光顧每一片土地。那麽在中華大地上,到底哪裏才是「清明雨」光顧最多的地方呢?
清明下雨哪家強 舞台交給大南方
看到這個小標題,相信你們已經知道了答案,沒錯,又是南方。
每次說起下雨這個話題,南方朋友們永遠都懷著沈重的心情,他們剛剛才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陰雨天氣,現在恐怕又要栽倒在「清明雨」的手中。
所以在南方人這裏,「路上行人欲斷魂」可能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他們的內褲和襪子還沒有晾幹……
根據中國天氣網統計的1961年-2018年清明時節雨日機率大數據,在歷年清明時節降雨日機率中,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具有非常顯著的差距。
從這兩幅中國天氣網的統計圖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在南方城市中,除了「春城」昆明這個特殊的存在以外,其他位於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大部份城市,雨日機率基本都是保持在30%以上。而這些南方城市中,最令人驚異的莫過於長沙和成都,同時突破了60%,成功位列雨日機率榜第一名和第二名。
反觀北方城市,則只有鄭州和西安與南方「異類城市」昆明的雨日機率不相上下,除此之外的其他北方城市,雨日機率絕大多數都低於20%。所以,對於大部份北方城市而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景象其實只存在於古詩之中。
再來看一下南方城市的清明節降雨強度統計圖。可以看到,南方城市出現大雨和暴雨的機率是比較低的,這些地方的降雨多數是小雨和中雨。由此可見,「雨紛紛」的說法放在南方城市,確實是比較應驗的。
參考文獻:
[1] 李昌省. 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影響的剖析[J].中學地理,2015(1).
[2] 李平. 清明何以雨紛紛[J].農村經濟與科學,2004(3).
[3] 李矜霄,李琪. 江浙滬地區降雨時空變化特征研究[J].農業科學,2016(7).
[4] 詹豐興,何金海,章毅之,朱誌偉. 江南雨季地理區域及起止時間的客觀確定[J].海洋學報,2015(6).
[5] 王黎娟,高龍龍. 江南春雨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旱澇年環流差異[J].大氣科學,2017(40).
[6] 張博,金榮花,趙濱,李勇.春雨的環流指數及其天氣學特征[J].套用氣象學報,2018(3).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