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線上旅遊未來發展趨勢,怎樣更好服務使用者?

2014-12-05旅行

一直在想,旅遊行業發展到今天,到底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時至今日,大家發現還有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多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細小的領域和機會都被覆蓋掉,無論你想到的沒想到的方向,隨便搜一下都有好幾個APP在做;

分享一下我對休閑度假領域的看法,我覺得這個領域還會有機會,甚至機會還不小。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今天的中國旅遊正在發生很多變化,旅遊者、旅遊方式、旅遊需求、旅遊渠道、產業鏈條都在變,在經過20年的蓬勃發展以後(1999年攜程藝龍成立到今天的2018),中國旅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常說的行業拐點的到來。

以往的旅遊需求已經被滿足,但新的需求正在產生和被滿足,甚至很多需求還沒有被滿足,流量渠道變的多元、產品鏈條不斷縮短、貨架電商漸漸乏力......

各家大的旅遊企業都在尋找和摸索新的出口和方向。


從線上遊客數量來說:

伴隨行動網際網路的紅利期結束,線上旅遊依靠投資輸血搶使用者的時代已經過去,線上遊客的增量時代結束,線上旅遊使用者數量進入存量時代,需要對存量使用者的精耕細作,挖掘單客價值,提高復購和二次傳播;

使用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只有真正能做好服務做好產品的公司,才能留住遊客,獲得口碑和傳播;


從旅遊需求來說:

觀光旅遊到休閑度假在到local體驗,美景時代進入美宿時代,跟著酒店去旅行,跟著美食去旅行的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將更多的圍繞酒店,圍繞休閑,圍繞放松,圍繞美食來展開,激發旅遊動機的外因變得多元甚至有些不可控,美食、民宿、綜藝節目、抖音上的流行都有可能激發人們去旅行,註意力所到之處,會快速帶火一個目的地。

近些年發現去千島湖的人多了,但是去千島湖景區的人卻少了,美景是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但是在休閑度假時代, 如果沒有立體的消費層次,單獨的美景構建不了完整美妙的消費體驗。

落實到休閑度假,如果能夠挖掘某個特色的主題旅行或主題玩法,無論美食、民宿還是攝影、潛水如果能構建完整的消費體驗,都能收獲使用者的認可和買單。


從產品供給來說:

產品越來越同質化,使用者的選擇是疲,勞某種程度上也是徒勞,OTA的競爭不是單一的靠產品本身來獲勝,還有大規模的行銷和規模化的產品覆蓋,多投廣告,多做補貼,多鋪產品,企業的經營更側重渠道行銷導向,而行銷補貼和渠道推廣嚴格來說對使用者是沒有價值的,反而因為多出的行銷成本還要增加產品的售價,OTA貨架堆疊產品模式下,產品本身的差別不大,使用者的決策和挑選更加有難度,不知道怎麽玩,不知道怎麽選。

遊客迫切需要特色、有溫度、有主題的產品和服務,並且提供給使用者最佳的旅遊解決方案,不需要反復挑選,提高決策價值。


從交易入口來說:

傳統的以資源生產商和旅行社渠道商為中心的模式,正在轉變為以遊客為中心的模式,從渠道為王變成產品為王,服務至上。

旅遊的交易入口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旅遊產品--流量為王--價格戰搶客--品牌爭奪--內容和價值觀吸引,在現在及不久的將來一定是內容和價值觀可以更高效的連線使用者,成為吸引關註和激發付費的入口,並且價值觀帶來的吸引最為持久。

流量渠道越來越多元細分,OTA流量收集器的角色並不持久且只能獲取蛋糕的一部份,而一定程度上在休閑度假市場,OTA的工業化思維是缺少價值觀和溫度的。

如果有在內容和價值觀上真正能夠獲得使用者認同的公司,不僅可以成為關註的入口,使用者黏性和付費意向一定也很高;


從產業鏈條來說:

旅遊行業多年的產業鏈條劃分明顯,做分銷代理的負責賣貨,做資源的負責生產,OTA一直扮演流量收集器的角色,一直以來都是手握需求找資源。

互聯網時代的去中間化一定是個不可逆的過程,短路經濟是正在發生的商業主流。

過去的旅遊鏈條長,各個環節層層加價,導致到達遊客的旅遊產品售價很高;

如果透過 從資源地接到渠道終端的產銷模式,節省了中間成本,毛利空間也會大大提高。

針對不同的使用者群體和受眾,未來一定可以容納一個既做資源又做渠道又做行銷的旅遊公司。


從細分人群上來說:

中國的消費圈層化十分明顯,不同的興趣愛好者都能聚集到相當規模的受眾群體,社群流量也是繼搜尋流量和內容流量之外,轉化率很高的流量渠道之一。

如果能有定位不同社群,聚集相同愛好相似人群的玩法路線,一定可以達到不錯的轉化,比如攝影、潛水


從市場規模和業務型別來說:

在休閑度假市場,中國的規模空間足夠大,並且是區別於機票火車票等標品的分散競爭市場,這個市場可以有鯨鯊,也可以有遊魚,巨大的市場規模是可以允許有不用的小而美的公司存在;

而機票火車票的標品市場,標準化意味著容易規模化,流量型業務很適合OTA的工業化生產和標準流程,但非標品包含著太多分散需求;


從經營角色來說:

線上旅遊已經從單純OTA(代理)到OTP(平台)到OTC(內容)到OTS(服務)多種模式並存和角色的遷移,只做賣貨渠道的公司,已經沒有持續生存的空間;

現今仍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融合不同的角色,目前攜程、螞蜂窩也還都在不同的領域做的比較擅長;


總結:

基於這些變化,不難發現,如果能有一家 真正能做好服務做好產品的公司、定位好不同社群,挖掘某個特色的主題旅行,去做有特色、有溫度、有主題的產品和服務、在內容和價值觀上引導使用者、實作從資源地接到渠道終端,縮短鏈條、提高毛利,那麽在休閑度假非標品市場,一定還蘊含著小而美的創業機會

推薦閱讀:

旅遊管理/旅遊行業的牛人經常關註哪些網站?

如何打造爆款旅遊產品

OTA有沒有下半場?----(POP平台和代理模式的思考)

旅遊行業的平台戰略模式

你離優秀的產品經理還有多遠?

旅遊業的「表達力」---制約商業效率的關鍵

2021年8月更新線--------------------------------------------------------------------------

今天寫的新書【新旅遊】終於出版了,在旅遊行業從畢業、職業到創業,到今天出版一本影響行業的書籍,想起來有些值得回味的風景。

【新旅遊】是一本針對中國旅遊從業人員、創業經營者、以及旅遊專業學生的書籍,很榮幸這本書得到了來自馬蜂窩CEO陳罡、攜程副總裁張力、樂遊旅遊副總裁彭翠、32號旅行創始人卡爾範、行影旅行CEO蔡騰昌等朋友的推薦。

【新旅遊】是對我過去10年行業經歷的總結,也是對未來10年中國旅遊的觀察理解,希望有機會成為這個領域兼具理論指導和行業實踐,經得住事時間考驗的一本好書。

(購書可知乎私信獲取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