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山西大同有哪些好吃的和好玩的推薦?

2012-01-29旅行
大同,雲岡石窟

人在大同,剛出善化寺。

我主寫美食,先說好吃的。

人來山西,面食不可不嘗。

這裏邊,刀削面是大佬。

大同的刀削面普遍實惠,非熱門景點的,常見是小碗8塊,大碗9塊,大小都有對應的鹵汁鹵肉。

可自行加料,素的尖椒2元、油炸豆腐1元,尖椒吃起來酸甜口味,肉質較厚,多汁,不辣。

葷的加丸子,上圖的丸子2元一個,燒肉10元一份。燒肉軟爛帶香,不肥膩。

做得好的削面,面條兩側滑溜、中間勁道,越嚼越香,整一個體驗下來,確實很不錯。

羊雜,羊雜粉,也是當地人喜歡吃的食物,遇到不妨試試。

我很少吃羊肉羊雜,覺得有些膻味,但這幾天試著打卡,感受到的味道與口感不錯。

燜面,有位的士司機大哥告訴我,豆角、馬鈴薯是燜面的靈魂,大蒜則給靈魂添加香氣。

這面燜的極入味,火候剛剛好,口感勁道,聞著香香的,足夠饞人。

吃到最後,鍋裏的面有些殘油,挨著鍋底的面會油一些。

如果急著吃,急著走,燜面就不太適合,下單後都要等一陣,即便店家剛好客人不多也是這樣,比起刀削面它們,燜面的跟進/烹製時間更長。

鍋裏的燜面趁熱吃,以免面條受熱太久,焦糊了。

涼粉。

大同知名度最好的是渾源涼粉。

佐料蠻多,蠶豆、香菜、豆幹、黃瓜絲,脆,香,鮮,嫩,涼粉本身滑爽,帶淺淺的自然甜,加上涼粉裏的酸水,味道體驗豐富。

他們的份量也蠻大的,上圖是在孫記包子吃的,8元一大份。

文字不大直觀,直接上一個對比圖,供大家參考一下。當天夜裏我是當夜宵來吃的,孫記的主打是熏肉包子,2元一個。

燒餅。

街頭巷尾都能見到類似的餅店,口感香酥,價錢收的也實惠。

有的店做驢肉,驢雜。

感興趣的也可以試試。

上圖是我在平城區遇到的一家驢肉店,點的一份驢肉火燒,驢雜湯。

其中的湯很鮮,現煮驢肉香香的,火燒餅皮很酥脆,嚼之颯颯,聲動十裏。

然後驢肉火燒是13元一份,驢雜湯是3元。對應的店鋪是老湯驢肉,在魏都大道附近。

此外,黃米涼糕、燒賣、過油肉、扒肉條等,也是味道不錯的地道美食,遇到了,感興趣的可以嘗嘗。

善化寺的主殿

遊玩的話。

市區裏的兩寺,遼金時期的華嚴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善化寺都值得專門一去。前者收門票,後者免費,寺門附近可掃碼預約和參觀。

這兩個地方離的不遠,可安排起來,順道把周邊的多個景點純陽觀、鼓樓、清真大寺(一般不給進,只能門口拍照)等逛逛。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的合掌露齒菩薩

遊覽順序的話,可參考九龍壁(門口預約)—四牌樓—鼓樓(門口預約)古物,鐘樓等其他三座樓為當代仿古重修)—清真大寺—純陽觀(門口預約)—善化寺(門口預約),這樣遊起來,不用多走回頭路,時間最大化。

其中,鼓樓可以登,需要排隊,每次大概上去20多人,都下來後,換另一批。然後,樓梯狹窄,坡度陡,腿腳不太好,或是有些怕高,慎登。

應縣木塔
凈土寺,大雄寶殿內的天宮樓閣、藻井

另外,大同到應縣木塔的周邊遊,也很熱門。

木塔附近有個凈土寺,金代主殿,殿內的天宮樓閣、藻井,店外披發石獅,也很值得一看,石獅子和天宮樓閣,再加上前面的木塔,即組成了梁思成老先生贊譽有加的應縣三寶。

大同到木塔/懸空寺等路途較遠的景點,具體的取舍就看個人了。

然後,懸空寺的登臨票限量供應,需要提前預約。木塔離凈土寺約500公尺,自行了解和規劃參觀時間,尤其是下午場臨近關門的時候。

雲岡石窟,人既然來了大同,當地的頂端ip很難不去。

用在食物一塊,就好像來了山西大同,嘗了大大小小的食物,卻忽略了刀削面的存在。

大同古城的城墻也可以抽空走一走。

博物館的話,建議去大同市博物館(提前幾天預約,每天都開館),北朝藝術博物館(提前預約,也有現場預約,每天都開館),不是大同市博物館旁邊的美術館,打車過去大概13塊。

部份展品原屬大同市博物館的,已撥給北朝博物館,充實館藏。

只能選擇參觀一個的話,優先給大同博物館。

前面我們提到華嚴寺,大雄寶殿的看點之一,就是(殿頂外部)正脊兩側的琉璃鴟吻,其中北端的是金代遺物,另一個是明代的。

這些小細節,可透過提前觀看它們的紀錄片,閱讀一些新聞報道,來提升自己的體驗感。

畢竟在高空,不容易看清楚細節,如果你到了大同博物館,就能找到華嚴寺的薄伽教藏殿正脊的兩側琉璃鴟吻,均為遼代原物。

大同博物館的第一層,不太建議看,人多,展品看點較少,尤其是出行時間和行程比較緊湊的。

個人覺得,主要看點在二、三樓的北魏、遼金相關的幾個展館,走走停停,花兩個半小時差不多。

北朝博物館的主要看點在墓碑,壁畫等,尤其是殯葬古俗古物一塊。

如果對古人殯葬類較敏感,又或者排斥抗拒的,不建議去。

畢竟,裏面有好些文物出自北魏相近時期的墓地。

比如前面兩張的北魏解興石堂(石棺)實物,壁畫豐富,涉及到武士圖、宴飲圖、奏樂圖等。

前面說,大同博物館跟北朝藝術博物館互為表裏,前者有展出陶制魂瓶、魂塔等物件。而更加詳實完整的棺木和解讀,則北魏博物館有更多的補充。

我不太清楚其他人怎麽看待這一類古物,至於我,有長期參加臨終關懷活動,時常跟臨終人士打交道。

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生死觀、相關器物、風俗等,對我來說,兼具了主觀上的啟發性,以及客觀上的必要性。

(圖片均為原創)