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大腦判定一個人為陌生人的機制是什麽?

2015-03-26科學

感謝

@劉柯

的邀請。我從視覺角度分析下。個人的理解不免有偏差,請對此熟悉的神經科學大神們指出錯誤。

大腦判定一個人為陌生人時候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加工過程。大腦在判斷陌生人的時候都是很高速的,我認為主要有兩個點要提一下:1.方法是比對面部模版(facial norm);2.腦區在梭狀回面部區(FFA)。

首先我認為我們會把看到的臉和我們心中的模版做一個比較。圖一 (Ammen et al.,2011)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

比如綠圈的三個人是某人的摯友,那麽中心的藍色圈可以理解為該人的摯友所組成的面部模版。插一句,棕紅色圈內的影像是針對該模版所合成的‘反方向摯友’的臉。這一套理論是G Rhodes (她的連結

UWA Staff Profile :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教授在她的試驗中提出的。她的這個假設非常符合我們大腦要求告訴辨識的基本需求。既然我們生活中能夠認識這麽多人,在辨識陌生人的時候透過一一辨識,那真是費時費力:就比對三五個人還好,要是比對一兩百個人就會卡殼了。所以在告訴辨識的時候,我們先去把陌生面孔和平均後的熟悉面孔比一下,如果有交集再細細比對分析(比如上圖的軌域);若差的比較遠,就啟用其他系統進行陌生人的判斷。

我在這針對她的觀點據個辨識陌生人的例子。小明有2個認識的人(Dan和Jim),然後認識的人組成了一個熟悉者模型:

有一天小明在機場見到了下圖這個人:

他快速地將這個大爺和他腦內的模版做了個比較:

這一看,小明就發覺了這位大爺離他所熟悉的差得遠,他馬上就能感覺到陌生感。這樣的陌生感和不確定性(大爺的衣著)能激發小明潛在恐懼情緒。總而言之緊接著記憶比對,這位大爺的臉啟用了小明的杏仁核。

正如吉米莫裏森的歌詞一樣,陌生人就是奇怪的(People are strang, when they are stranger.)。從前進演化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很有必要對陌生人快速排查:因為陌生的人往往和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動機想法,比如這位大爺的衣著神態的確不太對勁,會容易讓人懷疑其動機和犯罪傾向。根據Todorov(2006)的觀點,杏仁核(amygdala)會幫助人快速的辨識對方的可信賴程度尤其是是否陌生,保證了個體在社會交流中的安全。上文中小明恐懼的情緒啟用了他杏仁核。而杏仁核會高速區分這位大爺是不是別危險、有惡意、有沒有威脅。

雖然說杏仁核對新異刺激有著明顯反應,但是可見它只是在判斷危險性而已,並沒有直接涉及人物的辨識。根據研究表明,Calder和Young (2005)還有Haxby大神和Hoffman大神(2000),真正辨識的區域應該在梭狀回面部區(Fusiform Face Area)。梭狀回面部區對熟悉的刺激物以及人臉有著高度的敏感,所以說對熟悉的人臉有著非常快的反應。腦電研究結果表明梭狀回面部區的啟動時間(165毫秒)符合面部辨識特征波(N170波),可以說梭狀回面部區的啟動非常的快,是無意識運作的;其次,腦損傷患者研究表明,很多梭狀回面部區受損病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面孔失認癥,可以理解為梭狀回面部區的健康影響了面孔的辨識。

總而言之,我們在判斷一個人陌生與否時候,我們實際上在透過梭狀回面部區來比對這張臉屬不屬於我們心目中熟悉的範疇,從而得出陌生與否的判斷。

文獻

Armann, R., Jeffery, L., Calder, A. J., & Rhodes, G. (2011). Race-specific norms for coding face identity and a functional role for norms. Journal of Vision, 11(13), 1-14; doi:10.1167/11.13.9

Calder, A. J., & Young, A. W. (2005). Understanding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identity and facial express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 6 (8), 641-651.

Willis, J., & Todorov, A. (2006). First impressions: Making up your mind after 100 ms exposure to a fa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592-598.

Haxby, J. V., Hoffman, E. A., & Gobbini, M. I. (2000). The distributed human 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 4 (6), 223-233.

Rhodes, G., & Jaquet, E. (2011). Aftereffects reveal that adaptive face-coding mechanisms are selective for race and sex. In R.A. Adams Jr, N. Ambady, K. Nakayama & S. Shimojo (Eds). The Science of Social Vi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